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合集下载

烧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烧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烧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烧焊作业是金属焊接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如果操作不当,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进行烧焊作业前,必须了解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 环境安全技术措施1.1 呼吸保护焊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严重影响呼吸系统,有可能引发吸入性疾病。

因此,需要根据工作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保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换气等。

1.2 环境通风为了防止烧焊作业的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应该在工作场所内进行适当的通风。

通过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浓度,减缓热量的积累,从而保证烧焊作业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1.3 防火防爆在烧焊作业过程中,往往会使用气体和易燃物质,因此应该采取防火、防爆措施,以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对作业区域进行地面烧焊处理、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具等。

2. 个人安全技术措施2.1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鞋子、手套、防护眼镜和耳塞等。

特别是耳塞、防护眼镜和手套等是防止各种事故的重要设备,应始终戴设上。

2.2 操作规程在进行烧焊作业前,应该仔细了解操作规程,包括检查熔合的所有物体及保障其安全、标记隐蔽的物体及易失字段、分析通风和火警保障方案等。

操作时还要注意不要采用明火进行作业、不得将热物品放置在易燃的物品堆上等。

2.3 安全教育操作人员应接受一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对烧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不定期进行安全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在危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

3. 设备安全技术措施3.1 设备维护在使用烧焊设备前,应该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运转正常,不出现故障。

若发现故障或异常,要及时停机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2 设备标识烧焊设备应明确标注相关参数,如电压、电流等,设备上安全指示灯和安全防护器具无损坏,接触开关机关能灵敏,防止操作人员使用过程中出现误操作。

综采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烧焊是在采煤工作面进行机械化作业的一种方式。

由于焊接的特殊性质,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综采工作面进行烧焊作业时,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烧焊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状况。

检查设备的接地线是否完好、电缆线路是否安全、电焊机和热割机是否处于良好状态,以及相关防护设施是否完好。

2.确定作业区域:在综采工作面进行烧焊作业时,需要划定明确的作业区域,并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

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3.火焰防护措施:对于易燃易爆物料和设备,需要采取有效的火焰防护措施。

使用防火涂料、防火毯等防护材料覆盖易燃物料表面,避免火花引发火灾。

4.通风控制:烧焊作业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需要进行有效的通风控制。

安装通风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

5.灭火设施的配备:在烧焊作业现场配备适量的灭火器材,并训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定期检查灭火设施的有效性,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6.人员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配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

特别是焊工必须穿戴良好的焊接防护服,避免火花飞溅对身体造成伤害。

7.热处理和冷却措施:对于焊接后的工件,需要进行热处理和冷却,以降低其温度。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防止焊接件的燃烧和渗火现象的发生,在进行冷却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冷却介质。

8.紧急救援措施:在进行综采工作面烧焊时,必须制定完善的紧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救援队伍进行定期演练。

提供相应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并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其使用方法。

总之,进行综采工作面烧焊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只有做好这些安全技术措施,才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并保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烧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烧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冶金安全烧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满足井下工程施工和机械设备修理需要,在施工及修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烧焊作业,为确保安全、高质量地完成此项工作,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施工项目:施工地点:施工时间:施工负责人:安全措施:1、电焊机、氧气瓶、乙炔瓶等要分别装运入井,要装平垫牢,运输过程中不允许碰撞,电焊机必须盖防雨布,严防进水。

2、电源线、焊把线、氧气带和乙炔带等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保连接可靠、完好,不漏电,不漏气。

电焊钳、割具要完好无损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3、电焊机搭、甩火须有专业电工操作。

