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专题原子结构(基础)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基础)同步测试【化学人教版高中】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基础)同步测试【化学人教版高中】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基础)第2课时1.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周期中所含元素种数分别为()A.2、8、8B.8、8、18C.2、8、18 D.8、18、1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B.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3.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①0族②主族③副族④第Ⅷ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中国探月工程需完成的四大科学目标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在月球的含量和分布:K、Th、U、O、Si、Mg、Al、Ca、Fe、Ti、Na、Mn、Cr、Gd,其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 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5.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2.99%D.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7.下列原子序数所表示的元素一定在周期表中第ⅢA族的是()A.54 B.116C.81 D.888.金属钛对人体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4822Ti和5022Ti的说法正确的是()A.4822Ti和5022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4822Ti和5022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四周期C.4822Ti和5022T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4822Ti和5022Ti为同一核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周期的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B.同周期的第ⅡA族元素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C.第一周期、0族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原子序数为奇数,族序数一定为奇数10.在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五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化学元素与化合物》①基本定义: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像氧元素,不管是氧气里的氧还是水里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

化合物呢,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比如说水,就是由氢和氧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重要程度:这是化学学科的基石,如果不知道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就像没有砖瓦的大楼。

很多化学反应、化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对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上的。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等知识。

像要理解钠元素活泼的性质,就需要了解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容易失去电子。

④应用价值:在生活里到处都是。

比如铁元素的不同化合物,铁锈就是氧化铁,它影响铁制品的使用,我们就可以根据铁元素的化学性质来防锈。

在工业上制造各种化工产品也离不开对元素和化合物的把握。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贯穿整个化学学科,从化学基本概念到复杂的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等都离不开它们。

②关联知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密切联系,因为写方程式得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元素和化合物的组合。

还和化学实验有关系,比如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就需要知道碳酸钙和盐酸这些化合物的性质。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是一些元素化学性质的记忆,像卤族元素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差异。

关键点是理解元素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嘛。

④考点分析: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里非常重要,经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比如直接考查某个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或者写出某种化合物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详细讲解(按【理论概念类】框架)①概念辨析:元素强调的是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化合物重点在它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别把化合物和混合物搞混了,混合物是多种物质混合的,像空气是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的化合物。

②特征分析:元素有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特征。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资料(详细版)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复习资料(详细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

(2)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0.012 kg 一种碳原子(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6.02×1023(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 -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

(4)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与微粒数(N )之间的关系:n = N N A 。

2.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 ),单位为g •mol -1。

(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M。

3.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 ),单位为L •mol -1。

(2)标准状况下,V m ≈22.4 L •mol -1。

(3)物质的量(n )、气体的体积(V )和气体摩尔体积(V m )之间的关系:n = VV m。

4.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单位为mol •L -1。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n )、溶液的体积(V )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之间的关系:n = c B •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知识点高中化学是理科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高中教育中重要的一门科目。

在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要点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实验技能的培养。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考试,该考试涵盖了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就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 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的知识点中,首先当然是化学基础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关注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及物理化学定律。

化学基础考点包括原子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合价、物质的常见性质、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平衡、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等。

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高中化学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考试的重要考点。

酸和碱共同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的各个方面,是化学思维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酸碱反应考点包括酸碱定义、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滴定、中性溶液的浓度计算、弱酸、弱碱等。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重点考查的考点之一,尤其是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性。

该部分考点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性等。

4.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作为化学中较为特殊、专业的一部分,其考试难度也相应较高。

其中主要考察有机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反应,以及有机分子的基本合成原理。

有机化学考点包括有机物的一般性质、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有机结构的识别、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分析方法等。

5. 实验技能实验技能的掌握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中必考的重点。

该部分考试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化学实验常识和实验安全常识,还要具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实验技能考点包括实验安全常识、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原理、实验常识、化学实验技巧、实验设计等。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的知识点包括化学基础、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学以及实验技能等部分。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六讲物质结构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件第一单元第六讲物质结构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要求能正确写出1~18号元素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 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注意在书写阴离子
和一些复杂离子的电子式要用[ ]把电子括起来。 【练习】 1 2 1. K层是第 层, L层是第 层, M层是第 3 层, N层是第 4 层。
形成 离子化合物 物质 实例 CaCl 、Na O 、NaOH、NH Cl 2 2 2 4
共价化合物和非金属单质
H2O、HF 、 HNO3 、CCl4、 Cl2
3. 用电子式表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1)离子键形成的表示法:
NaCl
●● ●● ● ●
Na× +
K2S

