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2 0 1 4 年
3 0 卷
第1 期
疫 病 防 控
猪瘟 免疫 失败原 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陈 国花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畜牧兽医管理局 ,山东诸城
传染病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预防猪瘟的发生 , 国 内外 均采 取 疫苗 接 种方 法 。我 国研发 的猪瘟 兔 化 弱毒 疫苗 株 , 曾经 为 猪瘟 防 控起 到 了重 要 作 用 ,随着 环 境 的变 化 ,猪 病 的流 行 趋 势 和 流行 特 点亦 发 生 了显 著 变化 ,传 统 免疫 方 式 的 出现失 败 情 况 。分 析猪 瘟 免疫 失 败 的原 因 ,提 出对 策 措施 ,对 于推 动养 猪 业 可持 续发 展具 有重 大 的现实 意义 。
发生。
1 . 2 . 1 环 境 因素
给猪进 行 疫 苗接 种 时 ,应严 格 执行 消 毒程 序 ,做 到 “ 一 畜一 针 头 ,一针 一消 毒 ” ,坚决 杜绝 因器械 消毒不 严变 成带 毒传播 。
2 应 对策 略
( 1 ) 坚 决 杜绝 近亲繁 殖 ,避免 或减 少 因遗传性 疾 病 的发 生 而
造成 的免疫 抑制 现象 。
( 2) 进 一 步 加 强 饲养 管 理 ,保 持合 理 的饲 养密 度 ,尽量 消 除 、减少 各 种不 良应 激 因素 给 猪生 产 性能 带来 的影 响 ;提 供 全价
优 质饲 料 ,确保 营养合 理 均衡 ,增 强机体 免疫 力 。 ( 3) 加 强 对 猪 场 常用 药 物 的 管 控 ,严 格 药 物 出入 库 登记 制 在 猪 瘟疫 苗 免 疫接 种 的过 程 中 ,外 界 环境 变化 极 易造 成 免疫 失 败 ,比如 说 ,高 温 、寒 冷 、阴雨 、温 差 过大 、噪音 、异常 响 动 度 ,禁 止滥 用易 于产 生免疫 抑制 的药物 。 等 都 有可 能 造成 免 疫 失败 。因此 ,在给 猪 进行 疫 苗接 种 时应 在 安 ( 4 ) 制 定科 学 的免疫 程序 。养 猪场 特别 是规模 化 养猪 场应在 静 、通风、阳光充沛的条件下进行,从而提高免疫的成功率。 专 业技 术 人员 的指导 下 ,根 据 本地 区 流行 病学 特 征 、本场 猪历 年 发病 情 况 以及母 源抗体 水平 制定 出合理科 学 的免疫 程序 。 1 . 2 . 2 免 疫程序 不合理 ( 5 ) 正 确选 择 和保管 疫苗 。因 目前 从事 猪瘟疫 苗 生产 的企业 猪 场 应 根 据 当 地 猪 病 流 行 特 征 和 本 场 实 际 ,制 定 出合 理 的 极 多 ,生 产水 平 参差 不 齐 ,因 此 ,养殖 企 业在 选 择疫 苗 时 ,应 按 免 疫 程序 ,并 选 择 正 确 的免疫 时 机 。免 疫 程序 不合 理 、免疫 的 时 规 定从 已获得 农 业部 G MP 认 证 的生 产 厂家 购买 猪 瘟疫 苗 ,以保证 机 不 当对 免疫 的效 果 影 响较 大 。 如过 早 免 疫 接 种 ,受母 源抗 体 疫 苗安 全 可靠 。对物 理性 状 异 常 、标 签模 糊不 清 以及 来源 不 明 的 干 扰 ,经 常会 导 致 猪疫 苗 免疫 失 败 。如 有 的猪 场 片面 追求 免 疫效 果 ,一不 考 虑外 界 环境 的影 响 ,二 不考 虑 猪群 母 源抗 体水 平 ,不 非 正规 疫苗 ,绝 对不 可购买 ,以免影 响免 疫效 果 。
浅谈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

浅谈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近年,猪夏秋频发的高热综合征,多为猪瘟病毒所致。
猪瘟的防疫密度接近100%,但由于受防疫程序、猪瘟疫苗因素、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猪瘟发病率仍较高。
就近年来感受谈谈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
一、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一)、免疫程序因素一些养户对免疫程序不够重视,对疫苗的免疫期不顾不问,认为接种过一次后,就万事大吉,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而发病。
或免疫程序不适合本场实际,而出现免疫失败。
(二)、疫苗因素1、疫苗的质量部分养猪户不了解疫苗的质量标准,购买了质量差或已失效的疫苗,其结果还是发病。
疫苗没有按规定进行保存运输。
接种前受日光直射或取出时间过长,稀释后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均影响其效价。
2、疫苗选择不当所选用的疫苗毒力偏强或与当地流行毒株不符,均可造成免疫失败。
如用I苗,仔猪超免时可能诱发较严重的接种反应。
