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等级评审管理系统方案
智慧医院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什么是智慧医院信息化系统 解决方案?
智慧医院信息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和服务进行整合, 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这种系统 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医疗数据和提供更 好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意义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提升医疗水平
● 02
第2章 智慧医院信息 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关 键技术
云计算技术在智慧医院信息化系统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在智慧医院信息化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云 计算,医院可以实现数据存储与共享,方便医护人员随时随地 获取患者信息;资源调度与弹性伸缩,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以及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障医疗服务的稳定运行。
降低医疗事故风险
提高医疗安全
提高医院管理效率
优化运营流程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资源
智慧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构成
HIS(医院信息系统)
负责管理医院的基本信息和业务 流程
PACS(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
用于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
LIS(实验室信息系统)
用于实验室数据管理和分析
EMR(电子病历)
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渠道 强调医德医风建设
技术更新换代
持续跟进科技发展 保持系统更新维护
法律法规的适应性
遵守相关医疗法规 保持系统符合法律要求
未来智慧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前景
01 智能医疗影像识别技术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快速影像诊断
02 区块链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记录医疗数据以确保信息安全性
03 5G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智息化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包含系统 规划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测 试与上线以及系统运营与维护等多个环节的 过程。这些步骤是确保系统能够高效运行并 持续改进的基础。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流程。 (五)4 级: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患者医疗信息在
一定区域内实现互联互通,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个 性化、智能化服务,患者就诊更加便利。
(六)5 级: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 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 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 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四、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综合评估医院智慧服 务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技术基础环境与信 息安全状况。 (一)局部应用情况评估。是对医院中各个环节的医疗 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1.评估项目: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 的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确定 5 个类别共 17 个评估项目(见附件 1)。 2.评估方法:围绕 17 个评估项目分别对医院智慧服务信 息系统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进行评分。功能评估按照实现 的功能等级获得等级评分,有效应用范围评估按照实际应用 情况获得相应的比例系数评分。将两个得分相乘,得到此评 估项目的综合评分。即: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推送服务
5 诊中服务
标识与导航 具备院内导航系统
6
患者便利保障服务 Βιβλιοθήκη 备患者便利保障系统并有应用7
患者反馈
电子调查人次占全部调查人次比例
8
患者管理
应用电子随诊记录的随诊患者人次数 占总随诊患者人次比例
9
诊后服务
4
其评估总分应大于等于 30 分。 (2)基本项目完成情况。基本项目是医院智慧服务信
息系统中的基础、关键项目(见附件 3)。医院智慧服务信息 系统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基本项目应当全部达标。 部分项目应用范围必须达到 80%以上(见附件 3)。
(最新版)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

等级 0 1 2 3
应用范围:应用电子系 4 统转诊人次数占总转诊 人次数比例
5
是否为基本项 系统功能评估内容
否
门诊和住院均无转诊信息系统,外部医院转入的患者信息需要手工登记处理。
否
接收院外机构的转诊申请单,患者转诊数据可录入信息系统。
否
支持获取并保存患者在院外机构产生的资料,并在院内共享。
是
支持获取患者院外转诊信息并直接存储于医院信息系统,如DICOM影像、患者基本信息、住院病案 首页、诊断证明书、检验结果、检查报告等。
(一)
局部应用情况评估
(二)
整体应用水平评估
2021/4/11
(一)局部应用情况评估
是对医院中各个环节的医疗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1 评估项目 2 评估方法
2021/4/11
评1估项目
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的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 确定5个类别共17个评估项目(见附件1)
是
(5)可支持分时段预约挂号或检验、检查,预约时间可精确到1小时以内; (6)患者可根据预约直接到医院诊室或检查、治疗等部门接受诊疗服务,无需二次排队;
(7)对疑似倒号、伤医、连续爽约(失信)等行为有黑名单记录和控制措施。
(1)可根据患者检查、治疗情况,自动为患者提供预约安排参考;
(2)可按照患者住院预约情况,辅助医师、科室制定工作计划;
(1)可接收医联体内医院发送的电子转诊申请单,直接生成本院的电子住院单; 否
基本项目数 选择项目数 最低总分
(项)
(项)
(分)
0级 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
——
——
1级 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智慧医院评级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医院评级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医院评级系统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智慧医院评级系统是针对医院进行评级和排名的一种信息化管理系统。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医院的各项指标数据,从而为用户提供真实、客观的医院评级结果。
本文将为智慧医院评级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系统设计方案1.需求分析根据用户对于医院评级系统的需求,我们将系统的主要功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系统能够自动获取医院各项指标数据,包括医院规模、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
