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诫子书》练习和答案

诫子书》练习和答案

诫子书》练习和答案1.夫君子之行() -。

夫,表示强调,君子之行,指的是君子的行为举止。

2.俭以养德() -。

俭,指的是节约,养德,指的是培养品德。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非,表示否定,宁静,指的是平静安宁,致远,指的是取得成功。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淫慢,指的是放纵懒散,励精,指的是激发精神。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险躁,指的是急躁冒进,治性,指的是控制自己的本性。

6.多不接世() -。

多,指的是过多,不接世,指的是不与世人交往。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研究需要安静,才能需要研究。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如果不研究就无法扩大才能,如果没有志向就无法成为学者。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时间在流逝,意念在消逝。

答案: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志当存高远,欲求万里目,更上一层楼。

2.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1.志向应该远大,渴望达到遥远的目标,再向更高处攀登。

2.研究并不枯燥,反而非常快乐。

有朋友从远方来,更是令人愉悦。

3.如果不淡泊名利就难以明确自己的志向,如果没有宁静安定就难以取得成功。

一)1.(1) 诫子书 -。

指的是这篇文章的名称。

2) 淫慢则不能励精 -。

指的是放纵懒散就无法激发精神。

3) 年与时驰 -。

指的是时间在流逝。

4) 非志无以成学-。

指的是如果没有志向就无法成为学者。

2.(1)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放纵懒散就无法激发精神,急躁冒进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本性。

2)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最终变得荒芜落寞,与世隔绝,悲哀地守在贫困的草庐里,还能做什么呢?3.回答自己受到的启发即可。

2.这两篇短文都是关于父亲给儿子的忠告,但它们的中心内容不同。

甲文是XXX告诫儿子要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XXX是XXX儿子伯禽要谨慎处理政治事务。

3.现代汉语翻译:1)没有淡泊宁静的心境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宁静的心境就无法取得长远的成就。

人教版文言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文言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诫子书》练习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__________。

诸葛亮(181—234),字__________,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__________时蜀汉__________、__________。

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_________。

后来任蜀国丞相。

代表作有《出师表》等。

2.释题:诫:__________。

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__________。

文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淫.慢__________励.精__________险躁.__________遂.成__________穷庐.__________三、重点字词解释: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2.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4.非宁静.无以致远..静:_________致:_________远:_____5.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险.躁则不能治.性险:__________治:____________7.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___________励:____________9.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_____10.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___11.将复.何及_________________12.诫.子书.诫:___________书:____________四、字词归纳:1.一词多义(1)学①夫学.须静也_________________②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2)之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②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3)以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4)志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②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2.词类活用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③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④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五、朗读停顿: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诫子书》精选题含答案

《诫子书》精选题含答案

《诫子书》精选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4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下面句子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夫/君子之行B.遂成/枯落C.非学/无以广才D.悲守/穷庐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诫.子书诫: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明:__________(3)非学无以广.才广:___________ (4)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文中原句填空。

(2分)(1)文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一、(14分)1、(2分)B2、(4分)(1)告诫,劝勉(2)明确(3)增长(4)疾行,指迅速逝去3、(4分)(1)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4分)(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精编练习(含答案)

《诫子书》精编练习(含答案)

16诫子书01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fú)(2)淫.慢(yín)(3)遂.成枯落(suì)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2)俭以.养德(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3)非学无以广.才(使……广博,增长)(4)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5)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6)意与日.去(岁月)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

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

(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严家训时时记,示例: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示例一:不同意。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

示例二:同意。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3)回顾你的成长历程,写一则父母教育你的小故事。

(50字左右)示例:有一次,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背着父亲偷偷地签上他的名字。

《诫子书》精选题含答案

《诫子书》精选题含答案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4分)
(1)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
(2)饭疏食 (


(3)夫君子之行(
德行

(4)意与日去 (
意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用__不__正__当__的__手__段__得__来__的__富__贵__,__对__于__我___ _来__讲__就__像__浮__云__一__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 么?(2分)
要内心宁静,学会节俭,培养品 德,立志求学、珍惜光阴、做对社会 有用的人(意对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本文的观点是_静__以__修__身__,__俭__以__养__德____。 (原文回答),诸葛亮指出“_静__”是修身养 德的基础,“_志__”是成学的前提(每空仅 填一字)。(3分)
4、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 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 (3分)
立志,只有立下志向才能明确目标; 学习,静心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惜时,珍 惜时光才能不虚度此生。
(2)淫慢
淫:_懈__怠_____________
(3)治性
治:_修__养_____________
(4)年与时驰 驰:_疾__行__,__指__迅__速__逝__去_

《诫子书》测试及答案

《诫子书》测试及答案

《诫子书》
一、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40分)
2、书:
3、静以修身:
4、静以修身:
5、淡泊:
6、无以:
7、明志:
8、致远:
9、广才:
10、淫慢:
二、翻译重点句子(25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分)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分)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分)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5分)
5、隧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分)
三、简答题(12分)
1、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3分)
2、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
名人名言?(6分)
3、、文中道出了哪几层关系?(3分)
四、理解性默写(13分)
1、本文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提出论点):,,。

(3分)
2、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才悲叹浪费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的句子:,,,,,。

(6分)
3、志当存高远的名句是:,(2分)
4、本篇的成语是:(2分)
答案:
三、简答题
1、(1)要淡泊宁静(2)要有志(3)要惜时
2、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3、学与静、学与才、学与志
四、理解性默写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完整版)诫子书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诫子书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诫子书练习题(附答案) 诫子书练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夫君子之行()2) 俭以养德()3) 非宁静无以致远()4) 淫慢则不能励精()5) 险躁则不能治性()6) 多不接世()答案:1) 品德高尚的人。

2) 用、凭借、依靠。

3) 实现远大目标。

4) 懈怠、懒惰。

5) 陶冶性情。

6) 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1)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研究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研究。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不努力研究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研究上获得成就。

3)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年华随着光阴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夫/君子/之行B。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

夫/学XXX也,才/须学也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解析】选D。

D项正确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险躁则不能治性。

5.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回答(1)~(3)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②淫慢则不能励精()③年与时驰()④非志无以成学()答案:①告诫。

②振奋,振作。

③消失,逝去。

④立志。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过度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3) 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略)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3题。

甲)《诫子书》全文。

子曰:“好勇疾贫,乱世之行也。

人道好善,百世之师也。

不以其道,不处其地。

(完整版)《诫子书》练习附答案

(完整版)《诫子书》练习附答案
18、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才
2。①指操守、品德。②增长才干。③没有用来……的办法。到达,这里引申为“实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
6。修养 学习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须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8. 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
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6.本文作者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阅读训练】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训练】
1. 用“ /”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

①夫君子之行________ 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
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 “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6. 本文作者主要从_______ 和_______ 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8.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9. 请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并说说你摘录的理由.
10. 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本文的成语: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的最佳境界:
14、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
【答案】
1.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2. ①指操守、品德。

②增长才干。

③没有用来……的办法。

到达,这里引申为“实现”。

④过度的享乐。

⑤宁静。

才干、才能。

⑥流逝。

意志。

⑦到。

4. ①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②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③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④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5. D
6、修养学习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须要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8、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示例: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谈论了个人修养的问题,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要注重道德修养,不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

10、示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

12、出自本文的成语: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13、学习的最佳境界:澹泊宁静
14、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义周密深刻。

15、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16、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7、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