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分析的方法(我用)

合集下载

议论文分析论据的方法

议论文分析论据的方法

议论文分析论据的方法
分析论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逻辑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逻辑规律。

例如,对比、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

2.证据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来源、可靠性、权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判断论据的可信度。

例如,查找相关的研究报告、专家意见、实验证据等。

3.统计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其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

例如,对样本数量、抽样方法、调查问卷设计等进行分析。

4.伦理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例如,对权益平衡、公平公正、人权等进行伦理分析。

5.语言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语言表达进行解读和分析,判断其隐含的意思和逻辑关系。

例如,对修辞手法、词语搭配、语义逻辑等进行分析。

6.背景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背景进行分析,判断其影响力和背景因素。

例如,对政策变化、社会环境、经济背景等进行分析。

以上方法并不是独立的,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论据分析,以得出准确、
全面、有说服力的结论。

论据分析

论据分析

归纳分析法
列举多个属性相关的典型论据之后,紧扣 要证明的论点,对事例的意义作深入挖掘, 归纳总结出共同点,然后加以归纳升华, 回扣凸现其论点。
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 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实的好友 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 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 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却为了“一骑红尘 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 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 凉结局。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论据分析的几 种方法
自古才子出寒门”。 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 寒;范仲淹两岁丧父 随母改嫁,幼 范仲淹两岁丧父 随母改嫁, 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 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 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 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 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 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 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 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 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 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 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如果任长霞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 如果任长霞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没 有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精神, 有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精神,又哪来 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帐如云; 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帐如云;如果 徐本禹面对似锦前程, 徐本禹面对似锦前程,没有没有淡泊名 求真务实的精神, 利,求真务实的精神,哪来的中华民族 为之落泪的情景,又哪来的孩子的希望, 为之落泪的情景,又哪来的孩子的希望, 的国际形势,没有没有淡泊名利, 的国际形势,没有没有淡泊名利,求真 务实的精神,又哪来的改革的新气象。 务实的精神,又哪来的改革的新气象。 由此可见, 由此可见,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精神会 让我们走向成功。 让我们走向成功。

分析论据的几种方法

分析论据的几种方法

• 论证:我们家长惟恐向孩子们表达爱心不足, 爱心如潮,给孩子们报补习班,学钢琴学舞蹈, 参加奥林匹克各种学科大赛等等,已经使我们 的青少年不堪重负。我们的学校和社会所呼吁 的各种精英教育,多种因素混合在一起,试想 我们的孩子以后还能脱离用爱心筑起的巢穴吗? ——陕西卷《让孩子翱翔吧》
二、例后评析法:对论据内容进行评价
论点一: 逆境出人才;论点二:有志者,事竟成。
论点:逆境出人才
原:司马迁从小就随任太史令 的父亲读《春秋》、《尚书》, 改: 西汉司马迁因替投降 20岁开始漫长而艰苦的游览、 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处以 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宫刑”,身体受到摧残,精神 的名人旧址。接着继承父业, 受到折磨,曾经痛不欲生。但为 立下志向,要写一部“成一家 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忍辱负重, 之言”的史书,大量阅读国家 经过前后十六年含辛茹苦,用生 藏书、历史资料。 受宫刑 命写成巨著《史记》。司马迁无 后,他想到了死,但他又想到 故蒙冤,身受极刑,可谓不顺到 著述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 了极点,但他靠着坚强的毅力, 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 不懈的精神,撰写巨著,终成一 的宿愿。最终他写成了被誉为 代大家,成为逆境中开出的一朵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绚丽的花。 的《史记》。 材料始终抓住论点“逆境出人才”,叙述司马迁如何身处逆境, 如何成才 。
例后评价法:
狮子整天过着“饭来张口”的养尊处 优的生活,已使他失去了往日百兽之王 的雄风。它不去训练自己滚扑撕咬的能 力,健壮的肌肉已松弛下来,变成了满 身的肥肉,动作由矫健变成了“蹒跚”, 身体由“力拔山兮”变成了“弱不禁 风”。可以说害死它的不是狐狸,正是 它自己的“懒惰”。
正反对比法:
身为百兽之王的狮子长时间养尊处 优,肥胖、笨拙已使它丧失了跳跃、格 斗的能力,而它以前的“手下败将”— —一只小小的狐狸却勤于“练武”,每 天都去逮几只小动物贡奉给狮子。最后, 狮子竟然被小小的狐狸咬死了,可见害 死狮子的不是狐狸,正是它自身的“懒 惰”。

