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心理学共5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影视艺术心理学

影视艺术心理学

影视创作者在体验生活时,只有对体验对象由实用的态 度转为审美的角度,超脱自己纯粹的切身体验,与自身体验 保持距离,能够跳脱出来,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它,表现 它,才能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有一个客观的、整体的、全面的 把握,才能发现体验对象的美——“审丑” 三、因人而异,因体验对象而别 (一)对不同部门的创作主体来说 1、体验生活的含义是不同的 2、入和出的时间、程度、具体要求也是不同的。 (二)针对体验和表现对象的不同,影视创作主体也要采取不 同的态度。
(二)创作心理定势的“正作用”和“副作用” (三)影视创作主体的心理定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完 善、不断丰富和
人格即个性,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人的各种主要、 持久、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外显的行为特征、 内在的心理倾向以及身体的生理特征等方面的综合。 一、中西方人格结构理论述评 (一)西方主要的人格结构理论 1、古希腊希波克拉底——体液说 2、德国E.克雷奇默——体型说 上述只注重了人体的生理因素忽略了心理因素,十分偏颇。 3、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自我——人格中的心理成分 超我——人格中的社会成分 4、荣格——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人的个性——“外倾型”“内倾型”
3、西方研究人格的目的在于认识人本身;中国古代人格理论在 于确立一种精神,一种使人类的道德自我得以完善的至高境 界。 二、影视创作主体的人格类型 (一)享乐型、理智型、理想型 1、本我占主导地位——享乐型 2、自我占主导地位——理智型 3、超我占主导地位——理想型 (二)道德自我完善型与审美型之差别 (三)内倾型与外倾型之别 一个人的人格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基本底色不变。 三、影视创作主体的人格二重性 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判若两人;不同创作者身上的表现不同 四、人格与创作风格 风格即人格 (一)文如其人——人格与风格的一致。 (二)人格与风格的不一致

《影视艺术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1059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影视受众心理学》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任意选修课,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心理学的各种流派和理论、及其对影视创作、影视传播以及影视艺术教育的指导价值。

该课程侧重于介绍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人格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流派的基本观点,并与具体的影视创作、影视传播和影视艺术教育的具体案例结合,阐述心理学的重要指导价值,尤其是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概念来批判性地研究影视剧的创作心理和接受心理。

选修该课程,要求学生自觉完成大量心理学电影和电视剧作赏析,开展心理分析,撰写心理分析报告,并创造性地就某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综合采用多种心理学理论进行解构。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该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授课。

课堂上将围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集中讲授,同时将结合一系列典型的影视剧作和电视节目进行案例分析,并组织学生围绕案例中的心理学现象进行理论辨析,还将组织大量心理分析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影视心理分析报告的撰写技巧。

该课程主要用到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平台。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影视接受与心理学基础(2学时)教学内容(1)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与流派概况;(2)影视接受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3)影视接受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4)影视接受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重、难点提示(1)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方法、流派;(2)心理学与影视创作、影视欣赏的关联;第二章影视接受与个体心理学(4学时)教学内容(1)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影视接受心理:刺激与反应;强化与反馈;奖励与惩罚;观看电影《霸王别姬》;(2)认知主义心理学与影视接受心理:记忆与理解;类比与推理;联想与想象;观看电影《盗梦空间》;(3)人格心理学与影视接受心理:人格类型、人格特质、人格理论、认知与情绪;观看电影《三面夏娃》;(4)马斯洛需求理论与影视接受心理:需求层次、个人实现、巅峰体验。

分析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解

分析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解

分析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解审美感觉,是一种对外在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突出特征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主观条件反射,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反应。

如欣赏《英雄》时,飞雪与如月胡杨林之战,画面色彩艳丽;无名与残剑五色湖祭奠飞雪的交锋,画面空灵、幽怨,宛如一幅中国水墨画卷,受众对之的欣赏是兴奋、是激动,是一种来不及思考便获得的审美感动,这同样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审美反应,而这种反应在影视艺术欣赏过程中具有最基础性的作用。

因为人的审美感觉是建立在各种官能之上的,在人的感觉中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通过这种包含着各种官能的感觉人们可以知道事物不同特征,如颜色、冷暖等。

在影视的审美感觉中,视觉和听觉是其最主要的方面,即马克思所说的“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它们在影视艺术欣赏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所获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人的视听感官。

因此,影视作为视听综合艺术较之其他艺术,从其大众化程度及审美效果方面看,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具有其优越的审美地位。

因为影视艺术具体、生动的视听形象,可以使受众如同身临其境。

如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受众,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在高度逼真的视听效果中,如同和男女主人公杰克与露丝一起亲历了那场人类的海难和超越人性超越国界的爱情绝唱。

