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成语故事》阅读试卷附答案。A4版

成语故事》阅读试卷附答案。A4版

成语故事》阅读试卷附答案。

A4版成语故事》阅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研究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2.___被___逼得走投无路,只有破釜沉舟才有可能取胜!3.因为他认真研究,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刮目相看啊!4.只要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5.我们要多研究,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没什么见识。

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___。

7.“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___。

8.“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___和___的___两个人说话时口吃的毛病。

9.“成也萧何,败也___”说的是___经历。

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一种官职。

11.___、___是下面哪个成语故事中的人物?草木皆兵。

12.用来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的成语是狐假虎威。

13.比喻坚决断绝关系的成语是一刀两断。

14.与“形影不离”意思相近的成语是形影相随。

15.“拔苗助长”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6.从古诗《芙蓉楼送辛渐》“___夜入吴,___送客___。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___在玉壶。

”中得出来的成语是一片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___这三种植物。

2.√ 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3.× “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

4.× “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5.×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里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中,多余的行为是指什么?A. 画蛇B. 添足C. 喝酒D. 比赛答案:B2. 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是什么?A. 等待机会B. 守旧不变C. 坐享其成D. 勤奋努力答案:C3. 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为什么没有找回剑?A. 船在移动B. 剑已经沉入水底C. 船上没有剑D. 楚人忘记了剑答案:A二、填空题1. 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中,南郭先生假装会吹______。

答案:竽2. 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中,客人误将墙上的______看成了蛇。

答案:弓影3.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中,小偷认为只要自己听不见铃声,别人也听不见,这体现了“掩耳盗铃”的寓意是______。

答案:自欺欺人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答案: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不忘国耻,他每天睡在柴草上,尝一口苦胆,以此激励自己,最终成功复仇。

2. 成语“破釜沉舟”的故事中,项羽是如何表现其决心的?答案: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前,命令士兵砸破锅,沉掉船,以此表明他们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最终大获全胜。

四、论述题1. 请论述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答案:成语“狐假虎威”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其寓意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显示自己的威风。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依靠他人权势来炫耀自己的人。

例如,在职场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与高层领导关系密切而显得格外有影响力,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相应的能力,这就是“狐假虎威”的现代体现。

2. 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的态度是怎样的?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答案: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面对失马的不幸,没有过度悲伤,而是保持了平和的心态,认为事情可能还有转机。

后来,失马带回了一匹好马,塞翁的儿子却因骑马摔断了腿,塞翁依然没有过度悲伤,认为这也可能是好事。

成语故事知识能力检测(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知识能力检测(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知识能力检测一、选择题1.《有备无患》中魏绛是个()的官吏,曾把晋悼公的弟弟杨干的仆人捉来斩首示众。

[单选题]*A.英明有为B.勇敢无畏C.执法严明√D.一心为公2.《迎刃而解》中杜预不理睬别人的不马上攻打吴国的意见,他想:()[单选题]*A.首领要赏罚分明。

8.痛打落水狗要及时。

C.执法严明才能打胜仗。

D.用强盛的兵力去打吴国,犹如破竹,等到劈破几节之后,下边就简单了V9.《望梅止渴》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他当时想鼓舞士气。

[单选题]*A.刘邦10项羽C.曹操√D.孟尝君4.《鸡鸣狗盗》原指齐国孟尝君的两个门客,一位像狗一样善于(),一位善于学鸡叫,这两个门客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孟尝君。

[单选题]*A.钻洞B.偷盗√C看门D.嗅觉敏锐5.《东山再起》中的因为谢安长安隐居在东山,后人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成为〃东山再起〃。

〃东山〃指的是()[单选题]*A.东岳泰山B.山东省东山C.浙江省东山√D.福建省漳州市6请根据成语故事发生的时间,按照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把它们重新排列。

①风声鹤唳②人面桃花③指鹿为马④四面楚歌⑤单刀赴会[单选题]*A.⑤④①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③④⑤①②VD.⑤④①③②7.滥用成语的事越来越多,请火眼金睛找到错误的成语()[单选题]*A.脍炙人口8.闻机起舞√C.万事俱备D.一鸣惊人E.随遇而安8.《约法三章》讲的是()和浦上的当地父老日好〃杀人者处死,伤害人者及偷窃他人物品者都判有罪。