4、电焊机和氧、炔瓶要分别放置巷道两侧,间距不得小于10米,且氧、炔瓶间距不得小于5米,电焊机应放置在进风两侧。

5、电焊机必须能单独停、送电,不得与其它负荷共用一台开关。

6、准备必要的灭火器具:两瓶以上灭火器和一趟水管(水管用于烧焊前后和烧焊过程中洒水保湿)。

7、工作前,清除烧焊地点前后10米巷道内所有易燃物品,并在烧焊过程中洒水保湿。

8、严禁用钢丝绳和铁道作底线。

9、烧焊前,瓦斯检查员检查施工地点前后10米的巷道内瓦斯情况,并向施工负责人报告,施工负责人确定安全后方可进行烧焊施工,若瓦斯浓度超过0.5%,严禁烧焊作业,并立即责令工作人员撤离现场。

10、烧焊过程中设专人检查风流情况,当出现异常时,立即停止烧焊作业,责令人员撤离现场。

11、烧焊过程中瓦斯检查员要时时检查瓦斯情况,严防瓦斯在通风死角聚集,并在烧焊地点挂上一个瓦斯监测仪,以便在工作中观察掌握,瓦斯浓度超过0.5%,严禁烧焊作业并撤离人员。

12、工作结束后,指定专人洒水灭火,并监护1小时,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13、未尽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501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采掘工作面概况、烧焊具体位置:Ⅱ7322工作面位于二水平Ⅱ2采区一阶段,设计走向长2138~2172m,平均2155m;倾斜宽80~180m,平均176m;斜面积约372815m2。

煤层赋存稳定,结构较简单,72~73煤层间距8~11m,平均9m±。

本工作面位于Ⅱ2采区的第一区段,工作面机巷经二车场运输石门、区段运煤小眼与Ⅱ2运输下山连接,形成出煤系统。

风巷经一车场回风石门与Ⅱ2回风下山、中二回风上山沟通,经-315总回形成回风系统。

因工作面运输机机尾壳溜槽沿磨损严重需要加固,特制定烧焊措施如下:二、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采煤矿长成员:通风副总、采煤副总、通防部部长、安监处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调度所所长、机电科科长、施工单位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副区长三、参加烧焊的单位及人员分工烧焊现场总指挥:采煤副总施工单位:负责整个烧焊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

参加烧焊现场负责人:赵高升,负责烧焊期间的现场组织施工,安排人员洒水冲尘、警戒及烧焊完成后观察烧焊地点工作。

通防部:负责烧焊地点的瓦斯检查工作。

负责人:,配合现场总指挥协调工作,安排瓦斯检查员随时检查烧焊地点的瓦斯情况及通风情况,在烧焊结束后,瓦斯检查员携带CO便携仪陪同施工单位人员观察烧焊地点1小时,直至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

