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管理郭亚军》第八章复习思考题.doc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运营管理郭亚军

旅游景区运营管理郭亚军

旅游景区运营管理1. 引言旅游景区是吸引游客前往的热门目的地,其良好的运营管理对于提升游客体验、保障景区安全和提高景区收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包括景区规划、人员管理、安全管理、营销推广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

2. 景区规划景区规划是确保景区运营顺利进行的基础,主要包括景区的空间布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规划等方面。

景区的空间布局应该合理,使得游客能够方便地游览景点,同时提供舒适的服务设施。

在设施建设方面,需要根据景区的特点和游客需求进行建设,确保安全、美观且环保。

此外,服务设施规划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提供便利的休息、餐饮和购物等设施。

3. 人员管理景区的人员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包括景区员工的招聘、培训和工作安排等方面。

景区员工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招聘过程应注重人才的选拔,根据岗位要求招聘合适的人员。

培训是提升员工能力的关键,应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技能和服务意识。

工作安排方面要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岗位,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营。

4. 安全管理景区的安全管理是保障游客安全的重要环节。

景区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和引导。

同时,景区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的安全性,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景区应迅速响应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5. 营销推广景区的营销推广是吸引游客和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关键。

景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营销推广,如开展特色活动、与旅行社合作、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等。

此外,景区应注重口碑营销,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用户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营销推广活动应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制定不同的策略,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6. 财务管理景区的财务管理是景区运营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景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景区资金的安全和合理运用。

景区应做好财务预测和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支出,优化资金利用效益。

《旅游景区管理》试题及答案

《旅游景区管理》试题及答案

旅游景区管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提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本地向性的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主要在��A本国B全世界C本地区D少数民族地区2.在旅游区的开发过程中�决策者们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旅游者需要的满足B当地居民的态度C从业人员的获利情况D旅游的供需关系和市场导向3.投资方案的优化关键是��A对效益的科学分析B对客源的科学分析C对设施的科学分析D对景点的科学分析4.按照属性分类�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曲阜三孔属于��A风景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B原始自然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C固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D动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5.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是��A旅游资源调查B旅游资源开发C旅游线路设计D旅游市黑龙江水晶场调查6.依据旅游资源的功能�黑龙江开辟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地属于��A体育旅游地B度假—疗养休憩地C科学考察旅游地D探险旅游地7.美洲旅行代理人协会的英文缩写是��A.I H AB.A S T AC.W T OD.E T C8.旅游客源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越接近于零�则旅游客源时间分配��A越均匀B越小C越大D难以确定9.由于旅游需求在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引起的饱和是��A非季节性饱和B季节性饱和C风景点饱和D生态饱和10.区域内各旅游地皆人满为患�已无剩余的容纳能力。

这种饱和被称为��A周期性饱和B偶发性饱和C风景点饱和D生态饱和11.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因素�如政治、法律、文化、观念、管理、机制等�属于投资环境的��A软环境B主导环境C一般环境D硬环境12.在投资优惠方面�外国合营者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A25%B35%C45%D55%13.以下选项不是旅游区人才调配原则的是��A照顾差异B协商一致C因事设人D逐级晋升14.旅游区开发的决黑龙江风水师策阶段是��A资源与市场调查阶段B评估与可行性论证阶段C总体规划阶段D规划实施和管理阶段15.在旅游区用地规划中�旅行社用地属于��A旅游专项设施用地B公用设施用地C管理与居民用地D旅游加工与农副业用地16.下列线路类型中属于中尺度线路的是��A洲际旅游路线B周边旅游路线C国内旅游路线D区内旅游路线17.以沪、宁、杭为代表的旅游区和依托城市之间的关系是��A资源品味较差�区位、经济条件好B资源品味高�区位条件与经济背景较差C资源优良�区位条件好、区域经济基础好D资源优良�区位条件、区域经济背景一般18.景区入口布局的原则不包括��A海拔高低B凭借山势C借助特殊地物D线式序列导引19.资料初步整理过程中不可照抄过时的资料。

《旅游景区管理》 旅游景区(发表在西北大学学报)

《旅游景区管理》 旅游景区(发表在西北大学学报)

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特征及风险分析*郭亚军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摘要】旅游景区的治理是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提高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前提条件。

文章比较分析了我国五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归纳总结了五种特征,并对各模式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

