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
高效课堂的五大基本特征

更 是师 生 情 感 交 流 与 丰 富 的 过 程 。 节 高 效 的 课 , 一 定 是信 息 一 不
丰 富的课 堂, 但一 定是情感丰 富的课堂 。在教 学过程 中, 生的 师
情 感 交 流 比 信 息 交 流 更 重 要 。 学 过 程 应 成 为“ 深 师 生 互信 情 教 加 感 、 化 学 生 学 习情 感 ” 过 程 。那 种“ 见 知 识 不 见 人 ” 课 优 的 只 的 堂 , “ 智轻 情 ” 课 堂 , 一 定 是低 效 的课 堂 。 换 言 之 , 识 是 重 的 也 知 与 情 感 在 课 堂上 的和 谐 统 一 , 成 就 高效 课 堂 的基 本 条件 。 是 “ 向全 体 ” 面 ,是 指在 课 堂 上 教 师 有 强 烈 的 面 向全 体 学 生 的 教 学 意 识 与行 为 。 即 , 教 学 目标 、 学 内容 、 学 重 难 点 、 学 在 教 教 教
会 、 达 机 会 、 问 机 会 、 现 机 会 等 。 让 更 多 的 学 生 在 课 堂 学 表 提 表 习 中 , 到 来 自教 师 与 同 学 的 及 时 帮助 、 导 与 激 励 , 保 绝 大 得 指 确 部 分 课 堂 时 间 , 师 都 在 面 向全 体 教 学 而 不 是 面 向个 体 教 学 。 教 “ 注 个 体 ”是 指 教 师 在 面 向全 体 教 学 的 同 时 , 别 关 注 个 关 , 特 体 学 生 的课 堂 表 现 。 师 善 于 发 现 学 生 在 课 堂 阅读 、 课 与 练 习 教 听 过 程 中 遇 到 的 困难 , 时 进 行 指 导 与 帮 助 , 刻 意 为“ 进 生 ” 及 并 后 提 供更多“ 现课堂 、 验课 堂、 悟课堂 ” 机会 , 学 生的学 习 表 体 感 的 让 过 程 成 为 树 立 学 科 学 习信 心 、 深 师 生 情 感 互 信 的过 程 。 师 要 加 教 追 求 不 让 一 位 学 生 遭 遇“ 堂 冷 漠 ”努 力 让 教 室 成 为“ 有 被 爱 课 , 没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数学是一门理论极为严密的学科,其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初中数学课堂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特征。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以讲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降低。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讨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合理科学的教学组织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需要合理科学的教学组织。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使每个环节的时间都得到充分利用。
例如,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或实物进行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巩固和拓展知识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还应合理分配任务和角色,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应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系列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的本质。
四、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激发他们表达自己的兴趣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的回馈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五、典型问题的引导和解析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需要引导和解析典型问题。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演示和解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问题的变化和延伸,帮助学生拓宽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效课堂的概念和特征 高效课堂教学概念界定

高效课堂的概念和特征高效课堂教学概念界定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组织、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为目标,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高效课堂的特征包括:
1. 清晰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将学到
什么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目标导向性。
2. 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步骤
和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 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网
络资源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素材。
4. 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积极的沟通、鼓励和支持,营造积极、开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灵活
运用不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6. 及时的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
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7. 学生参与和合作: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之
间的互动和合作,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特征,高效课堂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

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高效课堂要吸引人,引人入胜。
正如一件艺术品,观之,赏之,把玩不已,流连忘返。
高效的课堂必是深思熟虑、精心构思的课堂,它要有吊人胃口的导入,又有充实丰富的内容、探究思辨的智慧;有山重水复的悬疑,又有豁然开朗的欣喜;有蜿蜒深入的妙趣,又有徐疾起伏的节奏——高效的课堂是优秀的教师导演的一出戏,老师搭好台子,学生在尽情地演。
这一出出下来,戏子便成了名角。
创造这样一个艺术的课堂,备课是关键,我认为备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
备课中教者要推敲课堂中将说的每一句话,安排好课堂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内容的确定、重点的体现、难点的把握、环节的构想、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教法的展示、学法的培养、上下的过渡、前后的衔接、首尾的圆合、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学习现状、实际的接受能力,甚至预设课堂出现意外情况的对策。
我们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准备一节课,去琢磨它的实效性,合理整合一些教学资源,恰当地进行引导操作,以使自己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畅、像珍珠翡翠一般晶莹剔透。
用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唤醒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的,这样的课堂必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高效课堂必须是洒满爱意的天堂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现在讲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老师要爱学生。
前几天读《棠棣走笔》,于贵平老师说“为人师表,课比天大”。
于老师用“课比天大”不仅把教者的职业道德提高到了至高的地位,更让人感觉到他博大深沉的爱心。
爱心不仅是一种职业责任感,也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绝好途径。
爱可以使一个教者忘我地工作,爱可以使一个教者不嫌弃成绩最差的学生,爱可以使一个差生心里燃起希望的焰火。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爱他们的老师,对他们言听计从,爱听他们的课,上课注意力集中,思维也活跃。
视贯穿爱的教育,学习为乐趣而不是负担。
有心理学家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化学高效课堂基本特征及设计技巧论文

