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检验操作规程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检验流程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检验流程
朋友!今天咱来唠唠这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的检验流程。
先说准备工作哈,这可重要啦!得把那些培养皿、移液器啥的都准备好。
我跟你说,我刚开始学的时候,就老忘这忘那的,被师傅好一顿骂!
然后呢,就是取样。
这取样可得小心,千万别弄撒了,不然又得重来,那可烦死个人!我记得有一次,我手一抖,样本撒了一地,唉,当时我那个心呐,哇凉哇凉的。
接下来就是接种啦!这一步可得仔细,就跟绣花似的。
我记得好像是用移液器吸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到培养皿里。
不过也可能记错喽,嘿你可得自己多注意。
培养的时候,你就等着吧。
这期间你可别着急,着急也没用。
我以前就老着急,总想着快点出结果,结果啥也没弄好。
等培养好了,就开始计数啦!这时候你得瞪大眼睛,一个一个数清楚。
要是数错了,那可就白忙活了。
哦,对了!之前说的取样,一定要保证无菌操作,不然结果就不准啦!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跟你讲,这检验流程啊,就得多练。
我刚开始也是笨手笨脚的,现在不也熟练了嘛!
要是你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啥问题,别慌,慢慢琢磨,或者来问我也行。
我这又扯远啦,反正按照这步骤来,多练几次,你肯定能掌握!怎么样,朋友,加油干吧!。
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培养基和试剂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煌绿乳糖胆盐肉汤,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无菌生理盐水。
2、操作步骤2.1样品的稀释: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用1 mL 无菌吸管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缓注入9 mL 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 支1 mL 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1 次,换用1支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 min。
2.2选取2个~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 每个稀释度接种2个无菌平皿,每皿1 mL。
同时取1 mL生理盐水加入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2.3及时将15 mL~20 mL冷至46℃的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约倾注于每个平皿中。
小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 mL~4 mLVRBA覆盖平板表层。
翻转平板,置于36℃±1℃培养24h~48 h。
3、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15 CFU~150 CFU之间的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 mm或更大。
4、证实试验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LB 肉汤管内,36℃±1℃培养48h,观察产气情况。
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5、大肠菌群平板计数的报告经最后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试管比例乘以4.4中计数的平板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大肠菌群测试片检测操作流程

大肠菌群测试片操作流程1.样品的前处理(建议使用蔬菜瓜果、河水及大肠菌群标准菌作为样品)(1)蔬菜瓜果:称取25g样品切成1cm左右的碎片,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河水: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河水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3)大肠菌群标准菌:挑取平板上大肠菌群标准菌的单菌落,于盛有5mL LB 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37℃培养过夜,以此作为菌原液。
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1mL菌原液于盛有9mL的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样本稀释倍数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的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荡试管或换用一只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按此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液必要时用1mol/L氢氧化钠(NaOH)或1mol/L盐酸(HCl)调节pH至7.0~7.2。
(1)蔬菜样品的稀释倍数:取100、10-1两个稀释度进行接种验证(可根据实际情况记性调整)。
(2)河水样品的稀释倍数:取10-1、10-2两个稀释度进行接种验证(可根据实际情况记性调整)。
(3)大肠菌群标准菌原液的稀释倍数:取10-7、10-8两个进行接种验证(可根据实际情况记性调整)。
(4)自来水的稀释倍数:直接取自来水接种进行验证。
3.接种一般食品选1~2个稀释度进行检测,含菌量少的液体样品(如饮用纯水和矿泉水等)可直接吸取原液进行检测。
将大肠菌群测试片置于平坦实验台面,揭开上层膜,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样品匀液垂直加入到测试片中央,用手轻轻将上层盖下,使检测样品液覆盖整个检测圈(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泡),静置1min使培养基凝固,最后用手轻轻将上层盖下。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操作规程

1、目的依据GB/T18204.3—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熟练掌握此规程,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内公用茶具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3、责任使操作者熟悉本规程,并在具体样品检验中严格遵照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4、内容:4.1定义:大肠菌群指一群在37℃、24h培养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痒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被检物的卫生质量。
4.2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
干热灭菌箱。
培养箱:36℃±1℃。
冰箱。
电炉。
天平。
灭菌平皿:直径9cm。
灭菌刻度吸管:1mL,10mL。
灭菌棉拭子。
灭菌剪刀。
PH计或精密PH试纸。
4.3 培养基和试剂:4.3.1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4.3.1.1成分:蛋白胨20g猪胆盐(或牛、羊胆盐)5g乳糖10g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蒸馏水1000ml4.3.1.2制法:将蛋白胨、胆盐及乳糖溶于蒸馏水中,调pH值至7.4,加溴甲酚紫溶液,混匀,分装到带有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ml,在115℃高压灭菌15分钟。
(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除蒸馏水外,其他成分加倍)4.3.2伊红美兰琼脂4.3.2.1成分:蛋白胨10g乳糖10g磷酸氢二钾2g琼脂17g2.0%伊红水溶液20ml0.65%美蓝溶液10ml蒸馏水1000ml4.3.2.2制法:将蛋白胨、磷酸盐和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调pH值至7.1,分装到烧瓶内。
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临用时加入乳糖并加热溶化琼脂,冷至50~55℃,加入伊红和美篮溶液,摇匀,倾注平板。
4.3.3乳糖发酵管4.3.3.1成分:蛋白胨20g乳糖10g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蒸馏水1000ml4.3.3.2制法:将蛋白胨和乳糖溶于水中,调pH值至7.4,加入指示剂,分装到带有倒管的试管中,每管3ml,在115℃高压灭菌15分钟。
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及操作方法

