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考试题及答案-201X年最新版
测量不确定度试题0701

测量不确定度基本知识培训测验题李正东编姓名一.填空题成绩□优□良□中1.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的因果关系是确定的事件被称为事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结果不可预知的事件被称为事件,也称事件。
2.随机变量具有的二个特点是性和性。
3.随机变量的主要特征值包括和等。
4.表示随机变量本身大小的取值中心,也称。
其估计值为一系列测量结果的。
5.测量误差是和之差,测量误差也称之为误差。
6.相对误差是除以所得之商。
其近似值等于误差除以所得之商。
7.误差通常按其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误差、误差和误差三类。
8.在同一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被称之为误差。
9.在同一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分量,被称之为误差。
10.给定条件下,误差明显超出了预期值,被称之为误差,也称或误差。
11.为消除或减小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应将值与未修正的测量结果用法相加。
12.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增加测量次数,取其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结果的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13.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
14.标准不确定度是以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数学符号为。
15.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方法有两类:A类评定是用对列观测值进行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是用对列观测值进行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16.引起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可分为影响和影响两类。
但不要因此把用A类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亦不要把用B类方法评定不确定度称为。
17.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按其它各量的和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被称之为不确定度,它是测量结果的估计值,数学符号为。
18.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应按定律计算,当各输入量彼此不相关时,协方差项等于,其数学表达式为u ,式中的被称为灵敏度c系数。
该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影响程度。
19.为使测量结果以更高的置信概率落在某量值区间内,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2~3的数字因子,该因子称为因子,乘以该因子后的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数学符号为。
不确定度分析考核试题.doc

不确定度分析考核试题不确定度评估试卷第1页共7页不确定度分析考核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有和。
2计算标准偏差我们用常用的计算公式为3在测量结果的数字表示中,由若干位可靠数字加上位可疑数字,便组成了有效数字。
4标准不确定度是以表示测量不确定度。
5大部分国家规定,未注明包含因子k值时,k=6某量真值为A,测得值为B,则绝对误差为,相对误差为。
7小概率事件通常指概率小于的事件.8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表述为。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23分)1.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达式是:()A.L=23. 68 + 0. 01mB. 1=4. 091 + 0. 1000mAC.T=12.563D. Y=(l. 6701011Pa2.扩展不确定度评定分为:()A、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确定后,乘以一个包含因子。
B、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给定概率的包含因子。
C、A+B3.某计量员测得一铁板厚5. 65mm,被测量真值为5. 70mm,绝对误差为:()A.0.05mm.B. -0. 05mmC. 0mmD. | —0.05mm |4.出不确定度报告时,一般取()有效数字。
A 1位B 2位C 1至2位D 3位5.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A.标准误差B.标准不确定度C.标准不准确度D.标准不精密度E.标准离散度6.在实践中,测量不确定度不可能来源:()A.对被测量的定义完善,方法理想1 不确定度评估试卷第2页共7页B.对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的偏移C.赋予计量标准的值和标准物质的值不准D.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E.在表面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7.用于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信息一般不来源:()A.以前的观测数据B.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C.由观测列统计结果的统计分布,数据处理D.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E.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8.以下哪条不符合扩展不确定度含义:()A.是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B.有时也被称为范围不确定度C.有时也被称为展伸不确定度D.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平方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E.通常用符号U表示9.测电压真值为100V ,用电压表测试时,指示值为80V ,则示值相对误差为()A 25% ;B -25%;C +20%;D -20%10.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有()。
检测不确定度试题及答案