(2)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后续的评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
(3)评级评估:系统能够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医院进行评级和排名,并提供评级报告和评级指标的详细说明。
(4)用户管理:系统能够管理用户信息和权限,包括匿名评级、用户评分、评论等功能。
(5)系统管理: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并有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安全。
2.系统架构设计(1)前端设计:采用Web前端技术,包括HTML、CSS 和JavaScript,实现用户界面的交互和展示功能。
(2)后端设计:采用Java语言和Spring框架,实现数据的处理和业务逻辑的实现。
(3)数据库设计: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存储和管理采集到的数据和用户信息。
(4)数据采集设计:通过爬虫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获取和采集,包括抓取医院网站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等。
(5)数据分析设计: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6)评级评估设计: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采用一定的评级算法和权重设定,为医院进行评级和排名。
3.系统模块设计(1)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同时给用户提供评级、评分和评论等交互操作。
(2)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爬虫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获取和采集,包括医院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抓取。
(3)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智慧医院等级评审信息化应用建设管理项目解决方案共54页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来自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19年版)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19年版)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卫健委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医院等评系统系统技术方案

医院等级评审管理系统技术方案(一)医院等级评审系统(1)系统概况《三甲评审第七章》包括7类指标:住院死亡类指标(Inpatient MortalityIndicators )、重返类指标(Patients Return Indicators )、医院感染类指标(Hospital Infection Indicators )、手术并发症类指标(Operation Complication Indicators )、患者安全类指标(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 )、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Rational Use of Drug )、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Hospi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
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框架针对数据采集后生成的数据进行分析展现,包含98个KPI 指标、42个OLAP在线分析、60张静态报表。
几十种数据透视表、图形报表会将主程序统计出的数据一一完美展现,其中包含多维分析、数据钻取、基础数据查看等。
主要分析的内容包括:(2)系统内容日常统计学指标监测包含基本监测指标、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测指标、单病种质量检测指标、重症医学质量检测指标、合理用药检测指标、院感控制质量检测指标六大类指标;基本运行监测指标1、住院死亡类指标(一)住院总死亡率(Total Inpatient Mortality)表达方式:(二)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1.新生儿患者总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2.新生儿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3.新生儿非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4.新生儿患者出生体重分级住院死亡率(1)出生体重≤750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2)出生体重751-1000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3)出生体重1001-1800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4)出生体重≥1801克的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5)新生儿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重点疾病统计报表(三)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Mortality of Surgical Patients)1.手术患者总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2.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1)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2)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3)麻醉分级(ASA分级)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单病种数据采集3.手术并发症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4.重点手术住院死亡率(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住院死亡率(ICD-9-CM-3:36.1)表达方式:(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住院死亡率(ICD-9-CM-3:36.06, 36.07)表达方式:(3)脑血肿清除术患者住院死亡率表达方式:(ICD-9-CM-3:01.24,01.39,01.5)(4)剖宫产手术产妇住院死亡率(ICD-9-CM-3:74.0,74.1,74.2,74.4,74.99)表达方式:(5)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死亡率(ICD-9-CM-3:81.51,81.52)表达方式:(6)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住院死亡率(ICD-9-CM-3:35.21-28)表达方式:(四)重点病种住院死亡率(Mortality of Diseases)1.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死亡率(ICD 10: S06)表达方式: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死亡率(ICD 10:I21.0-I21.3,I21.9)表达方式:3.脑出血患者住院死亡率(ICD 10:I60、I61、I62)表达方式:4.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死亡率(ICD 10:K92.2)表达方式:5.脑梗塞患者住院死亡率(ICD 10:I63)表达方式:6.败血症患者住院死亡率(ICD 10: A40-A41)表达方式:2、重返类指标(一)住院患者出院31天内再住院率(Readmission within 31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