机电科:负责切断烧焊回风流影响区域内的电源及烧焊结束后的恢复送电工作。

调度所:负责通知烧焊前后的停送电及撤人工作。

安监处:负责监督严格按措施进行烧焊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有权停止其烧焊工作。

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一、采掘工作面概况、烧焊具体位置:Ⅱ7322工作面位于二水平Ⅱ2采区一阶段,设计走向长2138~2172m,平均2155m;倾斜宽80~180m,平均176m;斜面积约372815m2。煤层赋存稳定,结构较简单, 72~73煤层间距8~11m,平均9m±。本工作面位于Ⅱ2采区的第一区段,工作面机巷经二车场运输石门、区段运煤小眼与Ⅱ2运输下山连接,形成出煤系统。风巷经一车场回风石门与Ⅱ2回风下山、中二回风上山沟通,经-315总回形成回风系统。因工作面运输机机尾壳溜槽沿磨损严重需要加固,特制定烧焊措施如下:二、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采煤矿长成员:通风副总、采煤副总、通防部部长、安监处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调度所所长、机电科科长、施工单位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副区长三、参加烧焊的单位及人员分工烧焊现场总指挥:采煤副总施工单位:负责整个烧焊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参加烧焊现场负责人: 赵高升 ,负责烧焊期间的现场组织施工,安排人员洒水冲尘、警戒及烧焊完成后观察烧焊地点工作。通防部:负责烧焊地点的瓦斯检查工作。负责人: ,配合现场总指挥协调工作,安排瓦斯检查员随时检查烧焊地点的瓦斯情况及通风情况,在烧焊结束后,瓦斯检查员携带CO便携仪陪同施工单位人员观察烧焊地点1小时,直至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机电科:负责切断烧焊回风流影响区域内的电源及烧焊结束后的恢复送电工作。调度所:负责通知烧焊前后的停送电及撤人工作。安监处:负责监督严格按措施进行烧焊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有权停止其烧焊工作。负责人: ,配合现场总指挥协调工作,安排安监员监督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四、烧焊材料的准备和运输(一)烧焊材料的准备1、材料准备:氧气1瓶、乙炔1瓶、干粉灭火器10瓶、灭火沙10编织袋、焊割器具2套。2、施工前,乙炔带和氧气带必须在地面做好检漏确保完好。3、专人负责检查乙炔瓶和氧气瓶完好情况,发现漏气、变形等问题,要及时更换,确保安全可靠。4、乙炔瓶和氧气瓶必须专人看管,三班进行现场交接,并由当班一名副队长专门负责。5、电焊机的电源660V,焊机电源从机巷JM-14绞车开关搭火。电缆和开关必须完好,严禁有明接头或失爆现象,电焊机必须安排专人停送电。(二)烧焊材料的运输1、乙炔瓶和氧气瓶必须分开运输,不得混装,瓶体与车皮之间利用垫片填实并捆绑牢固,轻装轻卸。2、在巷道坡度小于7‰的巷道,必须人力推车运送到施工地点,在巷道坡度大于7‰的巷道,利用列车或绞车运输,利用列车运输时,装有乙炔和氧气的车辆与机车之间,必须用空车分别隔开,隔开长度不得小于3m,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倾斜巷道内有可靠的信号装置时,可用钢丝绳牵引的车辆运送,但乙炔和氧气瓶必须分开运输,运输速度不得超过1m/s。3、严禁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等运输。4、在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严禁输送乙炔瓶和氧气瓶。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对相关人员作好明确分工。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2、施工前,安专人对回采工作面生产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施工前,必须将采掘工作面运输机开空,采掘工作面内烂笆片、塘柴等杂物清理干净,运到指定地点,重点清理施工地点附近20m 范围内的可燃物。4、施工前瓦斯检查员必须对采掘工作面全面检查现场瓦斯浓度,若瓦斯浓度超过0.5%时,严禁施工。5、施工前采煤机、运输机必须停电、闭锁,回风流内全部电气设备必须停电闭锁;控制台有专职电工停送电。6、施工前,施工地点至少要准备4个性能可靠的干粉灭火器和不少于10编织袋的灭火沙。电焊机处必须有两个干粉灭火器,氧气乙炔瓶处各有一个干粉灭火器,并把水管接到施工地点,安排专人负责喷水。7、施工前,必须冲刷施工地点及上下20m范围巷道内及其设备上的积尘 ,且始终保持湿润,风流中煤尘较大时严禁施工。8、施工前,施工地点回风系统内必须全部撤人,并将进入回风系统内的所有通道安专人警戒,严禁进入该系统。警戒人必须在新鲜风流处警戒。9、施工前,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柱抹成45°,用抗静电袋子装煤垛打好瓦斯墙并用炮泥封堵严实,洒水降温保持湿润。10、施工前,安装4根高压水管并接到施工地点;对支架老塘位置用水冲透后方可烧焊,施工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喷水。11、施工前收缩支架侧护板从掩梁后侧伸进一根高压软管同时喷水,保持支架老塘位置始终湿润。支架下方用旧皮带(阻燃)接住焊熘。六、突出危险性预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地点及其上下20m范围内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均不超标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烧焊工作。七、其它烧焊安全技术要求:1、按措施要求参与烧焊作业人员全部到位后方可作业。2、在工作地点,乙炔瓶和氧气瓶应分开放置,距离不小于10m,并距明火至少保持10m距离,且乙炔瓶必须在施工地点风流下方。3、在井口房、井筒和倾斜巷道内进行施工时,必须在工作地点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设施接受火星。4、通防部负责施工地点瓦斯浓度的监测,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帮部、底板和工作面支护背板后、支架侧护、掩梁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若瓦斯浓度达到0.5%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切断电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和眼镜,做好劳动保护。6、施工结束后,必须再次洒水,并留专人在工作地点观察1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7、安监处与安全负责人共同监督检查工作地点工作条件、环境、操作程序及措施落实情况,工作贯穿烧焊工作始终。8、施工过程中,若发生水灾、火灾等事故时,人员按照避灾路线迅速撤离。9、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并有贯彻学习记录。10、施工结束后,安设专人将烧焊设备及器材运至地面。八、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1、当工作面发生灾害时,要根据灾害的种类,辩明危害程度和巷道方向,由区队长组织迅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并汇报调度。灾区受灾人员应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发生火灾时要尽一切办法迅速到达进风侧,发生水灾时要利用一切通道迅速进入较高的巷道。2、发生各种重大灾害时,人员应立即按避灾路线撤离事故影响范围区域,当班领导负责清点人员,并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人员受灾等情况向矿调度室进行准确汇报。3、发生可控制火灾或瓦斯燃烧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灭火砂、灭火器、水等现有的灭火设施、材料进行扑救。发生电气火灾时,必须立即切断发生火灾设备的电源后进行灭火,严禁用水直接灭火;在未切断电源前,可用不导电的灭火器、灭火沙等先期灭火。4、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控制台电工必须立即切断工作面电源,然后按避灾路线撤离。5、发生火灾或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必须立即佩带好自救器,事故地点新鲜风流侧人员立即迎新鲜风流撤离到安全地点,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选择最短的线路撤离到新鲜风流中并到达安全地点。6、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人员应背朝向爆炸地点,立即俯卧在水沟中或巷道底板上,并同时佩带好自救器,待爆炸过后,立即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到安全地点。7、发生顶板事故时,人员立即撤离事故地点,当班领导负责清点人数,发现被困人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8、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时,事故地点上方人员立即向上撤离到安全地点,事故地点下方人员,应抱住支架立柱等固定设施躲避,待水势稳定后,立即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到安全地点。附图。

