第一章(1) 陶艺发展简史
浅谈陶艺发展简史

还 是南 方至今 尚未有定论。北 方中原 的裴 李岗遗址与南
方 浙 江 余 姚 的 河 姆 渡 均 有 7 0 —0 0年 之久 的 制 陶 历 史 。 008 0 这 类 原 始 的 陶 器 以 低 温 烧 成 为 主 ( 0 .0 。 , 之 后 到 809 0C) 新 石器 晚 期 ,温 度 已可 达 到 10 o 上 ,这 已经 达 到 了 0 0C以 合 适 比例 下 的石 英 玻 化 温 度 ( 即有 了足 够 的 硬 度 ) 成 。烧 方 法 也 开 始 出现 了 熏 烧 和 氧 化烧 以 及 坯 上 色泥 等 装 饰 风
师 : 你认 为长堤、小船 、人应该 画成什么样子?
生 : 长堤 一痕 ” “ ,痕 就 是 痕 迹 ,说 明 长 堤 只 剩 下 一
点点痕迹 了,画得太清 晰了就不是 “ 一痕”了。 生 : 小船 画成像 小草 叶一 样 ,人就在上面 点两个小 点就行 了。文中说的是 “ 一芥 ” 两三粒 ” 、“ 。 师 : 不错 ,通过 我们大 家的集体讨论 和修改 ,相信 每 一个 同学 的头脑 中都 已经 有一幅非常清 晰的西湖 雪景
浅谈陶艺发展简史
高 陶 艺 在 中 国 的 产 生 与 世 界 其 他 地 方 一 样 ,都 有 其 相
似 的 背 景 ,是 以 手 工 业 为 目的 而 产 生 的 制 品 。 最 开 始 是
鹏 格 ,而 且 在 制 陶 技 术 上 也 开 始 从 泥 条 成 型 开 始 转 向轮 制 成 型 。 后 者 使 得 制 陶 的 速 度 、 大 小 、 厚 薄 程 度 以 及 在 审 美 心理 上 都 有 一 个 飞跃 。
几 乎是 一 人 一 画 ,各 有千 秋 。)
雪景的 中国画,请 大家一边 朗读 这句 写景 的名句 ,一边
浅谈陶艺发展简史

浅谈陶艺发展简史陶艺在中国的产生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都有其相似的背景,是以手工业为目的而产生的制品。
最开始是将黏土涂在其他材料如木或编织的容器上,由于能耐火,以后它们就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直接用陶土来制器。
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而言,我国最早的陶瓷是在北方还是南方至今尚未有定论。
北方中原的裴李岗遗址与南方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均有7000-8000年之久的制陶历史。
这类原始的陶器以低温烧成为主(800-900℃),之后到新石器晚期,温度已可达到1000℃以上,这已经达到了合适比例下的石英玻化温度(即有了足够的硬度)。
烧成方法也开始出现了熏烧和氧化烧以及坯上色泥等装饰风格,而且在制陶技术上也开始从泥条成型开始转向轮制成型。
后者使得制陶的速度、大小、厚薄程度以及在审美心理上都有一个飞跃。
进入殷商时代,可能是由于极为偶然的机会,开始有了灰釉的出现。
由于烧制技术和烧成温度的提高(已接近1200℃),木柴作为燃料时燃烧产生的柴灰(以钙为主),在高温时熔化而成为釉。
釉的出现,使陶开始完善整个从泥料、技巧、烧成等各个环节所带来的语言,也使中国最早在世界上确立了陶瓷大国的定位。
贮存器物的陶瓷开始以器形和釉并重的方式出现。
由于青铜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发展到周朝的空前繁荣,陶无论从造型到装饰纹样都深受青铜文化的影响,烧成温度也由于冶炼或其他相关领域(如耐火材料,窑炉结构)的发展而大幅提高,烧成温度可以接近1230℃。
这个温度的制品已经开始瓷化,胎的结构、玻化度和吸水率都已开始接近现代陶的标准。
并且在这一时期陶开始进入建筑和雕塑领域,从秦代用大量砖瓦修理长城和阿房宫,到后期的兵马俑等,说明这一时期的陶器开始大量进入社会,并且技术手段已臻完善。
之后中国的陶瓷文化发展到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中国制陶文化的一个高峰开始形成。
之所以如此评价不仅是因为制陶在当时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具有生产规模和社会影响的行业,而且因为制陶已经形成了完整和独特的中国陶瓷美学体系。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简史

色彩丰富
古代陶瓷常用的颜色有青、白、红、黄、 绿等,通过不同的配比和烧成温度,可以 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实用性强
古代陶瓷制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实用 性也很强,如餐具、茶具等,满足了人们 日常生活的需求。
对世界陶瓷工艺的影响
技术传播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对世界陶瓷工艺产生了深 远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借鉴了中国陶瓷的工艺技术。
宋代著名的白瓷窑口,其产品胎质细 腻,釉色洁白温润,器形优美,是宋 代白瓷的代表。
龙泉窑与景德镇窑
龙泉窑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著名,其产品釉色青翠,如玉般润泽,造型别致,是明代青 瓷的代表。
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是中国著名的瓷都,其产品种类繁多,技艺精湛,以青花瓷、五彩瓷 等品种最为著名。景德镇窑在元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中国的瓷器中心。
