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下的空间分析——第六章_空间数据的量算及统计分析方法0

地理信息系统下的空间分析——第六章_空间数据的量算及统计分析方法0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 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GIS的空间分析是指对地理数据进行计量和统计分析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GIS中空间数据的量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一、空间数据的量算方法1.面积量算:面积量算是对地理空间对象的面积进行计算的方法。
常见的面积量算方法有几何方法、计算公式等。
在GIS中,可以通过点、线、面等要素的矢量数据来计算其面积。
2.距离量算:距离量算是对地理空间对象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的方法。
常见的距离量算方法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最短路径距离等。
在GIS中,可以通过点、线、面等要素的矢量数据来计算其之间的距离。
3.方位角量算:方位角量算是对地理空间对象之间的方向角进行计算的方法。
常见的方位角量算方法有方位角计算公式等。
在GIS中,可以通过点、线要素的矢量数据来计算其之间的方位角。
二、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1.面状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面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研究地理空间对象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和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面状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有面积统计分析、面积比例统计分析、分区统计分析等。
2.点状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点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研究地理空间对象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情况和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点状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有点密度统计分析、距离统计分析、聚类统计分析等。
3.线状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线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研究地理空间对象在空间路径上的分布情况和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线状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有长度统计分析、方向统计分析、曲率统计分析等。
三、GIS空间分析的应用场景1.环境保护:通过对空间数据的量算和统计分析,可以评估环境状况和监测环境污染等问题。
2.城市规划:通过对地理空间对象的量算和统计分析,可以评估城市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网络等,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能够提供空间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
在测绘工程技术专业中,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空间分析和结果展示。
1. 数据获取数据获取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第一步。
常见的数据获取方式包括遥感影像获取、GPS测量和地面调查。
通过遥感影像获取的数据可以用于制作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地物信息等;GPS测量可以获取点位、线段和面信息;地面调查则可以获取各种属性数据。
2.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预处理包括数据清理、数据匹配和数据转换。
数据清理主要是清除噪声和异常值,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匹配是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匹配和整合;数据转换是将不同格式、不同坐标系的数据进行转换,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处理。
3.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以方便进行空间分析。
常见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文件存储、数据库存储和云存储。
文件存储便于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数据库存储可以提高数据的查询和管理效率;云存储则能够实现数据的远程备份和共享。
4.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分析、空间数据的属性关系分析和空间数据的网络分析等。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进行空间模式识别、空间关联分析、空间聚类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等。
5. 结果展示结果展示是将空间分析的结果可视化展示,以便用户进行数据解读和分析。
常见的结果展示方式包括地图和图表,也可以结合动画、三维模型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展示。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6章 空间分析

i
其中,Wi为第i个离散目标物权重,Xi,Yi为第i个离散目标物的坐
标。
质心量测经常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和市场区位选择,还可以跟踪某些
地理分布的变化,如人口变迁,土地类型变化等。
距离量算
