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完整word版)岩浆岩试题及参考答案

岩浆岩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岩石,2. 岩浆岩,3. 结晶岩,4. 岩石学,二、填空1、岩浆岩石学是研究 , , , 及 , , , , ,, , , 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学科。
第二章岩浆及岩浆岩的特征一、名词解释1、岩浆,2,岩浆作用,3,侵入作用,4,喷出作用,5,侵入岩,6,喷出岩,7,熔岩,8,火山碎屑岩。
二、填空1、岩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 。
2、侵入岩按形成深度可分为和。
3、喷出岩可分为和。
4、岩浆作用按侵入位置可分为和。
第三章岩浆岩的产状和相一名词解释1、岩浆岩的产状,2、岩浆岩的相,3、透式喷发,4、裂隙式喷发,5、中心式喷发,6、熔岩流,7、火山口,8、破火山口,9、岩盆,10、岩盖,11、岩床,12、岩墙,13、岩株,14、岩基二填空1、常见的喷发类型可划分为: , , 。
2、火山锥依物质组成不同分为: . 和等三种。
3、火山岩相主要有喷出相, , 和。
喷出相又可分为 . . 三个相。
4、侵入相的划分一般为 , 和 .第四章岩浆岩的物质成分一名词解释1、主要矿物,2、次要矿物,3、副矿物,4、正常矿物,5、残余矿物和反应矿物,6、系列指数或里特曼指数,7、硅铝矿物8、铁镁矿物二填空1、岩浆岩的主要氧化物有:等九种.2、按岩浆岩的SiO2 的含量可把岩浆岩分为: , , , 。
3、按里特曼指数( s )可把岩浆岩划分为: ,, 。
4、岩浆岩的矿物按它们的含量可分类. , , 等三类.5、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可分为: , , 和。
第五章岩浆岩的结构构造一、名词解释1、岩浆岩的结构构造,2、岩浆岩的结构,3、岩浆岩的构造,4、斑状结构,5、似斑状结构,6、反应边结构,7、包含结构, 8、枕状构造, 9、流纹构造二、填空1、岩浆岩的结构分为三大类: , , 。
2、显晶质结构按颗粒大小分为: ,, , ,。
3、岩浆岩的结构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分为:, , 和。
土木工程地质-第一章-岩浆岩

闪长岩
角闪石 斜长石
辉长岩
橄榄岩 辉岩
细粒 中粒 粗粒
辉 石 橄榄石 斜长石 辉 石
块状
粗粒花岗岩
中粒花岗岩
中粒花岗岩
细粒花岗岩
花岗斑岩
流纹岩
流纹岩
闪长岩
闪长岩
闪长玢岩
安山岩
安山岩
安山岩
闪长岩
辉绿岩
辉绿岩
致密块状玄武岩
致密块状玄武岩
拉斑状玄武岩
气孔状玄武岩
杏仁状玄武岩
超基性岩
辉石
基性斜长石 基性岩
角闪石
中性斜长石 中性岩
黑云母
酸性斜长石
正长石570º白云母 Nhomakorabea英酸性岩
第三节 岩浆岩
2. 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 晶体形态、相互关系。
(1)结晶程度: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火山玻璃)
第三节 岩浆岩
(2)颗粒大小: 粗粒结构: >5mm 中粒结构: =1-5mm
绝对大小: 细粒结构: =0.1-1mm 微粒结构: <0.1mm 隐晶质结构: 肉眼不可见颗粒 等粒结构
相对大小: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不等粒结构
粗粒结构
粗粒结构
中粒结构
细粒结构
微粒结构
杏仁状玄武岩
气孔状玄武岩
浮岩
浮岩
珍珠岩(半晶质)
黑耀岩(非晶质火山玻璃)
黑耀岩(非晶质火山玻璃)
黑耀岩(非晶质火山玻璃)
橄榄岩
辉岩
隐晶质结构
第三四章-结构构造产状

三、岩浆岩的构造
