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第六讲: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一、陆游诗歌的题材
1.抗敌复国主题。
陆游今存诗九千三百多首,题材非常广泛,尤 以表现自己爱国热情的诗数量最多,质量也最高。
梁启超《读陆放翁录》云:“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陈与义、吕本中去世以后,一批出生于靖康前
后的诗人登上诗坛。他们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
长起来的,最终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取代了江西诗派
在诗坛上的主流地位。这些诗人中以陆游、杨万里、
范成大、尤袤四人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兴四大诗
人”。
第一节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一、陆游的创作道路 陆游生活经历的三个时期: (1)45岁前,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
翁!”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一、陆游诗歌的题材
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P115)表达 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
如《关山月》(P116)痛责统治者抛弃江山、苟 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倾诉爱国将士和沦陷区人民的 满腔悲愤。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一、陆游诗歌的题材
2.隐逸情趣与农村诗。陆游善于从生活情景中
发现诗材。高山大川、草木虫鱼、农村平凡生活、
书斋闲情逸趣,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如《游山西
村》(P110)和《临安主要写他与前妻唐婉情事,数量不
多,但极有价值,千载而下,令无数读者动容。如
《沈园》二首(P114)。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二、陆游诗歌的艺术特点
而罢职; (2)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动罢官; (3)66岁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
宋代中兴四大诗人是谁

宋代中兴四大诗人是谁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范成大、陆游4位诗人的合称。
宋代诗人有哪些?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宋代中兴四大诗人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范成大、陆游4位诗人的合称。
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
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
杨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桠,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
杨、陆游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之多是惊人的。
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杨有《诚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陆游有《陆放翁集》传世。
宋代诗人有哪些?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进。
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集》,已佚。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
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
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 重要知识点笔记: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指南宋的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位诗人。
他们出生于靖康前后,在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中,自少就感受到诗坛风气的转变,富有独创精神,以全新的艺术风貌取代了江西诗派在诗坛上的主流地位。
其中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成就最高;杨万里的诚斋体独具个性,范成大的田园诗及纪行诗也很有影响。
第一节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诗家三昧”南宋诗人陆游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宕的军营生活的激发,领悟到应改变早年专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
这种风格与陆游建立奇功的宏伟抱负、爱国忧时的炽烈感情、不拘小节的狂放性格最相适应,因此,他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
代表作有七古《金错刀行》《长歌行》《关山月》等。
陆游的诗歌渊源:1.对江西诗派的曾几、淑吕本服膺终生,受其爱国情操与“活法”说的影响。
2.屈原、杜甫以其爱国忧世之心成为陆游的异代知音,李白诗歌想落天外、变化莫测的艺术构思亦成为其倾心学习的对象。
3.岑参和陶渊明也受到陆游的重视。
转益多师的态度使陆游从前代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也使陆诗的题材和风格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
第二节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1.诗歌内容极为丰富。
a.爱国主题贯穿陆游的创作历程,成为陆诗的精华和灵魂。
b.关于日常生活情景的吟咏,高山大川、草木虫鱼、乡村闲情、书斋逸趣,陆诗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
