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咏柳》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

贺知章《咏柳》原文、译文、赏析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

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

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

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

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

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

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

天宝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

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

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

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

读了李白的《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

”(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

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

《咏柳》贺知章唐诗全诗赏析

《咏柳》贺知章唐诗全诗赏析

《咏柳》贺知章唐诗全诗赏析《咏柳》贺知章唐诗全诗翻译及赏析《咏柳》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终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咏柳》贺知章唐诗全诗赏析,盼望对您有所关心!《咏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翻译春柳犹如碧玉妆扮格外娇娆,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

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活的剪刀。

《咏柳》解释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许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方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③妆成:装饰,装扮。

④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肯定表示准确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许多的意思。

⑤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季节。

⑧似:似乎,犹如,好像。

《咏柳》简介贺知章(公元659年-公元744年),唐代诗人。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

公元695年(武则天证圣元年)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来宾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闻名书法家。

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咏柳》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喜爱。

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从整体上写柳树,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扮起来的,用“碧玉”形容柳树的晶莹翠绿,突出了柳树的颜色美。

俨然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妩媚婀娜,魅力无限。

其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写柳枝,诗人将垂挂披拂的柳枝比方为少女盛装垂挂的千万条精致的丝带,奇妙地写出了柳树的轻柔婀娜的盛装之美。

部编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教案详解

部编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教案详解

《咏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诗,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旨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学情分析: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甚至背诵这首诗《咏柳》了。

所以,我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目标:1、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3、掌握学古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习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师:春天是个动和静相结合的季节,它像一位天使,悄悄的来到人间;它像一位画家,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画;但是它更像是一首诗,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

在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个什么样的呢?2、我们以前还学过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你能背诵几首吗?3、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赞美春天的吧?师板书课题《咏柳》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这是一首古诗,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三、解诗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叫《咏鹅》,咏鹅的意思是赞美鹅,那咏柳的意思就是?如果我想赞美梅花和杨树会怎么说呢?所以“咏”的意思是什么呢?那就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课题吧。

四、知诗人对于作者,你了解些什么呢?指名说。

看一看老师给你们的补充。

五、读诗文作者是怎样描写柳树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自由朗读古诗,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四名同学轮流读2、听你们读后,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范读。

说一说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3、同桌互读4、师生共读5、加动作读6、齐读六、明诗意1、读诗呢,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来,说一说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赞美柳树的?2、课件出示第一句(1)从这一句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柳树的美?师板书:碧玉丝绦(2)你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吗?(3)解释“碧玉”的另一种意思。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咏柳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咏柳

我会写
bīn

音序:B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海滨 湖滨 造句:我家住在海滨。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宾”下横长于宝盖。


音序:Z 部首:糸 结构:上下
组词:紫红 紫色
造句:她穿了一件紫色的 衣服。
书写指导:“糸”撇折上小 下大,竖钩居中,两点呼应。
泗 水 滨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1.念、唱。 2.用诗歌赞美。
咏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
式叙述,在本课是歌颂、 赞美的意思。
咏柳:赞美柳树
垂 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yǒng zhuāng sī tāo cái jiǎn
咏妆丝绦裁剪
写作手法。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 的丝带。
用了比喻的 写作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 裁出来的啊!
用了设问、 比喻的写作 手法。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寻芳—— 泗水滨
春 虚写:光景—— 一时新
日 识得—— 东风面
实写:万紫千红—— 总是春
万紫千红 全靠 东 风
一、巧写同音字。
yǒng ( 永 )远
( 咏 )柳
zǐ ( 紫 )色
( 仔 )细
zhuāng 化( 妆 )
假( 装 )
bì ( 碧 )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备课资料作者贺知章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备课资料作者贺知章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咏柳》备课资料作者贺知章简介贺知章简介唐朝是我国文学史上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萧山籍诗人贺知章,就是初唐诗坛中的一位佼佼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萧山)人。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历任礼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和秘书监等官职。