元代青花瓷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不 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大量出口 到海外,对世界陶瓷工艺产生了深远 影响。
明代瓷器
01
明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陶瓷品种层出不穷,其中 以青花瓷、五彩瓷和斗彩瓷最为著名。
02
明代瓷器的造型别致,纹饰精美,釉色艳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03
明代瓷器的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官窑和民窑的蓬勃发 展,推动了陶瓷工艺的创新和进步。
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陶瓷工艺的成熟,它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的欢迎,而且对后 世的陶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瓷的发展
白瓷的发展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人们 开始尝试在瓷器上施加白色釉料,以增 加其美观度。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技术 改进,白瓷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陶瓷品
种。
白瓷以其洁白如玉的釉面和纯净的质地 而著称,其制作工艺要求严格,需要选
陶艺课程发展历程

陶艺课程发展历程
陶艺课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工艺品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使用陶器来储存食物和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器制作技术不断改进。
在埃及和巴比伦的古代文明中,陶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们开始在陶器上绘制精美的图案和装饰,使陶器成为艺术品。
在中国,陶器制作技术发展迅速。
陶艺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时期的官窑和民窑成为了当时陶器制作的中心。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陶艺课程也发生了变化。
在大学和艺术学院中,陶艺课程逐渐成为了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学生们学习陶器的设计、制作和装饰技术,培养自己的陶艺才能。
同时,陶艺课程也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
例如,一些艺术学院开设了陶艺与绘画、陶艺与雕塑等交叉学科的课程,以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
除了在教育机构中的发展,陶艺课程还在社区中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许多陶艺工作室和社区组织开设了陶艺课程,吸引了大量的爱好者和学习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陶艺课程也开始向线上发展。
许多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陶艺课程的学习资料和视频教学,使更多的人可
以方便地学习陶艺。
总的来说,陶艺课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它不仅在教育机构中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也在社区和互联网中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陶艺课程的不断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艺术修养,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中国陶艺简史

课程结业报告中 国 陶 艺 发 展 简 史课题名称:中国陶艺发展简史制作人员:尹凯 制作学号:20091003535完成日期:2010年12月10日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保存了千百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诸多信息。
中国陶瓷在历史上曾经享誉世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成就卓著,本文从纵向阐述了各个时代陶瓷的发展和特征。
关键词:朝代、影响、四大名窑、陶瓷发展、陶瓷艺术。
前言: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化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在国际上久享盛誉,在历史上,中国有瓷国之称,陶瓷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