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岩石其它组 成部分(如玻璃质)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 出来的特点。 1.块状构造(均一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 分布是均匀的,岩石各部分在成分上或结构上都是一样 的。 2.带状构造:不同成分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或者是成 分相同但结构、颜色及造岩矿物成分或数量不同的岩石 彼此逐层交替呈带状、条带状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
第三章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岩浆岩的结构(texture):指组成岩石的矿物 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 和矿物间(包括玻璃)相互关系。
岩浆岩的构造(structure):指岩石中不同矿 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成部分之 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
一、岩浆岩的结构
(一) 岩浆岩的结晶程度
4. 冷却极快的情况下,冷凝作用发生在D区,几乎不 形成结晶中心,更谈不上晶体生长,因而形成玻璃质 结构。
二、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
1.矿物颗粒的相对自形程度。结晶较早的自形程度高,但 还与矿物本身的结晶能力有关。 2.矿物间的相互包裹关系。被包裹的矿物一般早于包裹它 的矿物。需分解条纹长石、文象结构中的石英。 3.矿物晶体大小。斑状结构斑晶一般先结晶,而小晶体后 结晶。但某些交代斑晶则相反。 4.根据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如花岗岩中的榍石,当分布 在绿泥石中或其边部时,可能是绿泥石的后期蚀变矿物, 是黑云母变为绿泥石时析出Ti、Ca的产物;分布于解理、 裂隙中的榍石很可能是后来形成的。而被黑云母、斜长石 包裹且切穿解理缝方向的榍石,应是早期结晶的产物。
岩浆岩产状
⑶单斜岩体:单斜岩层间的整合侵入体。 ⑷岩床(岩席):厚薄均匀的近水平产出的与地层整合 的板状侵入体。 ⑸岩鞍:产于强烈褶皱区。褶皱过程中,岩浆挤入褶 皱顶部软弱带-背斜鞍部或向斜槽部所形成的同生整 合侵入体。
岩浆岩石学重点总结

岩石的概念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等)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浆岩主要由地壳或地幔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partial melting)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magma),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主要形成于地表条件下,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生物有关物质、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
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岩石。
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判别标志1、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岩石。
具有玻璃质的岩石一般是岩浆岩,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在强烈断裂带内才有玻化岩。
2、岩浆岩中有一些特有的矿物和结构构造。
霞石、白榴石等矿物、以及气孔、杏仁构造等。
