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008年中国碳排放数据
继续教育题库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正确答案的字体为紫色。
一、判断题(每题1分)1.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仅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正确错误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正确错误3.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正确错误4.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生活,将成为一个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正确错误5.联合履行和“碳减排”贸易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渠道正确错误6.从长远看,碳及二氧化碳并不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正确错误年8月12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明确中国将培育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正确错误8.中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第二大国正确错误9.低碳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正确错误10.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正确错误11.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正确错误12.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严控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正确错误13.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正确错误14.从战略和科技层面讲,低碳竞争不能成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正确错误15.现在美国人均排放25吨二氧化碳,远大于中国人均排放量正确错误16.“后现代环保主义” 认为,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需要沿用现在的环保运动使用的“减少”、“限制”等传统做法。
正确错误17.我国进行低碳经济示范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并培养公众低碳、绿色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正确错误18.各地区可以参照这样的顺序制定能源发展战略:从近中期讲,战略调整的重点是煤炭和石油,战略发展的重点是风力发电,水电、核电、天然气作为战略后备的重点正确错误19.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人来文明带来进步,没有对环境造成损害正确错误20.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给地球带来温室效应正确错误21.碳预算是指根据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减排目标等因子制定一个国家、地区和个人碳耗支出和供给计划正确错误22.美国众议院在09年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提出征收碳关税的条款。
低碳.考题

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让其自然晾干,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答案: A.1.6公斤 B.1.9公斤 C.2.3公斤 D.2.6公斤
4=
及时关闭电脑和显示器的电源可减少其二氧化碳排放的?
答案: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六分之一
5
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
答案: A.6.50% B.7.50% C.8.70% D.10%
C=14
2007年中国什么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8.7%?
答案: A.煤炭 B.天然气 C.水 D.森林
15=
中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多少吨标准煤?
答案: A.4.5亿吨 B. 5.5亿吨 C. 6.2亿吨 D.6.5亿吨
C=16
最近发布的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到2008年我国森林总碳储量达多少吨?
答案: A.5000—6000万吨 B.5500—6000万吨 C.6000—6500万吨 D.6500—7000万吨
29=
中国农业资源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呈什么样的趋势?
答案: A.不断加剧 B.不断发展 C.不断减少 D.不断增加
30=
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的行业是?
答案: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D=9
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其中仅哪一个国家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
答案: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10=
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什么样的灾难一触即发?
答案: A.工业发展 B.生态环境 C.农业发展 D.商业发展
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二○○九年六月四日目 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1)淡水环境 (4)海洋环境 (22)大气环境 (30)声环境 (35)固体废物 (38)辐射环境 (41)自然生态 (45)土地与农村环境 (50)森 林 (54)草 原 (57)气候与自然灾害 (59)专栏环境保护部成立 (66)三大基础性战略工程进展顺利 (67)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环境应急 (6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 (69)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环境应急 (70)“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成功发射 (71)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72)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与深化 (73)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74)强化环境准入,坚持科学审批 (75)化学品管理 (76)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77)地方病防治 (78)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79)环境宣传教育 (80)2008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新华社记者 摄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新华社记者 摄2008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环境保护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抗击自然灾害和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和环境应急工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各项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环境保护工作既有效应对了经济高增长、财政高收入、企业高效益的发展局面,也经受了增长速度下行、财政收入下滑、企业效益下降带来的严峻挑战,经济与环境逐步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碳排放分析

中国碳排放分析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就此西方国家经常借气候变化“说事儿”,对我国经济发展施加压力。
不过,我们也认识到碳减排是迟早的事,我国需及早着手发展低碳经济,从而避免陷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为此,需要对我国的碳排放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有个大致判断。
