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 PPT

合集下载

2024年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2024年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2024/2/29
输血相关文件应至少保存10年 ,以备后续查阅和统计分析。
对于涉及医疗纠纷的输血事件 ,相关文件应长期保存,并作 为法律依据进行处理。
18
0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Chapter
2024/2/29
19
输血技术规范概述
2024/2/29
输血的定义和目的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 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免疫力等 。其目的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
信息化管理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输血全 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和安全性。例如,建立电子病历 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快速准确核 对;应用条形码技术,确保血液 制品正确无误地输入患者体内。
2024/2/29
22
06
临床输血伦理与法律问题
Chapter
2024/2/29
23
临床输血的伦理原则
在输血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安 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输血 反应、感染等。
对于急需输血的患者,医生可直接联 系输血科进行紧急配血和输血,但需 在事后补办相关手续。
输血审批
输血申请单需经过上级医生或输血科 医生的审批,确保输血必要性和合理 性。
2024/2/29
8
输血前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患者身份核对
在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住 院号等基本信息,确保输 血对象准确无误。
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在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同时,应及 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和调查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并改进临床输血 的规范和管理制度。
加强培训和宣传

临床输血知识ppt课件

临床输血知识ppt课件

输血治疗原则与方案
掌握不同疾病和病情的输血治 疗原则,能够制定合理的输血 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
输血伦理与法律责任
了解输血伦理准则,明确输血 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患者及家属宣教与指导
输血常识教育 输血前准备指导 输血后护理宣教 心理疏导与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输血的基本常识,包括血液生理、血型系统 、输血适应症、输血不良反应等。
03
临床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
失血性休克
由于外伤、手术等导致失血较多,循 环血量减少,出现休克症状时,应及 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或蛋白质含量较低 ,影响身体正常功能,需要输血以改 善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溶血性贫血
患者红细胞破坏速度过快,需要输注 红细胞以缓解贫血症状。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不良 反应,如发热、过敏、溶血等,
并及时报告。
不良反应处理
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紧急处 理,如停药、对症治疗等。
不良反应调查
对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 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输血质量评估与改进措施
质量评估指标
设定输血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 度等质量评估指标。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车祸、地震、火灾等现场,输血还 可以挽救伤员的生命。
输血的种类
输血可以分为全血输注和成分输注。全血输注是指输注整个血液,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输注是指将血液中的某一成分进行分离,然后输注给病 人,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全血输注和分输注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在一些情况下,全血输注 可能更为合适,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成分输注可能更为有效。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PPT课件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PPT课件

2024/7/2
13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 制中心,主要职责是
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 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
安徽省血液管理中心承担省级临床用血 质量控制中心的职责。
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 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内容
背景 规范有序输血 学习与初探
2024/7/2
1
一、背景:供求失衡与输血风险
1998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仅为5万, 2011年已达1232万;
1998年,全国无偿献血总量不足1000吨, 2011年已达4164吨。
2024/7/2
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刚性增长 医疗用血偏紧与不合理用血共存 经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不减
(总则)1-2 (组织与职责)3-6 (临床用血管理 )7-20 (法律责任)21 (附则)2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85号) 2012
第一章 总则,1-4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5-11 第三章 临床用血管理 ,12-30 第四章 监督管理,31-34 第五章 法律责任,35-40 第六章 附则,41
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医疗机构任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 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完善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条 ,适用范围 2024/7/2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12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7条
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 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 委员会 (临床用血管理工 作组 )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规 定和临床用血需求设置输 血科或者血库 (专(兼) 职人员负责临床用血 )