烧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烧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烧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烧焊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加工技术。

在烧焊过程中,温度较高且存在较高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来确保工人的安全。

1.安全教育对于从事烧焊作业的工人来说,接受足够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烧焊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热能与紫外线辐射的危害;•燃气和焊接电弧产生的危害;•常见的安全事故案例与应急预案。

2.适当的工具和设备烧焊安全档案应该清楚记录在使用期间维护的日期及任务,并有完整的烧焊设备检查记录表。

在进行烧焊加工作业之前,需要确保所有的烧焊设备都经过充分的测试和安全检修,并且已被验证完全符合运行要求。

以下是进行烧焊作业时常用的一些工具:•防护手套和面罩;•防护鞋和服装;•烧焊镊子、钳子、切割器和制氧机等工具;•热防护升降台。

3.危险区域管理在进行烧焊作业之前,必须确保特殊危险区域已被限制和标识,以确保其他人员可以保持安全距离。

在危险区域处,应限制了非必须人员生产区域的进入,并且区域外应取消患者访问。

此外,必须使用特殊的管理工具来确保工人与场地之间协同的基本原则。

4.预见性操作规程在烧焊作业过程中,工人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这些规程应该清晰明了,而且应该是经过论证和测试的。

工人需要预先计划所有的烧焊作业,包括物品的移动和存储、烧焊加工的顺序、以及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等。

这些计划需要详细具体地记录下来,以便在烧焊作业过程中进行核查和调整。

5.应急预案尽管我们期望烧焊作业过程中并不会出现危险事件,但万一发生,则需要采取迅速而合理的应急措施。

因此,需要制定合适的应急预案,并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演习来增加工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这些技能将允许烧焊工人迅速控制危险,并在必要时呼叫急救人员。