1、碳排放轨迹中国统计机构对碳排放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已有的文献数据一般来源于以下四类:一是美国能源部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简称CDIAC)公布的年度数据;二是美国能源情报署(简称EIA)公布的年度数据;三是国际能源总署(简称IEA)公布的数据;四是根据IPCC指导目录和其他方法测算得到的数据。
通过对比,不同的数据来源从统计角度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此我们采用如下公式对中国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c=∑m i×δi(1)式(1)中C为碳排放量;m i为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标准量;δi为i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不同机构计算碳排放量时,确定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系数不完全相同,但差别并不大,收集到的不同文献的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表),然后取简单算术平均值为相应能源种类的碳排放系数,据此可以得出碳排放情况。
表1 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2、碳排放特征经济发展一般是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时间体现了阶段性,所以根据碳排放总量及其增长率情况和碳排放强度可以观察我国碳排放变动的阶段性特征。
碳排放总量在1978-1996年为迅速增加阶段,1996-2000年为平稳阶段,2000-2012年为急速增加阶段。
1990年以来,碳排放增长率的变化轨迹是,1992年达到高点,增长为14.2%,之后增速出现持续下降,1999年为阶段性低点,增速为7.6%,从2000年起,增速再度回升,到2007年达到高点,为14.1%,之后回落为平稳增长,但2010年出现了反弹。
从碳排放强度(指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带来的碳排放量)看,中国碳排放强度在1980-2011年之间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1980-1996年之间下降趋势较为明显,1997-2012年尽管总体趋势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是非常显著,其中2003年出现了反弹,2003—2007年的水平均高于2002年。
2013年公共科目低碳经济与科技发展考试试卷

1.2.正确错误2.碳交易既提供了绿色正确错误3.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环境问题正确错误4.经济的低碳化即是要通过发展低碳技术、正确错误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确错误6.联合履行是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正确错误7.以风、电、太阳能、核电和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形态,将成为正确错误8.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正确错误9.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严控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正确错误10.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构建以碳交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碳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正确错误11.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正确错误12.从战略和科技层面讲,低碳竞争不能成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正确错误13.到2008年,我国森林总碳储量达78.1吨。
正确错误14.中美两国的碳排放量占到世界总排放量的40%以下。
正确错误15.1990-2008年受极端气候天气影响最严重的10个国家中没有中国正确错误16.我国进行低碳经济示范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并培养公众低碳、绿色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正确错误17.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 政策,其中减排的主要对象是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而不是主要减排温室气体正确错误18.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及工业、农牧业等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全球气候变化确实已经发生,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影响正确错误19.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人来文明带来进步,没有对环境造成损害正确错误20.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给地球带来温室效应正确错误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21.1997年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的12年间,全球气温平均升高了A.0.3摄氏度B.0.4摄氏度C.0.5摄氏度D.0.6摄氏度22.自然存在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A.二氧化碳、臭氧B.水蒸气、二氧化碳C.氧化亚氮、甲烷D.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23.中美的减排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中美两国的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A.40%B.45%C.50%D.55%24.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的是A.中国B.日本C.英国D.美国25.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什么样的灾难一触即发A.工业发展B.生态环境C.农业发展D.商业发展26.2007年中国什么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8.7%A.煤炭B.天然气C.水D.森林27.什么能源占中国总能源的92%A.潮汐能B.风能C.太阳能D.碳基能源28.占世界上总排放量40%以上的是那两个国家A.中美B.中印C.美日D.中日29.中国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多少吨标准煤A.4.5亿吨B. 5.5亿吨C. 6.2亿吨D.6.5亿吨30.最近发布的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到2008年我国森林总碳储量达多少吨A.75亿吨B. 76.5亿吨C. 77.5亿吨D.78.1亿吨31.北京大学的研究报告估算出从1981—2000年,中国每年的碳汇量为1.9亿—2.6亿吨,占中国碳排放量的A.28—37%B.29—37%C.30—38%D.31—38%32.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功率平均每平方米为多少瓦A.1350瓦B.1355瓦C.1360瓦D.1367瓦33.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贮量在多少标准煤左右A.一万亿吨B.一万一千亿吨C.一万两千亿吨D.一万三千亿吨34.把风的动力转变成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就是A.火力发电B.水力发电C.风力发电D.核能发电35.全球地热潜在的资源量约为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多少倍A.44万倍B.44.5万倍C.45万倍D.45.5万倍36.中国农业资源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呈什么样的趋势A.不断加剧B.不断发展C.不断减少D.不断增加37.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的行业是A.商业B.工业C.旅游业D.农业38.低碳是指A.减少碳水化合物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减少一氧化碳排放D.减少碳金属39.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用哪种方式洗涤既省电,又能增强洗衣机寿命A.弱档洗涤B.强档洗涤C.中档洗涤D.经济洗涤40.如果每个飞机旅客将携带的行李减少低于20公斤,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减少200万吨那种气体的排放A.二氧化碳B.水蒸气C.甲烷D.氧化亚氮41.中国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契机:中国每年能源消耗总量的多少,用来制造发达国家不再生产的高耗能产品。