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及操作方法1、什么是大肠菌群: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
2、大肠菌群的组成:大肠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产气克雷伯氏菌属和阴沟肠杆菌。
3、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指标菌原因:1)在粪便中数量最大;2)在外环境中存活的时间与致病菌大体相同;3)检测方法简便容易。
◆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1)判断食品中否受到粪便污染。
2)有利于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有利于控制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保存等过程中的卫生状况。
4、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1 形态与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
2 发酵乳糖产酸产气3 培养特性:在EMB琼脂上的典型菌落:呈深紫黑色或中心深紫色,圆形,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常有金属光泽;4 在麦康凯琼脂上的典型菌落:呈桃红色或中心桃红、圆形,扁平,光滑湿润。
5、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及操作方法◆国家标准:◆三步法:乳糖胆盐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乳糖发酵试验)◆行业标准:◆两步法:推测试验→证实试验表1 大肠菌群在几种常用分离培养上的菌落特征MPN法简介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最大可能数•对样品进行连续系列进行稀释,加入培养基进行培养,从规定的反应呈阳性管数的出现率,用概率论来推算样品中菌数最近似的数值。
•MPN检索表只给了三个稀释度,如改用不同的稀释度,则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或增加10倍。
6、粪大肠菌群的检验•粪大肠菌群: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44.5℃培养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和分解色氨酸产生靛基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于LST中36℃培养48h内产气,并于EC内培养44℃24h产气的一群细菌;在胰蛋白胨肉汤中于44.5℃,24h 内产生吲哚的耐热大肠菌群。
检验方法:7、检验注意事项1)从制备样品匀液至稀释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

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一、引言大肠菌群是指肠道内的一类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埃斯特菌、摩根氏菌等,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肠菌群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可以用于判断肠道菌群的平衡状况,对于排查肠道疾病、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旨在对大肠菌群检测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前期准备1. 实验室环境准备:(1)实验室应当保持清洁整洁,操作台面应当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
(2)实验室空气应当流通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实验室内应当配备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如PCR仪、离心机、冰箱、显微镜等。
(4)实验室内应当配备必要的耗材和试剂,如离心管、移液器、试剂盒等。
2. 人员准备:(1)参与大肠菌群检测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操作规范和实验流程。
(2)工作人员应当穿着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三、操作规范培训1. 样本采集:(1)样本采集应当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采集标本的要求进行操作。
(2)采集的样本应当尽快送交实验室进行检测,避免样本长时间保存导致细菌数量的改变。
2. 样本处理:(1)收到样本后,应当立即进行处理,避免样本受到外界污染。
(2)样本应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离心、抽提DNA等处理工作,避免外来细菌的干扰。
3. PCR扩增:(1)PCR扩增是大肠菌群检测的关键步骤,应当严格按照PCR扩增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PCR扩增反应体系应当准确配制,避免试剂用量不足或过量导致扩增失败或者非特异性扩增。
4. 扩增产物检测:(1)扩增产物检测应当使用准确的方法,如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者实时荧光定量PCR。
(2)扩增产物的检测结果应当与正对照和负对照比较,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 数据分析:(1)检测结果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数据分析,避免结果的误解和错误解读。
(2)对于阳性结果的样本,应当进行多次重复检测以确认结果的可靠性。
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规范培训

