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讲座心得 周有盈

合集下载

余映潮老师讲座感想

余映潮老师讲座感想

《听余映潮老师讲座感想》余映潮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库专家···乍一听到这些头衔,很多人会认为余映潮老师的讲座一定很深奥、很枯燥,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作为大家,余映潮老师总是能深入浅出地传达给我们一些新鲜的教育理念,使我们茅塞顿开,有所领悟。

通过余映潮老师的讲座,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

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和“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30字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并使我们愿意努力付诸实践。

“板块式”所关注、所解决的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路设计问题。

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

这样的教学思路,能够使课堂教学的步骤清晰起来,能够让学生的活动充分起来。

能明显地表现出“好课”的内涵(学生活动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推进有序,语言学习角度精美,技能训练灵动扎实)。

这样做的效果,大大优于“串讲”或“碎问”式的教学。

板块式的教学结构要求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把课文中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严密有序地安排进各个教学板块,从而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的水平。

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容易形成教学节奏,能够比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主问题”所关注、所解决的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

所谓“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品析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其优点是能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余映潮学习心得

余映潮学习心得

余映潮学习心得学习心得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篇学习心得中,我将分享我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首先,余映潮老师在课程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指出,学习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基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他还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善于总结和归纳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非常有帮助。

其次,余映潮老师还分享了他个人的学习经验和心得。

他提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并取得成功。

他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他还分享了一些学习的技巧,比如如何高效地阅读和记忆,如何有效地做笔记等。

这些经验和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非常有帮助。

此外,余映潮老师还介绍了一些学习资源和工具,比如优质的学习网站、图书推荐等。

他建议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和工具,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和深度。

他还提到了学习的社群和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和其他学习者的交流和分享,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和进步。

通过参加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巧,也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学习的必要性。

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参加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对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

谢谢余映潮老师的教导和指导,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余映潮学习心得

余映潮学习心得

余映潮学习心得学习心得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一环,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和启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余映潮学习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

他的讲解方式很生动,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他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内容。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余映潮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思考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还鼓励我们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不断创新,从而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此外,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他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并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余映潮老师注重实践操作。

他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他提供了一系列的实践案例和练习,让我们有机会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他强调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工作,更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他鼓励学生们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他还提供了一些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总而言之,通过参与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老师为我们上了两节课,让我们能更好地感觉余老师上课的各种技巧与如何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最让我难忘记的是余老师提出的“整体反复”概念,余老师强调要整体对话,反对单边对话,单边对话就是要让全体同学朗诵、思考、回答、领悟,就是以集体训练为主。

单边对话强调了个体的活动,那种声色并茂的表演,确实吸引人,容易打动人,但整体效果不好。

所以,余老师强调平时上课,应该以整体活动为主。

整体活动的效果远比单边对话的效果好得多。

余老师还强调上课不要总是热热闹闹的,要安静,要有时间让学生思考。

上课要真,要真让学生学到东西。

余老师上课时,抛出问题后并不急于叫学生回答,而是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充分思考的时间。

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能充分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习惯。

他的做法令我想起平时自己的课堂,抛出问题后就急于让学生回答,生怕学生回答不出来耽误时间。

我想造成学生的回答没有答到点子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结果学生想不到深层次的内容。

我们以前听课评课也总是以“这一节课学生很活跃”为标准,现在要重新思考了,学生很活跃,很容易想到的问题,是没有难度的,不值得提倡。

也说明上课问的问题太多,太碎,总是让学生回答,这不是好课,应该有几个有深度的统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领悟、回答。

余老师还强调要让学生成段地说。

他说我们的学生朗读那么好,但却不会怎么说,尤其是成段地说,更谈不上。

原因是我们平时缺少训练。

要让学生静下来思考,要让学生成段地说,一口气说出流畅的语段来。

余映潮老师这一天留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值得我们慢慢地回味。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 [篇2]日下午我在我校报告厅聆听了余映潮教授为我们作的《高效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

从这短短的半天培训中,我感触颇丰,我明白了,在教育这条路上,我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我把这半天中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如下:第一:余教授的勇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余映潮学习心得

余映潮学习心得

余映潮学习心得学习心得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余映潮先生的学习课程,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在这篇学习心得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首先,余映潮先生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和实用。

他以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最新的理论和案例,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领导力、沟通技巧和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他的讲解,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学会了如何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余映潮先生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

在课程中,他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还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我们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法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程内容,并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余映潮先生还非常注重学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课堂上,他鼓励我们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回应和指导。

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经验和观点,还建立了许多宝贵的人脉资源。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余映潮先生的课程不仅仅是一堂普通的培训课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成功案例,激发了我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他教会了我如何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如何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以及如何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起来,余映潮先生的学习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丰富经验和实用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而努力。

余音绕梁 潮涌心田——听余映潮上课及报告有感

余音绕梁 潮涌心田——听余映潮上课及报告有感

余音绕梁,潮涌心田——听余映潮老师上课及报告有感隆回县岩口镇中心学校范文千载难逢,百年不遇!2011年10月26日至28日,湖南省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创新展评活动在武冈成功举办,特别邀请到了成果丰富、教艺精湛、课堂教学创意研究的领军人物——余映潮老师。