化学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及设计技巧一、化学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1.科学性:①要有合理的进度安排。
课堂教学进度要结合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以及所教学生的接受能力,当快则快,该慢的就一定要慢下来,否则就可能导致低效甚至无效。
另外,“分层次教学”对于高效课堂来说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等量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所用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
②要体现自然贴切的教育职能,做到学育并进。
高效课堂教学并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要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课本知识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科学发展观的养成,并通过对祖国的认同,对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资源拥有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等,帮助学生建立起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报效祖国、关心政治、服务人民的热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强烈兴趣。
既教学,又育人,这样的课堂才算得上真正的“高效课堂”。
③恰到好处的强度安排。
高效课堂之所以“高效”,还体现在合理的课堂强度安排上,健康的身心是高效的前提,喜学、乐学、带着求知的欲望学才使得高效课堂成为可能。
适当地把知识扩散一下,适当地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适当的“浪费”一点时间给学生一个小幽默,适当地降低课堂教学的强度,即便你原定的教学任务还有一点点没有完成,你会发现你的课堂依旧是高效的。
2.兴趣性:化学高效教学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兴趣,能够以饱满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的主体意识强;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和生活的生动素材,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以化学回馈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保持蓬勃的生命活力和持续的学习动力,形成适度的思维张力,把化学学习内化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3.平衡性:化学高效教学注重课程设计(即备课)和目标达成(即教学效果)的共生与协调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课堂教学如果过分的依赖课前的设计,则必然陷入僵化的境地;相反,若过分地追求目标达成而没有精心的预设,又必然会信马由缰,离题甚远。
真正高效课堂的六大特征

真正高效课堂的六大特征真正高效课堂是生态课堂。
化繁就简是正途,返璞归真成大道。
在这里,没有刻意预设,没有精心安排,没有束缚羁绊,一切均自然流露。
在这里,没有表演,没有伪装;没有老师的一厢情愿、喋喋不休、好为人师,有的是原汁原味、神情专注、始终如一的可持续发展平台。
在这里,有无穷的问题亟待解决,有无数颗好奇心需要激发,有无数心灵需要滋养。
真正高效课堂是人文课堂。
在这里,人情有滋有味,人性充分张扬,人脉左右逢源,人气蒸蒸日上,人道备受尊重,人格独立高尚;每个人都志存高远,没有鼠目寸光;每个人都充满爱心,相互帮忙;每个人都专心致志,意志刚强。
人文课堂不仅仅是尊重人性,充满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人的“体、智、情、创、和”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这里,个性随时可以得到张扬;每一点创新都能得到激励;人格在不经意间得到完善,每一个生命在这里都能演绎出精彩的故事。
真正高效课堂是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召唤与吸引,更是一种解放与激发,使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中。
智慧课堂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种植任何一种植物的土壤,而教师就是一个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具备这种潜质的人。
在这里,成长者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活、思路流畅、思考独特、思想深刻、视野开阔、想象宽广。
真正高效课堂是安全课堂。
在这里,教师敢于放权、放胆、放手、放心,让成长者自主成长、独立思考、善于合作、大胆创新、勤于实践;学生不惟书本、不惟权威、不惟经典,敢于质疑、修正、创新、超越。
在这里,没有打击报复,没有冷嘲热讽,没有秋后算账,没有后顾之忧,有的是兼容并包、激励欣赏、理解原谅,有的是人文关怀。
真正高效课堂是快乐课堂。
这样的课堂是轻松愉悦的,笑声不断的,无拘无束的课堂。
在这里,教的,快乐;学的,快乐。
对老师而言,组织(小组合作)生教生、生考生、生帮生,是快乐的;“三不讲”的时候,是快乐的,“三讲”的时候,是快乐的;疏导、引导是快乐的;激励、夸奖是快乐的。
高效课堂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要素

高效课堂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要素高效课堂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那么你对高效课堂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高效课堂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高效课堂的简介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
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
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
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
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
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高效课堂的要素课堂教学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向和三个层面进行定义分析: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
学生层面,教学效率 = 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
这里强调“所有学生”,旨在倡导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即全体性。
所谓“一切影响”,是指“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 学生形成的有用能力 + 学生养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负面的影响”。
时间方面,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时间/ 实际教学时间× 100% 。
所以,高效课堂源于有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有高有低、有正有负。
课堂教学的特点