详细描述
采样时,应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如选取多个部位、多种类 型的食物进行采样。同时,采样工具应清洁无菌,避免交叉 污染。
试剂污染或失效
总结词
试剂是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的必要物质,其质量和有效性对检测结果有很大影响。
详细描述
试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应检 查试剂是否过期或变质。
确保检测设备齐全、功能 正常,校准合格证在有效 期内。
设备清洗
使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蘸取 75%乙醇或无水乙醇,擦 拭设备表面和内部,干燥 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设备校准
根据设备说明书进行校准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试剂配制与储存
试剂清单
列出所需试剂的名称、规格和数量,并核对试剂 的有效期。
配制方法
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配制,注意配制环境和卫生 条件。
需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生化反应等指标综合判断,以确定是否存在大肠菌 群。
在进行菌落计数时,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对各个稀释度的平板进行计数,以计 算出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
结果报告内容与格式
报告中需包含样品名称、来源、 检测日期、检测方法等信息。
应提供每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 数及计算得出的大肠菌群数。
根据检测结果,给出样品是否符 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判定结论。
结果审核与确认
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发现异常数据或疑问,需要 进行复检或重新实验以确认结 果。
审核无误后,由检测人员签署 报告,并报送相关部门或客户 。
06
CATALOGUE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标准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查。
三、检查设备和试剂1. 培养基: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指标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大肠培养基、Mannitol盐琼脂、Sabouraud葡萄糖琼脂等。
2. 培养皿:使用符合规定的试验培养皿。
3. 培养箱:保证培养条件的恒温培养箱。
4. 其他常用实验用具:包括无菌采样容器、吸管、移液器、无菌培养皿等。
四、操作流程1. 样品采集:从产品中采集适量样品,保持无菌状态。
2. 制备稀释液: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稀释液将样品进行适当稀释。
3. 接种培养:将稀释后的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并在符合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 观察和统计: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统计出微生物的数量。
5. 结果判定:根据标准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判断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规定。
五、质量控制1. 实验员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训练,并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具。
2. 培养基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避免培养基带有细菌污染。
3. 检查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检查和校准,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4. 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和运送必须符合规定,避免外界的污染和干扰。
六、结果报告根据检测结果和规定的限度标准,出具检测报告,标明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具体的检测结果数据。
七、总结微生物限度检查是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也需严格遵守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菌群计数检验操作规程
一、目的
建立大肠菌群计数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使操作过程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肠菌群计数的检验操作。
三、职责
1.检验人员
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2.QC主管
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四、程序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大肠菌群计数(coliforms)的测定
2.术语和定义
2.1 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
无芽胞杆菌。
3.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3.1 恒温培养箱:36℃±1℃,30℃±1℃。
3.2冰箱:2℃~5℃。
3.3 恒温水浴箱:46℃±1℃。
3.4天平:感量为0.1 g。
3.5均质器。
3.6振荡器。
3.7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
头。
3.8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 mL。
3.9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3.10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3.11菌落计数器。
4.培养基和试剂
4.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auryl Sulfate Tryptose,LST)肉汤:见附录A中A.1。
4.2 煌绿乳糖胆盐(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BGLB)肉汤:见附录A中A.2
4.3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 A中 A.3。
4.4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 A中 A.4。
4.5无菌 1 mol/L NaOH:见附录 A中 A.5。
4.6无菌 1 mol/L HCl:见附录 A中 A.6。
5.检验程序
大肠菌群MPN计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图1大肠菌群MPN计数法检验程序
6.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稀释
6.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6.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6.1.3样品匀液的pH值应在6.5~
7.5 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 mol/L NaOH或1 mol/L HCl 调
节。
6.1.4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缓注入9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 mL 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6.1.5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1 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 min。
6.2初发酵试验
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超过1 mL,则用双料LST肉汤),36 ℃±1 ℃培养24 h±2 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
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
6.3复发酵试验
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 ℃±1 ℃培养48 h±2 h,观察产气情况。
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6.4 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
按6.3确证的大肠菌群LST阳性管数,检索MPN表,报告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培养基和试剂附录
A.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
A.1.1成分
胰蛋白胨或胰酪胨20.0 g
氯化钠 5.0 g
乳糖 5.0 g
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 g
磷酸二氢钾(KH2PO4) 2.75 g
月桂基硫酸钠0.1 g
蒸馏水 1 000 mL
pH 6.8±0.2
A.1.2制法
将上述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
分装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 mL。
121 ℃高压灭菌15 min。
A.2 煌绿乳糖胆盐(BGLG)肉汤
A.2.1 成分
蛋白胨10.0 g
乳糖10.0 g
牛胆粉(oxgall或oxbile)溶液200 mL
0.1%煌绿水溶液13.3 mL
蒸馏水800 mL
pH 7.2±0.1
A.2.2 制法
将蛋白胨、乳糖溶于约500 mL蒸馏水中,加入牛胆粉溶液200 mL(将20.0 g脱水牛胆粉溶于200 mL蒸馏水中,调节pH至7.0~7.5),用蒸馏水稀释到975 mL,调节pH,再加入0.1%煌绿水溶液13.3 mL,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 mL,用棉花过滤后,分装到有玻璃小倒管的试管中,每管10 mL。
121 ℃高压灭菌15 min。
A.3磷酸盐缓冲液
A.3.1成分
磷酸二氢钾(KH2PO4)34.0 g
蒸馏水500 mL
pH 7.2
A.3.2制法
贮存液:称取34.0 g的磷酸二氢钾溶于500 mL蒸馏水中,用大约175 mL的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后贮存于冰箱。
稀释液:取贮存液1.25 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分装于适宜容器中,121 ℃高压灭菌15 min。
A.4 无菌生理盐水
A.4.1成分
氯化钠8.5 g
蒸馏水 1 000 mL
A.4.2制法:
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 000 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 min。
A.5 1mol/L NaOH
A.5.1成分
NaOH 40.0 g
蒸馏水1000 mL
A.5.2制法:
称取40 g氢氧化钠溶于1 000 mL蒸馏水中,121 ℃高压灭菌15 min。
A.6 1mol/L HCl
A.6.1成分
HCl 90 mL
蒸馏水 1 000 mL
A.6.2制法
移取浓盐酸90 mL,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121℃高压灭菌1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