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

合集下载

三位数加减法ppt课件

三位数加减法ppt课件
详细描述
例如,我们需要计算一组数据的总和,已知数据为123、456和789,总和就是123+456+789=1368 。这个计算过程就需要用到三位数加法。
06
CHAPTER
三位数加减法的扩展知识
四位数加减法简介
总结词:理解基础
详细描述:在掌握了三位数加减法之后,向四位数加减法过渡是自然而然的。四 位数加减法只是在三位数的基础上增加了位数,其计算原理和技巧与三位数加减 法相同。在进行四位数加减法时,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的处理。
概念
它是数学运算中的基础运算之一 ,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 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
竖式计算法。将三位数加法或减法按 照个位、十位、百位分别进行计算, 并注意进位和借位。
方法二
简便算法。如整十数相加减,可先将 非整十数部分对齐,再将整十数相加 减,最后将结果与非整十数部分相加 或相减。
简便算法介绍
01
02
03
凑整法
将数字凑整为易于计算的 数,如将136凑整为140 ,再进行计算。
分组法
将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律分 组,如将123和456分组 为(120+3)和(450+6), 再进行计算。
转化法
将难以直接计算的三位数 加减法转化为易于计算的 两步或一步计算,如将 153+247转化为 (100+200)+(53+47)。
计算顺序错误
总结词
计算顺序错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未能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
详细描述
在进行三位数加减法时,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计算顺序不正确,会导致计算结果不正确。例如, 在计算“789 + 456 - 271”时,如果先进行加法再减法,结果就会变成“974”,而正确的结果应该是“974” 。

三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

三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

(九)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减法的一条运算规律及其应用(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口算48+52= 237+63= 74+26= 85+15=128+175+25= 64+78+36= 439+302=2、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用简便方法,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板书课题)通过学习,要能步认识减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新课1.教学减法的运算规律。

(1)教学第68页的应用题。

出示题目,读题。

指名学生口答解题算式,老师板书一种方法的算式和结果。

提问:第一种算法是怎样想的?求还剩多少米,还可以怎样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第二种算法又是怎样想的?这两种算法都是求的什么问题?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实际上就是从这个数里减去什么?所以两种算法的结果怎样?说明哪两个式子相等?[板书:360—87一113=360一(87十113)]提问:从360里减去87和113这两个数,等于从360里减去什么?(2)题组的计算、比较。

用小黑板出示第68页下面的题组。

请大家在课本上把这几道算式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让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在O里板书等号。

提问:从第一组两个算式里可以看出从30里减去4和6两个数,等于从30里减去什么?第二组呢?第三组呢?(3)归纳运算规律。

在这三组算式里,每组算式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总结出运算规律,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结语读一读。

(4)根据规律填空。

563—174—26=563—(174O26)342—69—31=342—( O )1284一(600+7)=1284—600 O 7324—(24+198)=324—O456—102=456—100 O 2提问:前两题为什么O里都填加号?第三、四题为什么O里都填减号?为什么456一102等于456—100—27说明:应用这一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加、减的一些简便算法,并且理解算理。

2.发展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一个数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的算理。

(多减几要加上几)[评析:教学目的及重、难点制定的恰当而具体,说明教师对教材把握得准、吃得透。

]教学方法:启发式、迁移法,渗透学法指导。

学法:观察、比较、归纳。

教学用具:卡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复旧引新.(l)填空。

78=80-( ) 87=( )-( )99=( )-( ) 198=( )-( )297=( )-( )提问:78接近哪个整十数?78=80-( )? 87等于几十减几?99接近多少?等于一百减几?仿照前三题,想一想后两题怎样填?(2)观察两组算式,想一想,哪一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第一组:215+70 第二组:215+69143+100 143+98475-200 475-199387-300 387-298启发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看一看这组的加数,减数有什么特点?(不是整十、整百的,但接近整十、整百)[评析: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进行辅垫,减缓知识坡度,为学生学习新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一)出示例1:113+59(1)找一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的数?(59)(板书:找)(2)想一想,可把59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看作60以后,113+60的结果比原题怎样?为什么会多1?(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多加l)多加1,要想得到原题的结果应该怎样?生答师板书:多加1要减l(3)想好简算方法后,接下来应干什么?(板书:算)请一名学生把简算方法完整的叙述一遍。