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没有间断过,因而它能够记载所有时期的历史信息,这是其他一些器物所无法比拟的。
A 新石器时代的陶艺一、原始陶艺的起源1、剩余食品的出现和对饮食质量的高;2、原始村落的出现;3、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对泥土和火的认识。
二、原始彩陶的艺术特点1、开创了大量有特点的型质;2、质朴单纯;3、以彩绘为装饰,启发了人类对二度空间艺术的开拓。
三、原始彩陶所反映的精神因素风格纤细、婉转而感情丰富新石器时代陶器人面鱼纹盆原因:1、先人观念逐步复杂和细腻,野蛮与本能的成分不断减少;2、彩陶逐步激发先人自身意识的抽象潜能;3、当时社会的分工所致。
B 秦汉陶俑一、佣的称谓使用木制或陶制的人或物的雕塑作品,以替代人和实物的殉葬品二、佣的出现原因1、“事死如事生”的殉葬制度;2、由于战乱,社会有效人口迅速降低。
三、秦兵马俑的出现及其特点1、高度写实,对人物面部特征的刻画,尤为重要;2、巨大广博,细致精细;3,、规模宏伟,阵容严整,形体伟岸,数量巨大;4造型有一定类型化。
原因:1、重在表现整体的强大气势,讲求完整,整齐划一,个性服从整体的统一;2.、秦兵马俑更多要表现的是气势磅礴的艺术造型和布局;3、体现的是大秦帝国统一天下的强大声威和秦人崇尚高大雄阔之美的一代审美风范。
四、汉佣1、汉佣的形成背景汉代秦而立,立国四百年有余,并承秦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日益巩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生活陶艺的发展历程

生活陶艺的发展历程
陶艺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物之一,其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以下是生活陶艺的发展历程:
1. 早期陶器制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掌握制作陶器的技术。
最早的陶器以手工制作,主要用于贮存食物和水。
2. 陶艺的雕刻和装饰: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在陶器上进行雕刻和装饰。
这些装饰通常以几何图案和简单的线条为主,为陶器增添了艺术价值。
3. 陶器的特定功能和形态:随着生活需求的增加,人们开始根据特定的功能需求创造特定形态的陶器,例如壶、碗、盘等。
这使得陶器从简单的容器逐渐演变成多样化的器物。
4. 陶艺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陶艺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和工艺。
例如,中国的青瓷和景德镇瓷器,希腊的黑陶和红陶,埃及的彩陶等,都代表了各自文化背景下的陶艺艺术。
5. 陶艺的革新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陶艺工艺逐渐改进,烧制技术也得到提升。
人们开始使用更高温度的窑炉和新型燃料,使陶器的品质和耐久性得到提升。
6. 现代陶艺:随着工业化和现代技术的发展,陶器的制作逐渐商业化和大规模生产。
同时,许多艺术家将陶艺与现代艺术结合,创作出独特的陶艺作品,使得陶艺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
7. 当代陶艺:在当代,陶艺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不再局限于实用和装饰功能。
许多陶艺家运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将陶艺推向新的艺术高度,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独特性的艺术作品。
总的来说,陶艺的发展历程表明了人类对于艺术表达的需求和创造力的不断追求。
从最早的简单容器到现代的艺术作品,陶艺一直在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陶艺的发展历史

中国陶艺的发展历史中国的陶瓷艺术举世闻名,其中陶艺的出现和发展先於瓷艺。
大约从唐朝开始,瓷器製作开始逐渐取代陶器製作,此后的陶器艺术开始走向下坡路。
然而无论如何,陶艺的发展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艺的巨大成就之一。
对中国古代陶器的欣赏,有助於我们更好地瞭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考古发现证明,远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陶瓷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泥质和砂质胎体居多,个别陶器用高岭土作胎。
製陶工艺,尤其是彩陶工艺的发明,标誌著我国古代的生产发展和艺术发展发生了重大的飞跃。
1、彩陶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花纹的陶器,它的彩是在陶坯打磨以后、未烧以前用毛笔蘸红色(赭石)、黑色(锰化物)颜料画上去的,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表面不易脱落。
彩绘以黑色为主,亦兼用红色。