3、岩浆岩体与围岩之间一般都有明显的界线,呈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在于地层中,有的平行,有的切穿围岩的层理和片理。
4、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碎块(捕虏体〕,这些被捕虏的围岩碎块和围岩常遭受热变质作用。
5、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岩浆岩类,大部分都可以找到与其化学成分近似的现代火山岩。
6、岩浆岩(除火山碎屑岩)中没有任何生物遗迹。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转化岩浆岩变质岩经风化,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重结晶,交代,碎裂等)可转变为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岩经重熔作用可形成岩浆,冷凝为岩浆岩。
火山碎屑岩:岩浆岩——沉积岩蛇纹岩:岩浆岩——变质岩混合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变质岩岩浆是①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②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③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④熔融体(熔体)。
岩浆的成分:硅酸盐挥发份原生岩浆:是由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未发生变异的岩浆。
母岩浆:能够通过各种作用(分异作用、同化作用、混合作用等)产生派生岩浆的独立的液态岩浆。
派生岩浆:由母岩浆通过各种作用(分异作用、同化作用、混合作用等)产生的新的液态岩浆。
3岩浆岩的基本特征(2)

球状构造
3
在某些 深 成 岩 中 , 特别是花岩岩和闪长岩 中,偶有球状分结物产 生。这些球状体是由不 同矿物成分的同心圆壳 构成,有时其中每一层 圆壳的各个矿物晶体经 常呈放射状分布。球状 构造是由于岩浆熔体中 某些组分脉动式过饱和 而形成;也有由岩浆与 捕虏体发生反应而生成。
片麻状构造 —主动侵位挤压/遭受变形所形成 ※岩石中的片柱状暗色矿物 、长石斑晶或拉长的粒 状矿物等呈断续的定向排列。 3 流面和流线构造 —是岩浆流动的标志,主要见于岩体 的边部。
X、Y、Z—— 代表三种矿物 A点的成分构成 : 70%3X, 20% Y, and 10% Z 注:假如三种矿物 总量没有达到 100%,可将其标 准化成100%,然 后投图。
(4)柱状节理构造 :熔岩在均匀缓慢冷缩的条件下形成的,以 六边形为主。
喷出岩的原生节理主要是在没有上覆岩石压力下、冷凝收缩而成。由于 冷却作用的缘故,在刚刚固结的岩石中产生垂直收缩方向的裂隙,这样 就形成两个或三个垂直于接触面的裂隙,彼此夹角近于120O,结果产生 3 六边形的、有时为五边形或四边形的柱状节理
3
深海枕状熔岩
三 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 1.矿物颗粒的相对自形程度 自形程度高的一般析出 较早,自形程度低的析出较晚。但矿物本身的结晶能力必 须充分注意。 32.矿物间的相互包裹关系 通常认为被包裹的矿物一 般早于包裹它的矿物。但需谨慎,如分解条纹长石、文象 结构中的石英。 3.矿物晶体大小 在常见的斑状结构中,大晶体一般 先结晶,而小晶体常常后结晶。但对某些交代斑晶则相反 。
● ● ● ● ● ● ● ● ● ● ● ●
1. 橄 榄 岩- 苦 橄 岩 类 2. 金 伯 利 岩 类 3. 霓 霞 岩- 霞 石 岩 类 4. 碳 酸 岩 类 5. 辉 长 岩- 玄 武 岩 类 3 6. 碱 性 辉 长 岩- 碱 性 玄 武 岩 类 7. 闪 长 岩- 安 山 岩 类 8. 正 长 岩- 粗 面 岩 类 9. 霞 石 正 长 岩- 响 岩 类 10. 花 岗 岩- 流 纹 岩 类 11. 脉 岩 类 12. 火 山 碎 屑 岩 类 其中,1、2、3、4属超基性岩(包括超镁铁质岩)5 和6属基性岩;7、8、9属中性岩;10属酸性岩。