检测不确定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检测不确定度的A类评估通常基于什么?A. 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B. 仪器的校准证书C. 测量设备的规格D. 测量人员的经验和直觉答案:A2. 检测不确定度的B类评估通常基于什么?A. 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B. 仪器的校准证书C. 测量设备的规格D. 测量人员的经验和直觉答案:B3. 检测不确定度的合成不确定度是如何计算的?A. 所有不确定度分量的平方和B. 所有不确定度分量的平方根C. 最大不确定度分量D. 平均不确定度分量答案:B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检测不确定度?A. 测量设备的精度B. 测量环境条件C. 测量方法的复杂性D.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答案:A、B、C、D2. 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可以包括哪些内容?A. 仪器误差B. 环境条件变化C. 测量方法的系统误差D. 测量结果的统计分布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是测量过程的可选步骤。
答案:错误2. 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答案:正确3. 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只适用于复杂的测量过程。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检测不确定度评估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检测不确定度评估的目的是估计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精确度,以便用户可以了解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描述一下如何进行A类评估。
答案:A类评估是通过统计分析测量数据来确定的。
这通常涉及计算多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然后使用这个标准偏差来估计测量的不确定度。
五、计算题1. 如果一个测量值的不确定度为±0.5单位,测量值为50单位,请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答案:合成不确定度 = 测量值× 不确定度比例= 50 × (0.5 / 50) = 0.5单位提示语:请仔细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综合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包含因子2之后,其扩展不确定度所确定分散区间的置信概率约为()。
A.68%B.95%C.99%D.100%正确答案:B解析:正态分布节置信水平p与包含因子kp,之间的关系如表5.5-1所示。
知识模块: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2.不相关,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u(x1)和u(x2),则x1-x2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A.u(x1)-u(x2)B.u(x1)+u(x2)C.D.正确答案:D解析: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这些其他量的方差和协方差适当和的正平方根,称之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故x1-x2的合成不确定度为知识模块: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3.已知v=xyz,则x或u(x)的灵敏系数cx=()。
A.xB.xyC.xyzD.y正确答案:D解析: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称为灵敏度。
x相关的灵敏系数,它等于在输入估计值x处评定的模型函数/关于x的偏导数。
故cx=yz。
知识模块: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4.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定量表征。
A.误差B.修正范围C.真值D.质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5.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
A.误差B.测量准确度C.测量不确定度D.测量精密度正确答案:C解析: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测量的量值。
测量结果的质量(品质)是量度测量结果可信程度的最重要的依据。
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测量结果的可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
所以,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才是完整并有意义的。
测量不确定度考题(v1.0)

测量不确定度考核试卷部门: 姓名: 日期: 总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 ] A. B 类评定B.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相对标准不确定度D. A 类评定2、一个随机变量在其中心值附近出现的概率密度较大,该随机变量通常估计为:[ ] A.三角分布 B.均匀分布 C.正态分布 D.梯形分布3、对一个量x 进行多次独立重复测量,并用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则计算标准偏差应用:[ ]A. B.C. D.4、若已知随机变量x 的变化范围为± 0.6mm ,且估计其分布为正态分布,则标准不确定度为:[ ] A. 0.2mm B. 0.6mm C. 1.8mm D. 0.3mm1)()(12--=∑=n x x x S ni i i )1()()(12--=∑=n n x x x S ni i)1()(lim)(12--=∑=n n x ni iμμσ)1()()(12--=∑∑=n m x x x S ni ip5、用砝码检定一台台秤,对此工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应评定的量为:[ ]A.砝码的不确定度B.台秤的不确定度C.台秤的示值误差D.台秤的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6、以下扩展不确定度表示正确的是:[ ]A. ms=100.02147g±0.79mgB. ms=100.021g;U95=0.79mg;veff=9C. ms=100.02147(79)g; veff=9;括号内为U95之值D. ms=(100.02147±0.00079)g; veff=9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1、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一个参数。