“距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事物或 实体之间的远近程度。最常用的距离概念是欧氏距离,无论是矢量结构, 还是栅格结构都很容易实现。
是针对矢量数据结构,或者是针对栅格数据结构的空间数据。
线的长度计算
线状地物对象最基本的形态参数之一是长度。
在矢量数据结构下,线表示为点对坐标(X,Y)或(X,Y,Z)的序
列,在不考虑比例尺情况下,线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n1
L
X i1 X i
2
Yi1 Yi
2
Zi1 Zi
2
1 2
ArcGis地理处理工具
1)局部工具集 局部工具可以将输出栅格中 各个像元位置上的值作为所有输入 项在同一位置上的值的函数进行计 算。 通过局部工具,您可以合并 输入栅格,计算输入栅格上的统计 数据,还可以根据多个输入栅格上 各个像元的值,为输出栅格上的每 个像元设定一个评估标准。
像元统计
合并 等于频数 大于频数 最高位置 小于频数 最低位置 频数取值
、右多边形是哪些。 ⑤ 线线查询,如与某条河流相连的支流有哪些,某条道路跨过哪些
河流。 ⑥ 线点查询,如某条道路上有哪些桥梁,某条输电线上有哪些变电
站。 ⑦ 点面查询,如某个点落在哪个多边形内。
⑧ 点线查询,如某个结点由哪些线相交而成。
2) 空间量算
空间信息的自动化量算是地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重要功 能,也是进行空间分析的定量化基础。其中的主要量算有: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与建模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与建模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科技工具,它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描述和利用地球上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现象。
而空间分析与建模则是GIS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对地理数据的空间关系、空间特征和空间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灾害风险评估等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重要支持。
一、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是指根据所研究对象在空间中的位置、范围、方向、关系等特征,通过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寻找隐含规律、发现异常现象、预测未来趋势等目的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
空间分析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插值、空间叠加、空间交互分析等方法,它们可以用来分析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城市规划、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空间数据,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二、空间建模的应用领域空间建模(Spatial Modeling)是指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属性、特征和关系进行分析和抽象,建立空间现象的理论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模拟模型等,并通过模型验证和应用来揭示反映地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和内在机制的技术手段。
空间建模包括数据建模、模型建模、规划建模、优化建模等方法,在城市规划、远程遥感、交通运输、地质资源、环境评价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空间分析与建模的技术方法空间分析和建模的技术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1、基于栅格和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
栅格数据分析方法适用于数据量大、空间分辨率低、对地形地貌等连续性变量的分析,如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等;矢量数据分析方法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空间分辨率细、对地物分布的拓扑关系、属性关系、空间距离等有较高要求的分析,如城市规划、车辆路线优化、农业区划等。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使用教程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使用教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工具。
其中,空间数据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帮助人们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使用教程。
一、空间数据分析方法1. 空间查询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查询分析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和筛选,从而获取特定的空间信息。
空间查询可以通过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实现。
属性查询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属性,在数据库中执行条件查询。
空间关系查询是根据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相交、包含、邻近等进行查询分析。
2. 空间缓冲分析空间缓冲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它以某一地理空间对象为中心,根据设定的缓冲距离,生成一系列缓冲区域。
空间缓冲分析可以用于分析地理要素的覆盖范围、相互作用范围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3. 空间插值分析空间插值分析是通过已知的点数据,推算未知地点的数值。
它使用插值算法,根据给定的空间数据点,在空间上生成连续的表面。
空间插值分析用于补充缺失数据、推算未来趋势以及对地理现象进行模拟和预测。
