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翻译资料
高中必考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氏亲子,犹不能以庇其门户,岂可得而仰庇于君乎?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翻译:臣子陈寿陈述:我因为命运多舛,从小就遭遇不幸。
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四岁时,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的志愿。
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伶仃,亲自抚养我。
我小时候多病,九岁还不能行走,孤独凄凉,一直到成年。
既没有伯叔,又没有兄弟,家门衰败,福分浅薄,晚年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应门的仆人。
孤独一人,形影相吊。
而刘氏的亲生孩子,尚且不能庇护自己的门户,我怎能仰仗君主呢?我的辛酸,不仅仅是蜀地的人民和二州的牧伯所知道,皇天后土,也都能亲眼目睹。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愚诚,听从我的微小愿望,使刘氏能侥幸地保住余生。
我生时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化为草芥。
我怀着犬马般的恐惧之情,恭敬地呈上此表。
陈寿在这篇《陈情表》中,以诚恳真挚的情感,向皇帝表达了自己忠心耿耿、愿意为国家尽忠职守的决心。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陈寿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
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这篇《陈情表》是必考内容。
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官员对国家忠诚的态度,以及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辛勤努力。
同时,这篇文言文也教会了我们如何运用文言文的知识,准确地翻译和理解古代文献。
在学习这篇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要点:1. 理解文章大意:陈寿在《陈情表》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仰,以及自己为国家付出的辛勤努力。
2. 理解重点字词:如“夙”、“闵”、“见背”、“夺”、“慈”、“躬”、“零丁”、“茕茕孑立”、“犬马怖惧”等。
语文高考古文言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吴郡朱元思书来,言欲往游名山,余以老病,不能从也。
因书以寄意,且以告之曰:夫山者,天地之元气,阴阳之和,风雨之润,日月之精,星辰之灵,万物之所藏,百神之所居。
故有崇山峻岭,幽谷深林,飞泉瀑布,奇花异草,怪石嶙峋,异兽珍禽,不可胜数。
登高而望远,极目千里,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吾友朱元思,夙志高远,欲游名山,以抒怀抱。
吾虽老病,不能同行,然心向往之,愿以书相寄,以述吾志。
昔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夫五岳者,天下之雄伟,山川之秀美,草木之繁茂,鸟兽之众多,实为天下奇观。
然而,黄山之奇,独步天下,非五岳所能比也。
黄山之奇,奇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吾友欲游名山,黄山实为首选。
黄山之美,美在奇松。
松树千姿百态,或如苍龙腾空,或如白鹤翔天,或如凤凰展翅,美不胜收。
黄山之美,美在怪石。
怪石形态各异,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飞来石等,令人叹为观止。
黄山之美,美在云海。
云海浩渺,如梦似幻,让人心旷神怡。
黄山之美,美在温泉。
温泉清澈见底,冬暖夏凉,洗去一身疲惫,令人心旷神怡。
吾友若游黄山,必有所得。
黄山之美,美在自然。
登黄山,观云海,听松涛,沐温泉,实为人生一大快事。
吾虽不能同行,然心向往之,愿以书相寄,以述吾志。
昔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夫读书者,知天下之大事,明人生之哲理,悟人生之真谛。
行万里路者,见世间之奇观,闻天下之异闻,增广见闻,陶冶情操。
吾友欲游名山,正是行万里路,增长见闻,陶冶情操。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吾友朱元思,夙志高远,欲游名山,以抒怀抱。
吾虽老病,不能同行,然心向往之,愿以书相寄,以述吾志。
愿吾友游历名山,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不负此生。
译文:吴郡的朱元思给我写信,说他想要去游览名山,但我因为年老体弱,不能和他一起去。
因此,我写下这封信来表达我的心情,并且告诉他:山,是天地之间的元气,阴阳之和,风雨之润,日月之精华,星辰之灵气,万物之所藏,百神之所居。
高考历年文言文翻译

