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巍(2007):激发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叶伟巍(2007):激发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叶伟巍(2007):激发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第25卷 增刊2007年6月

科 学 学 研 究Stud ies i n Sc ience of Sc i ence V o.l 25Supp .

Jun .2007

文章编号:1003-2053(2007)S1-0101-05

激发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叶伟巍,郑锦宜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 要:从政府采购制度与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发展的关系,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政府采购制度激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等方面分析政府采购的作用,并提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在激励自主创新方面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政府采购;自主创新;高技术企业

中图分类号:C93-03;F 1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4-20;修回日期:2007-06-04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课题(06AJ Y006)

作者简介:叶伟巍(1969-)男,浙江宁波人,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

郑锦宜(1983-)女,安徽贵池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很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面对国际新形势,我国明确提出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

动力量,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高技术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增长质量近年有所下降。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上升速度较快,然而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三资企业创新能力最强,成为高技术企业的主角,但是三资企业依赖性特征明显,创新的自主性低。激发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提高其创新的能力,需要从建立和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实施财政、金融、知识产权等多样化政策,本文将重点研究政府采购政策推动自主创新的作用和支持方式,为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1 政府采购制度的调控作用

高技术企业在初创阶段,产品的需求量有限,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政府采购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可以刺激高技术产业需求的扩增,激活市场,政府倾向性采购可以调节高技术产业的产品结构,对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进行引导和推动,迫使采购供应企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政府采购的需要,从而提高我国高技术企业的

竞争力,使之进入世界前列。

以政府采购刺激本国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较为通行的做法,许多国家都通过有效的政府采购政策促进本国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推动高技术企业的发展,以提高本国的核心竞争力或保持技术领先地位。1.1 政府采购制度促进高技术企业发展

假定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供给规模一定,并且供给大于需求,如图1所示,在没有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其市场均衡点为EO ,均衡价格为PO ,此时存在亏损P OP1BEO,照此发展,该产业必将趋于萎缩。若通过政府采购,将需求曲线右移至D+G 线,市场总需求量扩大至OQ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均衡点为E 1点,均衡价格为P 1,此时正好达到盈亏平衡,有利于该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政府继续扩大采购支出到D +G .,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供给曲线右移现象(由SO 右移到S 1),此时的均衡产量将由OQ 1增至OQ 2均衡点为E 2,由于政府采购的乘数效应,受扶持的高技术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其增量为Q 1Q 2。这是从产业规模角度进行的分析,文章第二部分会对其创新动力和能力进行分析。

同时政府采购一般是通过采购合同方式实现,既可以针对高技术产业的所有产品,也可以是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并且可根据需要分期分批予以采购,因此,支持灵活度很高。

科 学 学 研 究第25卷

2007年是我国依照《加入WTO 议定书》正式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谈判的关键阶段,这意味着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家利益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近来的贸易争端和联想在美遭遇的/安全门0事件中可以发现,政府采购功能发挥得越好,国家经济越有保障,经济越安全。我们要充分利用政府采购制度保护本国高技术产业,有选择的对将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新技术发展和新兴产

业给予强力支持。

图1 政府采购对幼稚高技术产业的支持

1.2 外国政府采购制度推动创新

美国政府采购极大促进企业发展和创新,1998年美国政府的采购合同总额中,来自高技术企业的

产品价值占35%。美国通过政府采购扶植了I B M 、惠普、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等一批国际I T 业巨头。很多著名大企业如波音、微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每年都从政府获得大量合同订单。美国西部硅谷地区和东部128公路沿线高技术企业群的迅速发展,与联邦政府的采购政策密不可分。

韩国政府为使高新技术产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推动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对高新技术产品实施政府采购制度。

韩国法律规定,科技部长及有关部门首长,为扩大新技术产品销售,可采取要求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政府投资机构、接受政府出资和补助等财政支援的机构、其他公共团体等优先采购高新技术产品的措施。韩国对国产高速列车和核电站等公用事业装备,全部由政府购买,如高速列车,在引进之时政府就决定,在引进法国12台列车后,其它的34台全部采购本国产品。对市场竞争的汽车、计算机产品、政府规定,本国产品即使价格较高也优先采用。如清洁燃料汽车,2004年财政部以每台1亿韩元(高于

