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及胶体(作业).共33页

合集下载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4常见的分散系胶体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4常见的分散系胶体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作业4 常见的分散系、胶体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纳米碳是一种直径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纳米材料。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透过滤纸④不能透过滤纸⑤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③⑤B.②③C.②④D.①③2.下列属于分散系的是( )A.Cl2B.NaClC.KClO3D.盐酸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种物质里分散着另一种物质的液体是溶液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在10-9~10-7 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与胶体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5.有首歌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溶液,能永久在空气中稳定存在B.雾是胶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存在C.雾是乳浊液,不能稳定存在D.雾是悬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6.下列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顺序:浊液>胶体>溶液B.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稳定存在C.溶液和胶体通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而浊液不透明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7.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是纳米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

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可能正确的是(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B.纳米碳酸钙会产生丁达尔效应C.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D.纳米碳酸钙的粒子能通过滤纸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8.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淀粉溶液B.硫酸钠溶液C.石灰乳D.烟9.已知胶体遇到酸、碱、盐的溶液均可沉淀。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一、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二、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分散质的直径 <1nm (粒子直径小于10-9m ) 1nm -100nm (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 >100nm (粒子直径大于10-7m )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石灰乳、油水等 性质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 不能 不能 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第二章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第二章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 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二)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来态分,有 类型9种。
2、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可大分小为 种 :三
电场作用下胶体有什么表现? 动画演示
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3).电泳: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胶粒带电规律:
(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 离子带正电。如:Fe(OH)3胶体
(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 胶体吸附阴离子带负电。如:H2SiO3胶体 (3)淀粉胶粒.蛋白质胶粒不带电荷
渗析: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
或离子,提纯, 精, 烧杯中能够检测出的是: 氯化钠 检测不出的是:淀粉
动画演示1 动画演示2
3、胶体的性质
Fe(OH)3胶体
可以看到一条光亮 的通路
丁达尔现象
CuSO4溶液
看不到光亮的 通路 不发生丁达尔现象
(1)丁达尔效应
现象: 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
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成因: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应用: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
不能。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 的物理方法。
(2)、布朗运 动
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布朗运动并 不是胶体粒子 特有的运动方 式
(4)介稳定性
分散系 溶液

化学《分散系及胶体》ppt

化学《分散系及胶体》ppt

分散系的应用
总结词
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详细描述
分散系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在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分散 系常用于制备涂料、颜料、催化剂等;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分散系常用于药物输送、基因治疗等;在环境科学 中,分散系常用于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
分散系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
分散系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检测污染物和有害物质,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污染治理
分散系也可以用于环境治理,如利用胶体吸附和沉降等方法处理污水和废气等。
07
结论与展望
分散系和胶体的研究结论
1
分散系和胶体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 应用价值。
2
分散系和胶体具有多种特性和应用,如溶液、 乳浊液、溶胶等。
稳定性与聚沉
胶体粒子的电荷可以使其相互排斥,保持分散状 态不聚集成大颗粒,这种现象称为稳定性。
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布朗运动
由于胶体粒子不断进行无规则运动,使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 向的撞击不均匀,从而产生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由于胶体粒子具有布朗运动,因此它们会从高浓度区域向低 浓度区域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
05
胶体的制备和纯化
胶体的制备
制备方法
包括凝聚法、分散法、包覆法等,凝聚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将离子 或分子混合在一起,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剂,形成胶体粒子。
影响因素
制备过程中的温度、浓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都会影响胶体的粒径和稳定 性。
胶体的纯化
纯化目的
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原料,使胶体粒子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改进产品性能
通过分散系对物质的改性,可以改善化学工业产品的性能, 如表面活性剂、涂料等。

分散系及胶体(作业)

分散系及胶体(作业)

