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咏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咏蝉/在狱咏蝉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咏蝉/在狱咏蝉
咏蝉/在狱咏蝉 唐代·骆宾王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作者简介:
骆宾王(luò bīn wánɡ)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
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 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 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 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 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 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 辞官。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译文:
秋天里寒蝉叫个不停,被囚的人思乡愁情 深。 哪堪忍蝉哀吟白发人,霜露重蝉难举翅高 飞。 霜露重蝉难举翅高飞,大风起蝉鸣声被掩 没。 无人相信蝉居食高洁,又有谁能为我表冰 心。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注释:
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 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 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 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 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 晋国军府事。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 当盛年。
可以说这是一篇简短而精美的骈文, 是一篇很有情致的抒情小说。诗人在这段 序文中叙说了自己作诗的缘起,叙说了蝉 的形态、习性及美德,抒发了自己“失路 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之情。
古诗文系列:咏蝉/在狱咏蝉
鉴赏:
诗人首先从禁所的古槐写起,运用晋代殷 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明察狱讼的典 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 司明察的心愿。然后,写闻蝉鸣生悲感,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 以反问的语句把蝉与己、心与物联系在一 起。以拟人的笔法铺叙蝉的美德、从蝉的 形态习性写起,写蝉适应季节的变化,随 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出现;写蝉翼甚薄, 蝉目常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不以俗 厚而易其真”。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课件(共31张PPT)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小心谨慎”“溜”“ 击碎”这些人格化的 词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的神奇、聪明。
7、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 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 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 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
用特写的方式,准确地说明了蝉的尾端从壳中脱出的全过程。 把整个过程比作表演奇特的体操,形象贴切,富有情趣。
8、分析“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 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运用列数字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 了蝉产卵的方式和数量。 分析“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 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蝉的穿刺工具是 用来吸汁液、挖土穴的。而蚋的穿刺工具是用来对 蝉展开“掠夺”的。
五、句子赏析 1、“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
运用了拟人手法。用“占据”“统治者”这 样人格化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在七 月中的主导地位,很有情趣。
2、“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贮藏室,必须用 刀子来挖掘。”
写出了蝉的地穴坚固的特点,引出下文关于 蝉造穴的详细说明。
五、课堂小结
《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 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 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主题本文没有引用什么科学资料, 完全依靠文艺的笔调对蝉的生长过程进行具体的、细致的描写。
4、分析“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就像矿工 或工程师。”

第21课《蝉》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进续 分步
进碳 分步
题题:11 厚 卷 :
造续 分步
进续 分步
造续 分步
进续 分步
进续 分步
进续 分步
进续 分步
进续 分步
进续 分步
造续 分步
进破 分步

迁续 分步
造续 分步
进领 分步
进续 分步
“蝉”这样的人生,让我沉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蝉用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人生应当……
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写得生动活泼,兼具有科学性和文 学性。
菊题:a尊卷:见
进续 分步
笔糖:6厚卷:久
电帽:9厚图: 出
笔丽:12 厚西:
葡题:( 事卷:
题 :M形卷: 车
见测:6即卷:寸
菊题: 厚卷:L
彰额= :
力 进续
彰前:6厚商:1
葡题:4 卷 :
Zao
: 牌卷: R
:6 限卷:
题 :10 形格:
地题:7
菊 : 事卷:
相关资料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 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习性。 一天, 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 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 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是他全然不知。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察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法布尔在普温斯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 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 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下地时看见 他,到黄昏收工时,仍看他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 么花了一天时间,就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邪了!其实他是在观察 石头旁的蛐蛐。

骆宾王《咏蝉》课件

骆宾王《咏蝉》课件

咏蝉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1 选自哪个诗集《咏蝉》选自骆宾王的《古诗十九首》,是 他较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2 诗歌背景
诗人写作时的咏物情景、主题的来源和背后 的灵感。
3 咏物手法
通过对蝉的比喻、形象描绘和生动的语言, 展示了作者的独特咏物手法。
4 蝉的象征意义
探究蝉在诗中所象征的深层含义,以及与作 者情感和哲理的联系。
骆宾王《咏蝉》PPT课件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骆宾王的《咏蝉》诗歌,欣赏这首千古名篇的美丽与深意。
作者介绍
1 骆宾王
唐代文学家、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表达技巧而闻名于世。
作品简介
1 内容概述
《咏蝉》是骆宾王的经典之作,以描绘蝉的生命和蝉鸣的美妙为主题。
2 诗歌风格
诗歌深沉而充满感情,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作者的独特艺术风格。
介绍一些与《咏蝉》主题相近或有相似艺术风格的其他作品。
参考资料
1 网络资源
推荐一些可以深入了解 《咏蝉》和骆宾王的网站 链接。
2 书籍推荐
列举一些经典书籍,供读 者进一步研究骆宾王和他 的作品。
3 其他资料
提供其他有关《咏蝉》的 参考资料,如音频、视频 或学术论文。
2 阅读技巧
分享一些阅读《咏蝉》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诗作。
3 活学活用
鼓励读者将诗歌中的韵味和创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或欣赏他人作品中。
结语
1 总结收获
回顾重点内容,总结读者在阅读《咏蝉》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展望未来
探讨《咏蝉》对后世诗歌的影响,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启示。
3 推荐相关作品
语言特点
1 语言优美
诗中采用了华丽的修辞手法和恰到好处的词语,使整篇诗歌充满美感。