3 、疫苗间干扰作用两种或以上疫苗同时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如蓝耳病弱毒苗与猪瘟弱毒苗同时免疫,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有极显著干扰作用。
4 、疫苗稀释剂疫苗稀释剂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而将杂质带进疫苗;有时随疫苗提供的稀释剂存在质量问题或由于保存不当而出现质量问题。
(三)、猪只机体因素1、母源抗体干扰母源抗体对于保护仔猪避免早期感染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因母猪个体差异及所用疫苗的不同,造成不同来源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同一窝个体间母源抗体也不一定相近。
母源抗体过高的仔猪反而可干扰疫苗的免疫应答,母源抗体较低的则可能在接种疫苗时处于传染病潜伏感染期,而导致免疫失败。
2、遗传因素猪机体对疫苗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控制。
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猪群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样。
有的猪存在先天性的免疫缺陷(脾脏、淋巴、胸腺等发育不全),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3、应激因素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
猪瘟免疫失败是什么原因?怎么有效免疫

猪瘟免疫失败是什么原因怎么有效免疫养猪时,我们是需要根据免疫程序严格做好各种流行病的疫苗免疫工作的。
尤其是像猪瘟这种常见的传染病,如果没有做好免疫工作的话,那么对于猪群的整体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不过很多人在给猪做猪瘟免疫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猪瘟免疫失败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猪瘟免疫失败呢下面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1、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程序不合理是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养猪场一般有三种免疫程序。
第一种就是将公猪、母猪集中起来每年进行两次的猪瘟疫苗免疫工作。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能够较快控制猪瘟。
但是对妊娠母猪是会造成一定影响的。
第二种就是将母猪与仔猪共同免疫,以早期断奶方式为主,这种方法如果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的话,那么则会导致免疫失败。
最后就是以超前免疫为主,这三种免疫方式都有着有点与缺点,我们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避免免疫失败。
2、母源抗体干扰对于新生的仔猪来说,母猪自身对猪瘟抗体免疫性是非常重要,不过也会对疫苗接种造成影响。
当仔猪体内如果有母源抗体的话,那么抗体便会将疫苗中和,导致机体无法产生免疫应答,从而造成免疫失败。
但是如果当仔猪母源抗体完全消失的话,那么便可能会导致仔猪感染病源。
因此我们要注意选择一个适宜的时间进行免疫,避免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
对于母猪反复接种,其抗体水平仍然很低的话,那么要及时将其淘汰。
3、疫苗质量差疫苗的质量是会直接影响到免疫效果的。
我们在选择疫苗的时候,要以正规厂家的,同时还要注意保质期与疫苗状态等信息。
在保存或者是运输疫苗的时候,要将其放在零下十五度的环境下,不可将其反复冻融,否则对疫苗的质量及效果都是会造成很大影响的。
在将疫苗稀释之后,要注意在两小时内全部用完,避免失去效果。
对针头进行消毒的时候,要注意消毒液的浓度不可过大,避免杀死猪瘟疫苗。
最后在免疫的时候要以一猪一针头为原则,防治出现带毒注射,不仅会导致疫苗免疫失败,还可能会扩散疫情。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猪瘟属于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所有年龄猪只都可以被感染,并且全年流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带来特别严重的危害。
而在实际的临床生产中,猪瘟免疫常常失败,所以,在此主要分析影响猪瘟免疫失败的因素。
1 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程序的缺陷。
现在我国大部分饲养场通常采用以下3种免疫程序。