烧焊作业涉及复杂的工具和环境,并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工人必须注意安全并采取合适的安全技术措施。

如果我们在进行烧焊作业时遵循上述建议,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烧焊作业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最新整理综采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docx

最新整理综采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docx

最新整理综采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Ⅱ468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运输机新旧溜槽混合使用,铲煤板磨损程度不同,相互之间形成错茬,已无法正常使用,为确保工作面正常生产,须采用烧焊的方法处理运输机溜槽,为确保烧焊期间安全,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xxxx广阔xxxxxxxxxx二、烧焊施工准备工作1、工作面烧焊必须有施工单位党政负责人或当班负责人在现场跟班,专业副总或以上领导现场统一指挥烧焊作业,监督烧焊措施的落实情况。

2、烧焊作业地点必须有安监员,瓦斯检查员现场检查通风瓦斯情况和监督措施的落实,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安监员、瓦检员有权随时停止烧焊。

施工前,所有施工人员、瓦检人员、安监人员,必须现场负责人贯彻本措施并签字;必须对相关人员作好明确分工,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3、烧焊作业地点附近要有直通调度指挥中心的电话,烧焊开始和结束都要向调度台请示汇报。

4、施工前,乙炔带、氧气带、割枪及烧焊所需器具必须在地面做好检漏,确保完好;专人负责检查乙炔瓶和氧气瓶的完好情况,发现如漏气,变形等问题,要及时更换,确保安全可靠。

氧气瓶、乙炔瓶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使用的焊把等工具必须是完好的,否则不得入井。

5、乙炔瓶和氧气瓶必须分开运输,不得混装,且两车距离不小于5m;并且轻装轻卸,严禁震动冲击;必须人力推车运送到施工地点,专人看管。

6、施工前,必须清楚施工现场20米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

7、施工现场,烧焊作业地点要准备至少两台干粉灭火器和足够的水、沙、消防铲,并把水管接到施工地点,安排专人负责洒水。

三、烧焊安全要求:1、施工前,安排专人对施工地点的支护、煤壁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氧气、乙炔分开放置,距施工点的距离不少于15m,其间距不少5m的安全距离,且乙炔瓶必须在施工地点的风流下方。

井下严禁存放乙炔、氧气瓶,施工完毕,当班立即升井。

烧焊所需火种必须烧焊操作人员专人携带并妥善保管,入井和升井都必须向井口安监人员汇报;严禁将火种用于非气割作业,严禁玩耍火种、随意引燃。

烧焊安全措施

烧焊安全措施

烧焊安全措施烧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式,它通过使用火焰将金属熔化并连接起来,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由于烧焊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因素,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

工作场所安全措施在进行烧焊操作之前,需要先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以下是一些加强工作场所安全的措施:1. 安全标识对于工作场所有关烧焊的区域,应该标示明确的安全警告、危险区域提示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工人遵循安全规范。

2. 通风和消防开启通风系统可以使室内烟雾散发,减少烟雾对工人的危害,并及时排除有毒废气。

同时还需要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具,以备不时之需。

3. 电气安全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当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如低电压电缆、电源开关等,以保证电气安全。

4. 故障维护设施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关闭机器,维护工人应在专业技术人员协管下进行,以避免意外发生。

个人安全措施除了工作场所安全措施以外,工人本身也要有意识地遵循安全规范,保证个人安全。

1. 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烧焊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工作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防止烟雾、高温等因素对眼睛、手部等器官造成伤害。

对于高温区域,还需要穿戴防高温服。

2. 工人体质与技能工人必须具备足够的体力、技术和知识,这是保证烧焊安全的重要基础。

3. 焊枪操作规范工人在焊接时要遵循正确的焊接方法,尽量避免使用小件或用手捏住焊丝来焊接,以保证安全生产。

操作安全措施在进行烧焊作业时,必须遵循以下操作安全措施:1. 操作有序化必须有规定的操作规范,遵循焊接工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重复、遗漏等。