【Abstract】The governance of tourism attraction is not only an unavoidable reality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but also a premise for the upgrading of tourism attraction governanc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ing the present five governance models and conclude the basic five character. This paper also analyzing the latency risk of the five models.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是人们想去一个地方旅行的动机(Swarbrooke,2000)。

从需求的角度看,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对景区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一流的资源,二流的管理,三流的服务”是对我国旅游景区现状的一个概括,旅游景区作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瓶颈”问题也随之产生。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自然景观和文物资源等公共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景区,这些旅游景区因为具有经营垄断性、目标多重性、资源不可再生性的共同特点而成为上述问题的发生主体,同时也是我国旅游景区产品的主要供给者,更是未来推动我国旅游业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有关的表征问题综述首先是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管理,政府主导功能被弱化问题。

旅游景区管理复习资料

旅游景区管理复习资料

旅游景区管理复习资料【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是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地域空间。

岳怀仁(1998) 划分三种类型:①观光体验型,包括五个亚类:观光游览型、古迹寻访型、文化修学型、风情体验型和科考探险型。

②度假休闲型,包括三个亚类:康体疗型、运动健身型和娱乐消闲型。

③综合型,即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度假休闲设施都较突出、集中的景区。

邹统钎按景区的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旅游景区分类: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包括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约翰·斯沃布鲁克将景区分为四类】:①具有特定的自然环境的场所②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房屋、建筑群和场所,如宗教活动场所③专门为吸引游客并满足其要求而建造的房屋、建筑群和场所,如主题公园④特殊活动。

如体育比赛、节庆活动、民俗话动、宗教礼仪等他认为前三类景区是长久性的景区,而第四类是暂时的、有存在时间限制的景区。

旅游景区系统(又称旅游景区结构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游客可直接接触的相关要素及景区运行的非游客直接接触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结构体系和输入与输出关系。

三、旅游景区的特征(一)静态特征⏹具有开展旅游活动的特定内容⏹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范围⏹具有满足游客需求的综合性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具有专门的经营管理机构⏹二)动态特征(系统运行特征)⏹综合统一、多层利益平衡性、目标多重性、时效性【旅游景区管理概念】旅游景区管理是对旅游景区的人、财、物、信息等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实现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并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性、创造性调控活动【旅游景区管理的特点】:1、关联性、动态性、科学性、文化性、创新性(二)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1、旅游系统发挥经济功能,旅游景区子系统是其发源点2、旅游系统发挥产业统筹功能,旅游景区子系统是其重要依托3、旅游系统发挥社会文化功能,旅游景区子系统是其凭借【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现状】:1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政府主导的功能被弱化2旅游景区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现象普遍3秩序混乱,服务意识弱,游客安全感不足4资源破坏,环境恶化5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6旅游景区产品质次价高,特色不突出第二章景区产品概念⏹景区产品是一种旅游产品,从狭义讲,景区产品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

旅游景区管理(第三版)郭亚军

旅游景区管理(第三版)郭亚军

旅游景区管理(第三版)1. 引言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

景区管理是保证景区运营和游客体验的关键环节。

在当前旅游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景区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介绍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解决方案和策略。

2. 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性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景区管理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一个良好的景区管理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旅游体验,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收入。

其次,景区管理可以保障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景区管理还能够提升景区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通过精心管理,可以打造出有特色的景区形象,吸引更多游客。

3. 旅游景区管理的挑战和机遇在当前旅游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景区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游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对景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景区管理需要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其次,科技的发展给景区管理带来了许多机遇。

例如,借助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可以提供更便捷的预订和导览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但同时,科技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挑战,如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

另外,政府与景区管理之间的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可以提供支持和资源,但景区管理也需要与政府合作,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4. 景区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为应对上述的挑战和机遇,景区管理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解决方案。

首先,景区可以加强与游客的沟通和互动。

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举办游客座谈会等活动,了解和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景区还可以积极采纳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例如,引入智能导览系统、无人机巡视等技术,提供更好的导览和安全保障。

同时,景区管理还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景区的正常运营。

5. 结论旅游景区管理是保证景区运营和游客体验的重要环节。

面对挑战和机遇,景区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期末复习

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期末复习

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期末复习复习:第一章概述一、旅游景区的概念和类型二、旅游景区的特征三、旅游景区的重要地位四、我国旅游景区发展历程和管理现状重点概念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管理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旅游景区及其与旅游目的地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叙述格尔德纳等人的关于旅游景区的五分法。