市场普通车10倍的价格)带头购买了(首购制度)50台现代公司新研制的清洁燃料汽车,政府其它部门还准备采购几百辆。对一些中小企业开发的新技术,政府实施收购,并出资支持中试和企业化。对国有企业,政府也要求企业优先采购国产装备和其它产品。

1.3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

目前,各国政府采购占GDP 的10%,占财政预算支出的30%,其中相当一部分采购合同被企业获得。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虽然每年都有增长,但是大多数县(市)级政府的采购规模大约占财政支出的10%左右,占年度GDP 的份额仍显过少,2004年纳入政府采购统计的数额占GDP 的比重仅为2%。在我国现有的政府采购结构比例中,货物类采购的比重较大,服务类采购所占比例很小,仅为采购总规模5%-10%左右。政府采购尚未发挥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功能。我国政府采购本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少,采购自主品牌的少,外国品牌的多,科研项目招标忽略了产学研结合,使得许多政府采购的科研项目只停留在实验室或者理论的可能上。政府采购招标中惟/洋品牌0是瞻的情况屡屡发生,国有自主品牌在与洋品牌的对阵中屡屡提前出局。去年年底以来,/合肥封杀国产空调0、/江西省高等级公路要求必须使用国外品牌产品0等多起事件一度将/政府采购0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我国目前政府采购制度,由政府采购法律、政府采购行政规章、政府采购办法三个层级组成。采购法律目前仅有一部2003年颁布《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行政规章则是中央政府及中央政府采购主管部门颁布的行政规章、省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颁布的行政规章,前者包含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招投标实施办法、预算和计划编制办法、资金管理办法、业务代理机构管理办法、供应商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信息发布和管理办法、合同监督管理办法、投诉处理办法;后者包含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年度政府采购目录。而政府采购办法指各级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及所属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和本地实际规定的具体实施办法,是政府采购制度体系中最具体、最具操作性的规定。如政府采购具体运作程序、其内部运作规程、政府采购方式的具体操作办法等。而在美国,关于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就有《联邦财产与行政服务法》等5部多,此外还有大量的配套法律,如《小企业法》《购买美国产品法》《合同

#

102#

增刊叶伟巍郑锦宜:激发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纠纷法案》等。其中就有很多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并落实到实处。我国《政府采购法》在对高技术企业的扶持上则没有具体细则,政府采购行政规章上也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激励机制。

2政府采购制度激发自主创新的机理

政府采购制度之所以能够对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起到激发作用,是因为它能影响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的诸多要素。目前我国高技术企业出口规模大,竞争力强,但都来自于三资企业。由于自主创新是创新主体能够主导的创新,所以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首先表现为自有创新即本国高技术企业所从事的创新,我国高技术企业创新中不具有控制权或主导权的跨国公司在华和台港澳在大陆的独资企业与部分合资合作企业的创新不属于我国(大陆)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故而,本文主要探讨国有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

2.1政府采购制度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动力主要是创新租金。许多学者指出信息和技术知识通常具有转移成本(Rosenber g,1976;N elson,1982),自主创新同样也存在研发成本,所以当企业预计创新的收益会超过成本时,他才可能进行创新;自主创新成本比其他创新方式成本低时,自主创新才会成为选择,收益预期越大创新动力越强烈。

我国大部分国企和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1)大型国企依靠垄断生存和发展,自主创新市场压力不足。此外,国企经营管理者多为任期制,创新虽有利于提升企业长远竞争力,但短期表现为大量研发投入导致利润下降,且存在技术和时间风险,国企经营管理者尽量减少研发投入。部分国企缺少创新文化基础。(2)近年来,华为、中兴、东软、安科、迈瑞、奇瑞、吉利等民营企业显示出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大部分民营企业由于资金、资源的困扰,在自主创新上动力不足。

高新技术企业化过程,是充满风险同时有较大/外部效应0的过程。一项技术创新通常要经过: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中间试验)))市场化初期)))产品改进和成熟)))技术扩散。中间试验和初期市场化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这个阶段投资多,风险大且又不易引起政府和市场的关注。中试环节薄弱是我国技术创新领域的难题,也是很多民营企业难以独立跨越的障碍。政府采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解决这两个阶段的资金需求问题,降低个别企业的风险。当政府采购天平倾向于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必将大大提高供应方自主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在使中小企业获得/第一桶金0后,他们才有可能、有能力去开拓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