2. 耐心细致对焊接点的质量要有高标准、高要求。

必须把握好焊接的速度、角度、方向、距离等重要指标,确保焊接效果。

3. 工作节奏掌握焊接过程中,工人需要对焊接物尽可能地进行保护。

操作速度过快是造成差错、烧焊不妥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掌握好工作的节奏尤为重要。

总之,烧焊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方可安全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最新
版)
工作面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采掘工作面概况、烧焊具体位置:
Ⅱ7322工作面位于二水平Ⅱ2采区一阶段,设计走向长2138~2172m,平均2155m;倾斜宽80~180m,平均176m;斜面积约372815m2。

煤层赋存稳定,结构较简单,72~73煤层间距8~11m,平均9m±。

本工作面位于Ⅱ2采区的第一区段,工作面机巷经二车场运输石门、区段运煤小眼与Ⅱ2运输下山连接,形成出煤系统。

风巷经一车场回风石门与Ⅱ2回风下山、中二回风上山沟通,经-315总回形成回风系统。

因工作面运输机机尾壳溜槽沿磨损严重需要加固,特制定烧焊措施如下: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采煤矿长
成员:通风副总、采煤副总、通防部部长、安监处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调度所所长、机电科科长、施工单位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副区长
三、参加烧焊的单位及人员分工
烧焊现场总指挥:采煤副总
施工单位:负责整个烧焊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

参加烧焊现场负责人:赵高升,负责烧焊期间的现场组织施工,安排人员洒水冲尘、警戒及烧焊完成后观察烧焊地点工作。

通防部:负责烧焊地点的瓦斯检查工作。

负责人:,配合现场总指挥协调工作,安排瓦斯检查员随时检查烧焊地点的瓦斯情况及通风情况,在烧焊结束后,瓦斯检查员携带CO便携仪陪同施工单位人员观察烧焊地点1小时,直至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

机电科:负责切断烧焊回风流影响区域内的电源及烧焊结束后的恢复送电工作。

调度所:负责通知烧焊前后的停送电及撤人工作。

安监处:负责监督严格按措施进行烧焊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有权停止其烧焊工作。

负责人:,配合现场总指挥协调工作,安排安监员监督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四、烧焊材料的准备和运输
(一)烧焊材料的准备
1、材料准备:氧气1瓶、乙炔1瓶、干粉灭火器10瓶、灭火沙10
编织袋、焊割器具2套。

2、施工前,乙炔带和氧气带必须在地面做好检漏确保完好。

3、专人负责检查乙炔瓶和氧气瓶完好情况,发现漏气、变形等问题,要及时更换,确保安全可靠。

4、乙炔瓶和氧气瓶必须专人看管,三班进行现场交接,并由当班一名副队长专门负责。

5、电焊机的电源660V,焊机电源从机巷JM-14绞车开关搭火。

电缆和开关必须完好,严禁有明接头或失爆现象,电焊机必须安排专人停送电。

(二)烧焊材料的运输
1、乙炔瓶和氧气瓶必须分开运输,不得混装,瓶体与车皮之间利用垫片填实并捆绑牢固,轻装轻卸。

2、在巷道坡度小于7‰的巷道,必须人力推车运送到施工地点,在巷道坡度大于7‰的巷道,利用列车或绞车运输,利用列车运输时,装有乙炔和氧气的车辆与机车之间,必须用空车分别隔开,隔开长度不得小于3m,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倾斜巷道内有可靠的信号装置时,可用钢丝绳牵引的车辆运送,但乙炔和氧气瓶必须分开运输,运输速度不得超过1m/s。

3、严禁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等运输。

4、在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严禁输送乙炔瓶和氧气瓶。

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对相关人员作好明确分工。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施工前,安专人对回采工作面生产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施工前,必须将采掘工作面运输机开空,采掘工作面内烂笆片、塘柴等杂物清理干净,运到指定地点,重点清理施工地点附近20m范围内的可燃物。