《输血管理》PPT课件

《输血管理》PPT课件
• ♣输入抗体、补体:增强抗感染能力,用于严重 感染病人。
• ♣排除有害物质:用于一氧化碳、苯酚等化学物
质中毒,用于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
精品ppt
4
血液的种类
• 1.全血:指血液的全部成分。
• 包括:血红细胞、血浆中的各种成分。
• 2.成分血:指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 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分别 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自体输血不仅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同种异体
输血,还可以避免输血传统疾病的发生,是一种
更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已成为多个外科择期
手术的一种常规输血治精疗品pp方t 法。
6
交叉配血安全核查
1.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手腕带(包括床号、科别 、姓名、性别、年龄、ID号或病历号等信息)血型 验单。
2.抽血时应有两名医务人员,抽血前共同核对,核 对无误后执行。一次采集一人血样,禁止同时抽取 两人以上的血液标本。
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达到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静脉输血包括: 输注全血、成分血和自体输血。
精品ppt
3
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
• ♣补充血容量:用于大失血。
• ♣增加血红蛋白:用于纠正贫血。
• ♣增加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 织液渗 出和水肿,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
• ♣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用 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精品ppt
13
输血安全核查
2.输血前核对:责任护士按静脉输血要求备用 物,与查对者认真进行双人核对患者床号、 姓名、ID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 血制品种类、剂量及采血日期,献血者姓名 等,检查血液质量、血袋完整性和输血装置 是否完好,必要时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查对血 型。

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二、输血申请
• 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 交输血科(血库)备用。 •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 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 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 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 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 3、根据陕西省卫生厅文件,即陕卫医发[2004]363号:《陕 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基本标准》,要求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 “乙肝表面抗原、丙肝、HIV抗体、梅毒检测。用血同时采 两管血,一管用作以上病毒检测,一管用作交叉配血。 •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 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 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 血液。


•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 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 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 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 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血小板保存及功效
■血小板在新鲜血中,特别是在4 ℃储存时,活性很 快下降,6小时后还有约40%的活性,12小时后活 性仅剩20%;< 2 0℃时,血小板会发生显著改变 并导致血小板治疗无效。(200ml全血中含有0.2 ~ 0.6×1011 血小板,是机采血小板的十分之一。) ■ 22 ℃持续振荡保存,能够维持血小板活力的稳定 性。保存24小时的血小板具有与新鲜血小板相同的 效果,保存120小时仍具有止血效果。 ■深低温冰冻保存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新鲜血小板基本 相同。除了含有即刻止血功能增强的血小板外,还 有效保存了等体积血浆的全部凝血因子。融化后直 接输注到受者外周循环血液中,可同时提供血小板 和全部凝血因子。

临床输血管理与质量控制ppt课件

临床输血管理与质量控制ppt课件
作用:同 CRC 使用: 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 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 反应的患者;防止产生白 细胞抗体(如器官移植患 者)
备注 交叉配合 试验
交叉配合 试验, 与受血者 ABO 血型 相同
7
红细胞 400ml 或 200ml 全 血 离
悬液
心后去除血浆,加入 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
(RBCs) 制成。
解冻后 4 2℃ 24小时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同WRC;稀有同型病 人输血;新生儿溶血病换
血;自体输血。
做交叉配 血或主侧
配血
-
8
(二)血小板
品名 特点
保 存 方 式 作用及适应证 备注
及保存期
浓 缩 血 由 200ml 或 400 22 2℃ 作用:止血 需 做 交 叉 小 板 ml 全血制备。血 (轻振荡) 适用:血小板 配合实验,

患者姓名:
性别:男/女
年龄:
床号:
住院号:
科别:
血型:
临床诊断:
输血目的:
申请时间: 年 月 日 时
申请血液成分
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
U
冰冻血浆
ml
单采血小板
输血时间:
Hb Hct PLT
年月日 实验室检测结果
g/L % 10
冷沉淀 其他: 患者基本病情:
科主任意见:
输血科意见:
IU
APTT
s
PT
s
医生签字:
型检查结果,要求住院患者入院后尽快查 血型,以便输血时核对。
-
15
临床输血申请流程
1 .临床医师应当严格掌握输血适应征
(Hb<100g/L和Hct<30%),根据患者病情和实 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制定合 适的输血方案。