第一种:集中给种公猪和种母猪每年统一进行2次猪瘟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每头4~6头份/次;20~25日龄的仔猪首次免疫时,每头2~3头份/次疫,再于50~60日龄进行加强免疫,每头3~4头份/次。
此种免疫程序能够将管理简单化,在生产上比较容易操作。
能够很快控制住受猪瘟威胁地区或者发生猪瘟地区的疫情发展,降低饲养场的损失。
可是对于妊娠母猪,特别是妊娠后期的母猪,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与此同时,新生仔猪的免疫效果不佳,因为不能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第二种:断奶时,母猪应该和其仔猪同时进行免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种猪4~5头份/次,仔猪2~3头份/次。
如果仔猪母源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32以上,以4头份剂量进行免疫。
目前,不少规模化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方式,通常是21~28日龄给仔猪断奶,一旦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或者是母猪的猪瘟疫苗接种剂量大,就会引起免疫失败。
第三种:为了能够在早期控制仔猪感染猪瘟,通常会采用超前免疫的方式。
在仔猪吸吮初乳前进行免疫接种,1~2头份/次,注射后1~2h内,任其自由吮奶;仔猪30~4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3~4头份/次;种公猪每半年进行1次免疫,4头份/次;种母猪每次断奶和再次交配期间4~6头份/次的免疫接种。
这三种免疫方法各有利弊,所以,应该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避免免疫失败。
2 母源抗体干扰对新生仔猪来说,猪瘟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特别重要,但会给疫苗接种造成影响。
如果当仔猪体内存在母源抗体时给其接种疫苗,那么抗体就会中和疫苗,并不能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而造成免疫失败;如果当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彻底消失后再进行疫苗接种,还会增加仔猪感染病原的可能性。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推荐免疫程序
28天断奶模式: 21天断奶模式: 超前免疫: 外购猪群免疫模式: 种猪免疫模式:
送各位同仁几句话:
饲料=“饲疗 ” (全价营养是最好的广谱药物) “防重于制” (三流猪场—忽视营养) “防养并重” (二流猪场—重视营养) “养重于防” (一流猪场—现代猪场) 由“扬汤止沸”升为“釜底抽薪”才能圆。
7.病毒变异的影响
目前我国虽有多种猪瘟病毒亚型,但血 清型都一样,尚未发现不同血清型的 猪瘟病毒.通过增加剂量的办法可有效 的控制各型猪瘟病毒.
8.先天性感染、免疫耐受等因素
净化种猪群保证种猪群健康是猪场特别是 老猪场的重要任务。
9、其它方面
人员积极性责任心等等
避免免疫失败:
全价营养 是 基础 适宜环境 是 条件 管理技术 是 手段
6.药物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使用弱毒疫苗前后一段时间, 不应使用抗菌药物。研究证明,链霉素, 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或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 用,或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效果。使用抗病毒药 物会对疫苗造成直接破坏,因此,防疫前 后,要注意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
4.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
传染病是引起畜禽免疫力抑制的主要原因, 有些传染病的发生,可使动物体对其他病 原的易感性增强,对多种疫苗免疫力反应 会下降,甚至导致免疫失败。有些病毒直 接侵袭猪的淋巴器官和免疫细胞,诱导某 些细胞因子的释放,激活抑制性细胞,从 而影响免疫效果。在生产中,当发生其他 传染病时,不能进行猪瘟免疫。
李富成
1.免疫程序的影响
免疫程序存在缺陷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 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一般采用种猪 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仔猪同时免疫 和超前免疫三种免疫程序。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