4、施工前瓦斯检查员必须对采掘工作面全面检查现场瓦斯浓度,若瓦斯浓度超过0.5%时,严禁施工。

5、施工前采煤机、运输机必须停电、闭锁,回风流内全部电气设备必须停电闭锁;控制台有专职电工停送电。

6、施工前,施工地点至少要准备4个性能可靠的干粉灭火器和不少于10编织袋的灭火沙。

电焊机处必须有两个干粉灭火器,氧气乙炔瓶处各有一个干粉灭火器,并把水管接到施工地点,安排专人负责喷水。

7、施工前,必须冲刷施工地点及上下20m范围巷道内及其设备上的积尘,且始终保持湿润,风流中煤尘较大时严禁施工。

8、施工前,施工地点回风系统内必须全部撤人,并将进入回风系统内的所有通道安专人警戒,严禁进入该系统。

警戒人必须在新鲜风流处警戒。

9、施工前,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柱抹成45°,用抗静电袋子装煤垛打好瓦斯墙并用炮泥封堵严实,洒水降温保持湿润。

10、施工前,安装4根高压水管并接到施工地点;对支架老塘位置用水冲透后方可烧焊,施工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喷水。

11、施工前收缩支架侧护板从掩梁后侧伸进一根高压软管同时喷水,保持支架老塘位置始终湿润。

支架下方用旧皮带(阻燃)接住焊熘。

六、突出危险性预测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地点及其上下20m范围内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指标均不超标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烧焊工作。

七、其它烧焊安全技术要求:
1、按措施要求参与烧焊作业人员全部到位后方可作业。

2、在工作地点,乙炔瓶和氧气瓶应分开放置,距离不小于10m,
并距明火至少保持10m距离,且乙炔瓶必须在施工地点风流下方。

3、在井口房、井筒和倾斜巷道内进行施工时,必须在工作地点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设施接受火星。

4、通防部负责施工地点瓦斯浓度的监测,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帮部、底板和工作面支护背板后、支架侧护、掩梁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若瓦斯浓度达到0.5%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切断电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和眼镜,做好劳动保护。

6、施工结束后,必须再次洒水,并留专人在工作地点观察1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

7、安监处与安全负责人共同监督检查工作地点工作条件、环境、操作程序及措施落实情况,工作贯穿烧焊工作始终。

8、施工过程中,若发生水灾、火灾等事故时,人员按照避灾路线迅速撤离。

9、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并有贯彻学习记录。

10、施工结束后,安设专人将烧焊设备及器材运至地面。

八、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1、当工作面发生灾害时,要根据灾害的种类,辩明危害程度和巷道方向,由区队长组织迅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并汇报调度。

灾区受灾人员应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发生火灾时要尽一切办法迅速到达进风侧,发生水灾时要利用一切通道迅速进入较高的巷道。

2、发生各种重大灾害时,人员应立即按避灾路线撤离事故影响范围区域,当班领导负责清点人员,并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人员受灾等情况向矿调度室进行准确汇报。

3、发生可控制火灾或瓦斯燃烧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灭火砂、灭火器、水等现有的灭火设施、材料进行扑救。

发生电气火灾时,必须立即切断发生火灾设备的电源后进行灭火,严禁用水直接灭火;在未切断电源前,可用不导电的灭火器、灭火沙等先期灭火。

4、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控制台电工必须立即切断工作面电源,然后按避灾路线撤离。

5、发生火灾或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必须立即佩带好自救器,事故地点新鲜风流侧人员立即迎新鲜风流撤离到安全地点,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选择最短的线路撤离到新鲜风流中并到达安全地点。

6、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人员应背朝向爆炸地点,立即俯卧在水沟中或巷道底板上,并同时佩带好自救器,待爆炸过后,立即按
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到安全地点。

7、发生顶板事故时,人员立即撤离事故地点,当班领导负责清点人数,发现被困人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8、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时,事故地点上方人员立即向上撤离到安全地点,事故地点下方人员,应抱住支架立柱等固定设施躲避,待水势稳定后,立即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到安全地点。

附图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