临床合理用血-PPT

临床合理用血-PPT
安全合理有效用血
安全合理用血的定义 为什么倡导安全合理有效用血
怎样促进安全合理有效用血 临床新技术介绍
安全合理用血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血的定义
合理用血是输注安全的血液用品,仅用于治疗 能导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处于严重情况而又 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合理有效用血是指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的选择 成分血,缺什么成分血就补什么成分血,大大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并提高输血疗效。
输注速度:前15分钟慢速输注,并在4小时内完成输注。
血小板的输注指征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指征是:
1、血小板计数< 20 ×109/ L,并伴有导致血小板破坏或消 耗增加的因素存在,如发热、感染、败血症、凝血机制紊乱 (如DIC) 、脾肿大等。 2、对于病情稳定、无发热、出血、血管异常者,当血小板计 数< 10 ×109/ L时应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3、当血小板计数< 5 ×109/ L时,无论有无其他伴随症状或 情况,应立即输注血小板。 4、头、胰腺、前列腺、脊柱手术等PLT>10 ×109/ L。
血液制品取回后应尽快输注(3小时内完成)不 得自行储存
由于血制品的特殊性,输血科通知取血时 应尽快来领取,如不能领取应及时告知输 血科,血液取回后一律不得退回输血科
所有输血袋临床科室保存24小时后,按 医疗废物自行处理。
标本采集前需认真核对申请单与患者信 息是否一致
血液制品取回后输注顺序:血小板、冷沉淀、血浆、
传统输血管理模式: 隶属于检验科
血库 业务工作单一
单纯血液中转作用
现代输血管理模式: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输血科 开展项目增多
指导输血、评估 参与诊断、科研
医务部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临床输血护理PPT课件

临床输血护理PPT课件
22输血不良反应流程图临床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严重反应按输血反应应急处理与抢救供血者血袋复采患者血液样本送血库血库复核病人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输血反应时间并做好记录复核患者与供血者血型再次进行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血型错误或交叉配血错误血型无误交叉配血结果相付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通知临床重新配血上报医务部上报护理部反馈临床科室做其他生化免疫检验23不同血制品输入顺序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红细胞24
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
12
转运中出现的问题
1、患者家属自行来取血。 2、患者不在科室。 3、电梯慢。 4、陪护中心人员忙。 5、特殊血液制品时间被延长。 6、物流传输(血、单)。
13
三、血液制品的输注
1、输血前核对:
14
血制品取回后,取血员与主班护士核对后, 再与另一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及确认血袋相关信息 :包括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 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供血者血袋号、 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 变质、血袋有无渗漏,确认无误后尽快到患者床 边准备输血。
(4)血液制品编号
(5)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6)核对护士及输血护士签字
输血中出现的问题:
22
(1)自行储血。
(2)静脉穿刺的血管不好,输注慢、停
(3)核对者、执行者未及时签名
(4)血制品有疑问,与输血科联系少
(5)输血反应:发热、过敏、重大反应
(6)护士少的情况下输注(尽量避免)
(7)空血袋送回不及时或不送回8Biblioteka 风险:血样错,配血错,输血错
(1)采血样错误,张冠李戴 (2)医生填错血型的用血申请单 (3)急诊时,血型、交叉配血同时采集 (4)急诊科单独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同别人一起,或 通过别人使活动(工作)完成得更有效的 过程。这里,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者发挥 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 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职能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组织(科室)要素和结构

管理学中组织要素包括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 组织结构可以分为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管 理系统指挥、协调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完成 组织的目标,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组成一个 耦合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组织 的目标。输血科(血库)的目标就是确保质 量的前提下完成科室职能所赋予的各项工作。
美国FDA分析了1976~1985年间输血导致的 死亡原因,发现ABO血型错误输血导致的死亡 占输血相关总死亡数的51%。 ABO血型不和输血发生率。而这种错误一般都 是责任事故,基本没有技术原因,多数错误 的发生与管理有关。

二、管理基本概念
管理 管理职能和原则 组织(科室)要素和结构 管理行为

基本管理 质量管理

输血科主要职能
输血科(血库)是医院中保存、发放血液及 成分的科室,其中心任务是向临床提供安全 有效的血液及血成分,运用输血(成分)或 其他血液治疗方法,促进病人的康复。 参与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负责制定 全院临床用血计划,保障临床用血的供应, 对临床合理用血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给予必要的指导。 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 承担科研教学任务。
管理行为特性
控制性 过程性 动态性