六年级数学简便算法大全

六年级数学简便算法大全

一、四则运算:1.加法:-利用数学关系:比如10+8,可以先算8+2=10,再加上10,得到18-利用进位:对于进位的加法,比如36+57,可以先算个位数相加得到3+7=10,然后十位数相加得到1+5=6,最后结果是66-利用凑整数:例如17+6,可以先凑整成20+3,得到232.减法:-利用数学关系:比如16-8,可以先算16-6=10,再减去2,得到8-利用借位:对于借位的减法,比如37-18,可以先算个位数相减得到7-8=-1,然后十位数相减得到2-1=1,最后结果是19-利用越位减法:例如56-29,可以先计算56-30=26,再加上1,得到273.乘法:-利用倍数关系:如8x6,可以计算2x6=12,再乘以2,得到24-利用分配律:比如24x7,可以计算20x7和4x7分别得到140和28,然后相加得到168-利用特殊乘法:如10的倍数乘法、平方等特殊情况。

4.除法:-利用倍数关系:比如30÷6,可以先算30÷3=10,再乘以2,得到20。

-利用估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先估算商的范围,再逐步细化求解。

二、分数运算:1.分数化简:-利用最大公约数: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约数,得到化简分数。

-利用约分规则:如果分子和分母都可以整除一些数,就可以约分。

2.分数加减法:-找到公共分母: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最小公倍数运算,然后同时乘以适当的倍数,得到分子相加或相减的结果。

3.分数乘除法:-乘法:分别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乘,得到乘积分数。

-除法:将除数的分子和被除数的分母相乘,将除数的分母和被除数的分子相乘,再计算两个乘积之间的除法,得到商。

三、整数和小数运算:1.整数运算:-偶数相加:偶数相加的和仍然是偶数。

-奇数相加:奇数相加的和仍然是偶数或者奇数。

-奇偶数相乘:奇偶数相乘的结果是偶数。

2.小数运算:-小数和整数相加:将小数和整数转化为相同小数位数,然后进行运算。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口算48+52= 237+63= 74+26= 85+15=128+175+25= 64+78+36= 439+302=2、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用简便方法,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板书课题)通过学习,要能步认识减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新课1.教学减法的运算规律。

(1)教学第68页的应用题。

出示题目,读题。

指名学生口答解题算式,老师板书一种方法的算式和结果。

提问:第一种算法是怎样想的?求还剩多少米,还可以怎样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第二种算法又是怎样想的?这两种算法都是求的什么问题?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实际上就是从这个数里减去什么?所以两种算法的结果怎样?说明哪两个式子相等?[板书:36087一113=360一(87十113)]提问:从360里减去87和113这两个数,等于从360里减去什么?(2)题组的计算、比较。

用小黑板出示第68页下面的题组。

请大家在课本上把这几道算式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让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在o里板书等号。

提问:从第一组两个算式里可以看出从30里减去4和6两个数,等于从30里减去什么?第二组呢?第三组呢?(3)归纳运算规律。

在这三组算式里,每组算式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总结出运算规律,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结语读一读。

(4)根据规律填空。

56317426=563 (174o26)3426931=342( o )1284一(600+7)=1284600 o 7324(24+198)=324 o456102=456100 o 2提问:前两题为什么o里都填加号?第三、四题为什么o里都填减号?为什么456一102等于45610027说明:应用这一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整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1)

整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1)

整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教学目标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

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知识点拨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一、加法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即:a+b=b+a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a-(b+c)=a-b-ca-(b-c)=a-b+c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a-b+c=a-(b-c);a-b-c=a-(b+c)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常用的思想方法: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例题精讲模块一:分组凑整【例 1】计算:(1)117+229+333+471+528+622(2)(1350+249+468)+(251+332+1650)(3)756-248-352(4)894-89-111-95-105-94【解析】在这个例题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减法分组凑整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纳与学习

三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纳与学习

三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纳与学习【摘要】加减乘除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简便计算在数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对简便计算方法进行一部分归纳总结。

【关键词】数学;简便计算;方法【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数学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科,加减乘除的基础都是在小学的学习中奠定的。

简便计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使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得数。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除了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法则外,还要掌握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又能提升计算的能力。

人们会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运用简便计算的方法来进行数字计算。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主要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简便计算。

下面就三年级数学中应该学习掌握的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1、补数凑整法在加减法计算中,加数或减数的值接近整十、整百……的数,通过转化使其变成整十、整百……的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可使计算简便。

例如:199+74,在这个算式中,199接近200,可以把199看作200来计算,这样计算的结果就比原来多1,再减去多加的1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计算过程书写形式如下:199+74=(200-1)+74=200+74-1=274-1=2732、交换凑整法在两个数以上进行加减法运算的的时候,其中的几个数通过相加或相减之后,和或差是整十、整百......的数,可以先进行计算,使计算过程简便。

