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监利美食之团子诞生记
介绍监利的作文

介绍监利的作文监利,这个位于江汉平原南端的小城,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并不起眼,但对于我来说,它却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地方。
监利的风景,没有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壮丽,但却有着一种能让人慢慢沉醉的韵味。
就说那东荆河吧,它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静静地躺在这片土地上。
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像无数颗钻石在水面上闪烁。
河岸边,是一片片绿色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就像一块巨大的花地毯。
小时候,我最喜欢和小伙伴们在这片草地上玩耍。
我们会在草地上打滚,追逐着飞舞的蝴蝶,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
监利的美食,那也是一绝。
早上,街头巷尾弥漫着热干面的香气。
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面条筋道有嚼劲,芝麻酱浓郁醇厚,再配上酸豆角和萝卜丁,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还有那监利团子,糯米粉做的外皮,包裹着鲜香的肉馅或者甜蜜的豆沙馅,蒸熟之后,白白胖胖的,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和美味的馅料在口中融合,那种滋味,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记得有一次,我一口气吃了三个团子,肚子都快被撑破了,还舍不得放下筷子。
监利的人,更是热情好客。
走在大街上,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家都会互相点头微笑,打个招呼。
要是你迷路了,随便问一个路人,他们都会热情地给你指路,甚至还会亲自带你过去。
有一次,我奶奶去菜市场买菜,结果忘记带钱包了。
卖菜的阿姨二话不说,就让奶奶先把菜拿回去,说钱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再给。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暖,在监利是随处可见的。
监利的夏天,那是最让我难忘的。
白天,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人们都躲在家里避暑,小孩子们可不怕,一个个跑到河里去游泳。
河水清凉清凉的,泡在里面,暑气顿时就消了一大半。
我们在河里嬉戏玩耍,打水仗、捉泥鳅,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河谷。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会把竹床搬到院子里,躺在竹床上,一边摇着蒲扇驱赶蚊子,一边看着天上的星星,听着大人们讲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介绍监利的作文

介绍监利的作文
《监利,我的家乡》
监利,那可是我的老家呀!
监利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这可是个特别的地方。
要说监利最热闹的,那得是步行街。
每次我去那,都感觉像进了一个欢乐的大海洋。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在步行街逛,那真是相当有趣啊。
走在路上,两边各种各样的店铺,有的在大声吆喝着自家的商品,有的放着动感的音乐吸引人。
我们一路走一路逛,这里看看那里瞅瞅。
有个卖小吃的摊儿,那香味老远就飘过来了,把我们的魂儿都给勾走了。
我们跑过去,买了一堆好吃的,站在路边就大快朵颐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嘻嘻哈哈地打闹着,就像一群没心没肺的孩子。
那场景啊,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呢。
监利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些田野、河流,就像是一幅天然的画卷。
到了夏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着蝉鸣,感受着微风,那叫一个惬意。
还有那监利的美食,什么团子呀、锅盔呀,味道那叫一个绝。
监利呀,就是这么一个让我深深爱着的地方,它虽然不是什么大城市,但在我心里,它的魅力可一点都不少。
不管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我的家乡监利哟!。
家乡团子——精选推荐