有些地区如豫西一带,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衬底,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
仰韶文化彩陶的烧成温度b900至1000℃之间,彩绘的工具可能是毛笔。
绘饰的内容,主要是形形色色的几何形纹,如∽形,十字形,网形,水波形,涡纹形和勾叶形等;也有造型生动的动物(如鱼、蛙、龟、鹿)和植物(如花果,谷叶,树枝等),以及人物纹样。
这些花纹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部、腹部。
2、彩陶艺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批人面鱼纹陶器,上面人物的面部浑圆,眼睛或睁或眯合,头顶饰鱼形装饰或为半圆形束髮,耳际腮边各饰有不同方向的鱼纹,造型极为生动亲切。
仰韶文化的典型的艺术陶还有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和陕西洛南出土的人头形器口红陶瓶等。
青海大通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蹈纹陶盆,画面是三组剪影式的舞蹈人物,手拉手翩翩起舞,形象逼真而富於动态感和节奏感。
不少专家说,只要留心观察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陶瓷器,不管是造型还是装饰,它们都还闪现著不少和仰韶文化遗物相同的特点。
这也说明,从陶瓷器的发展歷史看,仰韶文化彩陶实际是中国陶瓷器的源,或至少是其中的一个源。
陶艺的起源与发展

陶艺协会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工艺研究部制作
陶艺的起源与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史前时期
01
先秦时期
02
秦汉时期
03
魏晋南北朝
04
唐代以后
05
明清时期
06
陶艺的发展历史
史前时期
火和泥的使用 世界上凡是远古曾生长葫芦的地方,那里的原始先民使用天然容器 ---葫芦,当炊煮的需求开始萌动时,葫芦容器不能实现,于是用泥包裹葫芦,以葫芦器为内模烧制粗陶的原始方式就产生了。为了升温,火塘又改进为原始窑炉。人类制陶的历程就这样开始了。
马家窑文化
时间:距今约四千年左右
范围:东起渭河流域及泾水上游的马莲河谷,西至湟水流域,南及白龙江,北达内蒙古阿拉善附近
特点:工艺以细泥质和夹砂质橙黄、褐红色陶居多,灰陶很少,彩陶多施于泥质红陶上,以黑彩居多,也有红彩和紫彩。但素面陶器却有显著发展,流行篮纹、绳纹、弦蓖纹、附加堆纹、划纹等纹饰,并有少量镂空工艺陶器的出现。
陶与瓷的区别
区别
陶器
瓷器Leabharlann 烧成温度700—1000℃
1200℃以上
原料
黏土
高岭土 (氧化铝含量高)
坚硬程度
较差 敲击闷声
较好 敲击清脆声
透明度
不具备半透明特点
半透明
釉料
挂釉低温时熔融
与胎体高温烧成
魏晋南北朝陶瓷俑
越青刑白唐三彩
唐朝
越窑青瓷
浙江上虞尼姑婆山越窑址 青瓷片
刑窑白瓷
花口洗
唐三彩
仰韶文化
名称:人面鱼纹盆 高:16cm 口径:39.5cm 类别:半坡类 出土时间:1955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甘肃仰韶文化: (1)有耳 (2)造型高耸 (3)纹饰结构疏朗,色彩以黑色为主,题材除几何纹外,还有动物纹。
龙山文化 出土于山东,它包括黑,灰,红,白等多种陶器,但最为突出的是 黑陶的出现。(公元前2900-前1600年) 特点:1.制作方式大部分以轮制成型; 2.陶器颜色多为灰黑色; 3.陶瓷表面有磨光处理,器皿厚薄均匀,形态规整; 4. 出现装饰手法;
元代的青花、釉里红、釉下彩瓷,成为该时期最为出色的瓷器工艺品。
白瓷水准大大提高,战争获 得很多良质瓷,青花瓷发展到一 个崭新境界,由此开发了青白瓷, 釉红瓷器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明代的陶瓷生产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景德镇开始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青 花瓷此时无论是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当时的主流。另外,匠人们 在颜色釉、釉下彩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斗彩”、“五彩”、“新彩”等新品种。 如彩釉除了使用红、黄、绿、紫等釉色。此外,还出现了黑釉。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秦代,最具有特色的陶制品就是大家熟知的秦始皇兵马俑。
陶:粘土为原料,中温(1000℃或以下)烧成表面无釉 瓷:瓷石为原料,1200 ℃或以上,表面有釉,原始瓷长 江中下游以南的吴越境内 (1)陶器—日用器皿为多,大多为泥质。灰陶器,青灰 色陶器 (2)铅釉陶出现 (3)陶塑 风格:雄健朴素,风格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三 汉代的色釉 汉代是制陶业发达的一代,当时各地出现了众多的制陶工场,大量地烧制陶器。 其中陶器上大量一使用低温釉,绿、黄、褐等色釉开始呈现,同时彩绘陶也普遍出 现,这在陶器装饰上是一次很大的进步。 两汉时期陶业兴盛,陶器所涉及的范围进一步被拓宽,虽然仍以实用品为主流,
但也有为适应当一时厚葬而产生的陶制品。特别是那些形态生动神志极佳的舞乐俑和