c.爱情诗虽少,却是古代爱情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如《沈园》二首。
2.平易晓畅中的恢宏雄放之气。
a.追求雄浑豪健,鄙弃纤巧细弱;诗风气势奔放、境界壮阔。
b.常凭借幻境、梦境抒发壮怀英气,兼融李白的飘逸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
c.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
3.七言诗的高度成就。
a.七律对仗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仍能体现出平易近人的倾向。
b.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永。
4.缺点:有些诗流于浅近滑易,字句和诗意重复出现。
陆游的影响:1.陆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承担起振作诗风的历史使命,并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后代亦传响深远。
陆游等四大中兴诗人

陆游等四大中兴诗人1、南宋中期的社会情况和文人的精神生活都比较复杂,因此文学创作的视野也就比前一时代要显得广阔,内容要显得丰富。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较为安定,人们有暇对文学的艺术形式、风格、语言以及创作思维、题材选择等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
在这种情况下,旧的凝固的格局被打破了,文坛上出现了一些风格各异、成就特出的作家,就诗而言,有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的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等人;词方面,有一代之雄辛弃疾和姜夔等人,形成宋代文学又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尤其是陆游和辛弃疾,不仅分别代表了南宋诗与词的最高成就。
2、陆游:字务观,中年自号放翁,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存诗94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有《放翁词》、《渭南词》。
诗歌内容: (1)忧国、爱民、誓死抗战。
这类作品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并且,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
这使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代表作如《书愤》、《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诗人由近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爱憎的感情、是非观念,形象而具体地揭示出爱国和卖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尖锐对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郁的抒情性。
同时诗人还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这是从纵的方面贯穿和戎诏下十五年的历史。
而且月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象征着美好的团圆,因此守边的战士见了它抒发怀乡之情;亡国的遗民见了它,牵动故国之思。
可是在南宋统治集团看来,却是夜夜笙歌的良辰美景。
中兴四大诗人名词解释

中兴四大诗人名词解释中兴四大诗人是指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文天祥这四位著名的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们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针对每位诗人的名词解释:1. 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被称为“辛尊师”。
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兼文学家。
辛弃疾一生戎马生涯丰富多彩,他的词作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情感表达激昂豪放。
辛弃疾的词注重表现充满激情和忧愤的爱国情怀,具有浓郁的民族主义色彩。
他的作品以奋发向上、激励人心和感人肺腑为特点,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2. 陆游: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游酢、叩复道人,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陆游的诗作内容广泛,体裁多样,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触动了很多人。
他的诗作题材以写景抒怀为主,情感真挚、婉转动人。
陆游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3.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议,号青谷子。
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杨万里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朴实质朴的语言著称。
他的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为主,叙述方法多样,常常给人以亲切感和舒适愉悦的美感。
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细致观察,体现了他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真诚情感的追求。
4. 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文子,号松年,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是南宋末年抗元护国战争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
文天祥的诗作以其壮丽的气势、慷慨激昂的情感和铮铮铁骨的气度而闻名。