《古诗三首》—蝉ppt课件

《古诗三首》—蝉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5
•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 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 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 为梧桐在古人的 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 风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 良,则梧桐生 于东厢”(见《初学记》引 《瑞应图》)。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呜声 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字,
隐的蝉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
古诗三首
最新版整理ppt
1

虞世南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最新版整理ppt
2
作者简介
• 虞世南(公元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 (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令,
• 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 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 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
• 结尾用了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 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 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 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 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 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 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知 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王风·黍离》),与这般“不知我 者”有什么可谈呢?
最新版整理ppt
23
• 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诗 人笔墨更为浑成。“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 江面上回响,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佳 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这是颇富想象的。 “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 景象也越发幽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 寻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何时才能 返回故乡呢?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 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清代金圣叹以为末 句“深得比兴之遗”(《圣叹选批唐才子诗》), 这是很有见地的。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 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 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世人誉之为“警绝”了。

《蝉、贝壳》课件2

《蝉、贝壳》课件2

字词准备
收敛 断续 色泽
脆弱 宽恕 响彻
颤动 零落 聒聒
课文内容
1、夏蝉的聒噪 烦
}抑 2、病蝉的微弱 怜 ↓ 3、夏蝉的伟大 敬 } 扬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 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 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 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 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 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 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想一想:
找出《蝉》的文眼。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 要好好的活过。
《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 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通感手法,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 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 风一种“颜色”,加进秋天的视觉形象, 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 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 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 丰。
短文两篇
《蝉》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①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①典故,出自《左传》。楚人钟仪曾 被郑人当囚犯献给晋。后世于是以 南冠代被囚。
作者简介
1、小思
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 (luán),另有笔名明川、卢颿 (fān) 。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 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 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 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 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 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 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 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 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 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七年级语文课件:在狱咏蝉骆宾王

七年级语文课件:在狱咏蝉骆宾王
从诗歌意象中看出感情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 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从诗歌意象中看出感情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 Nhomakorabea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从诗歌意象中看出感情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 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题目 词语 意象
意境 气氛 写法
作者生平 时代
诗词规律 注解
整体考虑
写法
第一步:先看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 夸张、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
第二步:再看其他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先抑后扬、以乐景写哀、用声衬静、烘托、反 衬、渲染、铺垫、象征、双关、联想、想象、 照应、用典、化用别人的诗句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 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足三分 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 妓,来舞魏宫前。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 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流莺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晨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 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21课《蝉》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难点(最不易为人所 知的地下生活)
打破常规,类似“倒叙”
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使行文摇曳多姿,不落俗套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表面小 空间大 墙壁坚固
产于干的细枝 量大 生长环境艰险 成长历程艰辛
蝉的地穴 蝉的卵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科学界的诗人” 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字词检测 给读不准的字词注音。
轧( yà )
蚋( ruì )
鳍( qí )
钹( bó )
窠( kē )
暴晒( bào )
寻觅( mì )
隧道( suì )
恶劣( liè )
倒悬( dào xuán ) 纤维( xiān ) 刹那( chà )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蝉的生活习性
喜欢干燥、阳光多的地方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 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合作探究
探究任务
课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蝉的一生,但是不同于我们平时认知 中的按照成长过程介绍,课文第一部分先介绍了蝉的地穴,第二 部分才介绍蝉的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说明顺序呢?
罅隙( xià ) 折皱( zhé zhòu ) 顾忌( jì )
纤弱( xiān ) 防御( yù ) 跳蚤( zǎo )
喧嚣( xuān xiāo ) 车辙( zhé )
黏土( niá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注释】
➢西陆:指秋天。 ➢南冠:指囚徒。 ➢深:一本作“侵”。
.
6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注释】
➢玄鬓:指蝉。
.
7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 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 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
.
8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3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 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 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 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 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 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 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4
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
.
1
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中 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 “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 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 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 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 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 的《讨武氏檄》。
.
2
骆兵败后骆宾王的下落,传说纷坛,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被杀。《旧唐书·骆宾王传》,《资治通鉴》卷二O三,都持此说。 (二)逃亡。郄(qiè)云卿《骆宾王文集序》,《新唐书·骆宾王传》, 都说兵败逃亡。 (三)投水而死。张鷟(zhuó)《朝野金载》卷一,说“宾王后与敬 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水而死”。
.
9
骆宾王:《咏蝉》
李商隐:《蝉》
虞世南:《蝉》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 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 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 唐代文坛“咏蝉”的三绝。
.
10
(*^__^*)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