2、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 质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式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3.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 [ A ] A.水银 B.烟、云、雾
C.有色玻璃
D.淀粉溶液
4.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D ] A.蒸发 C.稀释 B.从外观观察 D.利用丁达尔现象实验
淀粉胶体和 NaCl溶液 于半透膜内 蒸镏水
应用: 胶体净化、 提纯使胶 体和溶液 分离
胶体的应用:
(1)静电除尘 (2)土壤的保肥 (3)石膏制豆腐 (4)明矾净水原理 (5)江河入口处形成三角洲 ……
练习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有光亮通路
无光亮通路
胶体和浊液的比较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 水 滤纸上无杂质 滤纸上有杂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溶液
胶体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 上可看到有一条光带,这个现象叫丁达尔现 象。利用此性质可鉴别胶体与溶液。
*胶体聚沉的条件
(1)加入少量的电解质溶液 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2)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3)加热 增加碰撞机会 (4)搅拌 增加碰撞机会
5、渗析
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 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 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1.1.2分散系和胶体(导学案)高一化学(原卷版)

1.1.2分散系和胶体(导学案)高一化学(原卷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素养。

2.通过动手实验、现象观察、原理分析,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应用,初步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探究”的化学素养。

【学习重点】分散系的分类及本质区别、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难点】理解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课前预习】旧知回顾:1.现有下列物质:①H2O ②空气③Mg ④CaO ⑤H2SO4⑥Ca(OH)2⑦CuSO4·5H2O ⑧碘酒⑨C2H5OH和⑩NaHCO3。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2.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均匀、透明、___________的特征。

其中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叫做_______,被分散的物质叫做______。

如食盐水等。

新知预习:1.分散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uSO4溶液、泥水、振荡后的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 的分散系。

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叫做________________ ,可被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 胶体和溶液。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 向移动的现象。
应用:静电除尘
胶粒带电性:胶体粒子通过吸 附离子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 吸附同种电性的电荷。如 Fe(OH)3胶粒吸附带正电的阳离 子,硅酸胶粒则吸附带负电的 阴离子,同种胶粒之间相互排 斥,阻碍了胶粒的变大,使之 不易聚沉,从而胶体具有一定 的稳定性。
②按分散质的粒子大小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溶液 小于1nm
分散系 胶体 1nm~100nm之间 浊液 大于100nm
本质区别:粒子直径大小
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结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区分溶液与胶体的方法) 胶体特有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可见光的波长相近,胶粒 对可见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海洋中的阳光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树林中的阳光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晚会上的灯光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②按分散质的粒子大小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①按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分散质
分散剂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共32张PPT)
液 固
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混合物)。

分散系及胶体

分散系及胶体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 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光亮“通路”的 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效应).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胶粒对光有 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1.鉴别胶体和溶液。 2.能证明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
(溶液)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
分散质
气 液
分散剂
气 气

实例
空气 云、雾、水蒸 气 烟、灰尘 泡沫、汽水、盐酸 牛奶、白酒、果汁 糖水、食盐水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溶液
外观 均一透明
胶体
均一透明 1nm~100nm
浊液
不均一、不 透明 >100nm
红褐色
FeCl3溶液中存在微弱的水解,生成极少量的Fe(OH)3 , 加热, 加大水解程度, 使Fe(OH)3聚集成较大颗粒 ——胶体 注意: a. 水加热至沸腾 b.逐滴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 c.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条件:饱和FeCl3溶液、沸水
4、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烟 分分 散散 剂质 :: 空灰 气尘 (颗 气粒 )( 固 )
盐酸 分分 散散 剂质 :: 水氯 (化 液氢 )气 体 ( 气 )

分分 散散 剂质 :: 水酒 (精 液( )液 )
彩色玻璃 分分 散散 剂质 :: 玻氧 璃化 (亚 固铜 )( 固 )
气溶胶
晨雾

白云
固溶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5、胶体的应用:
(1)静电除尘 (2)土壤的保肥 (3)石膏制豆腐 (4)明矾净水原理 (5)江河入口处形成三角洲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