他的诗以绝句见长,通俗清新,自成一格。

代表作《咏柳》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想象奇妙,意境高远。

既写出了柳叶的美和它的勃勃生机,也写出了和煦春风给万物带来的希冀。

贺知章又是一位关心边防和国家尊严的爱国者,他在《送人之军》一诗中写道:“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贴汉国忧。

”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贺知章旷达,不慕名利,好饮酒,常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

当他已身居太子宾客,在京城“以文词知名”之时,李白还是一个布衣,诗才也只初露头角。

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

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一见如故,对饮畅叙,结为忘年知己。

有一天,贺与李在酒楼,贺知章适无钱沽酒,竟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在身上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真挚豪爽如此。

这就是“金龟换酒”的典故。

接着,贺知章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李白,唐玄宗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

从此,李白声誉鹊起。

唐玄宗天宝初年,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政治黑暗。

贺知章不愿与奸臣共事,恳请度为道士,告老还乡。

唐玄宗准许了他的请求,赐鉴湖一曲(一块土地),并赋诗赠别。

贺知章离京那天,朝中皇太子以下文武百官集中在东门外长乐坡为他饯行。

李白作《送贺宾客归越》一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把贺知章比作书圣王羲之,情意十分深切。

古诗二首《咏柳》教案

古诗二首《咏柳》教案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咏柳》这首古诗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有着不同的层次。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他们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自然之美。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在讲授诗句的修辞手法时,我注意到有的学生对此感到困惑,难以把握。于是,我通过举例和互动问答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例如,我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站在春天的柳树下,感受春风拂面,观察柳枝摇曳,从而体会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美妙比喻。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识别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并对之作适当解释,如对偶、排比等,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意境的领悟:帮助学生通过诗歌的阅染力:如何通过朗读传递出诗句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指导学生理解情感与声音的配合。
古诗二首《咏柳》教案
一、教学内容
《咏柳》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古诗《咏柳》的全文阅读与理解,掌握诗句的字词、句式和韵律。
2.诗人贺知章的创作背景及咏柳诗的寓意。
3.学习描绘自然景物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诗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以增强对古诗的感悟。
-写作技巧的运用:学习并模仿诗人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
-诗句深层含义的把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古诗中隐含的深层意义,如诗人的情感、诗歌的象征意义等。例如,理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春风裁剪细叶的象征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咏柳》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它是一首描绘春天柳树景象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小学古诗贺知章 《咏柳》

小学古诗贺知章 《咏柳》

小学必背古诗《咏柳》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题目里的“咏”,原本是唱歌的意思,在这里指用写诗的方式赞美某种事物。

“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柳树,是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树木,路边、水边、山里,无处不在。

春天到来时,它总是会比其他树木快一步,率先萌发出绿色的嫩芽,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等到别的树木开始伸展枝叶的时候,柳树已经是郁郁葱葱,柔软的枝条随风摆动了。

古人对柳树特别有感情,他们喜欢柳树婀娜多姿的样子,也喜欢柳树容易栽培、易于成活的习性。

“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是柳树不需要费心种植,只要插到土里就能活。

正是因为柳树这种特性,人们认为它可以代表甘于平凡,顽强坚韧的美好品质。

这首诗讲的是: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碧玉装饰而成的,千万条垂下的枝条如同绿色的丝带。

“碧玉”,是青绿色的玉,这里形容春天的柳树颜色青翠。

“妆”,就是打扮、装饰的意思。

“丝绦”,指的是用丝线编织成的绳子,在这里用来形容柳树枝条柔软。

不知道这纤细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大概是二月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吧。

诗的开头,作者写“碧玉妆成一树高”。

他眼前的那棵柳树,挺拔翠绿,好像是用碧玉装饰而成的。

“妆”字,还有化妆的意思。

作者贺知章用这个字,把柳树给写活了,不仅让人感受到柳树的绿,也让人觉得这棵柳树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用碧玉把自己装扮得婀娜多姿。

诗的第二句,作者又接着写了,“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数条柳枝低垂,在风中轻轻摇摆,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美丽。