而看过《英雄》的受众,也不会忘记那些精美的画面及其震撼的视听效果。

那是一种来不及思考,瞬间便获得的审美愉悦与感动,它是一种最直接的生理反应。

审美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审美感官的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特征及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一定程度的理性把握和整合。

审美知觉与感觉的不同在于,感觉是对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突出个别特征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于外在客观事物各种不同特征如形状、光线等元素构成的客观对象的综合性把握以及对这一客观审美形象所具有的某种内涵及情感性表现的整体性理解。

审美知觉的首要特点是它的整体性。

影视心理学

影视心理学

不愿相信并面对现 实,选择逃避
对家人的隔绝与抱怨
爷爷
灾难的受害者
德累斯顿的惨烈爆炸使他失去亲人
出走和禁言贯穿了他的一生
因失去家人而 无法自拔
左手YES右手NO隔绝了他与外界的交流 不愿与奥斯卡分享自己的故事
从这一点上说爷爷可以说是奥斯卡的反面教材,奥斯卡一开始 所表现出来的逃避与爷爷完全一致,而正是看到爷爷的状况, 奥斯卡知道自己不能像爷,决定帮助他,与他一起寻找。
我主要对片中2个人物进行比较剖析
奥斯卡 奥斯卡的爷爷
奥斯卡
(与父亲之间美好的亲情 对父亲的依赖)
9.11事件夺取了他的父亲的 生命,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因为母亲埋了父亲的空棺 材而与母亲发生口角; 他不顾母亲反对用周末的时间 走遍纽约五个城区只为找到那 把可能与父亲有关的锁; 他是在用极端的方式来寻找 与父亲有关的一切;
最后找到钥匙的主人后,奥斯卡既为达 成目标,而开心又为这并非是父亲的本意而 有些失望,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奥斯卡明 白了并不是叫布莱克的人都不幸,而是每个 人都各有各的不幸。男孩分享着布莱克们的 故事,由此也淡化了自己的悲痛。
男孩所寻找的东西并不重要,是否找得到 也不重要,影片试图通过寻找,告诉男孩, 也告诉观众,人生充满了意外和伤害,但生 者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坚强和感恩。
9.11事件
奥第 斯 卡届 最奥 佳斯 男卡 配金 角像 提奖 名 奖 84
奥第 斯 卡届 最奥 佳斯 影卡 片金 提像 名奖 奖 84
剧情介绍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成长故事。9岁男孩奥 斯卡的父亲在9.11事件中丧生,事发当天,奥斯卡听 到了父亲去世前从即将倒塌的世贸中心打来的多个电 话留言,从此便落下来害怕电梯、地铁等后遗症。一 年后,依旧无法接受父亲去世这一事实的奥斯卡无意 间在父亲衣柜上面的一个蓝色花品种找到一个写着 “布莱克“的信封,里面有一把钥匙。他坚信找到相 应的锁是父亲留给他的任务。随后他不顾母亲反对在 每个周末走遍纽约五个城区,寻找那个名叫”布莱克 “的人,以及钥匙可以打开的锁,而故事正是发生在 寻查的过程中,奥斯卡也因此而渐渐克服了一些心理 阴影,更从陌生人身上体会到时间温暖。

心理学影视赏析

心理学影视赏析

心理学影视赏析
心理学影视赏析是指对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涉及心理学相关内容的解读和分析。

通过观察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情绪表达、冲突、行为动机等方面,可以深入理解人类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

心理学影视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人物心理分析:观察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主要角色,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成长经历等。

通过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和决策过程。

2. 情绪表达:观察角色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情绪表达,包括面部表情、语言、肢体语言等。

分析角色的情绪变化和情感状态,可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和情感需求。

3. 冲突分析: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包括人际关系冲突、内心冲突等。

通过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式,可以理解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心理学概念应用:观察影视作品中是否存在心理学概念的应用,如条件反射、人格发展、认知偏见等。

分析这些概念在故事中的体现与影响,可以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心理学影视赏析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或电视剧中
的人物和故事,还可以为观众提供心理学知识和思考的启示。