政府可以通过限额采购政策来促进国企的技术改造。由政府出面组织改组,限额采购加适当的财政预算拨款,要求企业按预定方向进行改造,加强其技术消化吸收的速度,发展新技术。

2.2政府采购制度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包括4个指标:

(1)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包括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企业工业增加值、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等项。这一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存量和经济资源存量,主要反映某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

(2)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研究和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指企业的研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技术推广等活动,该指标可用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来衡量。

(3)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包括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国拥有发明专利量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项。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反映其各种要素组合产生的实际成效,因此该指标是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4)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包括财政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等项。在一个给定的科技投入与制度体系下,外部环境对地区创新能力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企业所处地域的信息化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政府部门的扶植与金融机构的支持等4个方面。

政府采购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潜在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创新活动角度来说,政府采购,一方面可对企业的科研成果进行采购,政府提出具体技术产品性能要求,悬赏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另一方面对企业的产品进行采购,通过政府采购创

#

103

#

科 学 学 研 究第25卷

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空间,降低新产品早期进入市场的风险,推动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这样无疑会鼓励企业对技术创新资源多加投入并进行创新活动,如增加研发人员数量、增设研发机构,投入更多的研发经费等。从技术创新环境角度来说,政府采购可起到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政府在采购时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如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优先目录,使用政府资金的采购活动和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都要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等,这样必然影响国民认识,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社会其他主体的采购行为,引导企业、个人投资者和消费者,在采购过程中,树立起支持自主创新的意识,并尽可能地落实到行动中。如果政府的政策和行为能引导社会其他主体通过采购支持自主创新,这种作用必然会大大增强。

3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议

从发达国家情况看,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支持。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不同领域、不同部门和不同的利益团体。

只有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形成完善的政府采购体制和协调机制,才能保证政府采购真正促进自主创新。

3.1 细化政府采购法

规定优先购买本国产品,如政府采购对象必须是中国本土的厂商或公民的产品和服务;若采购外籍厂商或外籍公民的产品,其价格必须低于本国同类产品的最低价格;若采购外籍产品,该产品必须是在中国本土生产、在中国的成本支出必须超过总成本的50%;同等条件下,给予国内投标商(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10%到30%的优惠价格。

规定对企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实施政府采购,促进共性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发挥共性技术的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或共性技术项目,特别是其他国家垄断的核心技术和转让费用极高的技术以及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进行采购。公共采购分为开发导向采购和适应性采购,前者指政府作为消费者购买那些目前在市场上尚不存在的产品或系统,而这些产品或系统能够或者可能在一个合理的时间期限里开发出来。后者即国家引进现存的技术产品或系统,通过部分研

发活动使之适应本国条件,提升本国企业应变能力。如采购国内企业改造的国外软件产品。

对国产高新技术产品实行首购政策,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土研发的首套工业(企业)示范装置。

规定政府部门或接受财政拨款的单位必须按一定比例采购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达到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目的。如每次政府采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合同金额不低于30%。在大企业获得的政府的大额订单中,必须向民营科技企业分包一部分零配件和产品。在商品和服务质量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适度优先采购民营科技企业产品。把大额采购合同和采购任务分解成几个部分进行招标,使民营科技企业可以参与投标竞争,获得合同订单。3.2 优化自主创新产品的评标方法

以最低标评标法评标的项目,在满足采购需求的条件下,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自主创新产品高于一般产品的,根据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对自主创新产品给予6%的价格扣除。以综合评标法评标时,在技术标和商务标的基础上增加自主创新标。技术标、商务标和自主创新标各赋予一定权重。

自主创新标中考虑采购对象的创新性及创新自主性程度、供应商拥有技术专业人员数量,在本地区设置的研发中心情况,本地区售后服务网点、专业维修人员数量、服务响应时间、自有技术改造投入、自有消化吸收经费投入、自有专利产出等。通过创新专家的评价确定其创新性,并使用以下公式测度该高技术产品或工程的创新的自主性。设自有技术价值为