读到这一句,我们不仅能想象出柳枝随风摆动的样子,还能感觉到春风的存在。

正是因为有了温柔的春风,柳树才动了起来,有了生机。

作者又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两句诗就像谜语一样,一问一答。

这样一来,不仅写出了春风的神奇,而且还跟前面的“绿丝绦”联系起来了。

“丝绦”就是丝带啊,想制作丝带,没有剪刀怎么行呢?贺知章的这首《咏柳》,从柳树写到了春风,春天里的无限生机就这样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古诗二首 咏柳ppt课件

古诗二首 咏柳ppt课件
裁树
识记生字 指导书写
zhuānɡ

化妆 梳妆
yǒnɡ

咏柳 歌咏


丝绦 丝线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读一读 记一记
杨柳 柳条
化妆 梳妆打扮
知识链接
延伸问题
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横纵观 拓视野
江南春
○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cái
zǎi
zāi
裁 载 栽 比一比
衣 车木
初读古诗
认真听读《咏柳》,注意生字的读 音。
听完后大声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 句子读通顺。
国学诵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课文主旨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在春风 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柳树、 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二首 咏柳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约744),唐 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 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 人。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 齐名,合称为“吴中四士”。
主要作品:《回乡偶书》《采 莲曲》《咏柳》等。
说说你眼中的柳树
柳条
柳枝
柳叶
咏柳
碧玉
妆成
丝绦
裁剪
歌咏 咏鹅 咏梅 咏雪
咏柳
[唐]贺知章
zhuāng
碧玉妆成一树高,
chuí
sī 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丝纺织成的带子。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万条:无数条。
万,在这里不表示 数量,形容很多。
无数条轻柔的柳条垂下来,好像是 无数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从树上垂下。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裁:
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 体分成若干部分。
不知道这纤细的嫩片是谁的巧 手用心裁剪出来的。
二月:农历二月, 正是初春时节。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 法家,字季真,自号“四明 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 杭州市萧山区西人)。
贺知章(659—744), 唐代诗人、书法家,字 季真,号四明狂客,贺 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 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 独特,著名的《咏柳》、 《回乡偶书》两首脍炙 人口,千古传诵。
0
认识生字
yǒnɡ zhuānɡ sī lǜ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赞美 春天的另一首古诗:
咏柳
歌颂、 赞美。
咏物诗 这是一篇

0
课前准备
咏柳
柳树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每 年春天,柳树是最先发芽、变绿 的。柳芽的嫩绿,是初春时节最 美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和活力。
0
垂 柳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妆丝绿
tāo cái jiǎn bì
绦裁剪碧
0
认识生字
zhuāng

tāo

各色的丝绦
化妆
0
认识生字
咏(歌咏)妆(化妆) 永(永远)装(装备)
绦(丝绦)裁(裁衣) 条(条件)栽(栽树)
比一比,再组词。
0
生字认读பைடு நூலகம்
咏妆丝绦裁剪绿碧
前面是刀。 剪
猜谜语啦!
一张嘴说到头。 咏
0
诗词赏读
把这首诗读通 顺哦!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似:好像。
原来是二月温暖的春风,它 就像一把这把神奇的大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 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的一样。 无数条轻柔的柳条垂下来,好像是无数 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从树上垂下。
不知道这纤细的嫩片是谁的巧手用心裁剪 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这 把神奇的大剪刀。
我来说
春风还剪出了……
☆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 们还知道有哪些?把你想到的写 下来。
☆背诵《咏柳》。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fú堤杨柳醉春烟.
篱落疏疏一径jìng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两个黄鹂lí鸣翠柳,
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日出日江出花江红花胜红火胜,火, 春来春江来水江绿水如绿蓝如。蓝.
诗词赏读
把眼前的柳树和古代质 朴美丽的少女联系起来,联 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
人,充满青春活力。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0
诗词赏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设问
0
用诗词的形式描述,歌颂赞美的意思。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0
妆: 装饰,打扮。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碧玉:
一,表示
碧绿色的玉石。“满”“全”“整”的意思。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
一树: 满树。
嫩绿的柳叶。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的一样。
丝绦:
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