康雍乾三代 一 青花瓷 釉料采用国产钴料 二 五彩瓷 融合所用釉上彩色的系列 三 粉彩瓷器 四 珐琅瓷器 利用进口珐琅釉加工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在世界陶艺史上,人类文明的其他发源地,如中东地区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 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地中海区域、美洲地区的古印第 安文明等,都有原始陶器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在两河流域土地上的今日伊拉克,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那里的先人们就开始 制作彩纹陶器。不仅如此,两河流域的先民们还在黏土板上创造,世界上最早的楔形 文字。这些黏土器物构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黏土文化之一,并随之逐渐扩展,东达伊 朗、印度河,西至埃及等地域,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处于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之间的古波斯即今日的伊朗,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便
五代十国:城市,商业,经济发展, 前期出现三个中心
(1)灰陶→越州窑青瓷 浙江 产量大,晚后期,技术优 (2)陶→白瓷 华北邢州窑白瓷 以白瓷为主,采用釉上彩,釉下彩技术而创出的青花瓷器 (3)汉代低温铅釉系的唐三彩 制作:二次烧制,上釉多色,以黄,绿,褐为主,最后在次烧制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特点 (一)单色釉系 1.以铅釉为主的低温釉系 2.高温釉系 永乐钳白 宣德祭红最为著名 (二)彩瓷 1.青花 2.五彩 红绿黄金紫 3.斗彩 4.素三彩 主要官廷使用瓷器,制备工艺复杂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清代的陶瓷,总体上继承了明代的优点,并以此为基础将我国的传统陶瓷制作 工艺和丰富的釉色发展到了顶峰。除了继承了前朝各代的优点,如青花、釉里红等, 并应用了硼酸釉,使釉上彩的色釉达到了十几种,如古彩、粉彩。此外,综合运用 各种装饰手法的器物频频出现,镂空、套烧,转动的器物也大量问世。
杂技俑的出现。 随后的几个朝代:三国、两晋、南北朝等的陶器.基本上是延续了两汉时期陶器 的制作技艺和风貌。 江浙:青瓷 (1)厚葬 儒家思想“孝” (2)建筑用陶:秦砖汉瓦 北方:从陶器—白瓷 铅釉塑像 灰陶塑像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四 唐三彩 到了唐代,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陶器的制作和装饰也得到了划时代的发 展。独树一帜的唐三彩陶器就是其中的产物。唐三彩的陶器造型从器皿型到雕塑型甚 是丰富.加之釉色多变,因而显得生动、畅快、富丽堂皇。
雕刻精美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秋时期的陶器以印纹硬陶为主。战国以陶替代铜作为陪葬器物已成习俗。除 灰陶外,为数众多的印纹硬陶造型多样,表面的装饰受铜、漆工艺的影响,采用 磨光、暗花、划花、施漆衣和彩绘等手法。
(1)战国陶俑:体小(5~15cm),火候很低, 制作粗糙,有明显划削痕 (2)建筑用陶:陶水管,陶瓦 (3)原始瓷器产生:窑炉技术改进,生活质量 提高 馒头窑和龙窑(铜官)--无窑具
在地理位置上和中国邻近的东亚国家日本和朝鲜,尽管历史上颇受中国文化的
影响,但其史前文化还是独具特色的。如日本8000多年前的绳纹陶器,朝鲜新石器 时代出现的篦纹陶器等。还有在随后的不同时期里,均出现过各具特点的陶瓷文化 形态。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地中海位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由于其特殊的地
五 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 宋代是我国瓷器艺术空前发展的年代,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部超过了历史上 任何时期。驰名中外的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及均负盛名的磁州窑、耀州窑 和景德镇等争奇斗艳。 宋瓷无论是制作技巧,器型美感,釉色效果,装饰手法如粘贴、刻画、笔绘、 化妆土等,均达到了完美之境。辽、金时期的陶瓷以鸡冠壶、马蹬壶为代表,虽然 受汉文化的影响,但仍可见其少数民族的生活特性。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彩绘陶瓷 荷兰(公元 18 世纪)
浮雕陶盆 法国(公元 16 世纪)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18世纪以后,由于欧洲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各地的陶艺和瓷业生产获得了新 生。如德国发明了欧洲硬质瓷,同时产生了一些陶艺家和技术专家.这些都全面地 推动了陶瓷艺术和陶瓷产业的发展。所有这些都为欧洲现代陶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 了基础。 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现代陶艺 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可喜变化与风貌。一批现代艺术大师如毕加索、 米罗、达利等和陶艺家、陶艺爱好者们都投身到了现代陶艺的创作中去.他们借助 于陶瓷这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以自己的理念赋予了陶艺多元化的意义。