他的作品多以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对外侮国难困的时局和民生困苦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和不屈精神。
文天祥的作品常常催人奋发,激励人们勇敢抗争。
总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时期南京中兴运动兴起后的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
古代文学4简答

古代文学4简答名词解释中兴四大诗人:是指南宋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因他们活跃于宋室南渡后国家一度中兴的时期而得名。
四大诗人初学江西诗派,但最终冲破江西诗派的藩篱,使诗坛出现了风格各异的局面。
陆游以慷慨激昂的爱国诗而成为宋代最优秀的诗人,杨万里以通俗活泼的“诚斋体”著称,范成大的田园诗成就突出,尤袤也有一定创作实绩。
诚斋体:是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创立的一种诗歌风格。
杨万里号诚斋,诗风自成一格,因此严羽《沧浪诗话》称之为“诚斋体”。
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后期浙江永嘉的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等四位诗人,因他们的名、字、或号中都有一个“灵”字而被称为“四灵派”。
他们的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以抒发个人情感、吟咏田园为主,艺术上追求空灵,以幽深、纤巧取胜,显得细碎小气。
辛派词人:是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影响而出现的一个豪放词派,重要作家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他们继承辛词的题材和风格,把词推向在内容上抚时感事、艺术上散文化、议论化的道路。
他们的词多抒写抗金复国、反对投降的坚决态度,遭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常直抒胸臆,多用长调,不拘格律,语言慷慨激昂,风格粗犷豪纵。
江湖诗派:是指南宋后期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
江湖诗人是一些落第的、不得志的文士和小官吏,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为生,相互酬唱,形成相近的风气。
江湖派的代表人物是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话本:是指宋元时期说书艺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是一种通俗白话短篇小说形式。
宋代“说话”伎艺非常兴盛,流传下来的话本主要是“小说”、“讲史”两大类。
小说类话本主要讲述爱情和公案故事,讲史类主要讲述历史故事。
话本的情节曲折动人,并注意人物形象刻画。
话本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拟话本:是指明代的一种白话短篇小说。
宋元时期出现了说书艺人演讲故事的话本,明代文人模拟话本的形式进行创作,产生了主要供案头阅读的新型白话短篇小说,被称为“拟话本”。
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是冯梦龙“三言”的部分作品和凌濛初的“二拍”作品。
中兴四大诗人

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融州寄松纹剑》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
逆胡未灭心不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2. 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概括和提炼,多方面多角度 反映现实,体现沉郁悲壮之气,明显拥有杜诗之风,故人称 “前身少陵”,其诗亦被称为“诗史”。但与杜甫相比,陆 游极少长篇叙事之作,对生活细节也很少详细铺叙和细致描 绘,更多用高度凝练之语言,概括展现带有普遍性的现实, 情感跨度大,跳跃性强。
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七十五岁作
四、陆游诗歌的总体艺术风貌
1.想象丰富瑰丽,夸张大胆奇特。 诗人心中充满壮志 豪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生活中普通的 事物和景象,根本不足以表现其复杂思想和情感,于是常借 助幻境、梦境和夸张想象之景来加以表现,使情感的抒发突 破现实带来的压抑感和沉郁感,显得慷慨激昂、豪迈壮阔而 又热情奔放,充满浓厚浪漫主义色彩,因诗风神似李白,故 有“小李白”之称。
A 今昔对比(早岁气如山,如今则长城空自许;过去 有轰轰烈烈的抗金战斗,如今则赋闲)。
B 先贤诸葛亮与当时投降派对比,表达自己对投降派 的强烈不满。
C 自己与诸葛亮对比,以之激励自己,表达为国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2. 感情起伏变化,有一唱三叹之势。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沉 沉
不诏
战下山
二垂望传古征壮今催弓 岁泪恢子亦人士白落断
按 歌
28.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 中兴四大诗人: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 杨万里、尤袤的并称。 杨万里、尤袤的并称。他们早年受江西 诗派影响较大,缺乏个性, 诗派影响较大,缺乏个性,后来另辟蹊 各有创新, 径,各有创新,使宋代诗歌出现新的转 并为时人所推崇,故有此称。 机,并为时人所推崇,故有此称。其中 以陆游成就最高,范成大、杨万里次之。 以陆游成就最高,范成大、杨万里次之。
范成大
爱国诗篇:使金纪行诗 民生疾苦诗 “老父田荒秋雨里, 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 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 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 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岐两分首。今年次女 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 明年不怕催租苦”(《后催租行》)
范成大
杨万里
一、诗歌创作 §感慨国事
初入淮河四绝句》 《初入淮河四绝句》
§反映民生疾苦 “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二、艺术特点
杨万里