家乡团⼦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华容⼈⾃古素有爱吃团⼦的习俗。
⽤我⼀个长辈的话说:“华容⼈就是好吃,这年还未过完,⼜忙做团⼦吃。
”当然,他是⽤调侃的⼝⽓说的,眉飞⾊舞中掩饰不住⾃豪得意。
⼀年⼀度的春节,带给了⼈们喜庆、欢乐。
⼀家⼈团团圆圆享受了短暂的幸福、祥和的同时,也给在外有亲⼈的家庭⼀丝惶恐,⽆论是学⼦出外求学增知长智,还是外出务⼯谋⽣赚钱,或许是在外事业有成施展才华,就要离开家乡。
于是作为春节的余庆节⽬告别亲⼈,华容“团⼦”这⼀传统⼩吃粉墨登场演绎出新的内涵。
制作华容团⼦,⾸先将⼆份粘⽶、⼋份糯⽶按⽐例和匀,淘⽶后⽤凉⽔浸泡⼀夜,第⼆天⽤⽯碾磨成⽶浆,装⼊布袋扎紧⼝吊起来过滤。
然后准备馅料,胡萝⼘、湖藕、⼲⾖腐、榨菜、辣萝⼘和腊⾁是常⽤的,不过都要剁细切碎,根据⼝味加⼊适量剁的辣椒、葱、蒜等调味品,炒熟搁置待凉备⽤。
接着便是做团⼦,把沥⽔⼋成⼲的⽶浆放⼊盘内,便是主妇们⼤显⾝⼿的时刻了,只见她左⼿挖⼀⼩团浆,两⼿挤压拎捏,⼀张圆饼便形成了,右⼿⽤筷⼦挟来馅料放⼊圆饼中⼼,左⼿合拢,右⼿围绕着浆团捏成球状,放在上⾯铺垫了⼀块纱布的蒸格上,待蒸锅的⽔开后凑成⼀笼,⼀个个坯⼦站队排列错落有致的“整装待发”。
下锅后炉内⽕势旺盛,伴随着⽊材、⽵节的噼啪声,铁锅⾥的⽔开始沸腾。
氤氲的⽔蒸汽漾溢蒸锅,不⼀会⼉,整个厨房笼罩在⽩雾蒙蒙的汽⽔世界⾥。
⼤约半⼩时的时间,揭开锅盖,⼀股糯⾹浑然⼊⿐,圆圆⿎⿎的团⼦挤挤挨挨地簇拥在⼀起,赶紧转移出锅,否则会粘连在⼀起就分不出个来了,这也是主妇们的拿⼿绝活,只见她双⼿沾凉⽔,右⼿划开团⼦的边缘,左⼿捏紧纱布,右⼿操团⼦的底部,团⼦便与纱布剥离开。
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碗⾥,就可享⽤了。
看那⽩⽩圆圆、软软滑滑的团⼦,不禁让⼈⼝⾆⽣津,顿⽣⼤快朵颐之感。
团⼦还有两种吃法,将团⼦坯⼦或已熟转冷的直接⽤油煎,也还有⽔煮的。
根据⼝感、嗜好各⼈⼤可⾃⾏选⽤。
蒸和⽔煮的团⼦糯性较煎团⼦强,⼀⼝咬下去啧啧⽣⾹,黏黏糊糊,粘得上下两⽚嘴唇都张不开,这是缺⽛少齿的⽼⼈和呀呀学语的稚童们的最爱,⽽煎团⼦有韧性带嚼头,特别是腊⾁、⼲⾖腐馅的,吃的是满嘴流油,⼝爽滑软,让⼈回味⽆穷。
初中作文湖北荆州美食

初中作文湖北荆州美食荆州,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提起荆州美食,首先要说的就是荆州鱼糕。
这可是荆州的招牌菜之一,逢年过节,餐桌上总少不了它的身影。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家人去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
宴席上,第一道端上来的大菜就是鱼糕。
那鱼糕摆在盘子里,白白嫩嫩,像一座小山丘,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红色的枸杞和绿色的葱花,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放进嘴里,那口感,简直绝了!鱼糕入口即化,细腻鲜嫩,带着鱼肉的鲜香和鸡蛋的醇香。
听长辈们说,制作鱼糕可不简单,得选用新鲜的鱼肉,去骨去皮,然后把鱼肉剁成细腻的鱼茸,再加入适量的蛋清、淀粉、葱姜水等调料,顺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直到上劲。
最后把搅拌好的鱼茸铺在蒸笼里,蒸熟后切成块。
这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验和技巧,稍有差错,做出来的鱼糕口感就会大打折扣。
还有公安锅盔,那也是荆州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
有一回,我放学回家,路过一个卖锅盔的小摊。
摊主是一位大叔,他手法娴熟地揉面、包馅、擀饼,然后把饼贴在火炉的内壁上。
不一会儿,香气就飘了出来。
我站在旁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火炉里渐渐变得金黄酥脆的锅盔,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终于,我的锅盔出炉了。
大叔用长长的钳子把它夹出来,放在纸袋里递给我。
我接过锅盔,顾不得烫,咬了一大口。
哇,那叫一个香!酥脆的外皮,咸香的馅料,混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我一边走一边吃,到家的时候,一个锅盔已经被我消灭得差不多了。
荆州的早堂面也让我念念不忘。
有一次,我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去尝尝那家据说最正宗的早堂面。
到了面馆,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我好不容易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一碗早堂面。
没一会儿,面就端上来了。
那碗面可真是丰富,大大的汤碗里,面条卧在汤底,上面盖着一层鲜嫩的鸡肉丝、软糯的鳝鱼丝,还有炸得金黄的油条段。
我先喝了一口汤,那汤浓郁鲜美,带着一丝淡淡的胡椒味,瞬间温暖了我的胃。
然后我开始吃面,面条爽滑有劲道,吸饱了汤汁的味道,每一口都让人陶醉。
监利元宵节做团子的作文