〃[单选题]*A.曹操9.刘邦√C.吕不韦D.李密10《有志竟成》讲的是东汉的读书人()投靠刘秀,成为一位大将军,在攻打张步的时候受伤了,没有等待刘秀的救援,而是乘胜追击打败了张步。

刘秀夸他〃有志者,事竟成〃。

[单选题]*A.耿算√B魏绛C.曹刿D季布11.()讲的是有的人声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甚至还惧怕,心口不一呀。

[单选题]*A.《一鼓作气》12《笑里藏刀》C.《一窍不通》D.《叶公好龙》√11.()这个成语比喻什么都不懂。

成语故事竞赛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成语故事竞赛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成语历史知识竞赛复习一、成语春秋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破釜沉舟典故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

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

项羽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

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

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

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

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背水一战韩信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在攻打赵王歇的时候,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

成语故事闯关试题

成语故事闯关试题

《成语故事》闯关试题第一关:根据意思说出成语。

1、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

形容非常虚心。

()2、把枣整个吞下去,比喻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3、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4、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5、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

()6、原指丑人模仿美女的打扮。

比喻盲目模仿,效果适得其反。

()7、像风那样奔跑,像电那样闪过。

形容速度非常快。

()8、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人皆知。

()9、形容对事物的了解非常清楚,就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让人看一样。

()10、欢乐到极点转而产生悲伤之事。

()答案:虚怀若谷囫囵吞枣自相矛盾安居乐业拔苗助长东施效颦风驰电掣家喻户晓了如指掌乐极生悲第二关:你能说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吗?说出一个就算过关哦!负荆请罪()破釜沉舟()三顾茅庐()世外桃源()望梅止渴()完璧归赵()手不释卷()一诺千金()答案: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破釜沉舟(项羽、刘邦)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世外桃源(陶渊明)望梅止渴(曹操)完璧归赵(蔺相如、赵王)手不释卷(吕蒙、孙权)一诺千金(季布、刘邦、项羽)第三关:补充成语。

1、填上动物的名称,组成成语。

杯弓()影对()弹琴井底之()闻()起舞守株待()亡()补牢打草惊()飞()扑火老()识途车水()龙呆若木()惊弓之( )()急跳墙如()得水信笔涂()画()添足()死()悲( )毛( )角( )歌( )舞( )( )无声( )争( )斗沉( )落( ) 黔( )技穷()立()群指()为()()假()威( )( )为奸( )吞( )咽( )毛蒜皮万( )更新千军万( ) 心( )意( ) ( )目寸光杯弓蛇影对牛弹琴井底之蛙闻鸡起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打草惊蛇飞蛾扑火老马识途车水马龙呆若木鸡鹤立鸡群指鹿为马沉鱼落雁惊弓之鸟狗急跳墙如鱼得水兔死狐悲凤毛麟角莺歌燕舞鸦雀无声信笔涂鸦龙争虎斗黔驴技穷画蛇添足狼狈为奸狼吞虎咽鸡毛蒜皮万象更新千军万马心猿意马鼠目寸光2、补齐成语的下半部分。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

成语考试题及典故解析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以下哪个典故?A. 战国时期赵国的军事家孙膑B. 春秋时期楚国的画师C. 战国时期楚国的宴会D. 秦朝时期的工匠答案:C2. 成语“破釜沉舟”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项羽B. 刘邦C. 张良D. 韩信答案:A3. 成语“卧薪尝胆”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A. 越王勾践B. 吴王夫差C. 秦始皇D. 汉武帝答案:A4. 成语“指鹿为马”出自以下哪个历史事件?A. 秦朝赵高的权谋B. 汉朝王莽的篡位C. 唐朝安禄山的叛乱D. 宋朝岳飞的冤案答案:A5. 成语“纸上谈兵”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赵括B. 孙武C. 曹操D. 诸葛亮答案:A6. 成语“刻舟求剑”描述的是哪种行为?A. 愚蠢的行为B. 勇敢的行为C. 机智的行为D. 谨慎的行为答案:A7. 成语“杯弓蛇影”形容的是哪种心理状态?A. 疑神疑鬼B. 心旷神怡C. 心如止水D. 心不在焉答案:A8. 成语“狐假虎威”出自以下哪个典故?A. 战国时期的寓言故事B. 春秋时期的政治斗争C. 秦朝时期的军事策略D. 汉朝时期的外交手段答案:A9. 成语“掩耳盗铃”描述的是哪种行为?A. 自欺欺人B. 诚实守信C. 勇敢无畏D. 机智过人答案:A10. 成语“对牛弹琴”比喻的是什么?A. 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B. 对牛进行音乐教育C. 对牛进行艺术欣赏D. 对牛进行智力测试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语“________”形容做事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答案:好高骛远2. 成语“________”比喻做事不彻底,留下后患。