议论文论据分析的具体方法

议论文论据分析的具体方法

议论文论据分析的具体方法在写议论文时,论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力的论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观点,增强论点的可信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论据分析。

1. 查阅权威文献和资料在进行论据分析时,首先要查阅相关的权威文献和资料。

权威文献通常由专家学者撰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为我们的论点提供有力支持。

在查阅文献时,要注意文献的作者背景、出版时间、发表期刊等信息,以确保所引用的论据具有权威性和时效性。

2. 分析数据和统计信息另一种常见的论据是数据和统计信息。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并支持论点。

在分析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可以利用图表等形式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增强论据的说服力。

3. 引用经典案例和实证研究经典案例和实证研究也是进行论据分析的重要来源。

引用经典案例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为论点提供具体的例证。

同时,实证研究能够为我们提供科学的实证支持,为论点提供更加具体和可信的论据。

4. 对比分析和对立论据在进行论据分析时,还可以采用对比分析和对立论据的方式。

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突出论点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更加清晰地呈现论据。

而对立论据则可以帮助我们辨析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和优劣,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5. 基于逻辑推理和论证最后,对于论据的分析还可以基于逻辑推理和论证。

通过建立明确的论点、论据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构建严谨的论证结构,使论据得到更加有力和准确的支撑。

同时,避免逻辑漏洞和谬误,确保论证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综上所述,议论文论据分析是写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查阅权威文献、分析数据和统计信息、引用经典案例和实证研究、运用对比分析和对立论据、以及基于逻辑推理和论证等具体方法,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论据分析,使论文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

论据分析的方法

论据分析的方法

4、阐释分析法
这种分析,就是对引用的理论(名言)作解 释,通过正反分析,证明论点的确凿。运用这 种分析方法,一般从阐释概念人手,也可用在 叙述事例之后,对事物进行评析。看例: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说由 于适用场合的不同,一尺有不够长的时候,一寸 却有多余的时候.这个俗语形象地说明了事物 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本身的长处和短处.
需要注意的是:
材料分析的方法有许多。需要说明 的是,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法, 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 且,有时常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但无论 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记住,分析的目 的是为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使论点 更加突出,更具说明力,因此,分析必 须紧紧地围绕论点。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 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 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 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 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 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 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 “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小节 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6、意义分析法
例如,要证明“有从点滴小事做起”这 个论点,一篇文章举了雷锋的事例后,作了 如下分析: 正是从这许多的平凡小事中,人们发现 了一个高尚、纯洁的灵魂。他的一生闪耀着 时代的光芒。他像一个闪光的路标,指引着 人们去做好事,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道德与 文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一节分析揭示了所做的意义。
8、辩证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用发展的、联 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 身内在联系,又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 事物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 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到事物内 部的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 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 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转换。

分析论据的方法概要

分析论据的方法概要
掌握分析论据的方法 提高议论文说理能力
1、“因果分析法”: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 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 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 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 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 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 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 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却经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软化,终于动摇了、 灰心了、放弃了,一部《青苗法》被付之一炬,十一世纪 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
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 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茫, 甚 至令人昏聩。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 对人间的真情视若无睹,做个“无欲则刚”的 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们将感情亲疏与 对事物的判断分而析之,辨而认之,定能做到 超然其上。
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 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 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 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 吗?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 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 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 义所在。
改文如下: ……待冲泡了五六次后,屋子里便 弥漫着阵阵清香。【闻着龙井的醉人浓香,年 轻人心灵澄澈起来了:原来,茶香是来自于沸 水的一次次“冲泡”;茶越香醇,“冲泡”次 数就须越多,如此,方可将茶之精髓一点点滤 出。那么,人生的曙光,不也要经一次次的 “冲泡”才能陡现吗?要想曙光越璀璨,“冲 泡”的次数不也就须越多吗?所谓“天将降大 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而后才能“增益其所不能”也!原来, 人生的每一次挫折,都是冲泡的历练啊!于是 年轻人的郁积的愁眉舒展了,自信、坚毅重现 脸上】,从此奋发向上。

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五法

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五法

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五法1.探因析例法探因析例法,就是探究某事例的深层次原因,以求发现事物的核心、本质,揭示其因果逻辑关系,使内容深刻。