6-8 第三章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岩浆岩的产状和相
主要内容:
一、火山岩的产状和相 二、侵入岩的产状和相
2018/2/7
2
岩浆岩产状和相的概念
岩浆岩是以一定形态的岩体产出的,而岩体又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 件下形成的,这就是岩浆岩的产状和相的问题。 研究岩浆岩的产状和相,不仅是由于它与岩浆岩的分类命名、结构构造、矿物特 征直接有关,而且也与岩浆岩体所在的深度、构造特点以及岩浆性质、活动方式 等有关,此外还和岩浆岩的形成机理及成矿部位有关。
岩浆岩的产状(occurrence):主要是指岩浆岩体的 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岩浆岩的相(facies):是指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 同的岩石和岩体总的外貌和特征。
2018/2/7
3
岩浆岩体产状类型立体示意图
各种产状的岩浆岩体可以单独出现,但更多的是成群产出。地下深 处的岩基向上可与岩株、岩墙、岩床、岩盘、岩盆、岩鞍等连通, 甚至熔浆喷出地表形成熔岩被、熔岩流和火山锥。
2018/2/7
4
一、火山岩的产状和相
(一)火山岩的产状 (二)火山岩的相
2018/2/7
5
(一)火山岩的产状
火山岩以喷出岩常见,喷出岩的产状与喷发类型有关。 常见的喷发类型有两种划分方法:
一种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分为:熔透式(面)、裂隙式 (线)、中心式(点);
另一种按近代典型的火山名称分为:夏威夷式、斯通博 利式、乌尔加诺式、布里尼式、卡特曼式等。 前一种分法包括不同时代的火山喷发,后者主要是现代 的中心式喷发的进一步划分。 6
2018/2/7
11
裂隙式喷发的产状
裂隙式喷发的产状,与岩浆的性质及喷发量有关。 裂隙式喷发,不仅有基性的,也有酸性的;不仅 有熔岩,也有火山碎屑岩;不仅有熔岩被,也有 熔岩流;不仅有熔渣锥,也有熔渣堤;不但可堆 积成正地形,也可爆发成负地形(爆发沟,火山陷 落地堑等)。
岩浆岩的分类

岩浆岩分类表
注: 其特殊性,因而单列一章,后者留在沉积岩中讲述。
(1).脉岩有特殊的成因和产状,火山碎屑岩类成岩机制有 (2).每一类侵入岩和喷出岩在成分上类似,但成因上不一
定有联系,也不一定是同源岩浆产物。
(3).“斑岩”和“玢岩”仅用于浅成岩中斑状结构的岩石。 “斑
岩”的斑晶是以石英、碱性长石和似长石为主;“玢 岩”
2.产状和产地
金伯利岩多呈岩筒(管)、岩墙(脉)产出。
我国辽宁、山东、湖北和贵州的一些地区有产出,并在山东等处 找到了金刚石原生矿。 国外著名的产地有南非的金伯利,苏联的雅库特,加拿大的魁北 克等。
3.岩石成因
是由地下150~200km地幔岩石——石榴石橄榄岩,在含有H2O、 CO2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少量岩浆,其内含有石榴石、橄榄石、金 刚石等捕虏晶体,沿裂隙带侵入形成浅成相或超浅成相岩石,或沿火 山通道活动,形成火山口相。是自然界起源最深的岩浆。
第五章
岩浆岩的分类
自然界的岩浆岩多种多样,已有岩石名称多 达1000种以上,它们之间在成分结构、共生组合、 产状和成因上,即有联系也有差异,因而,正确 地认识这些联系和差异,进行合理的归纳,是岩 浆岩分类的主要任务。 岩浆岩分类主要依据: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岩浆岩的相及结构 岩浆岩的共生组合等。
3、霓霞岩—霞石岩类
4、碳酸岩类 5、辉长岩—玄武岩类
(超基性岩类)
(超基性岩类) (基性岩类)
6、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
7、闪长岩—安山岩类 8、正长岩—粗面岩类 9、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10、花岗岩—流纹岩类 11、脉岩类 12、火山碎屑岩类
(基性岩类)
(中性岩类) (中性岩类) (中性岩类) (酸性岩类)