答案:养虎遗患3. 成语“________”指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答案:抱薪救火4. 成语“________”比喻说话做事有分寸,恰到好处。

答案:恰如其分5. 成语“________”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地方故意停顿,使人产生疑问,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专题及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专题及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专题及练习(含答案)成语故事简介本文为小学生提供成语故事的专题,并提供相应的练和答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含义。

成语故事列表1. 卧虎藏龙:讲述一个老人的徒弟在一个古庙中发现了许多隐藏的武器和机关,展现了卧虎藏龙的意思,即“隐藏实力”。

卧虎藏龙:讲述一个老人的徒弟在一个古庙中发现了许多隐藏的武器和机关,展现了卧虎藏龙的意思,即“隐藏实力”。

2. 画龙点睛:讲述了一个画家在画龙时,加上龙的眼睛点睛,使画龙栩栩如生。

画龙点睛:讲述了一个画家在画龙时,加上龙的眼睛点睛,使画龙栩栩如生。

3. 班门弄斧:讲述了一个工匠拿出自己做的斧子,却受到了大师傅的嘲笑和指责,大师傅毫不掩饰地展现出班门弄斧的意思,即“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不好反而引来嘲笑”。

班门弄斧:讲述了一个工匠拿出自己做的斧子,却受到了大师傅的嘲笑和指责,大师傅毫不掩饰地展现出班门弄斧的意思,即“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不好反而引来嘲笑”。

4. 杀鸡儆猴:讲述了一个猴子因为调皮捣蛋而被打死,来警示其他猴子不要学他这样做。

杀鸡儆猴:讲述了一个猴子因为调皮捣蛋而被打死,来警示其他猴子不要学他这样做。

5.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园丁守在瓜地里,等待着狡猾的兔子再次来偷吃他的菜,后来发现兔子在一棵树下睡觉,于是成功捕获了兔子。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园丁守在瓜地里,等待着狡猾的兔子再次来偷吃他的菜,后来发现兔子在一棵树下睡觉,于是成功捕获了兔子。

练及答案1. 请问“卧虎藏龙”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卧虎藏龙”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隐藏实力。

2. 请问“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在关键处加上一点,使整个事物变得惟妙惟肖。

3. 请问“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在专业领域内表现不好反而引来嘲笑。

4. 请问“杀鸡儆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请问“杀鸡儆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答案:以惩戒一个人来警示其他人不要效仿他。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成语故事考试题库及答案
1. 成语“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其含义是什么?
A. 多此一举
B. 画蛇时必须添上脚
C. 画蛇时不能添上脚
D. 画蛇时可以随意添上脚
答案:A
2. 成语“守株待兔”的典故中,农夫在田边等待的是什么?
A. 兔子
B. 老虎
C. 鹿
D. 狐狸
答案:A
3. 成语“杯弓蛇影”形容的是什么心理状态?
A. 疑神疑鬼
B. 心不在焉
C. 心如止水
D. 心旷神怡
答案:A
4. 成语“滥竽充数”中,滥竽是指什么?
A. 乐器
B. 人名
D. 一种植物
答案:A
5. 成语“掩耳盗铃”的典故中,盗铃者掩耳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A. 为了听不见铃声
B. 为了不让别人听见铃声
C. 为了不让自己听见铃声
D. 为了让别人听见铃声
答案:B
6. 成语“刻舟求剑”中,刻舟的人最终能否找回剑?
A. 能
B. 不能
C. 可能
D. 取决于剑的大小
答案:B
7. 成语“对牛弹琴”用来形容什么?
A. 对牛弹琴
B. 对人弹琴
C. 对琴弹琴
D. 对人说话
答案:D
8. 成语“狐假虎威”中,狐狸借助的是什么动物的威势?
A. 狼
C. 狗
D. 狮子
答案:B
9. 成语“井底之蛙”比喻的是什么?
A. 视野狭窄的人
B. 井底的青蛙
C. 喜欢井水的人
D. 住在井底的人
答案:A
10. 成语“破釜沉舟”表示的是什么决心?
A. 放弃一切
B. 背水一战
C. 重新开始
D. 放弃战斗
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选择题
1、“江郎才尽”讲的是南北朝时()的故事。

