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以及急救(最新版)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摄入较大量亚硝酸盐后引起的以血液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概述亚硝酸盐(常见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易溶于水。
亚硝酸盐成人口服的最低中毒剂量约为0.1g,口服最低致死剂量约为1.0g~5.0g。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途径为经口摄入,主要接触机会有:食堂或餐饮业误将其作为食盐使用;进食苦井水、放置过久的腌制食品或添加剂超标的熟食肉类;大量食用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蔬菜等。
2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2.1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处置人员调查和处理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时,一般不必穿戴个体防护装备;现场采样人员采集食品样品时,需要戴一次性乳胶手套;现场救护人员在现场救治点救治中毒病人时,一般不必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2.2 中毒事件的调查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然后进行中毒事件相关场所、人员等调查工作,并及时向中毒事件指挥部提出收集并封存所有可疑中毒食品、其他可能导致本次中毒事件物品以及中毒病人呕吐物的建议。
2.2.1中毒事件相关场所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中毒事件涉及的食品生产、储存、加工至食用整个过程的各个场所,调查内容包括食品加工过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使用的工具)、环境状况,食品的分装、储存的条件,人员接触情况等。
2.2.2中毒事件相关人员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中毒病人、目击证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饭店负责人、厨师、服务员、食品采购员、同工作场所工人等)。
调查内容包括接触时间、接触物质、接触人数、中毒人数、中毒的主要症状、中毒事故的进展情况、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饮食的加工方法、食品的来源等。
同时,还应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
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

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亚硝酸盐是工业用盐,误食、误投或食用过量可导致中毒发生,不法分子用作投毒可造成大批人员中毒。
主要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
致人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青紫,重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常见的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
1概述1.1理化性质亚硝酸盐的外观像食盐、是工业用盐。
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微咸涩或稍带甜,易潮解,易溶于水。
12毒性亚硝酸盐属剧毒化学物质,不能食用。
中毒剂量为0.1克,成人口服致死量为1.0—5.0克。
13接触机会可经消化道直接吸收。
绝大多数误将其作为食盐食用,常见于工地食堂及餐饮业。
偶见于进食苦井水、蒸锅水,未腌透的咸菜或添加剂超标的熟食肉类等。
1.4中毒后临床表现人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青紫是最初也是最主要表现,重者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致死。
(1)潜伏期:一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
如食用大量不新鲜蔬菜或未腌透咸菜而引起的中毒(肠源性青紫)潜伏期为1—3小时;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或有意投毒做成的饭菜引起的中毒为10—15分钟;如食入量过大仅在3—5分钟内即可发病。
(2)血液系统由于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表现口唇及四肢末梢发劣、呼吸困难、瞳孔散大,抽搐等。
可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3)消化系统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4)循环系统面部潮红,头部涨痛并有搏动感,眼前发黑,心悸,眩晕,血压下降及周围循环衰竭。
2.监测与预警卫生监督部门要定期检查餐饮部门,不准购买、储存和使用亚硝酸盐。
职业病防治机构应当对中毒信息报告中的亚硝酸盐中毒信息定期分析,如发现亚硝酸盐中毒信息报告有上升趋势,应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橙色预警)。
亚硝酸盐中毒报告有明显上升趋势(如出现频繁),需立即发出预警信号(红色预警)。
在短时间内(10—15分钟)接到2例以上亚硝酸盐中毒的紧急信息报告后,须立即发出预警信号(红色预警)。
