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同步练习
《三峡》同步练习

《三峡》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湍()涧()曦()()啸()溯()漱()嶂()襄()奔()属()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字,(朝代)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③故渔者歌曰:“,。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绝.多生怪柏()()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⑥猿鸣三.声泪沾裳()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⑧自.三峡七百里中()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今义:5.解释下列词句:①重岩叠嶂:②素湍绿潭:③清荣峻茂:④林寒涧肃:⑤晴初霜旦: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填空。
《三峡》一文选自_____。
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 ____给《水经》作注写成了《________》。
4.将下列写景的句子与相应的季节用线连接起来。
①沿溯阻绝春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夏③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秋④清荣峻茂冬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②嶂③蔽④曦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试用两个字概括)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hù)阻绝。
B.春冬之时,则素湍.(tuán)绿潭,回清倒.(dào)影。
C.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D.常有高猿长啸.(xiào),属.(shǔ)引凄异,空谷传响。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略微没有)绝巘多生怪柏(山峰)B.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不以疾也(疾病)C.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属引凄异(连接)D.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或王命急宣(或者)3.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愿为市.鞍马C.每至晴初霜.旦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嫩/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5.以下四个选项,是小文同学在传统文化论坛中整理的知识点,请你选出他整理错误的一项()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
B.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阳”。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6.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的内容,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急的特点。
7.文中的“”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而“”以雅致的笔调写出了山水、草木的秀丽和富有趣味。
《三峡》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第11课三峡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曦月(xī)飞漱(sù)隐天蔽日(bì)B.沿溯(sù)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ɡ)C.属引(shǔ)绝(yǎn)素湍绿潭(tuān)D.御风(yù)襄陵(xiānɡ)哀转久绝(zhuàn)【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飞漱(sù)——shù;C.属引(shǔ)——zhǔ;D.哀转久绝(zhuàn)——zhuǎn;故选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B.湖中人鸟声俱绝/绝多生怪柏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及下船/及鲁肃过寻阳【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名词,时间单位/副词,还;B.动词,消失/形容词,极高的;C.疑问代词,哪里/句末语气词,表示强调或感叹;D.相同。
动词,等到;故选D。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素湍绿潭(急流)。
B.飞漱其间(冲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
C.夏水襄陵(冲上、漫上);清荣峻茂(茂盛)。
D.沿溯阻绝(逆流而上);回清倒影(回旋)。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
B.有误。
句意: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曦”是日光,这里指太阳;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word版 有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不见曦.(xī)月B.素湍.(chuǎn)绿潭C.夏水襄.(xiānɡ)陵D.重岩叠嶂.(zhànɡ)2.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A.肃:肃杀,凄寒B.属:连接C.引:延长D.转:同“啭”,鸟鸣3.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看到电视画面上出现白雪皑皑的山景,我总会想到课文“长征组歌”。
B.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C.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D.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张开热情的臂膀,成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交的桥梁。
C.现实中,大多数地区还存在儿童公共设施和服务不足。
D.为了解决学生心理困扰问题,学校开发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情景默写6.(1)《三峡》用“重岩叠嶂,_____”和“自非亭午夜分,_____”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绘了三峡山势的挺拔险峻。
(2)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千里江陵一日还”,《三峡》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
(3)《三峡》中写夏水浩荡,凶险万分的句子是:_____,_____。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三峡》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三峡》同步练习及答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三峡》同步练习及答案⑷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⑵长:常有高猿长啸()巴东三峡巫峡长()7.文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含义是。
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⑴略无阙处通,意思是。
⑵哀转久绝通,意思是。
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10.《三峡》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什么特点?1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这使我们想到这两句诗。
第二部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12、在文中空白处补写原句。
13、用简短的话归纳各段的大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14、第一段画线的两句,描绘出了。
15、“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八个字,写出了。
1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17、在第三段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18、本文布局巧妙而妥贴,它的特点是先大后,先后,即先用粗线条勾画山川的形势,再用工笔描绘林峦的景色。
每一段开头,都是先点出或季节,中间是描写,结尾以“我”的感觉来之。
《三峡》答案1.《水经注》;郦道元;北魏2.略3.略4.⑴一点没有,完全没有⑵日月⑶顺流而下⑷即使⑸急流的水⑹确实,实在⑺早晨⑻回声5.略6.⑴从、由;如果⑵长时间地;长度大7.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8.略9.表现旅人的哀愁。
10.略11.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当晚就到达江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精品同步练习(含解析)

三峡同步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
阙_______ 湍_______ 涧_______ 曦_______巘_______ 啸_______ 溯_______ 漱_______嶂_______ 襄_______ 奔_______ 属_______答案:quē | t uān| j iàn | xī | yǎn | xiào | sù| shù | z hàng |xiāng | bēn | zhǔ解析:属,应该读为“zhǔ”;漱,应该读为“shù”,溯,应该读为“sù”。
2.填空a《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b《三峡》的作者是,字,(朝代)学家。
答案:⑴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 ⑵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解析: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要熟记。
课下重要注释要熟识。
3.默写a《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b故渔者歌曰:“,。
”答案:a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b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解析:注意阙、嶂、蔽、曦的写法。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答案: D解析:“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答案: A解析:“隐”是“遮蔽”的意思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B.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家富良.马,其子好骑C.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C解析: A.则素.湍绿潭(白色的),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三峡》 同步练习