Cl
●●
Na+
● ×
Cl
●●
● ●
N● ●
×× ××
× ××
HCl
H● +
H× +

Cl
××
H ● Cl
××
●●
H2S
S ● + ×H
●●
H ×S × H
●●
●● ● ●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并判断所含化学键的 种类,化合物的种类
物质 电子式 Cl2
×× ●● × × ● × ● ● ×× ●●
H2O

H2O2

●● ●●
具有相同质子数 目的同一类原子的总 称叫元素。
实 例
1 2 3 1 H,1 H, H都是H元素的核素,这三种互称同位素。 1
四. 化学键
1. 概念: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常见的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1节基础课时2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1节基础课时2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
(2)活泼金属易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形成阴离子,但是碳难 以形成 C4-、C4+;氢元素可以形成 H+和 H-。
1.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该原子有 3 个电子层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2 个电子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
(1)还原性:Na>Mg>Al。
()
(2)氧化性:Na+>Mg2+>Al3+。
()
(3)金属原子失电子数目越多,还原性越强。
()
(4)金属钠可以从 MgCl2 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镁。
()
(5)因为 Na 比 K 容易失去电子,所以 Na 比 K 的还原性强。
[答案] (1)√ (2)× (3)× (4)× (5)×
结论
2.判断依据
强 水或酸

3.原因解释 (1)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 近,原子越难_失__电__子_、越容易得__电__子__。 (2)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 越远,原子越容易失__电__子__、越难_得__电__子_。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NO.2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任务1 学习任务2 学习任务3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其表示方法
洋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洋葱切开后,我们会看到里面 一层一层的呈现,电子层模型类似于切开的洋葱。请思考:
1.原子核周围是否真实存在这样的壳层? 提示:电子层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科学家为了表达形象,根据电
最外层电子数中排满 8个电子(He为2个)
相对不稳定结构
相对稳定结构

高中化学2 原子结构练习高中全册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2 原子结构练习高中全册化学试题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专题02 原子结构1、排布在下列各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K层B.L层C.M层 D.N层【答案】A【解析】离原子核越近的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越低,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越高,所以K层上的电子能量最低。

2、下列有关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A项,K层、L层电子数分别为2、1,错误;B项,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错误;C项,S2-是S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错误;D项,Mg2+是Mg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为8个电子,正确。

3、下列关于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第n层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第二电子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8C.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电子层一是第二电子层D.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的电子层一是第一电子层【答案】C【解析】第n层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电子数为2n2,故A、B、D正确。

最外层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故C错误。

4、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答案】D【解析】A项正确;K层离核最近,能量最低,B正确;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C正确;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D错误。

5、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的是( )A.Mg2+ B.Al3+C.F- D.H+【答案】A【解析】A项,Mg2+所带电荷数为2,核外电子层数为2,正确;B项,Al3+所带电荷数为3,核外电子层数为2,错误;C项,F-所带电荷数为1,核外电子层数为2,错误;D项,H+所带电荷数为1,核外电子层数为0,错误。

6、下列微粒中,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是( )A.Na+ B.Cl-C. D.Ne【答案】B【解析】 A项,Na+核外电子排布是2、8,具有10个电子,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错误;B项,Cl-核外有18个电子,与Ar相同,正确;C项,13号元素是Al,Al3+核外有10个电子,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错误;D项,Ne核外有10个电子,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一、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化学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应确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组织和引导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原子结构》选自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属于物质结构理论基础知识,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而原子结构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因此原子结构是本单元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本节知识充分考虑了初中化学和化学2中的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教科书不再重复建立原子结构的概念,而是直接建立核外电子的能层(即“电子层”)和能级(即“电子亚层”)的概念,给出每一个能层有几个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可以容纳几个电子,有了能层和能级的概念,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核外电子排布;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课本直接把构造原理看做一个经验规律,直接给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顺序,体现了很大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直接会用。

