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一章 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件ppt

毛泽东思想、邓 高学生的思想政 运用马克思主
小平理论等基本 治觉悟和道德水 义的立场、观
理论知识和党的 平,并引导学生 点和方法去正
路线、方针、政 逐步树立科学的 确认识、分析
策等,是思想政 世界观、人生观、 和解决实际问
治学科教学的基 价值观。
题的能力。
本任务 。
通过教学, 使学生保持乐观 而稳定的情绪; 使学生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使 学生形成健全的 人格;使学生消 除心理障碍 。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本要求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坚持了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性 (二)坚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三)坚持了把知识、觉悟、能力和情意相
统一 (四)坚持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 (五)确定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评估制度
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材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的地位 (一)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二)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 (三)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
(二)我国近代思想政治学科的设置 (三)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
的历史沿革
三、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
1. 教学实效性问题 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稳定性问题 3. 课程结构单一化问题 4. 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四、中学政治学科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1.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 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为内容 3. 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为要求 4. 以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依据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含义
是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
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
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身心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1、方向性原则;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1、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
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
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
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4、内容不同。
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
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
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堂PPT)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从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和内 容来看,这个学科既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 又具有应用和研究科学的性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从它的实际理论内容结构 和作用来看,应该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 边缘交叉学科。
8
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本内容主要有三 大部分,即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 科应用教学理论。
在读中是一名好老师?
……
本门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 教学能力。要了解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 学的基本理论,全面掌握本专业的教学方 针、原则、规律、方法、策略、艺术,从 而具备备课、讲课、评课、命题、试卷分 析和担任班主任等工作的操作能力,为下 学期的实习乃至毕业后很快成为一名合格 的政治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三大部分理论内容如果按逻辑方式把它组织 成一个理论结构,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体 系,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9
原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思 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21世纪的中国思想政治 教育、思想政治学科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学科 的学科地位和作用等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 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增强教好这门课程的责任感。
教学评价论:素质教育评价观、评课、考试和试 卷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教学评价的技能,以便 能更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
13
学科教师论: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教师的作
用和职业特点、教师的价值观、教师的素质。学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教师的价值,对社会 的作用,以及作为、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意 识、职业道德及职业技能,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17
阅读书目
小学(2001)、初中(2003) 、高中(2004)思 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朱明光 人 民教育出版社 《走进新课程》 朱幕菊 北师大出版社 教育部(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思想政治学科》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10
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含义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就是 关于“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的理论, 包括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两个方面。
课程就是“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 学”的问题,教学就是“怎样教学”和 “应该怎样教学”的问题。课程与教学 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完整版课件ppt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
研究对象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三、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
任务有哪些?
完整版课件ppt
28
完整版课件ppt
29
11
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特点
1.师范性 1
2.师.专业性 范 性
3性.理论性
4.实践性
完整版课件ppt
12
二、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完整版课件ppt
13
(一)关于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辨一辨:
以下关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
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中,哪一种更
本章主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和任务 三、学习与研究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论的
重要意义和方法
完整版课件ppt
5
一、思想政治学科与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论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二)什么是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课件ppt
6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想一想
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
完整版课件ppt
7
思想政治课的内涵
思想政治课也叫思想政治学科, 即我国学校中对学生所开设的“思 想品德与政治理论教育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一章

3、核心
•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全体国民的健康人格,教会学生 学会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 • 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给个人的
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所以思想政治课在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中负有重要意义。
• 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六、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规范教学行为,但课程形态和课程结构单一。
3、2001年6月至今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并颁布了首批17个学科18个课程标准的实验稿, 其中包括德育课程的两个课程标准即《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 2003年5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 准》。至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已全部纳入国家基础 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中。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 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改革力度很大, 新课程以模块的形式呈现。
3、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 教育要“三个面向” 的思想;(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 • 明确德育工作的地位; (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 德育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四有新人) • 德育的内容;(包括方向性/认知性/道德规范性内容)
5、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学校德育历来强调独立设置课程的重要性。德育课 程主要有两门:一是道德教育课。该门课程具体内容根据 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德目安排,由班主任负责教学。教材由 各出版社根据德目编写,教师可以选用,也可自编教材; 二是公民课。该课程在初中阶段开设,其主要教学任务一 是让学生了解社会,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政治生活知识和社 会经济生活知识的学习,明了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应 履行的社会责任,深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二是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德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个性教育、人生观教育、国 际化教育、劳动教育几个方面的内容。
【免费下载】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1、方向性原则;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1、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
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
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
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4、内容不同。
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
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
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8 说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1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4.1.1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一)课堂教学的含义 (二)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三)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1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4.5.2 备课
(一)备《课程标准》 (二)备教材 (三)备学生
教师上 课前的 准备工 作称作 备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6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4.6.1 教学设计的原则
教学 设计 的几 个原 则
主体性 原则
系统性 原则
灵活性 原则
创新性 原则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式
(三)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3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程序 (三)教学策略 (四)师生角色 (五)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4 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 学模式, 也可称为 研究式教 学法。
(一)发现式教学法
(二)探索式训练教 学模式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5 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模式的含义
案
例
教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思政学科教学新论讲义