例如:487+321+113+479,在这个算式中,487和113,321和479可分别凑成整百数,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先算487+113得到600,321+479得到800,然后算600+800=1400。

计算过程书写形式如下:487+321+113+479=(487+113)+(321+479)=600+800=1400再例如:321+(279-155),在这个算式中,可去括号转化为321+279-155,321加上279可凑成整百数600,再用600减去155得到445。

加减混合 好的计算方法

加减混合 好的计算方法

加减混合好的计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运算,它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对于这种运算,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数学概念。

一、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原理加减混合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它涉及到加法和减法的混合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顺序。

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优先级:加减混合运算的优先级高于乘除,低于其他复合运算。

在进行运算时,需要先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再进行其他运算。

2. 顺序: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应该先进行优先级高的运算,再进行优先级低的运算。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错误或混淆的情况。

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运算顺序: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首先需要明确运算的顺序。

一般来说,应该按照从高级到低级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先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再进行其他运算。

2. 观察数字特点: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观察数字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在进行整数加减法时,可以将数字拆分成几个较小的数字进行计算,这样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巧用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巧用括号可以起到简化计算的作用。

括号可以用来包含需要优先进行计算的数字或表达式,这样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4. 运用技巧: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将加法或减法运算转化为乘除运算,或者使用一些简便算法来快速计算结果。

三、实际应用举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下面通过几个实际应用举例来说明:1. 计算:35+(23-17)+12=?分析:这道题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首先需要先进行括号内的减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具体步骤是:先算23-17=6,再算35+6+12=53。

因此,最终结果为53。

2. 应用场景:商场购物打折的计算分析:在商场购物打折的计算中,经常会遇到加减混合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减法的一条运算规律及其应用(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的运算规律,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口算48+52= 237+63= 74+26= 85+15=128+175+25= 64+78+36= 439+302=2、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用简便方法,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板书课题)通过学习,要能步认识减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新课1.教学减法的运算规律。

(1)教学第68页的应用题。

出示题目,读题。

指名学生口答解题算式,老师板书一种方法的算式和结果。

提问:第一种算法是怎样想的?求还剩多少米,还可以怎样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第二种算法又是怎样想的?这两种算法都是求的什么问题?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实际上就是从这个数里减去什么?所以两种算法的结果怎样?说明哪两个式子相等?[板书:360—87一113=360一(87十113)]提问:从360里减去87和113这两个数,等于从360里减去什么?(2)题组的计算、比较。

用小黑板出示第68页下面的题组。

请大家在课本上把这几道算式计算一下,看看每组里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让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在O里板书等号。

提问:从第一组两个算式里可以看出从30里减去4和6两个数,等于从30里减去什么?第二组呢?第三组呢?(3)归纳运算规律。

在这三组算式里,每组算式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总结出运算规律,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结语读一读。

(4)根据规律填空。

563—174—26=563—(174O26)342—69—31=342—( O )1284一(600+7)=1284—600 O 7324—(24+198)=324—O456—102=456—100 O 2提问:前两题为什么O里都填加号?第三、四题为什么O里都填减号?为什么456一102等于456—100—27说明:应用这一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教学简便算法。

(1)教学例1。

出示例1。

提问:这道题里两个减数可以凑成怎样的数?根据刚才学习的减法运算规律,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谁再来说一说,这道题用简便算法可以怎样想?按照这样想的过程,黑板上的题怎样算?(板书简便算法的计算过程)小结:例1里两个减数可以凑成整百数,就先求出两个减数的和200,再从724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这样算比较简便。

(2)计算724——(224+30)。

出示题目。

提问:这道题是724减去两个数的和,大家看一看这三个数,先算加法会简便吗?你发现从724里先减去哪个数比较简便?为什么?接下来再怎样算?为什么还要用减法减去307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怎样计算?(老师板书计算过程)板书时结合提问:为什么等于724—224—307并说明这是把刚才的规律反过来应用。

小结:这道题是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由于724减去224可以口算,所以就反过来应用刚才的规律,从724里先减去224,再减去30。

这样算比较简便。

(评析:这里补充了这一类型的练习题进行讲解,不仅使学生认识这一运算规律还可以反过来应用,加深了对这一规律的理解,还可以为下面例2的教学作好铺垫,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和掌握应用这一规律使计算简便的关键。