4. 空间聚类分析空间聚类分析是通过对地理要素进行分类和聚类,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集聚特征。
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空间上的热点区域、人口分布密度等。
常用的空间聚类分析方法有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和基于网格的聚类方法。
5. 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是通过计算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揭示地理现象的统计特征。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理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局部差异性和空间自相关性等。
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和空间回归分析等。
二、空间数据分析使用教程1. 数据准备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准备。
这包括收集和整理地理空间数据,将其转换为GIS所支持的数据格式,如shapefile、GeoJSON等。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系统。
而空间分析则是GI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的获取是空间分析的基础。
通过卫星遥感、GPS定位、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取到大量的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图、遥感影像、地形图、矢量数据等。
在数据获取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融合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存储和管理大量的空间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传统的GIS系统采用数据库来存储数据,如Oracle Spatial、PostGIS等。
而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云GIS和分布式GIS成为了新的趋势,可以实现对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三、空间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规律。
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插值、空间关联、空间聚类、空间回归等。
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统计分析、模型建立等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四、空间分析的应用领域空间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空间分析来确定最佳用地布局、交通规划等。
在环境保护中,可以通过空间分析来评估生态环境的状况、预测自然灾害等。
在农业领域,可以通过空间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农田利用方式、农作物种植布局等。
在交通运输中,可以通过空间分析来优化路网规划、交通流量预测等。
在商业领域,可以通过空间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商铺位置、市场分布等。
五、空间分析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尽管空间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地理空间信息处理系统,它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管理、分析和显示。
空间分析是GI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研究空间数据的关系和规律,对地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一、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空间分析是通过空间方法进行地理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它主要涉及到数据的测量、几何、拓扑、位置和方位等概念。
其中,测量是指对距离、面积、角度等空间元素的量化;几何是指对空间元素的形状、方向、位置等进行描述;拓扑是指对空间元素的相对位置和拓扑关系进行描述和分析;位置是指对空间元素的位置信息进行识别和定位;方位是指空间元素的朝向和方向。
二、空间分析的常用方法1.空间统计方法空间统计主要针对空间数据的分布规律和空间相关性,常用方法包括空间自相关、空间回归、核密度估计、插值分析等。
(1)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是指空间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空间模式之间的关系。
$I(x)$和$J(y)$为两个位置变量,$Z(x)$和$Z(y)$为分别在位置$x$和$y$的变量值。
其数学形式为:$$I(x,y)=\frac{\sum_i\sum_j[Z(x_i)-\bar{Z}(x)][Z(y_i)-\bar{Z}(y)]}{\sqrt{\sum_i[Z(x_i)-\bar{Z}(x)]^2\sum_i[Z(y_i)-\bar{Z}(y)]^2}}$$其中$\bar{Z}(x)$和$\bar{Z}(y)$是$x$和$y$两个位置的平均变量值,$i$和$j$为样本点的编号。
如果$I(x,y)>0$,则说明变量在空间上存在正相关性;如果$I(x,y)<0$,则说明变量在空间上存在负相关性;如果$I(x,y)=0$,则说明变量在空间上不存在相关性。
(2)空间回归空间回归用于建立响应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空间关系模型。
在空间回归模型中,响应变量可以是空间数据或位置变量,自变量可以是其他空间数据、位置变量或其他非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技术与效果评估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技术与效果评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技术系统。