余老师在武冈市展辉国际实验学校现场授课并做专题报告,与其说是“听课”,不如说是“品课”;与其说是“倾听报告”,不如说是“享受语文之美”。

我作为一名不懂语文的普通教师真可谓是“三生有幸,受益匪浅”。

以教学为生活,以创意为快乐的余映潮老师从武冈归来,余老师的“神奇”驱使我对他做进一步认识,敬仰,余映潮老师原来是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现年过花甲,但仍坚持授课与讲座,并且讲座中必须讲评自己刚刚上了的课,将自己的教学创意与理念完美结合。

从1993年起,他在《中学语文》上开辟“教例品评”专栏,连续8年发表一百余篇作品。

这是中学语文界第一个由一个人坚持了八年的专栏,迄今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200余篇,1996年,他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连载“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例谈”18篇。

从1998年起,他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开设了非常有创意的“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至今已写了5年而且还在不断地写着。

2002年,他的“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专栏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亮相,受到好评。

近几年来,他还在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上连续发过“教学设计思路”方面的系列文章,其系列稿《论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型创新》、《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路的创新》、《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等也陆续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的“本刊特稿”栏中。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映潮同志又开始发表他的教学实录系列了。

余老师的课是的课这一次,有幸听了余映潮老师的《期行》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两节示范课和讲座《例谈教材研读与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余老师在上《期行》这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品评,要求学生说:这是一个的故事。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我很荣幸参加了余映潮先生的讲座,他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演讲家和思想家。

这次讲座让我收获颇丰,下面是我对他的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余映潮先生在讲座中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

他说自律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做到自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他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自律的重要性,比如说运动员必须坚持每天训练,艺术家必须坚持每天创作。

他还分享了一些提高自律性的方法,比如制定明确的目标,形成良好的习惯等。

通过这些例子和方法,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律的重要性,并且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律。

其次,余映潮先生在讲座中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

他认为智慧是深谋远虑、善于思考的能力,是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标志。

他鼓励我们要注重培养智慧,通过读书、思考、交流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智慧。

他还分享了一些提高智慧的方法,比如多角度思考问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

通过这些分享,我对智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白了智慧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另外,余映潮先生在讲座中分享了一些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

他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眼前的一切。

他还鼓励我们要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要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

通过这些分享,我深深被余映潮先生的乐观和坚持所感染,我决心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乐观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余映潮先生在讲座中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他说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关键,一个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与人的关系。

他告诉我们要注重与人的沟通和交流,要尊重他人,善良待人。

他还分享了一些提高人际关系的方法,比如学会倾听,学会解决冲突等。

通过这些分享,我明白了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并且决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与人的交流与沟通。

通过这次讲座,我不仅对自律、智慧、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收获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我对余映潮先生在演讲方面的素质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深感佩服,他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余映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讲师,我很荣幸能够参加他的讲座,并从中受益匪浅。

通过听他的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和建议。

首先,余映潮强调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他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他引用了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讲述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曾经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最终是因为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而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深信,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更好的明天。

其次,余映潮还特别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他说,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建议我们多做自我反省,不断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从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听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过去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现其中很多都是因为我对自己的不了解而产生的。

所以,我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此外,余映潮还特别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告诉我们,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人生道路上,学习都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

他鼓励我们多读书、多思考,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还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说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余映潮还提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他说,在职场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他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说道:“沟通是合作的桥梁,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实现共赢。

”听到这里,我深感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我决心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余老师讲课、讲座心得
伊旗上湾小学周有盈我们对余映潮老师并不陌生。

5月13日,他再次与我们见面,向我们展示他的课、交流了他的教学经验。

通过听余老师的课,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是阅读课,余老师基本上都是“三部曲”设计,主要还是通过三个阅读板块来实现教学目标。

可是,在这旧瓶之中,余老师却有新酒可饮。

这让我忽然明白:设计一堂课不是天马行空的臆想,毫无目的所谓创新,不是避闪关键的“凌波微步”,而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一堂课彻底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感受之一:余老师的课朴实无华,但在朴实的背后又渗透了大家的风范。

余老师也用到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他在用多媒体之时并非像我们有些优质课上是为了渲染气氛,而是为了方便学生的读,这种无华之功不仅有利于听课老师的对余老师的课的学习,也让同仁们体会到了教师的内在素质的重要性。

感受之二:余老师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以一种微笑之态面对学生。

这是一种好说不好坚持的课堂最佳仪态,有利于学生开展讨论,有利于学生大胆的发言,有利于开展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在新课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受之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有一定正确的评价标准。

我们在课改中经常发生远离课文文本的现象,而余老师针对课文的文本展
开课堂活动,并且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的同时又给以一定的是非标准。

如一位学生在回答余老师的哪个词最值得品味一个问题时,学生大发了一番感想,并且这些语言也博得了在场听课老师们的认同,但余老师在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口才后依然指出了这位同学没有按老师
的提问回答问题这一不足之处,并鼓励这位同学认真的思考。

这正好改正了,我们课改中一些老师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而让学生丢了是非的标准这一问题。

感受之四:余老师的课少了语言的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在听余老师课的过程中,一直感到余老师在引导学生往前走,而不在是填压,并且余老师的课每一步都很清晰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这可谓大家的容度。

这一点“以生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前我常常会想虽然阅读课的常规教学设计很实用,但每课皆如此又该是多么乏味,可余老师用他朴素而实在的课堂告诉我,只要教师潜心琢磨、精心设计,旧瓶也可装新酒,老方法也可换新颜。

创新设计,是基于具体教学情境的一种智慧和教学艺术,而不是让语文课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