思想政治学科导论1、思想政治学科论的含义:思想政治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根底专业知识。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学习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方法性。
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教学根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应用教学理论、5、学习思想政治教学论的教学形式:理论讲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研究、教学训练、微格教学、教育实习、教育教学研讨、第一章思政原理论选择题:1、英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学校的德育课是有宗教、社会科学、道德教育组成。
2、法国的德育教育理论:法国始终把培养公民的责任感作为学校研究的课题,德育理念为自由、平等、博爱3、德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德育教育目标:朴素、道德、善良、教育4、中国的德育思想:孔子:仁墨子:兼爱孟子:义5、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根本内容:〔1〕人全面和谐开展:学校教育的理想是使受教育者到达全面和谐开展。
〔2〕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德育工作的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摆到教育工作的首位。
〔4〕德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到达的状态。
〔5〕德育的内容:第一方向性内容第二认知性内容第三有道德标准性内容〔6〕德育的方式〔7〕德育的原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守教学相长的原那么,建立有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8〕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和方法正确落实的关键6、素质教育的特征: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根底性主体性7、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8、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标准性功能〔对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标准〕、个性化功能、9、思想政治学科的根本范畴:〔1〕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实施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
1.4.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道德思想的精髓
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中能够做到百折不挠,是因为 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而这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就是伟大的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它包 括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和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9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1 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
1.1.1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西欧国家的德育理论教育 (二)美国的德育理论教育 (三)日本的德育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 种文化。文化上的 选择和发展是以一 定的比较为前提的。 只有文化上的比较 才能为文化上的选 择和发展提供客观 依据,才能借鉴国外 有益的东西。
在当今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这个国家要想生存和发 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它们当作德育思想的精 髓。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
1.4.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领
德育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要吸收国外的优秀 德育文化经验,以求发展我们的德育文化,主要有;
(1)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德育思想; (2)传统教育学派代 表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 (3)现代教育学派代表杜威的德 育理论; (4)美国道德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 理论; (5)罗杰斯、马斯洛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道德论; (6)拉斯思、西蒙等为代表的价值澄清理论; (7)美国班杜 拉的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也被称为“观察学习理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1 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
1.1.2 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1 思想政治课的建立和发展 2 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思想政治课课程的破坏 3 “文化大革命”结束至现在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
1.2.1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 统德育思想是中国 当代学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根基,继承 和弘扬传统德育精 华,对于发展现代 学校德育教育是非 常必要的。
(一)中国传统德政的观念 (二)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念 (三)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2 优秀的德育思想
1.2.2 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德育思想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5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3 邓小平德育理论
1.3.1 学习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德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是指导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指南。
邓小平德育理论,继承了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以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破除了“左”的思想对思 想政治教育的干扰,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深刻地指出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地位和内容,对我国思想 政治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5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5.1 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 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 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 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身体、 心理品质等。
素质教育,简单说,就是提高人素质的教育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
1.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我国德育建设的方向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一个指导 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个理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两种精神,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一个道德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第二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第一章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1
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
2
优秀的德育思想
3
邓小平德育理论
要 点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
提
5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示
6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7
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8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3 邓小平德育理论
1.3.2 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精神,也是 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世界 观和方法论。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当运用邓小平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的思想,冲破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对 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改变轻视德育的思想, 提出正确的德育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避免急功近利、 见利忘义的思想,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教育学生 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促进 青少年学生高尚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3 邓小平德育理论
1.3.3 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 (三)德育工作的地位 (四)德育的目标 (五)德育的内容 (六)德育的方式 (七)德育的原则 (八)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华 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 回答了当今社会一些主要道德是非问题,它反映了社会主 义社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它是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 总纲领。
我们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总纲领,加强中学的道德 建设,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完善他们的理想人格,为 国家培养出道德高尚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