岩浆岩的产状及岩相

各种火山碎屑岩
各种火山碎屑岩 各种火山锥
多见于中酸性粘度 大气体多的岩浆
侵出相
岩浆由火山通道挤 出地表
熔岩,火山碎屑熔 岩
岩穹,岩鈡,岩 针等
多见于中酸性粘度 大的岩浆
火山通道相组
岩浆充填在火山通 道中的产物 火山口附近无喷出 的火山物质
熔岩,火山碎屑熔 岩火山碎屑岩 熔岩火山碎屑岩隐 爆火山碎屑岩
溢流相
成分从超基性到酸性皆 有,以基性最发育,可 形成于火山喷发的各个 时期,但以强烈爆发之 后出现为主。粘度较小 的岩浆容易流动,形成 熔岩流或熔岩被。最常 见的溢流相岩石是玄武 岩,其次为安山岩。
溢流相
绳状熔岩 (引自庄文星)
侵出相
火山通道相
岩颈中的柱状节理平行岩颈分布,而 岩颈边部的柱理垂直岩颈壁分布。 (据庄文星)
一、 岩浆岩的产状-喷出岩的产状
中心式喷发 火山岩的 喷发形式
裂隙式喷发
熔透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 是近代火山活动最常见的喷发方式之一。 岩浆沿管道喷达地表。 喷发通道在平面上呈点状,又称 点式喷发。喷发中心往往沿断裂带分布,或位于两组断 裂交叉处。伴随这种喷发常有强烈的爆发现象。
中心式喷发的产状 碎屑锥(火山碎屑锥)
熔岩台地 熔岩高原 熔岩被 熔岩瀑布
熔岩台地
澎湖列岛上溢流玄武岩所组成的熔岩台地 (引自庄文星)
熔岩被:喷发规模大、厚度和成分较稳定、产状平缓 的喷出岩体。熔岩被的覆盖面积以数千平方公里至数 十万平方公里,厚度数百至数千米。熔岩被主要由裂 隙式喷发而成,多为基性玄武岩。
熔岩被
熔岩被及其表面形态
熔岩被
边缘相 中央相
过渡相
二、 岩浆岩的相-火山岩的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心式(点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是指岩浆沿颈状管道的一种喷发。 喷发通道在平面上为点状,又称点状喷发。
现代中心式喷发:夏威夷式喷发
特点是很少发生爆炸,常常从山顶火山口和山腰裂隙溢出 相当多数量的玄武质熔岩流,表现为比较安静的溢流。
第三章 岩浆岩的产状与相
产状: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岩体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
接触关系以及它形成时所处的地质环境等。
A0302 有助于确定岩浆基岩于的地成质因,产 状 的 分 类 了解成(c l矿a s条sif件ic a和tio成n矿s o关n 系th。e b a se o f o c c u rre n c e s)
超武尔卡诺型喷发
和水蒸气爆发一样,几乎是无 岩浆物质的爆发式喷发。有 的称超火山(日本磐梯山) 型爆发。由于 喷发只有喷发 物质而无熔岩,因此喷发物 质是在冷却状态下喷发的, 偶尔在炽热状态下喷出。其 特点是出现大量的基底火山 碎屑,有时可达75%-100%。 超武尔卡诺型喷发出的物质 体积大小变化很大,从巨形 岩块到火山灰均有。碎屑通 常是棱角状和尖棱角状,无 火山弹和熔渣。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是典型的普 林尼式喷发,伴随喷发大规模降 落浮石、火山渣和火山灰,离火 山口13km的庞贝城,为平均7m 厚的浮石层所掩埋。
日本1783年的浅间火山活动也同样降 下浮石层,大喷发中同时有火山 碎屑流和熔岩流的喷出。
1980年5月18日美国圣海伦斯火山爆 发也是普林尼式,爆发时形成热 液-岩浆爆炸。
当火山口的“阻塞物”都被喷出 后,就有熔岩流从火山口或 火山锥侧缘的裂隙中涌出。
现代中心式喷发:培雷式喷发
名字起源于西印度群岛马提尼克岛培 雷火山1902年的喷发,当时毁灭 了圣皮埃尔城,死亡人数超过3万。
这种喷发产生高粘度岩浆,爆发特别 强烈,最明显的特征是产生炽热 的火山灰云,这是一种高热度气 体,全是炽热的火山灰微粒,就 象活动的乳浊液,密度大,当它 沿山坡向下移动时,足以产生象 飓风一样的效果。
火山颈
火山渣锥
熔岩流 复式火山
火山岩管
岩盖
岩床
岩盆 岩株
岩基
岩墙 (岩枝)
岩浆岩的相系指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 的岩石和岩体总的外貌和特征。