医疗机构在短时间内(10—15分钟内)接收2例以上疑似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例后,须立即向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报告(发出红色预警信号)。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苏和止血,以保障中毒者的安
热线或就医电话,获取专业的紧
品和工具放置其中,以备不时之
全。
急救助。
需。
众人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意识
传递信息
社区行动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大众
定期发布信息更新,提供识别
组织社区活动,加强对急性亚
普及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知识
中毒迹象和处理方法的官方渠
硝酸盐中毒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医疗救治
2
持安静,紧急呼叫急救人员。
就医后,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测和体格检
查,根据症状提供相应的治疗。
3
康复与监护
中毒者需在医院接受治疗和逐步康复,
同时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护。
预防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措施
留意食品质量
饮用安全水源
选择新鲜的食品,避免食用未经处理和保存不当
确保饮用水源符合卫生标准,避免饮用不洁净的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情况,通常由于摄入富含亚硝酸盐的食
物或水引起。本演示将介绍其病因、症状以及处理和预防方法。
病因和危害
1
水和食物污染
2
燃料燃烧
3
危险职业环境 ⚠️
亚硝酸盐常存在于肉类和
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亚
某些工作环境中的化学品
饮用水中,摄入过多可能
硝酸盐,长期暴露可能引
可能释放亚硝酸盐,工作
导致中毒。
起中毒症状。
人员应注意防护。
症状和诊断
头痛和头晕
呼吸困难
心脏病症状
中毒者往往出现头痛和头晕的
亚硝酸盐中毒会导致呼吸急促
中毒可能引起心悸、心绞痛等
不适感,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或呼吸困难,影响身体源自康。心脏病症状,需尽早就医。
亚硝酸盐的中毒与解救-V1

亚硝酸盐的中毒与解救-V1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加工腌制食品时会使用到。
但是,亚硝酸盐过量摄入会导致中毒,甚至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亚硝酸盐的中毒症状和解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生原因、症状及解救方法。
一、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生原因
1. 摄入过多的含亚硝酸盐的食品或饮料,如腌制肉类、加工肉制品等。
2. 不恰当的储存方式。
亚硝酸盐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易于分解,释
放出亚硝胺等有害物质。
3. 长时间吸入亚硝酸盐的蒸气,如工业生产过程中。
二、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
1. 肠胃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 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等。
3. 呼吸系统反应:气短、气喘、呼吸困难等。
4. 其他症状:发热、虚弱、抽搐等。
三、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救方法
1. 立即停止摄入亚硝酸盐。
2. 给予充足的清洁水,促进肾功能,加速亚硝酸盐的排泄。
3. 白蛋白、鲨肝油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有一定的解毒效果。
4. 严重中毒情况下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亚硝酸盐中毒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储存方式
以及避免长时间接触含亚硝酸盐的环境,还是很容易避免中毒的发生。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该及时采取解救措施,避免症状加重。
亚硝酸盐中毒

食品中亚硝酸盐允许限量标准
2002年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确定 亚硝酸盐每日摄入量(ADI值)按体重计为 0.07mg/kg。我国一般人群膳食每人每日摄入量 为3.2mg,以体重60kg计,每日摄入量为 0~4.2mg,不超过JECFA的标准(60kg计为 4.2mg),处于安全水平。
19
亚硝酸盐的添加量
GB2760-2011有关亚硝酸盐添加量的规定,不得随意添加……
限量 标准 mg/kg 限量标 准 mg/kg
品名
食盐(精盐)、牛乳粉 鲜肉类、鲜鱼类、粮食 蔬菜 婴儿配方乳粉、鲜蛋类
品名
香肠(腊肠)香肚、酱腌菜、广式腊 肉 肉制品、火腿肠、灌肠类 其他肉类罐头、其他腌制罐头 西式蒸煮、烟熏火腿及罐头、西式火腿罐头
辅助检查
2.常规检查 主要有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心肌酶谱,血 清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其他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胸部 X线或肺部CT检查、颅脑MRI检查等。血常规检查可有 白细胞和中胜粒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检查可有氨基 转移酶水平升高等肝功能异常表现,心肌酶谱可升高, 动脉血气分析可表明代谢性酸中毒。心电图检查可表 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 性心动过速、室颤及ST-T段改变等。
