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

合集下载

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德育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德育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德育原则(principlesofmoraleducation)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德育规律的体现,受德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一定阶级、民族和文化的特点。

是制订德育计划,选择德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德育过程的依据。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提出言行一致、因材施教、以身作则、长善救失、笃志、自省、锻炼意志等原则。

宋代朱熹主张知为先,行为重,积极教育与消极预防结合。

德育原则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

德育原则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

德育原则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德育原则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而德育原则作为指导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更是备受关注。

今天,我们将以德育原则中的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为主题,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原则,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

1. 爱人之初,性本善。

爱是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爱是一种温暖,一种包容,一种善待,一个引导学生向善的力量。

2. 真亦真亦善,不偏不倚。

真是德育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真实地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3. 善善良美德,尊师重教。

善是德育的目标和归宿。

唯有培养学生的善良品格和美好情感,方能实现德育的价值。

4. 美容貌美丽,品德高尚。

美是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外在美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的高尚品德和良好修养。

5. 力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力是德育的动力和助推器。

唯有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才能实现德育的目标。

6. 忍宽容大度,忍让生长。

忍是德育的润泽和培养力。

只有在包容和谅解中,学生才能有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7. 和和谐共处,和睦相处。

和是德育的环境和状态。

和睦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条件。

8. 诚真诚待人,诚信为本。

诚是德育的品质和准则。

只有在真诚待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坚实的品德。

9. 智知识渊博,智慧学识。

智是德育的素养和载体。

只有通过知识和智慧的积淀,学生才能真正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品德。

德育原则的9个基本原则记忆口诀,是德育工作的指导和核心。

通过爱、真、善、美、力、忍、和、诚、智这9个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以这9个原则为准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修养,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德育原则含义及要求

德育原则含义及要求

德育原则含义及要求
德育原则是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
准则。

它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德育工作的特点制定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准则或要求。

以下是德育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要求:
1. 导向性原则: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总任务。

2. 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4. 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5.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6.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
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教育学里的德育原则

教育学里的德育原则

教育学里的德育原则
1.个别差异原则:德育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来进行,注重个别差异
的教育需求和潜能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特点和需求,德育需要针
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引导和培养。

2.实践性原则:德育应当从实践中来,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培养学
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活动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使其能够
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道德的重要性。

3.自主性原则:德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使其能够
自觉地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

德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价值观,而
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来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
德行为。

4.整体性原则:德育应当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与学科教育
相结合,与学校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德育课程中,
而是应当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包括各种学科的教育和学校的管理。

5.活动性原则:德育应当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来进行,包括课堂教学
活动、学校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通过活动的方式,学生能够参与
其中,积极思考和实践,从而增强道德品质的培养效果。

6.以人为本原则:德育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注重培
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

德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德育原则的八大原则

德育原则的八大原则

德育原则的八大原则
德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在德育教育中,有许多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

下面是德育原则的八大原则:
1. 师生互信原则: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学生也应该充分信任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2. 自我约束原则:学生应该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自我约束,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3. 以身作则原则: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行为典范,引导学生学习正面的道德行为。

4. 个性发展原则:德育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保持自我个性的表达,并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

5. 爱国主义教育原则:德育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6. 公平公正原则:德育教育应该保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学生,让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机会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

7. 实践教育原则: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道德知识,通过实践掌握道德行为。

8. 民主教育原则:德育教育应该注重民主教育,让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德育原则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遵循
这些原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

8个德育原则的背诵口诀

8个德育原则的背诵口诀

8个德育原则的背诵口诀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一项重要教育工作。

通过德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成为有道德、有素质、有责任感的人。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包括8个德育原则的背诵口诀,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原则。

口诀一:自律纪律要遵守守时守规是应该的守秩序守纪律是常态不怠慢,不逾矩,处世有规矩。

这个口诀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要遵守纪律和自律的重要性,要在生活中守时守规、守秩序守纪律,做一个守规矩的人。

口诀二:诚实守信是美德言行一致是原则不说虚假,不欺骗,坦诚待人是底线这个口诀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要保持诚实守信的美德,要言行一致,不说虚假,不欺骗他人,以坦诚待人为底线。