§笔调幽默诙谐 ,有时在诙谐中寄寓感愤 和讽刺
雨里船中不自由,无愁稚子亦成愁。 “雨里船中不自由,无愁稚子亦成愁。看渠坐 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调头” 嘲稚子》 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调头”(《嘲稚子》)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嘲淮 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 风》) 一声能遗一声愁,终夕声声晓不休。 “一声能遗一声愁,终夕声声晓不休。不解缫 丝 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促织》) 促织》
自然景物、 §自然景物、日常生活 不听陈言只听天” “不听陈言只听天” 山中物物是诗题” “山中物物是诗题” 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 “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野菊荒苔各铸钱 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情愁不买田” 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情愁不买田”(《戏笔》) 戏笔》 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 “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 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下横山滩望 金华山》 金华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诚斋体”的艺术特点(重点)
• ⅲ 擅长在人所不经意处获得感物,发现诗意,时
而寄寓诙谐幽默的人生理趣。 • 诗例一:
过松源晨饮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点评:在轻松流动的笔墨中给人感受一种 前路多艰而未有尽头的人生感喟。
• 诗例二: 泉石轩初秋乘凉小荷池上
宋代文学
第六讲 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文学重点纲目
1,江西诗派的形成与发展(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 南渡初期的文学 (第五讲)
(教材353-361)2,南渡初期词人(李清照、张元干、张孝祥)(自主学习)
1,中兴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南宋中期文学
(第六讲)
(教材362-385)2,南宋中期词人:辛弃疾与辛派词人(第七讲)
➢特别提示: 以上可视为“新生代”诗歌创作的总体精神特征。
二、杨万里与诚斋体
1,文学史总评
⑴地位:“杨万里和陆游在当时的名声很大,相当于唐诗里 的李白与杜甫。”
⑵特点:“他特别善于运用新鲜活泼、幽默风趣的手法和语 言,摹景体物,抒情言志,从而形成一种独具的艺术特色, 被人称之为‘杨诚斋体’。”
⑶影响(意义和价值):“①对江西诗派逐语生硬、讲究典故 和喜用拗律的作风是大胆的革新和解放;②为南宋诗风 由江西诗派演变到晚唐体起了过渡和枢纽作用;③并对
➢佐证文献:罗大经《鹤林玉 露》卷一〇载杨万里自言“老 夫此作,自谓仿佛李白”。
• 诗例二: 戏笔
杨万里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铜黄绿两争妍。
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点评:野菊与荒苔都圆如钱形,菊黄 如金钱,苔绿如铜钱,故作者巧妙地比 拟为铸钱。且作者由此再作进一步联想, 感叹这种造化天公只能触发诗人的一怀 情愁,诗客之穷,纵天予菊苔支取,终 不能解决实际的“买田”问题。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诗例:帮助体会所谓的“以万象为诗材,力 图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的创作精神。
• 4,令人敬仰的爱国情操
• 杨万里以儒术立身,有朴素的民本思想和选贤任 能的政治主张,一生忧国爱民,暮年闻朝廷草草 用兵,失声痛哭,不食而死。临终前索纸笔书写 遗言“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唯有孤愤”,笔 落而逝!
两诗都是以“在”写“不在”,以未亡人写已亡人,可以想见近 五十年的“屏帏无仿佛,翰墨有馀迹”。
• 84岁,陆游又来到沈园,写下了:“沈家园里花如锦,半 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亘古男儿一放翁
• 85岁,写下了《示儿》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杨万里诗歌的思想价值
• ⑵光宗即位(1189年,时杨万里63岁), 杨万里奉命接伴金使,所经之地多是当年 两国驰杀的战场,他触景生情,激起深沉 的忧国之思和兴衰之感,写下了一系列富 有爱过感情的诗篇。(即前面介绍所说“ 63
岁以后,因亲历宋、金边界地区,为诗歌的爱国情思融进
了新的内涵” 。)
➢代表作:《初入淮河四绝句》
《初入淮河四绝句》(选三)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馀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点评:当时宋金以淮水中流为 界。淮水原是汴都以南巨川,如 今却是南宋版图的北界,杨万里 对此愤懑不已。
后来的永嘉四灵及江湖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 响。”
➢要点评析:对作家作品价值意义的考 量,务必要将它放置到历史传统这个大 背景中。
• 2,杨万里简介
•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世称 诚斋先生,有《诚斋集》三十三卷(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 录)。
• 3,创作之路(重点理解由“江西体”到“诚斋体”的转变)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桥不伤心,人自伤 心,伤心人想伤心事,已亡人是不归鸿。“疑”字不是老眼 昏花,而是伤心透顶。
• 76岁,写下了《梦游沈园》诗: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5,杨万里诗歌的思想价值
⑴杨万里诗歌的思想价值,首先表现在作者 对国事的深切关注和坚决主战的政治态度 上。
立春新晴 山村敢惜身犹远,边地应怜战未回。 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