23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急性中毒多在进食后数分钟到3h发病,最迟 20h。中毒表现及严重程度与亚硝酸盐摄入量有关。 2.皮肤黏膜 根据病情轻重,口唇、颜面、耳廓、指(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甲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发绀,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皮肤青 紫。 3.神经系统 主要有头晕、头痛、乏力、烦躁不安、精 神萎靡、反应迟钝、手指麻木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 嗜睡、抽搐、脑水肿甚至昏迷、死亡。 4.消化系统 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腹部可有压痛。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亚硝酸盐⾷物中毒如何急救
亚硝酸盐⾷物中毒指⾷⽤了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蔬菜或误⾷亚硝酸盐后引起的⼀种⾼铁⾎红蛋⽩⾎症,那么,亚硝酸盐中毒后,该如何护理急救呢?下⾯店铺告诉你。
亚硝酸盐⾷物中毒急救处理措施
催吐、洗胃和导泻以消除毒物;应⽤氧化型亚甲蓝(美蓝)、维⽣素C等解毒剂;临床上将美蓝、维⽣素C和葡萄糖三者合⽤,效果较好;以及对症治疗。
1.吸氧:亚硝酸盐是⼀种氧化剂,可使正常低铁⾎红蛋⽩氧化成⾼铁⾎红蛋⽩,失去输氧能⼒⽽使组织缺氧。
观察所见病⼈⾯⾊发青,⼝唇紫绀,静脉⾎呈蓝紫⾊都是缺氧的表现,因此⽴即给予吸氧处理。
2.洗胃:如果中毒时间短,还应及时予以催吐、洗胃和导泻以消除毒物。
3.美蓝(亚甲蓝)的应⽤: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能还原⾼铁⾎红蛋⽩,恢复正常输氧功能。
⽤量以每公⽄体重1~2mg计算。
同时⾼渗葡萄糖可提⾼⾎液渗透压,能增加解毒功能并有短暂利尿作⽤。
4.对症处理:对于有⼼肺功能受影响的患者还应对症处理,如⽤呼吸兴奋剂,纠正⼼律失常药等。
5.营养⽀持:病情平稳后,给予能量合剂、维C等⽀持疗法。
亚硝酸盐⾷物中毒预防措施
1)保持蔬菜新鲜,禁⾷腐烂变质蔬菜。
短时间不要进⾷⼤量含硝酸盐较多的蔬菜;勿⾷⼤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稍多,⾄少待腌制15天以上再⾷⽤。
2)⾁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量应严格按国家卫⽣标准的规定,不可多加。
3)不喝苦井⽔,不⽤苦井⽔煮饭、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4)妥善保管好亚硝酸盐,防⽌错把其当成⾷盐或碱⽽误⾷中毒。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5.循环系统 可有心悸、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休克 等表现。 6.神经系统 主要有头晕、头痛、乏力、烦躁不安、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手指麻木等表现,严重者可 出现嗜睡、抽搐、脑水肿甚至昏迷、死亡。 7.其他 发热、耳鸣、视物模糊等。临床分级为:① 轻者有头晕、头痛、乏力、胸闷、恶心、呕吐,口 唇、耳廓、指(趾)甲轻度发给等,高铁血红蛋白水 平为10%~30%0②重者可有心悸、呼吸困难,甚至心 律失常、惊厥、休克、昏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皮肤及豁膜明显发给,高铁血红蛋白水平往往超过 50%。
2.毒物分析 可对剩余食物、呕吐物或胃内容物做亚硝酸盐定 性和定量测定。中毒患者上述定性试验为阳性。 食品中亚硝酸盐常用定量方法为盐酸萘乙二胺法, 结果超过限量。 3.特异性指标 (1)高铁血红蛋白定性检查:静脉血为紫褐色,向试 管中加人5%的氰化钠或氰化钾数滴,或将试管在 空气中振荡15min或通入氧气,若血液变为鲜红色 则提示含有高铁血红蛋白。 (2)高铁血红蛋白定量检查:血液高铁血红蛋白含量 超过10%。
3.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 脱水剂和利尿剂治疗脑水肿。呼吸衰竭时及早行 气管内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血压降 低时可使用多巴胺、间羟胺等升压药物,并注意 补充血容量。此外,还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积极纠正酸中毒,加强营养支持,防止负氮平衡 等。高压氧疗对清除体内的亚硝酸盐没有直接作 用,但对于亚硝酸盐中毒所致的缺氧性脑病有一 定的治疗作用。
二、毒理学特点及发病机制
亚硝酸钠属剧毒类,大鼠经LDS。为0.18g/kg。亚 硝酸盐能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 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和释氧 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人误服0.3~0.5g可引起急 性中毒,也有专家认为低于上述摄人量仍然可以 引起中毒。大剂量亚硝酸钠可使中枢神经麻痹, 并能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另外,亚硝酸 盐为致癌物,其在胃肠道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 亚硝胺,其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亚硝酸盐中毒及救治.