例如:有时,人们会生发这样的慨叹:为什么英雄只在远方?我的生活中何日英雄突现?心情可以理解,但认识不能说没有偏差。

很多人认为,只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的人才是英雄。

用狭隘与拔高的标准来衡量,称得上英雄的屈指可数。

实际上,“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

设想一下,如果张丽莉没有遭遇车祸,如果吴斌没有遭遇夺命的铁片,这两人是不是可称为“英雄”?很难回答。

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进步到,可以把一个不在“编制”内的教师、一个平凡的司机和英雄联系在一起,哪怕她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是一个行车十年无事故的优秀员工。

罗曼·罗兰说:“英雄是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

”借用来评价张丽莉、吴斌很是贴切。

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张丽莉”和“吴斌”,只是因为他们离我们太近,就如初春细雨中的小草,被方方面面给忽视了。

英雄就在身边,可我们却一直在呼唤英雄,寻找英雄!多有意思的悖论!(高考作文《草色遥看近却无》)在此,作者先摆出观点,在列举“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的事例后,运用探因析例法一层一层地揭示出“为什么英雄只在远方?我的生活中何日英雄突现”的深层原因——只有做出惊天动地大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的人才是英雄,从而揭示出是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这一偏差所造成的原因。

本段文章体现了“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逻辑思维程序。

2.对比析例法对比析例法,即把正反两面的事例对照起来分析,找出异同,通过对比,能极其鲜明地证明观点和强化观点。

例如: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

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

就例说理——如何分析事实论据

就例说理——如何分析事实论据

就例说理——如何分析事实论据方法一:因果分析法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用"为什么"提问,用“因为”回答,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议论时必须出现话题词。

◆论点:自立自强例①:一支箭直射而出,超越了冲向长空的老鹰。

回望身后的老鹰,箭得意洋洋。

可好景不长,箭飞了一阵径直向下栽去,跌落到了地面,而老鹰依然在天际翱翔。

分析:箭为什么会跌落地上?鹰又为什么能够长久地飞翔?因为箭依靠的是片刻的外力,而鹰凭借的是自身的努力。

所以,要取得成功,必须靠自己自立自强(话题词)。

v(论点:自立自强)v 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11岁时就经历重大家庭变故,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负。

从读高中开始,他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直到背着妹妹上大学。

参考示例:洪战辉为什么赢得大家的赞扬,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努力拼搏,用双手撑起自己和妹妹的一片天。

因为自立自强,他感动了万千国人;因为自立自强,他收获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v中心论点:向你的对手敬杯酒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

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助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

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

”众大臣目瞪口呆。

v分析:康熙为什么要向他的敌人敬酒?因为他明白,是对手带给他的压力,逼迫他努力地投入到斗争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

在同对手的对抗中,才能真正地磨练自己、强壮自己。

从这一意义上说,你的对手是你前进的动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剂。

v中心论点: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v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

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据分析之假设分析法
城东语文张红景
学情分析
写作历来被称为高中语文的半壁江山,到了高三,守住这半壁江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就算是高三的学生,依然会出现“例而不议,以叙代议”的现象。

本次课是针对中华中学高三学生钟诚的,他作文总在五十分左右徘徊。

他不会写记叙文,在议论文写作上会运用论据,但是对论据的分析尚有欠缺,文章说理不充分、不深刻,亟待提高。

针对这个问题,安排了本次课程。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的分析方法有十多种,像“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例后分析法”,“意义分析法”,“论据引申法”,“正反对比法”,“比较分析法”,“披文示意法”,“点面分析法”,“辩证分析法”等等,上课的时候会跟学生一一涉及,但本次课由于时间的关系,只给大家介绍一种——假设分析法。

)(放幻灯片)
假设分析法
1、(那,什么是假设分析法呢?)
(放幻灯片)假设分析法即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假设分析法呢,就是进行假设,假设什么,假设材料中的内容,什么内容,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结果的那个条件不存在,这样假设之后呢,会有什么效果。

另外,还可以跟原条件下的结果比较一下,通过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正确。

下面呢,我们来举个例子。


2、实例:
我们课本上学过《六国论》,这是苏洵的一篇政论文。

他在文章中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列举完事实之后,苏洵这样说: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我们看,这里有没有用假设分析法呢,开头有一个标志性的词“向使”,是假使的意思,也就是说,“向使”之后,一直到“则”之前的内容,都是与实际情况相反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在这句话里,“则”的意思是那么,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就是在下结论了。