3.景区管理的特征是什么?4.怎样正确看待我国旅游景区在旅游业的地位,结合景区及管理特征谈谈对现实出现的旅游问题(如门票涨价)的看法?5. 分析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现状,并分析讨论我国旅游景区治理的探索性思路。

6.简述景区产品自身的特殊性。

第二章旅游景区产品的特点与构成一、旅游景区产品的界定和类型二、旅游景区产品的特点三、旅游景区产品的构成四、旅游景区产品的开发目标五、旅游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重要概念旅游产品(T ourism Product)旅游景区产品(Product of Tourism Attraction )旅游产品体系(the System of T ourism Product )复习思考题1.景区产品的概念如何理解?2.试阐述景区产品的特点?3.为什么说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结合景区经营权和管理权等问题加以阐述。

4.整体产品有哪3个层次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如何?5.试以博物馆为例说明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6.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结合案例说明。

案例萨达姆留给美国人的最后财富--萨达姆藏身之洞案例思考:1.以此案例为基础,理解旅游景区产品的特殊性。

2.从旅游景区产品构成的角度讨论搬迁“蜘蛛洞”的利弊。

第三章旅游景区服务管理一、旅游景区接待服务管理二、旅游景区解说服务管理三、旅游景区商业服务管理四、改善我国旅游景区服务管理的对策重要概念景区解说系统(the System of Site Interpretation )向导式解说服务(Personal or Attended Service)自导式服务(Non-personal or Unattended Service)复习思考题1.旅游景区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哪些?2.请简述检票工作的流程。

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第三版课后案例

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第三版课后案例

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第三版课后案例【实用版】目录一、背景介绍二、旅游景区管理的核心理念三、郭亚军的旅游景区管理理念与实践四、旅游景区管理的实际应用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景区管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旅游景区管理,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已成为行业内外的共同关注点。

二、旅游景区管理的核心理念旅游景区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在旅游景区管理过程中,应关注游客的实际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设施,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郭亚军的旅游景区管理理念与实践郭亚军教授在《旅游景区管理》第三版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旅游景区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

他提出,旅游景区管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游客心理需求分析:要了解游客的喜好、需求和心理预期,以便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服务和产品。

2.服务质量提升:要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以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文化传承与创新:旅游景区应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4.营销策略制定: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定位、价格策略、促销策略等,以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5.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要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政府、企业、社区等,形成互动共赢的发展格局。

四、旅游景区管理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旅游景区管理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合理的游览路线和时间安排,以确保游客能够充分体验旅游产品。

2.提供多语种的导游服务,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4.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5.开展旅游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游客的舒适度。

旅游景区管理复习(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管理复习(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景区复习(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第一章1、景区可以划分为哪些基本类型?根据构成景区特色的主体要素不同,可以把景区划分为自然类景区、人文类景区、(复合类景区)三种类型。

根据景区的主导功能的差异,可以将景区划分为观光体验类景区、(度假休闲类景区)、资源保护类景区和综合型景区四种类型。

2、如何界定景区的概念内涵?景区在我国国家标准中也称为“景点”。

由于历史的原因,景区也常常被称为风景名胜区、风景旅游区、旅游区、旅游景区等等,还有主题公园、国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遗产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等等称呼。

(1)由于语境的差异,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景区称呼在具体表述中实际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空间维度的语境下,被称为景点、旅游景区、旅游区;要素维度: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遗产公园;功能维度:风景旅游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

(2)由于功利的原因,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景区称呼在具体使用中实际上存在着相互混淆的问题。

为了管理的目的:多头管理;营销:被不同部门或组织授予称号;经营:采用不同称呼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宣传推广(3)由于学术的自由化,客观上给界定景区概念的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

(4)从法理的角度讲,我国对景区的界定存在着两个并行的概念: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

3、景区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景区在产品、企业和产业三个层次上形成了一个基本功能系统。

(1)在产品层次上,不仅具有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娱、购等多样化需求的基本功能,而且具有观光体验、度假休闲、资源保护等多元化特色的基本功能。

(2)在企业层次上,不仅具有保护资源多样性、实现经营专业化、激活资本运作、增加旅游收入等内在性的基本功能,而且具有解决就业、提升区域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等外部性的基本功能。

(3)在产业层次上,不仅是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而且通过关联效应带动所在区域实现经济活动的协作化,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旅游产业,从而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1.我国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的背景是什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景区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在景区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横向比较尚存在不小的差距。