[ ]2、标准不确定度就是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
[ ]3、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 ]4、单次测量的标准差是一次测量得到的标准差。
[ ]5、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一种极端情况(样本无穷大时)。
最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考试题答案填空题(每题4分 共40分)1 测量误差=测量值- 真值2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 分散性 ,与 测量结果 相联系的参数。
3 不确定度可以是诸如 标准偏差 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 半宽度 。
4 扩展不确定度定义: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 大部分 可望含于此区间。
5 包含因子定义: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相乘 之数字因子。
6 标准不确定度A 类评定:是用对观测列进行 统计分析 的方法,以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7 标准不确定度B 类评定:用 不同于 A类的其他方法,以估计的标准偏差表示。
8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按其它各量的 方差 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9 最后结论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或扩展不确定度,其有效数字很少超过 2 位数(中间计算过程的不确定度,可以多取一位)。
10 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位取到 测量结果 相应的有效位数。
计算题(每题10分 共60分)1 y =x 1+x 2,x 1与x 2不相关,u (x 1)=1.73mm ,u (x 2)=1.15mm 。
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y )。
【答】c () 2.077mm u y 2 123x x y x =,且各输入量相互独立无关。
已知:x 1= 80,x 2= 20,x 3= 40;u (x 1)= 2,u (x 2)= 1,u (x 3)= 1。
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y )。
【答】输出量是各输入量的商和积,采用相对不确定度计算比较方便,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r (y )为:()()0.061c cr u y u y y====因为题目要求求u c (y ),12340x x y x == 所以c cr ()()400.061 2.44u y y u y =⨯=⨯=3 用一稳定性较好的天平,对某一物体的质量重复测量10次,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0.01g 10.03 g 9.99 g 9.98 g 10.02 g10.04g 10.00 g 9.99 g 10.01 g 10.03 g(1) 求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2) 求上述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3) 用同一天平对另一物体测量2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0.05 g 和10.09 g ,求两次测量结果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考试题

不确立度评定培训考试题答案姓名:工作部门:培训时间:年月日~月日考试时间:年月日阅卷人署名总分:丈量不确立度填空题(每题 4分共 40分)1丈量偏差=测得量值减参照量值。
2丈量不确立度定义:利用可获取的信息,表征给予被丈量量值分别性,是非负的参数。
3不确立度能够是诸如称为标准丈量不确立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了然包括概率的区间半宽度。
4扩展不确立度定义:合成标准不确立度与一个大于 1的数字因子的乘积。
5包括概率定义:在规定的包括区间内包括被丈量的一组量值的概率。
6包括区间定义:鉴于可获取的信息确立的包括被丈量一组量值的区间,被丈量值以必定概率落在该区间内。
7仪器的不确立度:由所用的丈量仪器或丈量系统惹起的丈量不确立度的重量。
8GUM的三个前提假定: 1.输入量的概率散布呈对称散布;2.输出量的概率散布近似为正态散布或t散布; 3.丈量模型为线性模型。
9最后结论的合成标准不确立度或扩展不确立度,其有效数字极少超出2位数(中间计算过程的不确立度,能够多取一位)。
10丈量不确立度的有效位取到测得量值相应的有效位数。
计算题(每题 10分共 60分)1y x1x2x1与x2u x1u x2。
求合成标准不确立度u c y) 。
=,不有关, (, ((【答】u c ( y)u 2 ( x1 )u 2 ( x2 )222y x1x2,且各输入量互相独立没关。
已知:1= 80,x2= 20,x3; u x1, u x2x3x=40 ( )=2 ()=u x3)= 1。
求合成标准不确立度u c y。
1, (()【答】输出量是各输入量的商和积,采纳相对不确立度计算比较方便,相对合成标准不确立度 u cr ( y) 为:u cr ( y)u c ( y)u r 2 ( x 1 ) u r 2 ( x) u r 2 ( x 3 )y222u(x 1 ) u( x 2 ) u(x 3 ) ( 2 )2 ( 1 )2 ( 1 ) 2x 1 x 2 x 380 20 40因为题目要求求 u c ( y) ,yx 1 x 2 40x 3因此u c ( y) y u cr3 用一稳固性较好的天平,对某一物体的质量重复丈量10 次,获取的丈量结果分别为:10.01g 10.03 g 9.99 g 9.98 g10.02 g10.04g 10.00 g 9.99 g 10.01 g10.03 g(1) 求 10 次丈量结果的均匀值;(2) 务实验标准偏差;(3) 用同一天平对另一物体丈量2 次,丈量结果分别为: 10.05 g 和 10.09 g ,求两次丈量结果均匀值的标准不确立度。
通用计量术语和测量不确定度知识竞赛试题

但又要确保其处于受控范围之内 。有的
校准的目的是 :
计量器具其使用中允许误差可扩大一
11 确定示值误差 ,并可确定是否在
些 。例如 ,非自动衡器使用中的允许误 预期的允差范围之内 ;
差规定为首次检定时允许误差的两倍 。 21 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 ,可调
但切记 ,后续检定的允差与首次检定允 整测量器具或对示值加以修正 ;
B1 R = ( 5005 ±34) ×10Ω
C1 R = ( 50105 ±0134) kΩ
21 频率 10μs - 1 可以写为
。
A110 - 5s - 1
B1107s - 1
C110MHz
31 空调机的功率以匹为计量单位是不规范的 , 应该
采用制冷量 、输入功率等规范数据来说明 。按约定俗成的
60 中国计量 总第六十八期 2001. 7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技 术 篇 计量培训
CHINA METROLO GY
差应该是一致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使