猪瘟免疫失败 的原因及 防制对策
王 佐 强
( 辽宁省凌海市金城 动物 卫生监督所 。凌海 1 2 1 2 0 0)
关键词 : 免疫 程 序 ; 免 疫 失败 ; 母 源抗体 ; 防 制 对 策
D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N. 1 6 7 1 —6 0 2 7 . 2 01 4 . 0 3 . 0 2 7
瘟疫苗免疫效果 , 猪瘟疫苗最好单独注射。 免疫 时间的选择 。 免疫 宜选 择在温度适 宜 、 天气 晴朗的时候 , 尽量 避开 阴雨 天
免疫 。 阴雨天猪体的抵抗力较弱 , 免疫效果差 。 夏天宜选择在 早 晚凉爽 时进行免疫 , 而冬天宜在温暖适宜 的中午进行。
过多或过少等等 , 均会影 响疫苗 的免疫效果 , 导致免疫失败 。
中有 害气体浓 度过高 , 使猪群长期 处于应激状 态下 , 免疫应 答能力下 降 , 造 成免疫失败 。饲料 中维生素 E、 维生 素 A和 锌、 铁、 硒 等微量元素 营养 物质缺乏或不 足均会影 响抗体 的
1 . 1 猪机体 自身原 因 1 . 1 . 1 猪体健 康状况 健康状 况不佳 或 已经感染 了某种疾 病, 或处 于某种疾病 的潜伏期 , 影 响免疫应答 。 还有妊娠母猪
重复免疫或免疫剂量过大 , 则使机体免疫应答紊 乱或 受到抑
制, 发生免疫麻痹 , 导致免疫失败 。 免疫剂量不足则产生抗体 少, 达不到应 有的保护率 。免疫操作不正 确 , 如注射部位 不
2 . 2 加 强饲 养管理
健康状况 良好 的猪群在免疫 时能产生
当、 注射方 式不 正确 、 免疫部位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 、 注射时 不实行 “ 一猪一针头” 的原则 , 均影 响免疫效果。还有疫苗稀 释后使用 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免疫效果 。猪瘟 细胞 活疫 苗 , 稀 释后降解速度 加快 , 有 效期缩短 , 延长 时问则稀释后 的疫 苗保 护率 降低 或已经失效 。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及防治

2020年第03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
具有致死率高、传染速度快的特点,在不同季节、不同猪种、不同生长阶段均可感染。
现阶段,对猪瘟病毒的防治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疫苗接种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1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猪瘟疫苗质量不达标是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最根本问题。
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猪瘟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
现阶段,猪瘟疫苗的生产研制主要以细胞培养的方式进行。
在疫苗生产过程中,若相关人员应用的细胞源本身已携带病毒,则该批次的疫苗将会失去作用。
此外,若应用同源或异源细胞并未携带病毒,但其研制出的疫苗产品在免疫性能上并未达到行业标准,也会导致猪瘟疫苗的应用无效化。
究其原因,无论是细胞源的病毒污染,还是疫苗产品的性能不达标,都是由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力所致。
(2)猪瘟疫苗在保存过程中发生变质。
猪瘟疫苗对储存方式具有较高要求,其必须处在-15℃以下的温度环境中,且环境越冷储存时间越长。
基于此,若相关人员并未秉持起严格的温度管理意识,没有按照温度要求储存猪瘟疫苗,将会导致疫苗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变质,导致猪瘟免疫失败。
(3)猪瘟疫苗在稀释过程中失去效果。
一般来讲,猪瘟疫苗都是以粉剂形式储存于特定容器中的。
在接种应用时,用0.9%的生理盐水溶液进行稀释。
稀释后的猪瘟疫苗具有一定使用期限,环境温度在15℃以下为6h,高于15℃则为3h。
由此,若在稀释后并未及时进行接种操作,也会导致疫苗的失效。
(1)免疫人员缺乏专业的疫苗接种知识,在免疫操作上存在随意性,会导致免疫失败。
例如,一些免疫人员在为生猪接种疫苗时,存在不更换接种针头的情况。
此时,若接受疫苗注射的猪群中存在已感染猪瘟的病猪,其血液中的猪瘟病毒将会经由针头反复的使用进入到其他健康猪只体内。
不仅会使免疫接种工作无效化,还有可能引发猪瘟的大面积暴发,严重损害养殖效益。
(2)防疫人员消毒知识的缺陷,会导致猪瘟免疫失效。
猪场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及防治对策

对 种猪 群 的检测 力 度 ,淘汰 阳性 种猪 ,逐 步 净化猪
场 猪瘟 。
26 加 强饲 养 管理 。强 化 生 猪 安 全 ,加 强饲 养 管 .