三、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四、学情分析课后反思1410621062622能级最多电子数74f54d 34p 53d 1813s M 812s L 322能层最多电子数1331原子轨道数4s 3p 2p 1s 能级符号NK 能层各能层、能级中最多电子数:最多电子数=原子轨道数×21s<2s<3s<4s<5s …能量:ns<np<nd<nf …能量:2p<3p<4p<5p<6p …各能层最多电子数=2(能层序数)2[思考]钾原子的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而非2、8、9?[板书]三、构造原理[投影]图1-2构造原理:[讲]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在能级上的排布顺序:电子最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上,然后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136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36C表示的碳原子()
A.核外有13个电子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
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2.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和O3B.H2和D2 C.CH4和C3H8D.2He和3He
3.1 mol D2O和1 mol H2O不相同的是()
A.含氧原子的数目B.质量
C.含有质子的数目D.含有电子的数目
4.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a + m = b - n
B. a + b = m + n
C. a – m = b + n
D. a + m = b – n
5.235
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
92
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235
92
U说法正
确的是()
A 235
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235
92
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235
92U与238
92
U互为同位素 D 235
92
U与238
92
U互为同素异形体
6.32S与33S互为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S与33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
B.32S与33S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32S与33S具有不同的电子数
D.32S与33S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7.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8.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9.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 L 16O2和1.12 L 18O2均含0.1 N A个氧原子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元素;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

A .②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1.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某原子K 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 .某原子M 层上电子数为L 层上电子数的4倍
C .某离子M 层上和L 层上电子数均为K 层上电子数的4倍
D .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12.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
A .3和17
B .1和8
C .1和6
D .7和12
13.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
A .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 .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 .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 .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该题中的碳原子,其质量数=13,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3-6=7,故选D 。

2.D
【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之间互称同位素。

A 项,O 2与O 3互为同素异形体;B 项,是由同位素组成的单质;C 项,互为同系物;D 项,互为同位素。

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即原子,是微观概念,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同位素。

3.B
4.C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及原子结构知识,对于原子X A
Z ,Z 表示的是质子数,A 表示的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故A 选项错误;对于原子而言,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B 错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故C 正确,D 错误。

6.D
7.C
8.D
【解析】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或质量数)不同的统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称谓,故A 选项是正确的;1H 和2H 是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它们的质子数均为1,因此B 选项正确;14C 的中子数为14-6=8,而14N 的中子数为14-7=7,故C 选项正确;6Li 和7Li 互为同位素,它们的中子数不同分别为3和4,因此D 选项错误。

9.D
【解析】氧元素的两种核素16O 和18O 互为同位素,它们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所以16O 与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中原子核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
不属于化学变化;标准状况下,1.12 L 16O 2的物质的量为1.12 L ÷22.4 L ·mol -1=0.05 mol ,所含的氧原子为0.05
mol×2=0.1 mol,1.12 L 18O2的物质的量为1.12 L÷22.4 L·mol-1=0.05 mol,所含的氧原子为0.05 mol×2=0.1 mol,均含0.1 N A个氧原子。

10.B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分析透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有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如11H无中子。

11.B
【解析】K层、L层、M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

K层上可排1个电子,也可排2个电子,所以A有可能;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电子数已经排满,即排了8个电子,而M层最多可以排18个电子,所以B一定错误;符合“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电子数均为K层上电子数的4倍”的离子可以是K+、Ca2+;对选项D来说,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可为2或8,符合的为O2-,所以D也有可能。

12.D
【解析】A项中Li与Cl可形成LiCl;B项中H与O可形成H2O2;C项中H与C可形成C2H2,均为原子个数为1∶1的稳定化合物;而D项中N与Mg可形成Mg3N2,原子个数比不是1∶1。

故选D项。

13.A
【解析】经分析该非金属元素是硅,硅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项正确;SiO2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B项错;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CH4比SiH4稳定,D项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