一、2019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翻译:孔子说:“君子的品德像风,小人的品德像草。
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倒。
”二、201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楚人三闾大夫屈原,遭谗被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翻译: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遭受诽谤而被逐出,他忧愁而深思,创作了《离骚》。
三、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翻译:做大事不必拘泥于细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四、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在朝廷做官就担忧百姓,在江湖中漂泊就担忧君主。
五、2015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江水至孝感,逆流三十里,号为“黄盖”,人以为神。
翻译:江水流到孝感,逆流而上三十里,被称为“黄盖”,人们认为它是神。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特点:1. 翻译要求准确、流畅、通顺。
翻译时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
2. 翻译时要注意句子结构、词义、修辞等。
例如,2019年高考文言文翻译中的“草上之风必偃”,要注意“草上之风”的比喻意义。
3. 翻译时要遵循原文的语序和语气。
例如,201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中的“遭谗被逐”,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序和语气。
4. 翻译时要注意文化背景。
例如,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中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要注意“大行”和“大礼”的文化内涵。
5. 翻译时要适当添加一些解释性语句,使翻译更加通顺易懂。
总之,高考文言文翻译是考查学生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特点和考查内容,从而在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水平。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导语:高考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规律,成功将水到渠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2、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考语文经典文言文翻译

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臣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江,舍舟登陆,结庐南阳,too居陋巷,不求闻达。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嗟久叹,谓臣曰:“吾待天下士,以信义为本。
”故五月渡江,深入不毛,欲以一统天下,退而求之,未尝不叹其志之壮也。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江,舍舟登陆,结庐南阳,too居陋巷,不求闻达。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精选6篇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精选6篇精选高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篇一赤壁赋苏轼〔宋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

高考必考文言文100篇(含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高考文言文带翻译及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夫子哂之。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孔子曰:“善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位弟子陪坐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所以不要因为我而感到拘束。
平时你们常说:‘没有人了解我。
’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遭受了军队的侵扰,接着又遭遇了饥荒。
如果让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后,可以让人们勇敢,并且懂得道义。
”孔子微笑着。
“冉求,你怎么样?”孔子问。
冉求回答说:“如果是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后,可以使百姓富足。
至于礼乐教化,那就等待有德行的人来实行吧。
”孔子也微笑着。
“公西赤,你怎么样?”孔子问。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赞礼的人。
”孔子说:“好呀!”“曾点,你怎么样?”孔子问。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想法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和六七个少年,一起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下游玩,然后吟诵着歌谣回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围绕传主所叙述的事件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 人。(交游)║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 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 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文学才能)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 罔论》,言甚详明。║(太史令-----科学著述)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 五载复还。║(思想性情)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 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 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 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 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 ,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地动仪)
教学目标:
遵循原则,规范翻译。
教学策略
讲练结合,领悟归纳。
教学手段
教学提纲和多媒体
课时:2
即墨一中
张振前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围绕传主所叙述的事件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 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 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 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 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 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 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 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 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 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 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 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及应试对策 (一)、试题特点
1.从考试内容看, 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 “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 “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 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 案在“课内”。
步
目标
2、标示时间、人名、地名、
把 握
官职名、人物性情、
文
意
经历及人物关系
借助
标题 注释 设题选项
三分钟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 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 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 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 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 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 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 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 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 ,迁树功将军、始兴 内史。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 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 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 表言政状,高祖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 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 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 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 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 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 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二)、怎样有效地进行文言文复习
1.要有熟练地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提取主要信息法 方法
结合问题法
2.理解词语含义必须结合语境
3.认真细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
特别要注意译出重点实、虚词和有活用 的词语。
要灵活运用“留(保留)、补(增补)、删 (删除)、换(替换)、调(调整)”
直译三字原则
“信”(忠实原文)、“达”(文 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 文采)
(科学研究)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 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 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政治才华)
阅读《南史•何远传》(06高考全国卷)
目标:完成文后题目
第一步:扫读
1、辨明文体
初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②摙:担运。③糗:干粮。④近畿:京城附近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