假设分析法,就是必须完整的引述事实论据,然后提出假设,并推导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

苏洵这段话有没有假设呢?实际上,韩魏楚都没有爱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依附了秦国,燕国的刺客荆轲也去秦国刺杀秦王了,赵国的良将李牧因谗言被陷害了,但是,放在“向使”的后面,所有的内容都与事实相反,当然结局也是相反的。

那么,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启示我们,假设分析法的规则。


(也就是说:)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也就是说,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应从例子的反面进行假设,并且用上导引词“如
果”“譬如”“若”或“试想”“试问”等。

(当然有时候,如果,试问这些词还可以放在一起使用。


(记住了这个规则,我们在运用假设分析法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4、假设分析法的运用
(那么,我们来看一个例证:)
论点:拒绝平庸(这个是今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我们看看小作者的文章是如何运用假设分析法的)
拒绝平庸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陈光标拒绝做一个平庸的富商,于是搞慈善;周立波拒绝做一个平庸的演讲者,于是发明“海派青清口”;乐嘉拒绝做一个平庸的小市民,于是开创PPA,成为拨云见日的智者……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拒绝平庸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试问,如果不拒绝平庸,他们还会积极向上地追求理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个段落里,我们看作者写到了陈光标,写到了周立波,写到了乐嘉,这些人都是近来非常火的人物,为什么写他们呢,作者发现了他们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拒绝平庸,并且作者也得出了结论,就是他们拒绝平庸的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如果单纯到这里的话,那这篇文章就属于论据加观点的格局,等于完全的失败,但本文取得了相当高的成绩,就是因为他没有到这里就停止,而是继续分析,我们看,这里小作者用到了我们刚刚讲到的一个词“试问”,那么显然,这里是运用了假设分析法,以他们都拒绝平庸作为切入点来假设,也就是假设他们都没有拒绝平庸会怎么样。

最后,得出结论说,答案是否定的,用一个设问句作结。

使自己的论据说理更充分,更能与论点挂钩。


(通过刚才的例子,你能看出什么?)(放幻灯片)问几个“如果不这样,会怎么样”“为什么”能使论证更深入。

(好,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这个假设分析法的运用,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论题2:基本功很重要
比如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

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

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

”达.芬奇老师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

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这一语段陈述了达.芬奇的奋斗结果并且作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应该说有“叙”也有“议”。

(我们这节课分析的只是假设分析法,那么你试试能不能用假设分析法更深入地分析它让它更透彻呢?)
(解读:我们刚才分析的时候已经说过了。

运用假设分析法,就是要假设。

假设什么是关键。

我们看,原文说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取得了成功。

对不对?那么我们在假设的时候,就要假设这些不成立。

也就是说,如果他没打下扎实的基础,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对吧!接着想,达芬奇最成功的是什么啊?是他的画。

而且,因为他的画,他的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

那么他有没有举世闻名的作品呢?有,《蒙娜丽莎》。

好。

那么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有切入点了。

是不是?这个切入点就是你要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案: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
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

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到这里,我会问学生,加上假设分析法后的文字有什么好处呢?你能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放幻灯片)这一改文从事例反面的三个角度进行假设,采用排比句、反问句,语势极为强劲,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推出了“达.芬奇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的结论,使说理更加完全、充分。

我们看,分析了两个例子,都运用了假设分析法,但是这两个例子有他们本质的区别。

第一个例子,在运用分析法之前丝毫没有分析,我们运用了假设分析法之后,论据变得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了;那么第二个例子呢,实际上是有分析的,这里面运用了因果分析法,但是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做了深入的分析,运用假设分析法,使得说理更透彻了。

那么,到这里,你发现什么问题了没有?就是说,一个论据的分析,不是只能用一种方法。

板书设计
正例反设
反例正设
论据分析
总之,假设分析法对于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希望你要学会并熟练运用它,让它真正为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服务。

(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本堂课的内容)
7、课堂小结:
本堂课所讲的内容是什么?
假设分析法如何运用?
我特意编了一个口诀方便学生记忆:
正面例子反假设
反面例子正假设
“假如”“试问”“试想”“若”字开头坐
多问“如果不是”“为什么”
假设分析一运用
旧例新例全攻克
接下来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

9、运用假设分析法分析下面的论据: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

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