E m

i=1

u

i

,产品或工程创新中所用到的必要外部

技术的总价值为

E m

i=1

u

i

,则该高技术产品或工程创

新的自主性公式为:

I =

E m

i=1

u

i

E m

i=1

u

i

E

n

i=1

v i

(1)

对创新和自有技术的价值评估可采用净现值法。

对于技术采购,则可用以下公式测度高技术的创新自主性。向在先技术支付技术许可费并将许可费摊入成本时设改进创新技术和在先技术的技术在整个寿命期内的总价值为NPV 1(NP V 1=H 1v 1为净现值,H 1为集成技术超额分成率,v 1为技术本身的

#

104#

增刊叶伟巍郑锦宜:激发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价值),没有在向在先技术支付技术许可费时的价值为NPV ,则创新自主性公式为:

I =

NPV 1NPV

(2)

假设在先专利技术和不付费难以获得的专有技术及受其他类型知识产权(如软件著作权、集成电

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或植物新品种权等)保护的技术在其整个寿命期内的净现值为NP V 2,技术许可费为H 2NP V 2,H 2为技术超额分成率,则该项改进创新高技术可按下式测度其创新自主性:

I =NPV 1NPV =NP V 1NP V 1 E n

i=1

v i

=H 1v 1

H 1v 1 v 2

(3)

对于高技术、高技术产品或工程创新自主性越高的,评分越高。

3.3 政府采购的配套政策和协调机制

政府采购需要预算制度和国库制度的支持,传统的财政预算没有把政府采购列入预算,导致政府采购的分散化管理,以部门预算为中心的预算制度改革,则将各部门和单位的政府采购纳入预算。而国库集中收支制度则可以保障政府采购的法定性,由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向供应商直接支付,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及采用电子商务和网络采购等新方式。

借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帮助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做法,设立民营科技企业管理部门,在每次政府采购中,具体负责评价和筛选哪些民营科技企业可以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为能够获得政府采购合同的民营科技企业提供/能力证书0。充分披露政府采购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投标培训,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宣传力度,便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积极推动政府机构和大企业向民营科技企业订货,

为民营企业从政府采购计划中争得合理份额的产品和服务合同。

培养政府采购的专业人员,提供资格认证,设立政府采购人员的资格认证机构,设置资格认证考试和称号,如专业公共采购员、注册公共采购官员、注册采购管理员、注册专业合同官员、注册专业后勤师等。以保证采购人员的质量、对政府采购官员进行有效管理和促进政府采购事业发展。

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产品采购监督和使用反馈机制。财政、审计、监察部门加强对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情况的监督检查,采购人员及时将自主创新产品的使用情况向企业反馈,企业也建立自主创新产品的使用意见反馈机制,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参考文献:

[1] 王丛虎.论我国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J].科学学研

究,2006,24(6):967-970.

[2] 宋河发.面向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高技术企业知识产

权战略研究[R ].北京: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2007,71-74.

[3]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外国政府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产学研相结合的政策研究[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8.

[4] 仲伟俊,胡钰,梅姝娥.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和政策选择[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92,192.[5] 杨灿明,李景友.政府采购问题研究[M ].北京:经济

科学出版社,2004.143-144.

[6]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EB /O L ].h-t

tp ://ne w s .x i nhuanet .com /politi cs .2007-3-6.[7] 刘汉屏,李安泽.政府采购理论与政策研究[M ].北

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8.

Govern m ent procure m ent syste m study to i n s pire

high -tech enterprises .innovation

YE W e-i w e,i Z H ENG Jin -y i

(Schoo l o f Publi c A d m i n i strati on ,Zheji ang U n i versity ,H ang z hou 310027,Ch i na)

Abstrac t :Th i s article ana l y ses t he re l a ti onsh i p be t w een govern m ent procure m en t syste m and high-tech enterpr i ses as w e ll as h i gh-tech i ndustry ,the cu rrent situati on of ou r coun try .s govern m ent procurement syste m,and how governm ent procure m ent can i n fluence the se lf-i nnovati on v itality and ability of t he h i gh-tech enterprises .Then itm akes suggesti ons for ou r country .s deta iled measures of the governm ent pro cure m en t syste m wh i ch can i nsp i re self-innova ti on .K ey word s :government pro cure m ent ;sel-f innova ti on ;high -tech enterpr i ses