课堂教学的特点高效课堂教学的特点一、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
高效课堂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二、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
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
三、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特征,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
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四、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
课堂上,教师必需增加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
五、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
要让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那节课的内容,感觉回味无穷。
六、拒绝形式表演,抓紧实质内容。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要真正实现充分的自由交往,特别是有效交往。
七、预设课堂情境,吸引学生参与。
引导学生不断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注重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低效课堂教学的特点1、课前准备仓促2、时间安排不合理3、情境创设流于形式4、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差5、学习方式运用不当6、课堂提问太随意7、教学内容不分重点、难点8、课堂练习安排不合理无效课堂教学的特点1、课堂容量过大或过小,使大多数学生吃不了或吃不饱。
2、讲得繁杂但抓不住学生的要害;教法单一不能适应大多数学生的个性特点;3、只备教材忽视备学生,教学脱离学生的需要。
4、讲得难度太大,超过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大多数学生听不懂。
5、提问时,不注意鼓励和肯定。
6、课堂上管理方式生硬,态度过于严厉,课堂气氛紧张,师生关系不融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
发表时间:2017-09-25T17:19:44.2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5期作者:王存仓[导读] 有蜿蜒深入的妙趣,又有徐疾起伏的节奏——高效的
王存仓甘肃省灵台县第二中学744404
一、高效课堂必须是教学艺术的殿堂
高效课堂要吸引人,引人入胜。
正如一件艺术品,观之,赏之,把玩不已,流连忘返。
高效的课堂必是深思熟虑、精心构思的课堂,它要有吊人胃口的导入,又有充实丰富的内容、探究思辨的智慧;有山重水复的悬疑,又有豁然开朗的欣喜;有蜿蜒深入的妙趣,又有徐疾起伏的节奏——高效的课堂是优秀的教师导演的一出戏,老师搭好台子,学生在尽情地演。
这一出出下来,戏子便成了名角。
创造这样一个艺术的课堂,备课是关键,我认为备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
备课中教者要推敲课堂中将说的每一句话,安排好课堂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内容的确定、重点的体现、难点的把握、环节的构想、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教法的展示、学法的培养、上下的过渡、前后的衔接、首尾的圆合、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学习现状、实际的接受能力,甚至预设课堂出现意外情况的对策。
我们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准备一节课,去琢磨它的实效性,合理整合一些教学资源,恰当地进行引导操作,以使自己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畅、像珍珠翡翠一般晶莹剔透。
用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唤醒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的,这样的课堂必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高效课堂必须是洒满爱意的天堂
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现在讲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老师要爱学生。
前几天读《棠棣走笔》,于贵平老师说“为人师表,课比天大”。
于老师用“课比天大”不仅把教者的职业道德提高到了至高的地位,更让人感觉到他博大深沉的爱心。
爱心不仅是一种职业责任感,也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绝好途径。
爱可以使一个教者忘我地工作,爱可以使一个教者不嫌弃成绩最差的学生,爱可以使一个差生心里燃起希望的焰火。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爱他们的老师,对他们言听计从,爱听他们的课,上课注意力集中,思维也活跃。
视贯穿爱的教育,学习为乐趣而不是负担。
有心理学家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因此,老师要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忱,要关爱学生,真心和他们交心,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努力构建起和谐的课堂、洒满爱意的课堂,让知识、情感、品德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自然轻松地输出、传递、吸纳,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高效课堂必须是分层施教的讲堂
我们的课堂常被人指责为“少慢差费”,为什么?就是我们经常站在中间甚至中下层次学生的角度施教,致使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这里面有好学生,也有学困生。
好学生嫌层次太低,自行其事;学困生长期跟不上老师的步伐,也已自暴自弃。
这也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好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了”。
另外,大量的作业致使学生静心思考少、抄袭应付多,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抹杀了兴趣,养成了学习的恶习。
所以,许多时间,我们的教学早已使部分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流失。
甚至因为教学混而统之,教法又缺乏创新,中间学生也产生了厌烦之感。
要使课堂高效,就必须分层教学,兼顾各个层次的学情,最大限度地调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目标任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在学习,都接受老师的监管和指导,都学有所获、时有长进。
分层教学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做课堂的主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学习,主动地、自主地探究、质疑,实现学习的高效。
只要学生全身心投入,焉有学不好的道理?实现保尖、促中、补差的目标,大幅度提高教学成绩,也应是自然而然的事。
四、高效课堂必须是自主探究的学堂
现在的教育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灵气与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与成功?根源之一可能就是教学方式的滞后。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这种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遏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天性,学习效率低下。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
课堂应以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问题,置疑解疑,鉴赏交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知识的获得有一个亲身经历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求、感受认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就好像学戏学游泳,亲自演了游了,体悟就多,长进就快。
因此,教师务必要把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
教师在导学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学习的趣味性,创造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设置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新知,形成深刻的体验,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自主探究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文科应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理科应强调求解过程、论证步骤、实验现象的总结,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一题多解。
教师要在放手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合作、实践、归纳的同时,还要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类指导,及时进行点拨,耐心细致引导,在“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中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