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止规设计公差IT6-10
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
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至315mm)
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
形位公差符号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μm 主参数d(D)图例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μm 主参数L图例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μm 主参数L、d(D)图例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确良μm 主参数d(D)、B、L图例
表面粗糙度
值的应用范围
表面粗糙度R
a
注:1.粗糙度代号I为第一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下一档
的最大允许值取6.3。
的第1系列值,如原光洁度(旧国标)为▽5,R
a
因此,在不影响原表面粗糙要求的情况下,取该值有利于加工。
2.粗糙度代号Ⅱ为第2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上一档的第1
系列值,如原光洁度为▽5,R
的最大允许值取3.2。
因此,取该值提高
a
了原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和加工的成本。
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
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至315mm)
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
形位公差符号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μm 主参数d(D)图例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μm 主参数L图例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μm 主参数L、d(D)图例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确良μm 主参数d(D)、B、L图例
表面粗糙度
值的应用范围
表面粗糙度R
a
注:1.粗糙度代号I为第一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下一档
的最大允许值取6.3。
的第1系列值,如原光洁度(旧国标)为▽5,R
a
因此,在不影响原表面粗糙要求的情况下,取该值有利于加工。
2.粗糙度代号Ⅱ为第2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上一档的第1
系列值,如原光洁度为▽5,R
的最大允许值取3.2。
因此,取该值提高
a
了原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和加工的成本。
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基本尺寸mm公差等级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6~10>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68911131518202325279111316192225293236401518212530354046525763222733394654637281899736435262748710011513014015558708410012014016018521023025090110130160190220250290320360400150180210250300350400460520570630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至315mm)公差带级>10~18>18~30 >30~50 >50~80 >80~120>120~180 >180~250>250~315K5 +9+1+11+2+13+2+15+2+18+3+21+3+24+4+27+4▼6 +12+1+15+2+18+2+21+2+25+3+28+3+33+3+36+47 +19+1+23+2+27+2+32+2+38+3+43+3+50+4+56+4M5 +15+7+17+8+20+9+24+11+28+13+33+15+37+17+43+206 +18+7+21+8+25+9+30+11+35+13+40+15+46+17+52+207 +25+7+29+8+34+9+41+11+48+13+55+15+63+17+72+20N5 +20+12+24+15+28+17+33+22+38+23+45+27+51+31+57+34▼6 +23+12+28+15+33+17+39+20+45+23+52+27+60+31+66+347 +30+12+36+15+42+17+50+20+58+23+67+27+77+31+86+34p5 +26+18+31+22+37+26+45+32+52+37+61+43+70+50+79+56▼6 +29+18+35+22+42+26+51+32+59+37+68+43+79+50+88+567 +36+18+43+22+51+26+62+32+72+37+83+43+96+50+108+56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通止规计算公式

16 32
18 36
20 40
IT12
TZ 49 5 11 6 13 7 15 8 18 10 22 12 26 14 30 16 35
18 40
20 45
22 50
24 55
通止规计算公式
工件偏差与参数
量具数值
ES
EI
(es) (ei)
T
Z
塞规通端
上偏差 es=EI+Z+T/2 下偏差 ei=EI+Z-T/2
-0.2081 -0.117 -0.217 -0.2135
5.4
6.2
塞规止端 卡规通端 卡规止端
上偏差es=ES
下偏差 ei=ES-T 上偏差 ES=es-Z+T/2 下偏差 EI=es-Z-T/2 上偏差 ES=ei+T 下偏差 EI=ei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IT6
T
Z
1
1
1.2 1.4
1.4 1.6
1.6
2
2
2.4
2.4 2.8
2.8 3.4 3.2 3.8
3.8 4.4
4.4
5
4.8 5.6
5.4 6.2
6
7
IT7
T
Z
1.2 1.3
1.4 2
1.8 2.4
2 2.8
2.4 3.4
3
4
3.6 4.6 4.2 5.4
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Z值(摘自GB/1957-81)
IT9
Z 3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
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至315mm)
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
形位公差符号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μm
主参数d(D)图例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μm 主参数L图例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μm
主参数L、d (D)图例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确良 μm
主参数d(D)、B 、L 图例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 a 值的应用范围
注:1. 粗糙度代号I为第一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下一档的第1系列值,如原光洁度(旧国标)为▽5,R a的最大允许值取。
因此,在不影响原表面粗糙要求的情况下,取该值有利于加工。
2. 粗糙度代号Ⅱ为第2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上一档的第1系列值,如原光洁度为▽5,R a
的最大允许值取。
因此,取该值提高了原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和加工的成本。
标准公差等级应用与表格-IT公差表