特岛人开放性海洋民族的个性。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原始陶器 希腊克里特岛(公元前 26-25世纪)
原始陶艺 塞浦路斯(公元前31世纪)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原始陶艺 塞浦路斯 (公元前26-21世纪) 原始陶器 希腊克里特岛 (公元前20-18世纪)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原始陶器 土耳其(公元前11世纪)
重文轻武,提倡教育,饮茶流行,都促进陶瓷的发展
五大窑 (1) 官窑 皇族用 (2)汝窑 河南临淄 青瓷窑 釉层厚,多为素瓷,釉面有水裂 (3)定窑 河北曲阳县 白瓷系裂器物种类多 (4)钧窑 河南禹县 青瓷窑系 色泽复杂,以青釉为主,有少数红釉 (5)哥窑 浙江龙泉县 胎体薄,器边露胎色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剔刻装饰陶和使用白化妆土是该时期陶器的主流,这些良好的装饰效果、为日后意大 利锡釉花饰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的欧洲,产生了一种风格别致的意大利锡釉花饰陶, 又称“马洛卡”式陶器。与“马略卡”式陶器的绘画法装饰小尽相同的法国陶艺,在 16世纪后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以野生动植物为主题的高浮雕装饰手挂形式。而德国在 该时期已有了高温烧制和色泽丰富的陶器。 17至18世纪荷兰的陶瓷业已经非常发达,最著名的柏制陶小镇德尔丈特。当时 有很多画家到德尔夫特去制作陶艺.使得荷兰的陶艺极富情调。另外,中国的陶艺在 当时已经在欧洲产生了影响,在德尔夫特的陶器里已经看到一部分的东方情调。
有陶制品。波斯的陶器多是彩纹陶器.但其各历史阶段的陶制品种多姿多彩、纹饰内
容极其广泛。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起,恒河和印度河流域下的古印度人使用黏土塑造出神母,
各式人物和动物以及各种器物,尤其是人物陶塑栩栩如生。孕育在尼罗河流域文明
中的古埃及,不但创造了世界文明的奇迹——金字塔及其他艺术品,同时也遗留下 了让人们同样为之感叹的陶制品。
第一章(1) 陶艺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中国陶艺发展简史
一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明 时间:约八千多年前 目的:源于使用,由采集和狩猎时期过渡到原锄耕农业阶段时,基于定居生活 和食物存放的需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源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分布地广,东北、蒙古、 甘肃,河南,陕西, 陕西等。 制作方法:手工捏制、泥条盘筑法成型,多为细泥红陶,且成温度低,烧结程 度欠佳。 代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渑池县发现最早,制作精 美);在河南,陕西出土最多,装饰最为多样。 常用的成型法是采用泥条盘筑而绘料是运用铁、锰等矿物原料,纹饰多是黑色的 人面、鱼、蛙等,并有原始记事符号出现,由点线、面、色彩这些基本要素组成, 纹饰结构以几何图案为主体晚期的彩陶也有以人物为主体的图案。彩陶文化还有大 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 特色:横宽大于高;彩陶比灰陶细小;纹饰以黑彩、绳纹、几何形构图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文化.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中部今秘鲁一带,主要以查
文文化(公元前900-前200年)、纳斯卡文化(公元前200一公元600年)、印加文化
(1450—1532年)为代表。这里的古印第安人所创造的陶器从造型到装饰手法上都颇具 特色,充满了强烈的神秘色彩。
欧洲中世纪的陶艺是以罗马帝国的拜占庭(4—l5世纪)陶器为代表,白地彩绘陶、
陶瓶 希腊(公元前9世纪)
第二节 世界陶艺发展简史
在古希腊的文明中,“瓶画”是古希腊陶器的一种样式。这种瓶画艺术是占希 腊文明的重要体现。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在古希腊已出现了抽象几何纹式样的陶 瓶。 意大利在公兀前9世纪至前3世纪创造了杰出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这构成了 神话般的文明篇章。在制陶方面.他们珍惜和继承了古希腊的陶文明。 在伊斯兰世界中,陶器也呈现出伊斯兰独有的特色。公元7世纪中叶,在西亚 、中东诞生了伊斯兰国家。以伊朗为代表的伊斯兰的陶器显现出了伊斯兰陶文化的 格调特色。尤其是14世纪后的自地蓝彩、白地多彩陶器,以其装饰纹样格调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