口诀三:团结友爱共进步包容宽容心胸宽大尊重他人,接纳差异,合作共事才能进步这个口诀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要树立团结友爱的精神,要包容宽容,尊重他人,接纳差异,只有合作共事,才能取得进步。

口诀四:勤俭节约是美德培养节约习惯要知道不浪费,不奢侈,花钱要有计划这个口诀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要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要知道节约的重要性,不浪费不奢侈,花钱要有计划。

口诀五:助人为乐是美德关心他人要善良帮助他人,热心公益,伸出援手,让世界更美好这个口诀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要助人为乐的美德,要关心他人,善良待人,热心公益,伸出援手,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口诀六:热爱生活心态积极乐观向上是必要的健康快乐,积极向上,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这个口诀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要热爱生活,保持积极的心态,要乐观向上,健康快乐,只有积极向上,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口诀七:学习刻苦勤奋知识成才要全面不懒惰,不拖延,要有自律精神这个口诀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要学习刻苦勤奋,知识成才要全面,不懒惰不拖延,要具备自律的精神。

口诀八:爱护环境是责任保护自然要尽力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环保行动才能实现这个口诀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要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要尽力进行垃圾分类,节约能源,只有通过环保行动,才能实现环境的保护。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德育原则在教招考试中一直是一个重要考点,下面老师罗列一些在考试中作为高频考点经常遇到的几个原则,对于此部分知识点大家在备考时要以单、多、判、简、案等全题型进行备考。

一、导向性原则原则含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判断方法:在这个原则中我们要注意抓关键词:理想性和方向性(2)运用要求: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背诵口诀:政治目标要实现二、疏导原则原则含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判断方法:判断案例是否运用了疏导性原则的三个标准标准一:案例中有对学生“晓之以理”的关键词(说服、说理、苦口婆心、劝导、谈心),即可判定运用了疏导性原则。

标准二:案例中有教师对学生表扬鼓励的关键词句(表扬、赏识、激励、称赞、赞许),即可判定运用了疏导性原则标准三:案例中含有对学生“因势利导”的关键信息,即可判定运用了疏导性原则,如教师根据学生某方面的特点(兴趣、志趣),委托他任务或职务(如担任卫生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等)。

(2)常考俗语:俗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运用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背诵口诀:手表(表扬)因(因势利导)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盗(讲道理)了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严慈相济原则)原则含义: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1)判断标准:判断案例中教师教育方式是否有违这一原则的标准:①案例中如果出现了老师不人道地体罚学生和心罚学生(训斥)等现象,则说明其只有严格要求,而缺乏尊重信任;②如果案例中出现了教师对学生犯错后迁就、姑息等现象。

八大德育原则

八大德育原则

八大德育原则一、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育目标要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激励、正面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评价学生坚持知行统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想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发挥教师集体作用,争取家长、社会的配合,保持德育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二、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导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男生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高频考点之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这一块的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主观题与客观题都属于高频考点,在主观题中以案例分析题为主要考法,而客观题则是给一段材料然后选出相符合的德育原则。

因此德育原则不仅要背下来,还要理解每条原则的含义。

接下来本文将对德育原则的其中几条进行分析。

1.知行统一原则:德育工作中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

这一原则的要求不只是学生自身表现出对道德的认识以及良好的行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要求也应该是从认识以及行为上进行。

同时老师本人也应该做到,成为学生的榜样。

2.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从字面意思上即可理解这一原则的要求不仅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说服教育以及对学生的正面引导,还体现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班级的守则等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也就是两者需要同时进行。

3.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这一原则又称为长善救失,也就是说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不仅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还要利用这些优点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渐将其自身的不足之处转化为有利于学生的方面。

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德育力量,即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要教会学生的是一致的。

并且进行德育时要处理好衔接,也就是想要教的内容前后不能相差太多。

【习题再现】
1.孔子的弟子颜回评价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疏导性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答案】C。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良同学有许多毛病。

陈老师心想,像杨良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

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杨良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
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杨良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答案】(1)陈老师主要运用了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2)案例中陈老师一分为二地看待和评价学生,通过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使之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通过激励学生,使之产生战胜自我的积极体验和信心,发挥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以上为德育原则知识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可查看中公教师网-教育学频道
中公讲师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