沿宽度方向的尺寸配合,手表中跨齿轴,棘爪拨针轮等与夹板的配合无线电仪表中的一般配合, 应用条件与 IT8 相类似,但精度低于 IT8 时采用,比旧国标 4 级精度公差值稍大。例如,机床中轴套外径与孔,操 纵件与轴,空转皮带轮与轴,操纵系统的轴与轴承等的配合,纺织机械、印染机械中一般配合零件,发动机中机油 IT9 泵体内孔,气门导管内孔,飞轮与飞轮套的配合,自动化仪表中的一般配合尺寸,手表中要求较高零件的未注公差 的尺寸,单键联接中键宽配合尺寸,打字机中运动件的配合尺寸 应用条件与 IT9 相类似,但要求精度低于 IT9 时采用,相当于旧国标的 5 级精度公差。例如,电子仪器、仪表中支 架上的配合,导航仪器中绝缘衬套孔与汇电环衬套轴,打字机中铆合件的配合尺寸,手表中基本尺寸小于 18 mm IT10 时要求一般的未注公差的尺寸,及大于 18 mm 要求较高的未注公差尺寸,发动机中油封挡圈孔与曲轴皮带轮毂配 合的尺寸 广泛应用于间隙较大,且有显著变动也不会引起危险的场合,亦可用于配合精度较低,装配后允许有较大的间隙, 相当于旧国标的 6 级精度公差。例如,机床上法兰盘止口与孔、滑块与滑移齿轮、凹槽等;农业机械、机车车箱 IT11 部件及冲压加工的配合零件,钟表制造中不重要的零件,手表制造用的工具及设备中未注公差的尺寸,纺织机械中 较粗糙的活动配合,印染机械中要求较低的配合尺寸,磨床制造中的螺纹联接及粗糙的动联接,不作测量基准用的 齿轮顶圆直径公差等 配合精度要求很低, 装配后有很大的间隙, 适用于基本上无配合要求的部位, 要求较高的未注公差的尺寸极限偏差, IT12 比旧国标的 7 级精度公差稍小。例如,非配合尺寸及工序间尺寸,发动机分离杆,手表制造中工艺装备的未注公 差尺寸,计算机工业中金属加工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机床制造业中扳手孔和扳手座的联接等 应用条件与 IT12 相类似,但比旧国标 7 级精度公差值稍大。例如,非配合尺寸及工序间尺寸,计算机、打字机中 IT13 切削加工零件及圆片孔,二孔中心距的未注公差尺寸 用于非配合尺寸及不包括在尺寸链中的尺寸,相当于旧国标的 8 级精度公差。例如,在机床、汽车、拖拉机、冶 IT14 金机械、矿山机械、石油化工、电机、电器、仪器仪表、航空航海、医疗器械、钟表、自行车、缝纫机、造纸与纺 织机械等机械加工零件中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用于非配合尺寸及不包括在尺寸链中的尺寸,相当于旧国标的 9 级精度公差。例如、冲压件、木模铸造零件、重 IT15 型机床制造,当基本尺寸大于 3 150 mm 时的未注公差的尺寸极限偏差 用于非配合尺寸,相当于旧国标的 10 级精度公差。例如,打字机中浇铸件尺寸,无线电制造业中箱体外形尺寸, IT16 手术器械中的一般外形尺寸,压弯延伸加工用尺寸,纺织机械中木件的尺寸,塑料零件的尺寸,木模制造及自由锻 造的尺寸 IT17 IT18 用于非配合尺寸,相当于旧国标的 11 级或 12 级精度的公差,用于塑料成型尺寸,手术器械中的一般外形尺寸, 冷作和焊接用尺寸的公差
机械设计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机械设计公差与配合标准表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标准公差值(基本尺寸大于6至500mm)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至315mm)
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
形位公差符号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 μm
主参数d (D)图例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 μm
主参数L 图例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 μm 主参数L 、d (D)图例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确良 μm
主参数d(D)、B 、L 图例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 a值的应用范围
注:1. 粗糙度代号I为第一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下一档的第1系列值,如原光洁度(旧国标)为▽5,R a的最大允许值取6.3。
因此,在不影响原表面粗糙要求的情况下,取该值有利于加工。
2. 粗糙度代号Ⅱ为第2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上一档的第1系列值,如原光洁度为▽5,
R a的最大允许值取3.2。
因此,取该值提高了原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和加工的成本。
通止规通端、止端公差等级表(塞规)

您的零件数据
IT6
IT7
IT8
IT9
工件基本尺寸 尺寸公差
上偏
IT6 T Z
D(mm)
差 下偏差
塞规公差
通端
止端
IT 7T T Z
塞规公差
通端
止端
IT 9T Z
塞规公差
通端
止端
IT1 0
T
Z
0至3
6 1 1 1.5 0.5 0 -1 10 1.2 1.6 2.2 1
IT1 Z2T Z
6 100 4 9 8 120 5 11 9 150 6 13 11 180 7 15 13 210 8 18 16 250 10 22 19 300 12 26
/-
4
0 -4 62 5 8 10.5 5.5 0 -5 100 6 11
大于50至80
19 2.8 3.4 4.8 2
0 -2.8 30 3.6 4.6 6.4 2.8 0 -3.6 46 4.6 7 9.3 4.7 0 -4.6 74 6 9 12 6
0 -6 120 7 13
IT10
说明:只需要在尺寸公差列输入上、下偏差,接着根据它的公差等级选择相应的(已自动计算完毕)塞规公差即可。 注意上下公差处单位填写UM,公差应带上+/-
0 -1.2 14 1.6 2 2.8 1.2 0 -1.6 25 2 3 4
2
0 -2 40 2.4 4
大于3至6
8 1.2 1.4 2 0.8 0 -1.2 12 1.4 2 2.7 1.3 0 -1.4 18 2 2.6 3.6 1.6 0 -2 30 2.4 4 5.2 2.8 0 -2.4 48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