3
食物中毒的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2.真菌性食物中毒 3.动物性食物中毒(河豚、鱼胆) 4.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毒鼠强等) 5.植物性食物中毒(毒蘑菇、蓖麻籽等)
4
引起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食品生产、运输或保存等环节卫生管理 不当,造成食品被微生物或其他有毒物 质污染。 食品消费者因缺乏相应知识或鉴别能力, 误食有毒动植物。 违法使用工业原料或其他含有有毒物质 的原料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 人为投毒
19
④食用蔬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 消化功能欠佳者,其肠道内的细菌可将蔬菜 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且在肠道内过多 过快的形成以至来不及分解,结果大量亚硝 酸盐进入血液导致中毒,出现青紫,称为 “肠源性青紫症”。 ⑤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或 误将亚硝酸食品中亚硝酸盐允许限量标准
2002年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确定亚硝酸盐每日摄入量(ADI值)按体重计 为0.07mg/kg。我国一般人群膳食每人每日 摄入量为3.2mg,以体重60kg计,每日摄 入量为0~4.2mg,不超过JECFA的标准 (60kg计为4.2mg),处于安全水平。
中枢神经受累,大脑皮层抑制
• 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 功能,导致缺氧发生。 • 直接作用于血管,而引起周围血管扩张。 18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食入亚硝酸盐来源: ①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 久的煮熟蔬菜 ②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 酸盐,尤其是加盐量少于12%、气温高于 20℃的情况下,可使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 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 ③苦井水含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 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 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以及急救(最
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以及急救(最新版)
◆病因及发病机理
1、食入含大量亚硝酸盐蔬菜,一般是叶菜类,如小白菜、芹菜、韭菜、甜菜叶、萝卜叶、莴苣等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贮存时间长,一旦开始腐烂,亚硝酸盐含量就会明显增高。
蔬菜腐烂越重,亚硝酸盐增高就更明显。
2、新掩制的蔬菜,在腌制2~4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增高,7~8天达到最高。
同时与食盐浓度及掩制的温度也有一定关系。
(如5%浓度的食盐在37℃左右时所产生亚硝酸盐浓度最高;如15%盐水则无明显变化)。
因此腌制蔬菜在8天以内,食盐浓度在15%以下时,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变质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
3、烹调后的熟菜放在不洁的容器中,存放过久,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熟菜中的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4、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吃大量叶菜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未腐败变质),但当消化功能紊乱,胃酸浓度低下时,大量食用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且肠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致使胃肠道内亚硝酸盐产生速度加快,体内又不能及时的将大量的亚硝酸盐分解成氨,这时亚硝酸盐大量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常称为肠原性青紫。
5、某些地区的井水中也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一般称苦井水)。
使用这些水煮饭(粥),存放不当,时间过久,也会引起中毒。
其他如奶制品,腌制品加工过程处理不当,均能造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是其与血红蛋白作用,使正常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因而致使组织缺氧,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更为敏感。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纯亚硝酸盐中毒,一般为10~15分钟。
由于大量食入青菜类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潜伏期为l~3小时,长者可达20小时。
中毒的一般表现为精神萎糜、头晕、头痛、乏力、心悸、嗜睡、
烦燥不安、呼吸困难;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本病的特征表现是青紫。
口唇、指甲和全身皮肤出现青紫。
严重时神志不清,抽搐,昏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循环衰竭及肺水种,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现场急救
使患者处于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注意保暖。
进食时间短者可催吐。
用筷子或其它相似物品轻轻刺激咽喉部,诱发呕吐。
或大量饮温水也能产生反射性的呕吐。
如病情严重,且中毒时间较长者,应速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到医院后,可根据病情进行洗胃和导泻。
美蓝溶液以2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用量为l~2毫克)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维生素B12、辅酶A等也可应用。
大剂量维生C,也可收到好的疗效。
必要时应吸氧,使用呼吸兴奋剂,输新鲜血或换血等治疗。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