相基本上是以岩体形成深度结合岩体产状、 分布及岩石特征进行划分的。
1、与岩浆岩的分类命名、结构构造、矿物特征直接有关, 2、与岩浆岩体所在的深度、构造特点、岩浆性质、活动方式等有关, 3、还和岩浆岩的形成机理及成矿部位有关。
1.熔透式(面式)喷发 是喷自直径很大,形状不规则的火山通道。 是戴里对北美黄石公园大面积流纹岩提出的假说:花
岗岩浆侵入上升时,把顶盘岩石熔透顶开,岩浆大量溢 出地表,又叫蚀顶喷发。
2.裂隙式(线式)喷发
岩 浆沿一 个方向 的大断 裂(裂 隙)或 断裂群 上升, 喷出地 表。
裂隙式(线式)喷发 以玄武岩为主,流动 方向近于平行,厚度 及成分较为稳定,产 状平缓,以熔岩被多 见。
现代中心式喷发:武尔卡诺型喷发
武尔卡诺岛位于地中海西西里岛 附近。这种类型喷发比斯通 博利式火山熔岩粘度更大, 呈熔浆状,喷发较为猛烈。
不喷发时在火山口上形成较厚的 固结外壳,气体在固结的外 壳下聚集,压力增大时,发 生猛烈的爆炸,一些碎片和 熔岩组成的“面包皮状火山 弹”和火山渣被一起喷出, 同时伴随着含相当数量火山 灰的“菜花状”喷发云。
火山口及破火山口
熔岩穹——岩针、岩钟、岩碑等
第一节 火山岩的产状和相
岩浆上升到地表产生火山喷 发活动并形成火山岩。
岩浆喷出地表以后,受位能 的控制,倾向于流入低洼地区。 因此,与沉积岩一样,大部分 火山岩也呈层状产出。
火山岩的产状比沉积岩复杂 得多,因为火山物质的堆积特 点明显不同于沉积物。
某些与火山作用直接相关但 并没有出现在地表的火成岩有 时也归属为火山岩类,因此火 山岩的产状就更复杂。
普林尼式喷发
岩浆粘度大、爆发强烈,火山碎屑物 常达90%以上,其中围岩碎屑占 10%-25%,喷出物以流纹质与 粗面质浮岩、火山灰为主,分布 较广,伴有少量熔岩流或火山灰 流。
这种火山喷发过程常为:清除火山通 道-岩浆泡沫化-猛烈爆发出浮岩及 火山灰-通道壁上碎石坠入及堵塞 火山通道,如此反复作用,形成 复杂的火山机构。
现代中心式喷发:斯通博利型
最典型的是意大利的斯通博利火山,位 于西西里风神岛,从古代起即被称为 “地中海的灯塔”。
其喷发特征是或多或少的定期的中等强 度喷发,伴随着白色蒸汽云。
这种火山韵律性地喷出白热的火山渣、 火山砾和火山弹,爆炸较为温和。
如斯通博利火山(意大利)、帕利库廷 火山(墨西哥)、维苏威火山(意大 利)、阿瓦琴火山、克留契夫火山 (前苏联),都具有斯通博利型喷发 特点。
在培雷式喷发中,向上逃逸的气体经 常被火山口中的熔岩堵住,压力 逐渐增大发生爆炸时就象从瓶塞 底下喷出水平方向的一阵疾风。
历史上发生培雷式喷发的火山较多: 1835年科西圭那、1883年喀拉喀 托、1902年苏弗里埃尔、1912年 卡特迈、1951年拉明顿火山、 1955-1956年别兹米扬、1968年马 荣和1982年埃尔奇琼火山喷发都 属此种类型。
火山岩的产状
面式溢出(或熔透式、顶陷溢出)
据火山口形态
裂隙式喷发(线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点式或筒式喷发)
喷
出
岩
熔岩被
产
状
熔岩流
火山碎屑锥
据火山体形态
火山锥
熔岩锥(盾火山) 复合锥(层火山)
火山口及破火山口
熔岩穹——岩针、岩钟、岩碑等
一、喷发类型
喷出岩的产状与喷发类型有关。 常见的喷发类型有两种划分方法; 1)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分为:熔透式、裂隙式、 中心式; 2)按近代典型的火山名称分为;夏威夷式、斯 通博利式、乌尔加诺式、布里尼式、卡特曼式等。 是现代的中心式喷发的进一步划分。
一、岩浆岩产状的划分及主要类型
侵
入
岩
岩 产
浆状
岩
主
要
喷 出
产岩
状
产 状
类
型
整合侵入体 不整合侵入体 据火山口形态
据火山体形态
岩床、岩盖、岩盆、岩鞍及岩脊等
岩基、岩株、岩枝、岩墙、岩脉等
面式溢出(或熔透式、顶陷溢出) 裂隙式喷发(线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点式或筒式喷发)
熔岩被 熔岩流 火山锥
火山碎屑锥 熔岩锥(盾火山) 复合锥(层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