#

105#

最新-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精品

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文章标题: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中国移动___公司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在___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并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直接领导和管理。 ___是经济大省,交流大省和人口大省,___移动公司的客户数和运营收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连续9年稳居第一,客户规模超过5000万。 2019年,中国移动___公司提出了“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积极构建通信企业系统化的创新体系,开展“跨部门跨公司.跨行业”的创新活动,营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新文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推进移动信息专家战略转型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提供了良好支撑。 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背景一、国家提出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国家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颁布实施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十一五“时期着力自主创新.并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六个必须”之一。 二、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行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国家创新的重点突破领域.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对外依存度过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弱。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国外通信企业已在国内申请大量运营业务专利未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通信企业的发展。 三、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通信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渐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来看.技术变革、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传统语音业务的萎缩和增量不增收.数据业务发展压力的加大.信息化发展的大势.3牌照的发放等.都要求通信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业务.推出更多的信息化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提升企业价值。 四、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呼唤系统化的创新体系从目前来看,我国通信企业缺乏系统化创新体系已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 主要体现在:①创新缺乏统一战略.统一理念.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企业的创新往往是分散的,创新工作.创新资源难以整体协调,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研究

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研究 一、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金融支持 (一)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相对应的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大致能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 熟期,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科技企业大多是技术人员创办, 初创期最需要起步资本,这个阶段需要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介入。 成长期以开发产品和进入市场为主要任务,最需要创业投资和生产条件,这个阶段需要创业投资和小额贷款的进入。发展期从创新链向产 业链转变,以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主要任务,对于营销、经营和市场融 资的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需要得到银行信贷、PE的协助。成熟期以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主要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需求,需要使 用资本市场、并购基金等方式支持其进一步发展。(本文来自于《南 方金融》杂志。《南方金融》杂志简介详见) (二)各种商业模式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科技企业最主要的特征是 掌握了一项或者多项先进技术,开发市场适用的产品,同时机制灵活、反应迅速,能很好地实现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对于高端装备制造 类企业,能够获得抵押贷款、租赁融资的支持;对于以互联网为代表 的轻资产企业,能够通过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式融资; 对于科技企业“走出去”,可通过贸易融资、出口信贷、信用保险、 境外项目融资等渠道融资。 (三)各个创新阶段需要相对应的金融支持。在研发阶段,投入主要 是以企业投入和政府研发投入为主。在成果转化阶段,主要依靠企业 投入、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在产业化阶段,一般的市场性金融开始 介入,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等逐渐成为主流,包括民间资本的进入。 (四)金融促动技术创新的科技资源配置功能。除了上述融资功能以外,金融在促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资源配置功能。如在项目选择上, 金融通过有专业技能且受到收益激励的金融家挑选出最具市场前景的 潜在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资源整

创新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摘要】提高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全球经济进入到更为深刻的知识革命阶段,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间的竞争已不是商品数量和价格的竞争,而主要是产品技术含量品牌质量安全性和成本的竞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唯有提高各大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方能提升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从而突破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通过自身优势提升自己的贸易地位,进而使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及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创新企业发展 一、创新的背景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企业的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关键也取决于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可以说,谁在科技进步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把握住机遇,赢得主动,反之,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没有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而提出,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有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性能差、成本高、效益低,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国民经济目前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使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显著提高,必须切实加速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创新,使产品性能提高、降低制造成本、功能增强,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简单的说,科技创新就是指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拓生产新领域,开发高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占据新市场,取得新效益。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研究、一种新技术的应用,一种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都是从最基本研究开始,然后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这就是创新的过程。 二、企业在创新中认识自身不足 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对创新主体的认识不足、地位不明确。一些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还不到位,思想认识上有差距,缺乏内在的动力,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是灵魂,是企业走出困境、应对危机、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科研主攻方向上,习惯于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思路,易选择人家做过并取得成功的项目,造成难以实现重大原始性创新和自主创新。 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差,市场占有率低下,一些企业机制僵化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包袱沉重,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慢,有些产品长期一贯制,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主产品已成了老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差,最终造成经营业绩不佳。 产业发展上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近年来,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很大没有再创新的体制机但有的企业缺乏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 制,未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甚至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 企业缺乏有效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人才是科技创新过程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而激发人的创造性要靠科学的机制有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缺乏吸引留人和创业的机制,技术人员欠缺,有的企业技术力量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太低。 企业创新不能适应企业开发的需求。目前,县域工业企业创新主要以模仿创新、改良创新为主,部分企业已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企业研发管理及创新能力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创新能力弱,创新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性