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景区管理如何同国际接轨,成为摆在景区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事实上,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它所颁布的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和IS014000环境管理标准对导入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俗称贯标)的组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景区进入国际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最好的桥梁。

因此,国家旅游局在《旅游区(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中,将景区导入这两个体系列为评分项目。

2001年4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在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各个方面制定和实施国家标准〃。

2.请简述景区实施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1 )从旅游景区本身而言,实施标准化管理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①是对旅游景区自身权益的保护。

②是旅游景区企业发展的需要。

③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要求。

④是促进旅游景区企业全面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⑤促进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

(2)从旅游者角度而言,实施标准化管理是保障旅游者权益的有效手段。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消费者来说,始终是一个弱势群体。

标准化的管理有利于保护弱者,保护旅游者权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②从旅游特点来说,旅游消费的特点就是生产与消费过程的统一,不能先尝后买。

旅游消费必须亲身经历,一旦后悔没药可治。

所以,通过标准的实施,起到事先预防的作用,然后在标准施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一套事后补偿的机制。

③标准的主要切入点是环境、质量、秩序和安全四要素,这四个要素都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的,这个标准被旅游者接受了,就迫使旅游景区必须提高自身水平,尤其要强化对旅游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3)从宏观角度而言,实施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是对旅游业发展的更高要求。

3.景区导入IS09000的基木条件是什么?
按照IS09000的要求,和其他企业一样,旅游景区必须以下基本条件:
1.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独立的法人授权的组织;
2•按照ISC9001 : 2000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3.已经按照文件化的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并在进行认证审核前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了至少一次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4.请简述IS09000和IS01400的异同点。

(1 )相同点;①I SOI4000与ISC9000具有共同的实施对象:在各类组织建立科学、规范和程序化的管理系统。

②两套标准的管理体系相似:I SOI4000某些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参考了ISC9000中的某些标准规定的框架、结构和内容。

(2 )差异点;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标准在内涵和承诺对象上不同。

①•承诺对象不同:ISC9000标准的承诺对象是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它是按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以合同形式进行体现的。

而I SOI4000系列标准则是向相关方的承诺,受益者将是全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自身的共同需要,这无法通过合同体现,只能通过利益相关方,其中主要是政府来代表社会的需要,用法律、法规来体现,所以IS014000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政府规定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②承诺的内容不同:IS09000系列标准是保证产品的质量;而IS014000系列标准则是要求组织承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

③体系的构成模式不同:ISC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封闭的,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是螺旋上升的开环模式。

要求体系不断地有所改进和提高。

④ 审核认证的依据不同:ISC9000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根本依据;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除符合I SOI4001外,还必须结合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如果组织的环境行为不能满足国家要求,则难以通过体系的认证。

⑤对审核人员资格的要求不同:I SOI4000系列标准涉及的是环境问题,面对的是如何按照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处理的具体环境问题,故环境管理体系对组织有目标、指标的要求,因而从事IS014000认证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响应的环境知识的环境管理经验,否则难以对现场存在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5.简述ISO认证程序和导入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方法。

认证的基本程序如下1・预申请阶段。

包括:申请条件审查、申请登记;2. 受理的合同评审;3.受理申请;4.正式申请;5.产品认证用标准的确认;6•现场审核准备;7•现场审核;8•现场产品抽样;9.质量体系审核报告;10.产品质量检验报
告;11・认证的审定与批准。

导入方法:(1)第一阶段一一计划(PI an\主要活动是按要求和需要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计划和方案。

对于旅游景区来说,这就是决策与准备阶段,首先取得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然后成立专门的小组来完成前期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同时管理体系的运行会涉及到技术改造,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因此,旅游景区在体系建立之初应保证资金到位和配备技术力量。

(2)第二阶段一—执行(Doi主要活动是按要求和需要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计划和方案。

对于旅游景区来说,这是具体的策划与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包括自我评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健全等内容。

(3 )第三阶段一一检查(Check X主要活动是对计划和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可以分为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自查两种形式。

旅游主管部门结合职能监管的内容对景区实施标准化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求进行整改。

(4)第四阶段一一评价和处理(Act i on 乂主要活动是根据体系的实际状况和变化的需要,对体系综合评价和处理,进而提出改进要求,以便制定新的计划和进入下一轮的PM 循环。

在旅游景区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估过程。

以导入GB/T 17775-2003为例,评价和处理由国家旅游局评定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和处理,提出更多要求,以促进旅游景区向高层次、高质量、高品位发展,并维护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