3.10 三峡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襄.陵(xiāng)属.引(zhǔ)朝.发白帝(zhāo)B.绝巘.(yǎn)曦.月(xī)重岩叠嶂.(zhàng)C.沿溯.(shuò)飞漱.(shù)素湍.绿潭(tuān)D.凄.异(qī)江陵.(línɡ)乘奔.御风(bēn)2.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沿溯阻绝回清倒影B.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哀转久绝夏水襄陵C.重岩叠嶂乘奔御风素湍绿潭林寒涧肃D.空谷传响积水空明高猿长啸良多趣味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为紧密的一项是()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地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然而,,。
A.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他舍不得丢去这是他自己的B.这感触也许很普通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C.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这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D.这感触也许很普通这境遇也许很平凡他舍不得丢去这是他自己的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4年至2015年鸡蛋价格暴涨,大量投资蜂拥而来,导致如今鸡蛋供需失衡的原因。
(删去“的原因”)B.虽然中国人的乐观指数领先全球前列,但他们为拼出美好未来所承担的压力一点也不少。
(去掉“一点”)C.城市政府要合理布局自行车交通网络和停车设施,优化自行车通行条件,保障自行车交通组织。
(将“优化”和“保障”对调)D.这则寻人启事也重新唤醒了北川中学学生们当年的回忆。
(将“当年”放在“北川中学学生们”前面)二.填空题(共3小题)6.为下列划线字注音襄陵阙处曦月怪柏飞漱重岩叠嶂素湍绿潭林寒涧肃属引凄异乘奔御风7.《三峡》中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8.《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1)《三峡》一文中用“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三峡》中以他物来衬托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 ”。
(3)间接描写三峡两岸山高的句子:,。
(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使我们想到李白的诗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缕晨曦,悄然向广袤的大地走来。
不远处的高山挺直了脊梁,隐忍着心中的激动,准备拥抱那份期待已久的温暖;一条小溪,像一位仙人自阆苑瑶台中款步而来,不染一丝尘埃;无湍急的水流,无交横的藻荇,朔流而上,山高林密,一道瀑布飞漱其间……朦胧的晓雾正不遗余力地打扮着这人间仙境。
当淡然的恬静充溢心头,你所追求的豁达与悠闲不就降临了吗?(1)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2)“不遗余力”的“遗”意思是()A.丢失B.漏掉C.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D.余,留(3)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所追求的豁达与悠闲不就降临了吗?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处()襄陵()沿溯()素湍()属引()沾裳()4.解释下列加点词。
(1)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亭午夜分:(4)或王命急宣:(5)虽乘奔御风:(6)素湍绿潭:(7)飞漱其间:(8)良多趣味:(9)属引凄异: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沿溯阻绝哀转久绝C.回清倒影清荣峻茂D.朝发白帝晴初霜旦6.用“/”标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示一处)(1)或王命急宣(2)其间千二百里(3)每至晴初霜旦二、课内阅读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同步练习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6 三峡(同步训练)
[发散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阙()嶂()曦()襄
()
御()湍()漱()啸
()
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
阙:
转:
3.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句子所写景物的特点。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中考巡礼]
1.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
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
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a把废墟变成城市。
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b消失得销声匿迹。
改正:
a:
b:
3.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在一片反对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声中,门票率先涨价的景区遭遇了人们预想中的尴尬:游客“用脚投票
....”“到此不游”,结果是门票涨价,收益减少。
②相反,贵州等明确表示不“跟风”涨价的省区,游客大增。
据贵州省统计,“五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近40%。
仅前四天,贵阳火车站每天就至少迎来80个旅游团,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形成了贵州旅游的“井喷”现象。
(1)用简明的话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用脚投票:
[综合收敛]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
1.三峡是指、和
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县与湖北省
市之间。
2.填补原文空白。
3.选文第①段与第②③④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4.选文②③④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各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5.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6.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散训练]
1.略2.略3.(1)连绵(2)高大(3)凶险(4)凄凉
[中考巡礼]
1.a: “把废墟变成城市”改为“把城市变成废墟” b:删去“消失得”(或把“销声匿迹”换成“无影无踪”)2..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祥子质朴勤劳、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答案应该能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
)
3.(1)门票不涨价,游客大增(或:不涨价的景点,收益增长)(2)用实际行动(或:用去或不去旅游景区)来表示自己的态度
[综合收敛]
1.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宜昌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3.总分。
4.并列。
夏、春秋、冬。
5.①夏季:水势迅疾凶猛。
②春冬:景色秀丽奇绝。
③秋季:凄凉异常。
6.主要是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
7.表达了对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迁移整合]
1.能用2个字概括出后两句是写自然环境美的意思即可。
答案示例:“景美”或“景秀”、“境美”等,答案不必强求与“人勤”二字对仗。
2.答案示例:“吐幽香”、“着新装”等。
3.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4.(1)其;(2)之。
5.及(a):比得上;及(b):等到。
6.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7.本题答案不唯一。
考查的核心能力点:记诵积累。
答案示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