2019年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调研报 告 把自主创新资助、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创新逐步促进现代高科技的发展。 金融的运行具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它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有偿使用的资本。这个特点决定了借款人,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科技企业,必须保证把贷款使用在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够产生还贷资金的项目上。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核心是制度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具体说来,应该从几个方面进行着手构建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鼓励探索各种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 一个可行的运行模式是,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技担保公司合作,形成风险准备基金。由创新基金统一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资金给科技型中小企业、“863”“攻关”计划、重大专项等的承担单位,通过集成科技资源,利用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平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通过科技贷款贴息,解决“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适当提高银行对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的比例,企业承付基本利息,政府资金负担上浮利息。例如,厦门市科技局为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先后于20**年4月28日、8月8日,与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签订了“共同扶持科技型企业协议”,共同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20**年底,南京市科技局

与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共同开展“银政合作”试点,交通银行在两年内向南京市科技局推荐的科技项目给予8亿元的授信额度,南京市科技局负责筛选重点项目向银行推荐,对部分重点项目采用贴息引导科技贷款。 二、探索建立科技产业发展银行或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型企业设立专业化的科技发展银行是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科技银行或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有效运作关键是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如果银行具备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就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对科技项目进行贷款支持。相反,银行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可能选择放弃这个市场。这就要求银行要大力发展和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通过各种手段有效降低对企业的信贷风险,积极探索和开展多种担保形式,发放多种低风险的贷款;可以探索开展税款返还担保、股票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解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要。 三、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工具创新 科技部门可以联合金融部门以创新的金融工具(如对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发放可转换债券、票据贴现等低风险业务)进行融资,既使银行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又可以有效弥补产业化的资金缺口,实现科技和金融、政府和社会多赢共利的目标。例如,“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债券”,捆绑了12个开发区、发债规模8亿元,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再例如,以股票作担保的表外研发证券

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

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 【摘要】创新是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发展高端产业是企业技术创新为核心,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深化产学研合作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载体。企业要通过培育创新文化,营造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技术、知识交流及转化吸收,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竞争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同时,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创新是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目前,世界正在孕育的新的科技革命必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进而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需要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通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这就迫切要求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技术成果的主要创造者、使用者和推广者,是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根基。企业要把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推进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上,更加突出质量提升,更加突出高端引领,努力使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现代经济增长主要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由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来决定。与此相关,科技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常常立即带来新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几乎与产业创新同时进行。因此,产业转型升级依赖于科技创新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现代企业如果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就必须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一国的创新水平体现着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一个企业的创新水平,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应把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发展高端产业是技术创新为核心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核心。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等特点,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它的发展不仅能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附加值,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效益地运转,而

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经验材料

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经验材料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在发挥市场调节功能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当前要重点完善和落实好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因为发展模式、市场条件、政策和体制环境等多方面原因,不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热情不高。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促使企业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头等大事。要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带动市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开展。包括: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使国内企业参与、融入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进

一步整合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科技资源,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进一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部门、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同时,加快完善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和政策,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在技术创新中发挥大企业的骨干作用,发挥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 二、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 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是各国政府普遍实行的引导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和激励政策。我们要认真研究WTO框架下政府支持企业研发和创新的做法,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投入机制。在财税政策方面,要加大支持研发和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推进并完善企业研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