广西合集:2013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3年公需科目: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卷及答案说明:答案我已经全部校正了的,可以放心查看。
一、判断题(每题1分)1.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正确错误2.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正确错误3.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正确错误4.欧盟的排放要求低于《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是独立的减排制度正确错误5.我国确定的2020年前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减少5%的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其他招标比较,具有更强烈的约束性正确错误6.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正确错误7.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正确错误8.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正确错误9.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做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正确错误10.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归因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
正确错误11.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在于发展中国家。
正确错误12.从战略和科技层面讲,低碳竞争不能成为未来的国际竞争正确错误13.低碳经济会抑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错误14.在日本京都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也应当采取适当的国家减缓行动正确错误15.不同种类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增温的贡献大致相同正确错误1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要健全法规,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正确错误17.我国进行低碳经济示范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并培养公众低碳、绿色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正确错误18.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 政策,其中减排的主要对象是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而不是主要减排温室气体正确错误19.盈创公司每年在北京回收5万吨废塑料,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可以节省石油30万吨、标煤6万吨,节约汽油6500万升,但它是在北京奥运期间提出的,只能针对北京的情况使用。
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李国志;李宗植;周明【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数量急剧增加。
本文对我国农业1981~200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利用EKC模型对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Kaya方法对碳排放变化进行因素分解。
结果表明,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均衡的"N"型曲线关系。
因素分解显示,经济增长是农业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随机性,能源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影响不明显。
基于上述,提出相关建议。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y,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crease dramatically.In this paper,China's agricultur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1981-2007 was calculated,on this basis,using EKC mode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was analyzed,and the carbon emissions changes were decomposed using Kaya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carbon emissions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showed non-equilibrium "N" shaped curve relationship.Factor decomposition showed that,economic growt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driven factor of agriculture carbon emissions,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d a strong role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but with certain randomness,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size had no obvious effects on carbon emissions.Based on the above,this paper presented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8页(P32-39)【关键词】农业经济;二氧化碳排放;EKC模型;Kaya模型【作者】李国志;李宗植;周明【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6;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南昌33004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6;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抚州3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2一、引言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关于碳排放的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题目名称:关于全球碳排放的预测模型组别:2014004B*****学号:42014年5月目录目录 (2)关于全球碳排放的预测模型 (3)摘要 (3)1. 前言 (4)全球碳排放现状 (4)全球变暖 (4)面临的问题 (4)2.问题重述 (5)3.问题假设 (5)4.符号约定与说明 (5)5.问题澄清 (6)6.模型建立与求解 (6)问题一至2030、2050年碳排放预测 (7)6.1.1 GM(1,1)模型设定 (7)6.1.2模型检验方法 (8)6.1.3 GM(1,1)碳排放模型的建立 (9)6.1.4碳排放预测值分析 (11)6.1.5对于GM(1,1)模型的评价 (11)问题二控制全球温度变化的预测 (12)6.2.1相关分析 (12)6.2.2模型求解 (14)6.2.3模型评价 (15)问题三各国排碳权及承担义务 (16)6.3.1模型的假设 (19)6.3.2求解 (20)6.3.3影响碳排放分配的因素 (21)6.3.4分配碳排放的原则和措施 (21)7.技术报告 (22)简介 (22)全球碳排放 (22)7.2.1全球碳排放形式 (22)7.2.1全球碳排放的预测 (23)各国义务 (23)参考文献 (24)关于全球碳排放的预测模型摘要本文建模的方法多元,因为碳排放模型的复杂与不确定性,于是我们应用基于灰色模型的方法对世界的碳排放量做出预测和分析。
依据1981-2010年全球碳排放量数据采用GM(1,1)模型对全球2030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从而进一步预测后20年碳排放量,在数据预测完成之后对数据进行残差计算,验证模型的预测精度。
建立热力学方程,运用回归模型,得到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和全球平均温度的关系,运用热力学方程设置温度上限,继而得到一个合理的碳浓度上限,通过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来制定减排的目标,完成联合国气候目标,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的极限值。
问题三种,把世家上的国家的分为发达国家联盟、金砖四国和其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