31 给任何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
用中的允差 。
他特性值 ,给参考物质特性赋值 ;
使用中检验的要求同样也可作为
41 确保测量器给出的量值准确 ,实
使用者日常校验的依据 ,用规定的方法 现溯源性 。
进行校准与试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
确可靠 。但使用者自行校验不能作为法 法 ,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 。校准
21 将测量器具所指示或代表的量 法 ,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 。检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考试题答案
填空题(每题4分 共40分)
1 测量误差=测量值- 真值
2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 分散性 ,与 测量结果 相联系
的参数。
3 不确定度可以是诸如 标准偏差 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 半宽度 。
4 扩展不确定度定义: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 大部分 可望
含于此区间。
5 包含因子定义: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相乘 之数字因子。
6 标准不确定度A 类评定:是用对观测列进行 统计分析 的方法,以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7 标准不确定度B 类评定:用 不同于 A 类的其他方法,以估计的标准偏差表示。
8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按其它各量的 方差 和
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9 最后结论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或扩展不确定度,其有效数字很少超过 2 位数(中间计
算过程的不确定度,可以多取一位)。
10 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位取到 测量结果 相应的有效位数。
计算题(每题10分 共60分)
1 y =x 1+x 2,x 1与x 2不相关,u (x 1)=1.73mm ,u (x 2)=1.15mm 。
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y )。
【答】
c () 2.077mm u y 2 123
x x y x =,且各输入量相互独立无关。
已知:x 1= 80,x 2= 20,x 3= 40;u (x 1)= 2,u (x 2)= 1,u (x 3)= 1。
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y )。
【答】
输出量是各输入量的商和积,采用相对不确定度计算比较方便,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r (y )为:
()()0.061c cr u y u y y
====
因为题目要求求u c (y ),
123
40x x y x == 所以
c cr ()()400.061 2.44u y y u y =⨯=⨯=
3 用一稳定性较好的天平,对某一物体的质量重复测量10次,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为: 10.01g 10.03 g 9.99 g 9.98 g 10.02 g
10.04g 10.00 g 9.99 g 10.01 g 10.03 g
(1) 求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2) 求上述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3) 用同一天平对另一物体测量2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0.05 g 和10.09 g ,求两次测量结果
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答】
(1) 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求取如下:
10110.0110i i m m ==
=∑g
(2) 先求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
()0.02g s m ==
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1倍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0.0063g u m s m ==
(3) 测量结果分别为:10.05 g 和10.09 g 的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10.07g)0.014g u ==
4 某长度测量的四个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u 1= 16nm ,u 2=2
5 nm ,u 3=2 nm ,u 4=
6 nm ,
(1) 若上述四项不确定度分量均独立无关,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
(2) 若u 1和u 4间相关系数为
1,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
【答】
(1) 四项不确定度分量均独立无关,采用方和根方法合成:
22222222c 123416252630.35nm u u u u u =+++=+++= (2) 若u 1和u 4间相关系数为
1,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为: 222c 1423
222
()1025227nm u u u u u =-++=++ 5 校准证书上给出标称值为10 Ω的标准电阻器的电阻R S 在23℃为
R S (23℃)=(10.000 74±0.000 13) Ω
同时说明置信水准p =99%。
求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 rel (R S )。
【答】
由于U 99=0.13mΩ,查表3.1得k p =2.58,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 (R S )=0.13mΩ/2.58=50m Ω 估计方差为相应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 rel (R S )为
6rel ()()510S S S
u R u R R -=⨯=
6 机械师在测量零件尺寸时,估计其长度以50%的概率落在10.07mm 至10.15mm 之间,并给出了长度l =(10.11±0.04)mm,这说明0.04mm 为p =50%的置信区间半宽度,在接近正态分布的条件下,求长度l 的标准不确定度。
【答】
查表3.1, k p ==0.67,则长度l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l )=0.04mm/0.67=0.06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