)(3)教学例2。

出示例2。

提问:减数301接近几百?可以看做哪两个数的和?这样,400—301就可以写成400减去哪两个数的和?[板书:=400一(300+1)]现在你能看出怎样算比较简便吗?(板书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用简便算法是怎样想的?追问:这里是怎样用刚才学到的规律的?(反过来用)小结:当减数接近整百数又比整百数稍大一点时,可以把它看成是几百加几的和,反过来应用刚才的规律,先减去几百,再减去几,这样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2题。

(1)指名两人板演左边两题的连减题,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2)指名两人板演右边两题,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3)提问:这里四道题的简便算法,第一步得到的都是怎样的数?指出:这里应用减法的运算规律简便计算,关键是看能不能先得到整百数再减。

如果能先得到整百数,就可以应用规律使计算简便。

2.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小黑板出示。

提问:第(1)题里两道算式结果是不是相同?第(2)题呢?这说明了什么?第(1)题里哪个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第(2)题里哪个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下面一个算式的计算为什么不简便?(两个数的和不是整百数)你能看出这样的题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用简便方法算吗?(第一步能得到整百数以后再减)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减法运算的规律是什么?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关键要看什么?五、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2、3题。

(十)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4~6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学会—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又比整百(整十)数稍小一点的数的简便算法,能按简便算法正确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用简便方法计算。

239十102=458+203=230—102=500—203=指名学生口答过程,老师板书。

选择两道题,让学生说明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里的第二个加数或者减数有什么特点?用简便算法时,都是把它看做怎样的数计算的?指出: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如果加数或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就可以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这样计算起来就比较简便。

2.下面各组算式里哪个得数大?为什么?264+98 135+297 351——96 516——397264+100 135十300 351——100 516——400提问:每组里哪道题的加数或减数接近整百数?哪道题计算可以用口算?能不能像前面复习第1题那样把接近整百的数先看做整百数,用简便方法来计算呢?(评析:这里通过题组比较,一方面使学生应用和、差的变化规律判断,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例题时分析、推理,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也便于学生联想到可以把每组第l小题里的加数或减数先看做整百数来计算。

紧接着的提问便是在对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数的特点,联想起按前面复习的方法计算,使复习和新课紧密联系,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

(1)出示例3:现在我们看第一组里的第1小题。

+98)(板书:264(2)提问:怎样算比较简便?(板书:264+100)加上100后比原来的得数大了还是小了?怎么办?(板书:一2;并在整个算式前板书:=) 你能说一说264+98=264+100—2是怎样想的吗?结果是多少?(板书得数)(3)小结:这道题把98看做100来加,多加了2,所以要减去2。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135+297:第二组的第1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板书:135+297)(2)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谁来说一说,用简便方法计算是怎样想的?(3)小结:如果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又比整十、整百数稍小一点,可以先看做整十、整百数加,然后多加了几就减几。

3.教学例4。

(1…)出示例4:第三组第一小题用简便算法要怎样想,怎样算呢?(板书:351—96)(2)指名学生口答出先看做100减。

(板书:=351一100)减去100后比原来的得数是大了还是小了?怎么办?(板书:+4)追问:为什么减去100后要加上47结果是多少?(板书得数)(3)小结:把96看做100减,多减去了4,所以再加上4。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516—397:第四组第一小题用简便方法怎样算,你知道吗?(2)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提问:这样做的时候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加上37(3)小结:如果减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又稍小一点,可以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减,然后看多减了几就加上几。

5.对比。

提问:例3和例4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指出:例3和例4里都是把接近整十或整百的数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然后看如果多加了几就要减去几,如果多减了几就要加上几。

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l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提问:第一行为什么要减去后面的几,第二行却要加上后面的几?2.练习十四第4题。

用小黑板出示,说明要求,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让学生口答练习情况,老师板书。

要求学生说明是怎样想的。

3.“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选择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板书课题)当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用简便算法要怎样想?强调:当加数或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又稍小一点的时候,可以用简便算法,就是先把这个加数或减数看做整十、整百数计算,但要注意,多加了的要减去,多减去的要加上。

五、课堂作业:第5、6题。

(十一)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练习十四第7—1l题和思考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

练习十四第7题。

’2.揭示课题。

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二、计算练习1.练习十四第8题。

(1)提问:竖着比,每组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横着比,接近整百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练习前两组。

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

结合提问:做第一组两题时是怎样想的?第二组减法里最后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为什么减27(4)提问:这两组题里减去的或加上的都是接近整百的数,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指出: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点的数时,可以先把它看做几百与几的和,加上或减去几百,再加上或减去几;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计算,然后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

2.练习十四第9题。

(1)学生分两组练习。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练习本上做一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