理 ,避 免各 种应 激 ,确保 免 疫猪 群 的猪瘟 抗 体一致 性 ,尽 量减 少猪瘟 野 毒的感 染机 会 。 4 6 0 河南省 项城 市兽 药管理 站 620
. 三 疫失败。蓝耳病首先感染粘膜表面的巨噬 台 21 加 强饲 料 管 理 ,避 免 霉 毒 素 对 猪 群 免 疫 系 统
破 环 。对 霉 变 玉 米 、豆 粕 等 原 料 要 定 期 加 入 脱 霉
剂 ,或 使 用 氨 类 化 合 物 浸 泡 ,适 当加 大 蛋 白复 含 肝利胆 类 中草药 ,克服毒 菌毒 素造成 的免 疫抑 制 。 22 加 强 圆环 病 毒 和 蓝 耳 病 的防 疫 。 目前 ,圆 环 .
制 , 同时干扰 补 体系 统 的激 活 ,单端 孢霉 菌 毒素 可
败 ,对 免疫 失败 猪 群 ,要严 查 原因 ,重 新补 防 , 以
防免疫 失败 。
抑 制机 体造血 功 能 ,引起 淋 巴管 壁坏 死 出血 ,从 而
引起 免 疫抑 制 。T一2毒 素 、双 乙酸基 草 烯 醇 等 可 引起 血 清 中 a一球 蛋 白 减 少 ,红 细 胞 免 疫 反应 延
▲_-
造 成猪 瘟疫 苗 中含 有牛病 毒 性腹 泻病 毒 ,往往 造 成
猪 瘟疫 苗 免疫 失败 。其 二是 疫苗 抗原 含量 不足 。我
1 猪 瘟免疫 失 败的主 要 原因
尤 11 免 疫抑 制性 疾病 造成 机 体免 疫系 统损 .
国兽药 典 规定 C株 细 胞苗 免疫 剂 量 为 10RD,但 5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亚急性和慢性型除见不同程度的败血性变化外,还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本病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本病列入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政府对该病实施强制性免疫。
现在虽然疫苗已广泛使用,但非典型性猪瘟却仍不断发生,甚至有些养殖场更换猪瘟疫苗及免疫程序后,猪瘟的防控仍不理想,本文就其原因做以下简要分析。
1、猪群的随意流动是传播和扩散该病的重要原因
国家猪瘟参考实验室王琴研究员曾报道:我国猪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了猪群的随意流动是传播与扩散该病的重要原因。
通过监测,发现我国的猪瘟流行在大部分地区依然是基因2群和1群,没有发现基因3群;疫苗毒株抗原性没有发生变异,目前疫苗依然有效。
2、多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
2.1、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接种猪免疫应答的影响
圆环病毒被行业内形象的称为猪的“艾滋病”,不言而喻,这是因为圆环病毒像艾滋病病毒一样,侵害的都是免疫系统,造成普遍的免疫抑制,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
《畜牧兽医学报》2012年04期刊发了一篇题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接种猪免疫应答的影响》的文章。
文章指出: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前或免疫后感染PCV2均会影响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导致PBLC内细胞因子的表达严重抑制和紊乱。
实验结果见图1。
图1:
2.2、蓝耳病毒的免疫抑制性干扰
先感染PCV2,2日后免疫猪瘟单免猪瘟疫苗
先免猪瘟疫苗,2日后感染PCV2对照组
当猪只蓝耳病毒(PRRSV )处在活跃阶段时,猪瘟抗体明显偏低,提示在实际临床上,PRRSV 对猪瘟抗体存在严重干扰。
以下图2、图3是某集团公司的猪瘟和蓝耳抗体检测结果。
图2: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图3:蓝耳抗体检测结果
数据来源:成都天邦疫病净化中心
7周龄仔猪和15周龄仔猪猪瘟抗体水平不理想,蓝耳强阳性影响了猪瘟的免疫应答。
2.3、霉菌毒素可降低猪瘟免疫效果
霉菌毒素的危害目前也越来越引起行业的重视,霉菌毒素除造成霉菌中毒,也可影响母猪的繁殖力、仔猪的成活率以及猪只的免疫抑制。
“霉菌种类极其繁多,霉菌毒素的危害有其普遍性、隐蔽性、微量性、蓄积性。