监利元宵节做团子的作文英文文档:The Lantern Festival, also known as Yuanxiao Festiva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In Jianli, a city in Hubei Province, the festival is observed with a unique custom of making "Tuanzi" - glutinous rice balls.The making of Tuanzi is a family affair in Jianli, with each generation passing down the tradition from their ancestors.The process begins by selecting the finest glutinous rice flour and mixing it with water to create a smooth dough.A pinch of dough is then rolled into a ball, and the center is filled with various fillings such as red bean paste, lotus seed paste, or salty egg yolk.The ball is then carefully sealed and rolled again to ensure that the filling is evenly distributed.The Tuanzi are then cooked in a pot of boiling water until they float to the surface,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cooked through.They are then removed from the pot and served hot, often with a drizzle of sweet syrup or a sprinkle of sugar.The custom of making Tuanzi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Jianli symbolizes reunion and harmony.It is believed that eating Tuanzi brings good luck, health, and prosperity to the family.The festival is a time for families to come together, enjoy the delicious Tuanzi, and celebrate thejoy and unity of the community.中文文档:元宵节,又称汤圆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正月初一的15天庆祝。
【三年级作文】我爱家乡的团子

【三年级作文】我爱家乡的团子
我的家乡是有着“鱼米之乡”美称的监利。
告诉你哦,我们家乡美食多得很,但我最喜欢那白白的团子。
每当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忙活起来做团子。
为啥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元朝末年,农民陈友谅与其他农民,都揭竿而起来造反。
陈友谅的娘子潘氏为了犒劳将士们,就用米粉做了许多美食犒劳他们。
可是剩下的米粉怎么办呢?这可难不到聪明的主妇们,她们用蔬菜和肉包在米粉团里,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团子。
故事讲完了,让我来给你讲讲制作过程吧!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首先把大米淘洗干净,把它们晾晒到半干时把它们放在炉子中蒸;再磨成米粉后用开水和好,搓成米团后按个凹进去的坑,然后把做好的肉馅放进去。
最后放进笼里一蒸,美味可口的团子就大功告成了。
团子白白的,象征着人们对家的眷念和家乡人对团圆的追求。
我爱团子,我更爱我的家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监利的特色美食作文

监利的特色美食作文我的家乡监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美食。
嘿嘿,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吧!首先,要说的就是江虾啦!我们这里的江虾可不像海虾那么大,它只有一到两厘米长,头上还长着两根长长的“胡子”。
这些虾子还没炒时是白色的,有些地方还是透明的,就像水晶做的一样。
但是你把它下锅一炒,它们立刻就卷了起来,还慢慢地变成了粉红色,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它的香味,馋得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哎呀,真的是太好吃了!还有菱角,也是我们监利的特色美食之一。
菱角外面有一层黑不啦叽的壳,样子就像老牛头上的一对角,角尖上还长着刺。
虽然它外面长得不好看,但只要你把它剖开,里面就会露出白生生的肉来。
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当菜炒着吃。
蒸的时候,最好用沙木蒸笼,蒸一个多小时后,开盖就是香味。
我们那里,一到夏天,大街上都是卖菱角的,“卖菱角啦,沙木蒸笼蒸的菱角”的叫卖声,离很远都能听见。
有时候家里图方便,会直接去了壳,放上辣椒用猛火炒,绿色的辣椒衬托着雪白的菱角肉,又好看又好吃。
锅块也是我们监利的美食之一,只有冬天才有得吃。
冬天里,在街头巷尾,你总能找到锅块摊。
锅块是用面粉做的,要放到锅里煎很久,才能变得又香又脆。
煎好的锅块金黄金黄的,咬一口,“咔嚓”作响,可好吃了!嘿呀,每次我都能吃好几个呢!除了这些,我们监利还有很多其他的美食,比如团子、糍粑、炸龙虾等等。
每一种美食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和故事。
哎呀,我真的好喜欢我的家乡,也好喜欢家乡的美食呀!嘿嘿,你是不是也流口水了呢?快来监利尝尝吧!。
监利程集古镇作文