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研究 摘要:针对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问题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熵权和未确知测度的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方法。利用熵权确定施工企业自主创新指标权重,结合未确知测度函数得到的测度矩阵计算综合测度向量,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评定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应用到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 施工企业;自主创新;熵法;未确知测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企业,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能够使得一定的投入获得更大产出。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于可持续性自主创新。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大都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压力不大,在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工序等方面科技含量低于其它行业。对自主创新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同时,也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如何客观、科学、有效、定量地评价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施工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科学地认识自身能力,采取适当的自主创新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少学者对企业自主创新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1][2],对如何定量评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有很多欠缺,本文在对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主创新指标体系,并把熵权法与未确知测度法相结合运用于施工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过程中,为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建筑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主上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就是通过引人或自主开发,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对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要进行企业自主创新评价就需要合理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的选择是进行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本文根据指标选取中应坚持的全面性、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原则,来构建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熵权法与未确知测度对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进行评价。结合已有的相关文献的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施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基于熵权法与未确知测度的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设X为评价对象,其有m个一级评价指标,即一级评价指标空间为I={I1,I2,…,I m},对于每一个一级评价指标I i∈I,有k个二级评价指标,则二级评价指标空间为I i={I i1,I i2,…,

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也许,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会感到自豪:世界上每生 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再看看这样的 数据,我们又会感到迷惑:我们生产1台电脑竟只能赚10 个苹果的钱。原因是利润的大头被英特尔、微软等公司 拿走了,我们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费。近年来,大 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中国已经 成了“世界工厂”……但实际上,这样的“制造”赚取 的利润很低。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们出口8亿件衬衣才 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A—380!事实告诉我们: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 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就是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 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 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只有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 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开辟新的科技产业,才能为调整经济 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只有全面提高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才能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 撑。因此,广大企业必须更加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奋力在世界高技 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相关部门 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树立企业创新理念,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 动力源。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 不断推进,广大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自主创新与自身 的可持续增长紧密相关。只有不断强化企业自身的创新 意识,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 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形成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为股东、员工、客户、社会创造价值,实现相关 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另一方面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以赢得国内乃至全球客户的尊重和信赖,尊重和发挥团 队和个人的价值,尊重企业和个人的荣誉,不断追求更 高的目标。 二是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奠定开展自主创新的良好

企业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科技创新则是提高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任何一个企业都应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来提高核心竞争力。 那么,企业该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呢? 一、积极响应国家、地区相关政策,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企业在进一步发展中,按照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革命大方向,密切跟踪科技创新前沿动态和产业变革最新趋势,落实国家、地区产业政策导向。 要更自觉地重视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增强自主创新信心,勇于自主创新,始终注重做深、做细、做实,确实把科技创新落到企业发展上。 二、建立、完善自主创新长效机制,保障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科技创新需要体制机制保障”。 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来说,不仅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自主创新核心团队,并且还需要一种能长期保障自主创新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长效机制,才能保障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 企业的核心竞争在于科技创新成果,而科技创新成果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不但要培养现有人才,还要引进广大英才为我所用。 建立和完善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以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为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2、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当今的社会里,企业如何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让其都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和智慧,从而保持科技创新的高效率,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 “健全激励机制、完善企业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于不同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办法,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企业氛围,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创造创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创新的水平“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 企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并且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合作交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主动整合现有资源,不断消化吸收先进理念和技术,以提高企业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能力,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 4、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保障科技创新的实施“任何一个科技创新,都必须要有大量的科技投入作为支撑”。 企业必须完善资金链,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高效合理配置,才能保障科技创新的顺利实施,才能实现科技创新成果。 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有效提高科技创新的绩效。 5、加强知识产权意识,保护科技创新的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简析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简析构成 根据我国的国情,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举足轻重,技术创新就成了诸多创新活 动的核心。为此,我们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构建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四个一级指标: 1.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潜在的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存量和经济资源存量, 它主要反映某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 2.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指企业的研发、技术改造、技 术引进及技术推广等活动,该指标可用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来衡量。 3.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反映其各种要素组合产生的实际 成效,因此该指标是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4.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在一个给定的科技投入与制度体系下,外部环境对地区创新能 力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企业所处地域的信息化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政府部门的扶植与金融机构的支持等四个方面。 简析 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主要是根据2020年我国各地区大中型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 简要分析,并得到了一些参考性的结论: 1.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无论是企业人才的储备、企业的实力 以及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人士以及企业对基础创新的投入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2.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东部地区科技人才总量丰富,而且 科技经费投入较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在专利发明以及科技成果转让方面有着较 强的优势。西部地区虽然有较为丰富的人才储备,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科技经费投入 不足,造成科技人才浪费,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在科技人才、科技经费、设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3.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以企业自身投入为主,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动用能力比较低,化解 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比较差。 4.总体上,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存在明显的投入 不足问题,一方面是独立研究发展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不足。