同时,通过观赏和分析心理学相关的影视作品,也能增进观众对心理学的兴趣,促进心理学的普及和推广。

影视心理学专题知识讲座

影视心理学专题知识讲座

反应。
B.可能性表征:可能性表征方式-事物暗喻效度
和概念原型发挥着主要影响。孙悟空、猪八戒、牛魔
王 影视心理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19页
C.以样例为基础表征:由本身经验到各种样 例逐步归纳而得。黑猫警长:动画片《黑猫警长》 中,黑猫警长就被塑造为为民除害正义"斗士", 而老鼠作为"反派"形象处理,这与大家头脑中固 有定义表征是顺向,观赏起来许多情节也就感到 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事。然而突然有一天猫拿老 鼠没辙,老鼠成了猫鼠大战胜利者,这种反样例定 义表征出现在荧幕上,大家却也看得津津乐道,竟 让美国动画经典《猫和老鼠》创下了骄人票房
第33页
二、艺术再现
艺术再现是以心理再现为基础,将头脑中对客观自 然表现各种表象经过创作者二度加工后表现出来.
艺术再现含有选择性特征,是对实际生活中大家纯 粹自然表现再加工和修补,从中提炼与抽象出真正能够 反应该自然表现最本质元素,并利用艺术语言产生强大 感染力展现给受众。这也正是艺术再现有别于自然表 现最大魅力。
抽象源于详细,是在把握某一详细事物最主要特
征基础上,来实现对这一事物整体结构掌握。 国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当这颗蓝色钻石静静地
躺在淹没于海底泰坦尼克号里,它使人想到就绝不是 详细一颗钻石本身物理意义,而是很久以前发生过某 一事件整体过程,能够说它已经成为这段事件与结局 抽象物。
影视心理学专题知识讲座
依据经验对真实发生事件进行补充或修改, 以其看上去愈加完整。
“成人往往是依据其已经知道内容去推知他 所经历内容。”
布兰斯福德
《尼罗河上惨案》也被影视界视为侦探推理 片经典之作。
影视心理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12页
3. 记忆激活性

影视心理学(第1章)

影视心理学(第1章)

2. 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
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1)接近性:诸多线条组成的图形中,相邻的线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绿草坪上用红色的花朵组成某一种图案 3)连续性: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4)封闭性:封闭或具有封闭倾向的刺激物容易被 知觉为一个整体。
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1)接近性:诸多线条组成的图形中,相邻的线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绿草坪上用红色的花朵组成某一种图案 3)连续性: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4)封闭性:封闭或具有封闭倾向的刺激物容易被 知觉为一个整体。
接近性
北斗七星
2. 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
时空认知的相对性特征,在影视再现与观赏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这 一特征,电影电视可以充分发挥其镜头语言的优势来展现时空的 浓缩与膨胀,形成特有的影视叙事节奏,创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对观 众而言,也正是由于具备 了相对性认知时空的能力,才能正确地理解镜
头语言下的时空变化过程以及它所 代表的各种象征性寓意。
事物变化的纯主观性反映。
事件质量与数量的影响 ;个体兴趣与情绪的影响 ;个体知识与经历的影响。
第2节 动觉的产生与创造
一、眼睛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眼睛运动的基本形式与基本特征 (一)眼睛运动的生理构造
电视扫描速度远大于眼睛的运动速度,人眼在观看 电视时,才会产生图像的运动感觉 ( 似动知觉 ) 。
(二)眼睛运动的基本形式与基本特征
3.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的基本特征是用语词把事物标 志出来,赋予它一定的意义.
动机、期望、情绪、兴趣爱好、思维定势 甚至身体状况都对人的知觉理解产生影响。

影视心理学

影视心理学

第一讲:导论电影的诞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视的诞生也有8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电影电视的发展,一门作为电影学或者影视学的学科也在逐渐构建并发展起来。

一:影视学的学科体系1:一般与特殊角度一般影视学新兴交叉影视学特殊影视学影视哲学影视心理学世界影视史影视美学影视符号学国别影视史影视艺术学影视社会学影视理论影视经济学影视文化学影视人类学2:内部、外部研究的角度内部研究外部研究综合内外部研究影视语言学影视教育学影视文化学影视风格学影视观众学影视哲学影视符号学比较影视学影视社会学影视类型学影视教育学影视心理学影视叙事学3:按照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角度来看科学主义影视学人文主义影视学影视技术学影视美学影视经济学影视艺术学影视工艺学影视文化学影视社会学影视教育学影视符号学影视心理学二:何谓影视心理学影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解决了影视创作、影视接受、影视传播等环节中那些方面的问题呢?影视心理学研究受众的感知心理特点(平面设计广告)视觉的感知的整体性与形象化特点视知觉的空间透视规则感知心理的连续性以及想象心理丰富的联想心理影视心理学研究社会文化心理趋势分析影视作品的中的人物性格对影视创作中的一般有效规律进行解密影视心理学是一门涉及普通心理学、大众传播学、以及影视艺术学、影视技术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文理兼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性质交叉的多元化学科,是一门以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研究影视创作、传播、观赏中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三:作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简单发展历程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是由两个希腊文字:“psyche”和“logos”组成,前者的含义是“心灵”、“灵魂”,后者的含义是“解说”、“讲述”。

所以两者合起来就是“对心灵、灵魂的解说。

”这可以说是心理学最早的定义,但历史上心理学长期隶属于哲学,所以这个定义更具有哲学而非科学内涵。

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心理学的界定才逐渐演变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里活动规律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