A.王珣
B.江淹
C.孟子
2、如果你能(),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A.一毛不拔
B.举一反三
C.万众一心
3、()是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

A.开卷有益
B.专心致志
C.不耻下问
4、“目无全牛”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庖丁的故事。

A.厨师
B.画家
C.医生
5、小红的学习成绩(),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A.不学无术
B.名列前茅
C.有名无实
6、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就叫()
A.取长补短
B.举一反三
C.大材小用
7、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说的就是成语()。

A.一鸣惊人
B.青出于蓝
C.天下无双
8、“七步之才”说的是()的故事。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9、“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说的就是成语()
A.一蟹不如一蟹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C.大材小用
10、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抓紧时间学习,说的是成语()
A.手不释卷
B.专心致志
C.呕心沥血
11、只要方法得当,就有可能收到()的效果。

A.举一反三
B.事半功倍
C.亡羊补牢
12、孟母为了使()成才,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13、“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

A.聪明才智
B.漂亮牙齿
C.漂亮言辞
14、“学富五车”中的“五车”指五车()。

A.菜
B.书
C.钱
15、思想集中,一心一意,说的是成语()。

A.举一反三
B.手不释卷
C.专心致志
16、淳于髡用谜语()来劝勉齐威王整顿朝纲,收复失地,振兴齐国。

A. 废寝忘食
B.一鸣惊人
C. 半途而废
17、市场的某些产品的质量一个比一个差,真是()
A.指鹿为马
B.捉襟见肘
C.一蟹不如一蟹
18、赵王派()出使秦国,向秦王献和氏璧。

A.蔺相如
B.胡亥
C.李斯
19、“运筹帷幄”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

A.项羽
B.子路 C张良
20、()的故事告诫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A.走马观花
B.毛遂自荐
C.掩耳盗铃
21、对喜爱的物件玩赏不休,就会丧失进取心。

这就是成语()的意思。

A.半途而废
B.玩物丧志
C.运筹帷幄
22、蜀国丞相诸葛亮劝告刘禅应该发奋图强、振奋精神,万万不能够()。

A.不学无术
B.不耻下问
C.妄自菲薄
23、人们常用成语()来比喻犯了同样错误,程度轻的讥笑程度重的人。

A.走马观花
B.杞人忧天
C.五十步笑百步
24、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的人。

A.贪生怕死 B.不学无术 C.卧薪尝胆
25、成语()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也含犹未为晚之意。

A.磨杵成针 B.亡羊补牢 C.呕心沥血
26、全国人民(),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A.万众一心
B.贪生怕死
C.守株待兔
27、“图穷匕见”讲的是()刺杀秦王的故事。

A.李广
B.荆轲
C.李陵
28、()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A. 无所畏惧
B.自相矛盾
C.见异思迁
29、成语()比喻此类人非常吝啬小气。

A.胆小如鼠
B.一毛不拔
C.贪生怕死
30、我们做人、做事要名副其实,表里如一,不能()。

A.有名无实
B.乐极生悲
C.奴颜婢膝
31、成语()来自于西汉贾谊写的奏章《论政事疏》。

A.自相矛盾
B.投鼠忌器
C.玩物丧志
32、成语()形容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A.争先恐后
B.一鸣惊人
C.一毛不拔
33、孔子最厌恶那些没有独立的节操,常与坏人()的“好好先生”。

A.不伦不类
B.不孝之子
C.同流合污
34、姜太公钓鱼——()
A.专心致志
B.愿者上钩
C.一心一意
35、人们常用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处理事情、考虑问题周到全面。

A. 不学无术
B. 天衣无缝
C. 天下无双
《成语故事》选择题参考答案
1-5BBAAB 6-10ABCBA 11-15BCCBC 16-20BCACC 21-25BCCAB 26-30ABBBA 31-35BACB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