点评:杨万里对抵御侵略、恢复故土有着 强烈的责任感,当时朝廷笼罩着主和的气 氛,诗人想到边防士兵,心情抑郁沉重, 面对春酒,难以下咽。
诗例一: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 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夜追凉》)
诗例二:
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挼(ruó)娑弄 晚晴。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 声。(《冻蝇》)
➢点评:诚斋体多写日常生活中的小景和细 致的生活感触,具体而微,不避俗物俗言。
7,杨万里诗歌价值与艺术缺陷小结
➢点评:朝廷对农民的剥削,经常采用虚伪而 酷虐的手段,杨万里对此用比喻手法进行了深 刻的讽刺,同时也建基于对农村生活的真切感 受。
6,诚斋体
⑴“诚斋体”的成长过程 杨万里诗歌经历多次蜕变,从绍兴三十二年(1162)
焚其少作,表示脱离江西诗风开始,到淳熙中真 正确立诚斋体,其间经历了十馀年的时间,其自 叙云:“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 五字律,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 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最后终于“辞谢 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 如也”,形成了他新颖独创的“诚斋体”。
一,“中兴四大诗人”的提出及其背景
1,“中兴四大诗人”概念的提出 宋末·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宋中兴以
来……言诗必曰尤、杨、范、陆,其先或曰尤、 萧(德藻),然千岩(萧德藻,号千岩)早世不 显,诗刻留湘中,传者少。尤、杨、范、陆特擅 名天下。”(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第153页,
1,骚雅派词人(姜夔、吴文英) 南宋末期文学
(教材387-394 2,江湖诗人(刘克庄、戴复古、四灵) 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3课时): 杨万里(2课时) 陆游(1课时)
教学重点: 1,杨万里的“诚斋体”及其艺术特征 2,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杨万里诗歌的艺术特点
三、陆游和他的诗歌
• 1,陆游生平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
绍兴人。事迹具《宋史》本传。“六十年
间万首诗”,有《剑南诗稿》。 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是陆游终身未能治
陆游出生第二年,北宋灭亡。17岁时,岳飞死。20岁, 取舅父之女唐婉。21岁,与唐婉离异。23岁,因母命 取王氏,与唐婉断绝交往。24岁,唐婉嫁与赵士程。 27岁,游沈园,题《钗头凤》,第二年唐婉和词,是 年秋唐婉死。29岁,科考第一,被秦桧罢黜除名。31
②“诚斋体”的艺术特点(重点)
• ⅱ 富于奇特的想象,擅用比拟夸张。
• 诗例一:“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倂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天既爱酒自 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 见月犹在天。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一杯未尽诗 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 更吞一团月!”(《重九后二日……月下传觞》)
➢要点评析: ⑴客观原因——创作环境; ⑵主观原因——独创精神。 ⑶发展脉络: 苏、黄——陈、吕——陆、杨
3,“中兴四大诗人”创作的展望 ⑴仍然不同程度地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 ⑵新生的一代具备与前辈不同的生长土壤,
因而容易激发个我自身的独创精神; ⑶势必尽可能地汲取历史上多元的诗歌艺术
精华,转益多师而推陈出新。
5,杨万里诗歌的思想价值
⑶杨万里的诗歌中还有许多描写农民劳动生 活题材的作品,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方 面:
①揭露官府剥削人民的苛刻残酷; ②反应农民劳动的辛勤和生活的痛苦; ③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对丰年稔岁的喜悦。
➢代表作:《再观十里塘捕鱼有叹》
再观十里塘捕鱼有叹 杨万里
渔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 忽然举重网,何许有逃鳞? 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 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
⑵“诚斋体”的创作精神及其艺术特点(重点)
①诚斋体最基本的创作精神是回归自然,重 新确立了自然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强调感物兴思,以自然万象为诗材,力图 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与江西诗派及 宋代其他多数诗人侧重书本和内省的创作 旨趣截然不同。
➢强调:这种回归自然、感物兴思的创作精神,是“诚 斋体”产生的基础,同时体现着南宋诗歌走出江西、走 出书斋的基本趋向。
• 86岁(1210年),死于山阴。
• 诗歌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部分是表 现爱国思想的诗,内容博大,思想精神, 感情真挚。
对国家民生的热爱和忧虑,使他的诗歌具 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战斗性,为国为民慷慨 忘我的战斗精神贯彻着他的一生,情感饱 满充沛,嫉恶如仇(个人生活情感的压抑 稀释于更大的民生关怀,直至暮年闲居时 才如溪水般清澈潺潺流露出来),诗词与 为人两皆至情至性,梁启超誉之为“亘古 男儿一放翁”。
杨万里
芙蕖落片自成船,吹泊高荷伞柄边。 泊了又离离又泊,看他走遍水中天。
➢点评:这是极其平常的景物,以致常人 很少关注它。但杨万里不仅将它写进了诗 中,而且把落荷写得“无情有思”,读者 从它那泊离无据的动态中,不难领悟出类 似人生无凭而又执着难舍的况味。
②“诚斋体”的艺术特点(重点)
• ⅳ 诚斋体的幽默诙谐本身带有明显的偕俗 性,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取材和语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