监利程集古镇作文篇一律《监利程集古镇:一场与旧时光的邂逅监利程集古镇,那可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就像一本古老的、散发着霉味(这霉味并非讨厌的那种,而是带着岁月尘埃的独特气息)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往昔的回忆。
我第一次去程集古镇的时候,是个大晴天。
阳光像金色的细沙,洒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
古镇的入口并不起眼,就像一个低调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那儿。
那青石板路啊,一块块石头参差不齐,有的高,有的低,我走在上面,就像在走一条弯弯曲曲的五线谱,我的脚就像是跳跃的音符。
街边的房子都是老古董了,木门木窗,那窗户上的木格子都有些残缺不全,像是掉了牙齿的老人在咧着嘴笑。
我看到有一家房子的门是开着的,好奇心作祟,我就悄悄把头探进去。
院子不大,中间有一口水井,井沿上有一道道深深的勒痕,像是岁月的齿印,仿佛在诉说着曾经打水的人是多么的勤劳。
一位老奶奶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她身边有一只老猫,那猫慵懒地趴在地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老奶奶也不恼,还冲我笑了笑,露出了没几颗牙的牙龈,这笑容就像古镇的阳光一样温暖。
古镇有一条小溪贯穿其中,溪水不算清亮,但也透着一种古朴的韵味。
溪上有几座小桥,那桥栏上被摸得光溜溜的。
我站在桥上,往水里望去,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里慢悠悠地游着,像是在闲逛的老头儿。
溪边有一些妇女在洗菜洗衣服,她们有说有笑的,那笑声回荡在古镇上空。
沿着小溪往前走,有一个小小的古戏台。
那戏台子虽然破旧,但还能想象出当年热闹非凡的场景。
据说以前这里有很多戏班子来唱戏,周围的人都会围过来,台下人山人海,大家跟着戏里的人物或喜或悲。
现在啊,只剩下这空荡荡的戏台,和我这样一个路过的看客,不过这也有一种别样的宁静。
我在古镇里东走走西转转,感受着这里的静谧与古朴。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简单的生活和无尽的回忆。
我所看到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小事都像是一个时间胶囊,把古镇的过去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篇侧《再探程集古镇:美食与老街的双重惊喜》第二次前往监利程集古镇,我的内心满是期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监利美食之“团子”诞生记
湖北监利县(今荆州市部分)。
监利民间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把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看作是比春节还要重要的节日。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年辛苦劳作即将开始的最后一次大团圆,所以格外珍视。
但这一天,当地不是象其他许多地方那样,吃元宵过节,而是吃一种名叫"团子"的风味小吃。
这种风俗由来已久。
传说,元朝末年监利渔民陈友谅揭竿起义,夫人潘氏曾以"沔阳三蒸" (蒸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犒赏士兵传于后世。
主材,糙米粉子,这个前期工作很复杂的哦,要通过几到工序才可完成选米很重要,不要太好的米,也不要糯米,就用很普通很普通的糙米就OK了首先是蒸米,要蒸的半生不熟的样子就倒出来,倒在大的簸箕上面放在外面吹(吹了好几天)自然风把这个米吹的干透等米吹的干透之后再拿去打粉机器里面搅碎,要搅成粉碎的,就成上图那个样子如果大家嫌麻烦的话,好像可以直接到外面去买那种现成的粉子。
馅的材料:豆腐干、酱萝卜、梅干菜(要泡软)、瘦肉和腊肉(腊肉主要是放在里面香一点)还有大蒜。
把馅的材料都切成丁丁准备就绪,就等着下锅炒馅了
锅里放油,先把干子倒进去炒,干子炒好后然后添起来,就锅里的油把肉放进去炒。
肉炒好再把干子倒进去加一点味精,少许盐,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放点干辣椒进去再依次把酱萝卜、梅干菜、大蒜放进去一起翻炒,要尝一下咸淡哦,翻炒好了就添在一个大碗里
馅就这样炒好了,下面就要开始调糙米粉子
了烧一锅滚烫的开水来调糙米粉子,不要加入太多的水,先一点一点的加入试试,慢慢的调像柔面粉一样的柔糙米粉子,调成有粘性就可以了。
糙米粉子调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包了,包的时候要放一碗清水在旁边,为防止糙米粉子粘手用的。
这种美味的团子就做成了,先用蒸格蒸熟,熟了就可以直接吃了,趁热吃味道不错;一次可以做很多,凉了就变得硬直接吃就跟生的一样的,但是没关系,在农村烧秸秆我们可以在灶里面烧着吃,那皮特别脆,所谓是外焦里嫩啊;在城市烧就比较困难啦,你要烧你也可以想些好办法,不过你可以用油炸那也是制造美味的方法,那样吃的人最多,方便,好吃!
监利特产真心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