霉菌毒素能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使IgM 和IgG 水平下降,直接影响接种疫苗后的抗体水平;霉菌毒素对细胞免疫反应产生抑制中,降低了对病毒病与慢性病的抵抗力。
所以必须消除霉菌的影响,防止免疫系统出现缺损、抑制,从而使猪只得到更好的免疫应答,才能提高猪场的群体抗病能力。
”(摘自:《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年第2期,《霉菌毒素可降低猪瘟免疫效果》)
3、 疫苗本身质量及运输、储存问题
3.1、疫苗真实效价与厂家宣传不符
由于现行标准的精准度不足,造成疫苗真实效价无法得以反映。
目前猪瘟的国家检测标准是家兔效检法-RID (兔体感染量)
,这也是各企业的主要检验
方法:用无菌生理盐水将每头份疫苗稀释7500倍,注苗后,当2只家兔均呈定型热反应(++),或1只兔呈定型热反应(++)、另1只兔呈轻热反应(+)时,疫苗判为合格。
注苗后,出现其它反应情况无法判定时,可重检,重检不应超过3次。
可RID的方法有很多缺陷,也是得到行业内普遍认同的,比如:①RID对实验兔的质量标准不完善,要求实验兔应是纯系的、兔瘟抗体阴性的;②定点体温测定误差大;③实验兔个体差异大;④一批疫苗,两只实验兔,重复少,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⑤只有一个稀释度,不能反映疫苗的真实效价。
1998年,南京农业大学的杜念兴教授就撰文探讨过RID不能准确的反应猪瘟疫苗的效价:用兔体测不仅不能反映正确的毒价,且工作量大,过程长,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远不及细胞培养(TCID50)测毒。
3.2、猪瘟疫苗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病毒粒子失去活性
猪瘟疫苗为活苗,正常保存温度要求-15℃以下,而气温在零上时,尤其夏季高温时,冰块融化后,疫苗箱内温度达到20度左右,与正常保存温度温差可高达30℃以上,疫苗被反复冻融,从而造成病毒粒子失去活性,影响疫苗的效价。
用户使用时,疫苗中可能含有足够的病毒粒子,但有效的、活的病毒粒子数却可能不足。
引起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冻干时有部分损失,也可能是因为猪瘟病毒的热敏感性较强,在运输、保存时,由于温差太大,造成病毒粒子失去活性。
为避免运输、保存过程中造成疫苗效价的损失,可使用耐热保护剂型疫苗,这种疫苗正常保存温度为2-8℃,有效解决了疫苗的冷链问题。
3.3、疫苗中含有外源病毒
猪瘟疫苗中最容易含有的外源病毒是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BVDV),它与猪瘟病毒同科同属,就像一对亲兄弟,一般的检测方法很难准确区分。
BVDV污染疫苗后不仅严重影响疫苗的效力,还能感染猪,影响猪群健康:
猪瘟病毒与BVDV血清学上存在抗原相关性,可发生交叉反应、交叉感染。
BVDV抗体对猪瘟病毒有抑制作用;BVDV活病毒粒子会降低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仔猪先天感染BVDV的症状与病变类似于猪瘟;母猪自然感染BVDV为屡配不孕、产仔数下降和流产。
因此,如果疫苗中污染了BVDV,会严重影响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4、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不合理主要是指免疫的时间过早或过迟。
对于仔猪初次免疫,过早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过迟则会形成免疫空白期,易被野毒感染。
加强免疫过早或过迟,也会影响免疫效果,原理与初免相似。
综上所述,为取得良好的猪瘟病毒防控效果,需要引进健康的种猪,做好相关抑制性疾病的防控,保证营养需求,杜绝霉菌毒素,从正规渠道购买质量有保证的疫苗,有条件的场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免疫程序。
此外,稀释疫苗时,还需注意,疫苗的冻干块是否变形,瓶壁是否有裂痕,如有这些现象,疫苗应弃之不用。
接种疫苗时,应根据猪只大小选择合适的针头,出血猪只应补针,同时应只接种健康猪只,病猪和瘦弱猪应在恢复健康后补打疫苗。
成都天邦郭海荣
201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