控制性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对机器,对生产过程等的有 目的的干预叫做控制,而对机构、组织和人的 有目的的干预叫做管理。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 是一个控制过程。组织是通过反馈来进行控制, 所谓反馈就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出信息转变为新 的输入信息并影响再输出,起到控制作用的过 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信息输出,把作用结果的 信息返送回来,再输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 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管理系统
分为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和反 馈部门。这些部门在组织中相互联系,构 成一个系统,从而使组织管理过程成为一 个有始有终、不断周转和不断更新的完整 过程。 输血科没有相应的部门,但这些具体职责 应当有人负责。

管理行为

管理行为是一种影响和协调他人行为的行为, 人们把由管理行为进行影响和协调的他人行 为称为业务行为。对不同的组织来说,有不 同的业务行为。业务行为,必须经常不断地 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不断前进、充 满活力。通过业务行为,组织可以直接达到 组织目的,为了确保这一基本过程顺利而有 效的进行,组织还要展开另一项行为,这种 行为就是管理行为,管理行为是促进业务行 为实现组织目的的手段和保证。

动态性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管理也不例外, 管理工作与其它事物一样,具有相同的规律, 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由于组织 的正常运转,不但受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的 影响,而且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出现不同 的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影响。换 句话说,组织的运动变化是受多因素的影响。
三、输血科管理

(一)基本管理
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 合理的组织结构 恰当的人员工作岗位安排 健全科室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完整的SOPs 强有力的监督 定时的审核和有效的改进措施

1、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
年初应当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 主要业务工作目标 用血量、治疗患者例数 以及各种实验例数; 需要增添的人员、人员的培训; 需要增添的设备、设备的校准、大型设备的 定期维护(需要外请)等; 新开展的项目; 需要改进的流程、方法、设施等; 科研以及教学完成量等。
临床输血管理
主要内容
临床输血管理的意义 管理基本概念 输血科管理 基本管理 质量管理

一、临床输血管理的意义
目前输血给受血者带来危害的主要原因已经改 变;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输血传播疾病为主, 到九十年代,临床输血的差错和事故已经成为 主要原因之一;图例 输血发生的差错和事故主要与输血管理密切相 关;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将有效的减少或避免临床输 血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规范临床输血,保证输血安全、及时、有效。

SHOT1996~2004年资料(2628例)
IBCT:错误的血液成分输注 ATR:急性输血反应 DTR:慢 性输血反应 TRALI: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TTI:输血传播 感染 PTP 输血后紫癜 TA-GVHD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 病 Unclsaaified:未分类
2005年SHOT中IS(B)CT的原因 分析
控制性

举例:医院血液库存的管理 制定血液的库存量--实施--效果(是否可以保证 临床血液供应,是否发生血液供应临时短缺或 血液报废)--重新制定库存量。
过程性

组织为了达到目的,必须经过一系列活动才 能达到目的,这一系列的活动构成了管理行 为的特征――过程性。
过程
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 和控制组成的完整的过程。 计划工作就是制定决策,它包括了选择一个 行动进程以供本单位,以及每一个部门去遵 循贯彻。 组织工作包括在组织中建立一个有意识的结 构 ( 岗位 ) ,供人们在其中担任各种职务,它 有意识地分配任务以保证完成组织目标,并 把任务分配给能出色完成它的人们。例如, 血液接受岗位、标本接受岗位、血型鉴定岗 位、交叉配血岗位、血液治疗岗位等。
过程

人事包括组织结构所设置的各种职位的人员 安排,并使各职位保持有人。它包括对各种 职位必须做的事提出要求,包括:储存、嘉 奖、选择各个职位的候选人,补充以及训练 或发展候选人员及在职人员以有效地完成任 务。
过程
领导工作影响人们去自愿地努力奋斗,并且 热情地去完成组织和集体的目标,主要任务 的是做管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工作。 控制工作是对下属活动的测评和纠正,以便 行动符合计划。它根据目前确定工作完成情 况,反映出在哪里存在偏差,并采取措施纠 正偏差,以有助于保证计划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