而空间分析技术则是GIS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允许我们从地理上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量化、定量、可视化的手段来研究地理现象。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常用技术和效果评估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及其效果评估方法。
一、理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基于空间数据模型和地理空间分析理论展开。
空间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抽象和描述的方式,常见的空间数据模型包括面(polygon)模型、线(polyline)模型、点(point)模型等。
地理空间分析理论则主要包括地理位置、空间关系、空间知识等内容,通过对空间数据的操作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
二、常用技术1. 空间查询技术空间查询是GIS中最基本和常用的空间分析技术,主要包括邻接查询、包含查询、重叠查询等。
邻接查询用于查找与指定对象相邻的对象,包含查询用于查找包含指定对象的对象,重叠查询用于查找与指定对象重叠的对象。
这些查询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和识别符合特定空间条件的地理现象。
2. 空间插值技术空间插值技术常用于补充缺失的空间数据,通过根据已有数据的空间特征进行插值,以推断未采样点的属性值。
常见的插值方法有反距离权重插值(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克里金插值(Kriging)等。
利用空间插值技术,我们可以根据有限的采样点数据,区域内的相关性推断整个区域的属性分布情况。
3. 缓冲区分析技术缓冲区分析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分析技术,它通过指定距离或者邻域条件,将地理对象周围的区域定义为缓冲区。
缓冲区分析常用于评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以及灾害管理等相关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缓冲区分析来确定河流的保护带范围,根据不同的需求指定不同的缓冲距离,从而有效保护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休息
§7-1 空间查询
主要内容:
一、空间查询:
1、空间定位查询 2、空间关系查询 3、SQL查询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1.空间定位查询 空间定位查询是指给定一个点或一个几何图形,检索出 该图形范围内的空间对象以及相应的属性。 1)按点查询 2)按矩形查询 3息
一、 空间查询
2.空间关系查询 空间关系查询包括空间拓扑关系查询和缓冲区查询。空 间关系查询有些是通过拓扑数据结构直接查询得到,有些是 通过空间运算,特别是空间位置的关系运算得到。 1)邻接查询 2)包含关系查询
3)穿越查询
4)落入查询 5)缓冲区查询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1)邻接查询
返回 休息
返回 休息
§7-2 叠置分析
3、多边形叠加
多边形叠加结果通常把一个多边形分割成多个多边形, 属性分配过程最典型的方法是将输入图层对象的属性拷贝到 新对象的属性表中,或把输入图层对象的标识作为外键,直 接关联到输入图层的属性表。这种属性分配方法的理论假设 是多边形对象内属性是均质的,将它们分割后,属性不变。 也可以结合多种统计方法为新多边形赋属性值。
返回 休息
在中国省区图上选取1990年人口数在平均人口数以上的省区: 1)打开china和province图层 ;2)点击“查询”菜单中的 “SQL查询,在其中的“从表”输入PROVINCE,“条件”输 入 总 人 口 _1990>(select Avg( 总 人 口 _1990 from province)),按确定。
返回 休息
§7-2 叠置分析
2、线与多边形的叠置
线与多边形的叠置分析与上面类似,亦是将线的图层叠置 在多边形的图层上,以确定一条线落在哪一个多边形内。与 上面不同的是,往往一个线目标跨越多个多边形,这时需要 先进行线与多边形边界的求交,并将线目标进行切割,形成 一个新的空间目标的结果集。
返回 休息
主要内容:
1、点缓冲区
2、线缓冲区
3、面缓冲区
4、缓冲区的建立
返回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的概念与缓冲区查询的概念不完全 相同,缓冲区查询是不破坏原有空间目标的关系, 只是检索得到该缓冲区范围内涉及到的空间目标。 缓冲区分析则不同,它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 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图,然后将这一个 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置分析, 得到所需要的结果。所以实际上缓冲区分析涉及两 步操作,第一步是建立缓冲区图层,第二步是进行 叠置分析。
返回 休息
§7-2 叠置分析
1、点与多边形叠加
返回 休息
§7-2 叠置分析
1、点与多边形叠加
例如一个中国政区图(多边形)和一个全国矿产分布图 (点),二者经叠加分析后,并且将政区图多边形有关的属 性信息加到矿产的属性数据表中,然后通过属性查询,可以 查询指定省有多少种矿产,产量有多少;而且可以查询,指 定类型的矿产在哪些省里有分布等信息。
返回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2、线缓冲区
返回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3、面缓冲区
选择一类或一层面状地物,按给定的缓冲区距 离,形成缓冲区多边形,面缓冲区有外缓冲区和内 缓冲区之分,外缓冲区仅在面状地物的外围形成缓 冲区,内缓冲区则在面状地物的内侧形成缓冲区。 当然也可以在面状地物的边界两侧均形成缓冲区, 如下图所示 :
§7-2 叠置分析
2、线与多边形的叠置
返回 休息
§7-2 叠置分析
2、线与多边形的叠置
如果线状图层为河流,叠加的结果是多边形将穿过它的所 有河流打断成弧段,可以查询任意多边形内的河流长度,进 而计算它的河流密度等;如果线状图层为道路网,叠加的结 果可以得到每个多边形内的道路网密度,内部的交通流量, 进入、离开各个多边形的交通量,相邻多边形之间的相互交 通量。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1)查找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2)SQL查询
GIS软件通常支持标准的SQL查询语言。标准SQL查询语 言是:
Select 需显示的属性项
From
Where or And
属性表
条件 条件 条件
进一步复杂的查询还可以进行嵌套。即是说Where的条件中 可以进一步嵌套Select语句
3)扩展的SQL查询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3)扩展的SQL查询
MapInfo提供的扩展的SQL查询图形操作符: •Contains •Contain Part •Contain Entire •Within •Partly Within •Entirely Within •Intersects
返回 休息
第七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
§7-1 空间查询
§7-2 叠置分析 §7-3 缓冲区分析
按“ESC”键返回
休息
第七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早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特 有的对地理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功 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征。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 分析技术,其目的在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本章介绍GIS中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空间查 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路径分析、空间统计分类分析 等,并描述了相关的算法,以及其中的计算公式。
返回 休息
§7-2 叠置分析
1、点与多边形叠加
点与多边形叠加,实际上是计算多边形对点的包含关系。 矢量结构的GIS能够通过计算每个点相对于多边形线段的位 置,进行点是否在一个多边形中的空间关系判断。 在完成点与多边形的几何关系计算后,还要进行属性信 息处理。最简单的方式是将多边形属性信息叠加到其中的 点上。当然也可以将点的属性叠加到多边形上,用于标识 该多边形,如果有多个点分布在一个多边形内的情形时, 则要采用一些特殊规则,如将点的数目或各点属性的总和 等信息叠加到多边形上。
返回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3、面缓冲区
返回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4、缓冲区的建立
从原理上说,缓冲区的建立相当简单,建立点 缓冲区仅是以点状地物为圆心,以缓冲区距离为半 径绘圆即可,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缓冲区的建立 也是以线状地物或面状地物的边线为参考线,作它 们的平行线,再考虑端点圆弧,即可建立缓冲区。
一、 空间查询
1)邻接查询----多边形邻接查询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1)邻接查询---线与线的邻接查询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3)穿越查询
返回 休息
查找京广线穿越的省份:1)打开china.tab、province.tab 和rail.tab; 2)打开SQL对话框,在条件文本框内键入表 达式:PROVINCE.obj Intersects (select obj from rail where name = "京广线" )。
第一个对象包含第二个对象的中心 第一个对象包含第二个对象的一部分 第一个对象包含整个第二个对象 第一个对象的中心在第二个对象内 第一个对象的一部分在第二个对象内 第一个对象的完全在第二个对象内 两个对象在某处相交
§7-2 叠置分析(P240)
主要内容:
1、点与多边形叠加
2、线与多边形的叠置
3、多边形叠加
返回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4、缓冲区的建立
返回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4、缓冲区的建立
缓冲区边界相交的情况
返回 休息
多边形叠加完成后,根据新图层的属性表可以查询原图 层的属性信息,新生成的图层和其它图层一样可以进行各种 空间分析和查询操作。
返回 休息
根据叠加结果最后欲保留空间特征的不同要求,一般的 §7-2 叠置分析 GIS软件都提供了三种类型的多边形叠加操作,如图8-13所 示:
返回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3)扩展的SQL查询 例如查询三峡地区长江流域人口大于50万的县或市,扩展的 SQL空间查询语句为: Select * From 县或市 Where 县或市· 人口>50万 And Cross(河流· 名称--“长江”) 执行的结果如图7-1-11所示。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5)缓冲区查询
返回 休息
一、 空间查询
3.SQL查询 GIS的一个主要功能特色之一就是能够根据图形查询到 属性和根据属性条件查询到相应的图形。前面介绍的都是根 据空间图形查询空间关系及相应的属性,这一部分介绍如何 根据属性查找图形。 1)查找 2)SQL查询 3)扩展的SQL查询
返回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1、点缓冲区
选择一组点状地物,或一类点状地物或一层点 状地物,根据给定的缓冲区距离,形成缓冲区多边 形图层,如下图所示 :
返回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1、点缓冲区
返回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休息
§7-3 缓冲区分析
2、线缓冲区
选择一类或一层的线状空间地物,按给定的缓 冲距离,形成线缓冲区多边形。如下图所示 :
返回 休息
§7-2 叠置分析
3、多边形叠加
多边形叠加是GIS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多边形叠加将两个 或多个多边形图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多边形图层的操作, 其结果将原来多边形要素分割成新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 两层或多层的属性。
返回 休息
§7-2 叠置分析
3、多边形叠加
叠加过程可分为几何求交过程和属性分配过程两步。几何 求交过程首先求出所有多边形边界线的交点,再根据这些交 点重新进行多边形拓扑运算,对新生成的拓扑多边形图层的 每个对象赋一多边形唯一标识码,同时生成一个与新多边形 对象一一对应的属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