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140639.html, 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作者:汪芳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07期 [提要]技术创新对于实现经济增长具有关键的作用,而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影响技术创 新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制度安排对于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理与促进机制,揭示了技术创新与金融体系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促进技术创新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3日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方针。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沿着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方向升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要想飞速发展,必须要由资金和资源拉动型向创新、知识和技术拉动型转换,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生产率的提高是金融促进技术进步的直接反映。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速度,有助于科技成果在国际间的传播。我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还比较薄弱,因此客观分析现状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改变和优化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显得十分必要。 二、金融系统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分析 第一,技术创新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部门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金融中介提供的贷款和金融市场提供的募股筹资、发行债券筹资等服务都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可以满足技术创新对大量资金的要求。因此,利用金融安排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融通外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有利地促进技术创新。 第二,金融中介能借助自己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优势,甄别选择有前景的高科技项目,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金融市场上,高科技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可以募集到大量资金用于创新项目,只有那些迅速得到市场承认的技术才能生存下来,这也是保证创新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机制。

企业自主创新事迹材料

企业自主创新事迹材料 企业自主创新事迹材料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 2008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开启了六大电信运营商重组的序幕。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15日在原中国联通和原中国网通的基础上合并而成,在国内31个省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重组融合后,中国联通拥有全国第二大移动网及最大的 3G网络,整体规模和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2009年7月,完成重组的中国联通首次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合并后营业收入达1491亿元,合并资产规模达3665亿。 中国联通***市分公司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在***市的分支机构,公司本部位于天河区中山大道西141号,由原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分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市分公司合并而成,重组合并后的***联通整体规模和实力得到大幅提升,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近百亿元,年收入超过20亿元,年缴纳地方税收接近1个亿,员工总数近2500人。公司拥有覆盖全市及郊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经营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固定电话网络与设施,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服务,电信增值业务,IP电话业务等国家批准的其他业务,以及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业务。 2010年以来,***联通认真贯彻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在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战略指引下,坚持以“抓机遇、调结构、重创新、促转型”为主线,确立了“3G 时代全业务发展的优秀排头兵”的战略愿景,科学规划未来三年发展战略,以“3G突破为引领的飞越100——十大创新工程”为抓手,各项工作实现全面提升,多个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累计实现通服收入26.91亿元,同比增长23.37%,超额完成预算要求。实现利润4.04亿元,同比增加33.96%。行业收入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57%。EVA同比改善度高达8860万元。EBITDA率同比提升2.65%。在广东联通系统内综合绩效考核排名第一。 2010年是***联通始终坚持以“人本创新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的一年,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历史性飞跃的一年。一年来,公司围绕“以3G突破为引领的全业务跨越式发展优秀排头兵”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以3G突破为引领的“飞越100——十大创新工程”,推动经营实现新突破、服务迈上新台阶、管理跃上新水平、队伍增添新活力。 1、坚持规模突破、量质并重、结构合理,推进3G业务跨越式发展。强化销售模式创新,销售标准规范化、体验式营销具体化、激励机制常态化、质量管控体系化,全年累计净增用户达30万户,欠费率低于3%。实施渠道模式创新,形成

2019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工业化进 程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实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社会,关键在于抓好企业的创新。 一、我市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以来,全市企业共实施国家、省科技项目##项,争取科技无偿资金###万元,企业配套投入达###万元。市本级累计投入科研经费##万元,实现市级科技项目#¥项。全市共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家,其中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家。取得科技成果##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项。全市累计授权专利###件,企业拥有授权专利##件,占全市专利总数的##%。累计注册商标###件,驰名商标##件。从全市企业创新实践看,企业自主创新还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实力强、影响大的支柱企业少,多数工业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融资能力差、科研投入不足,导致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二是多数企业为资源加工型,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业层次较低,科技支撑力不够。 三是缺少高端技术及管理人才,企业管理粗放,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

四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与环境建设滞后,影响了企业创新和工业化进程。 二、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提高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其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支持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奖励等。二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切实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优惠政策,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能享受国家税前抵扣政策的,市县财政应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三是金融机构为企业创新提供信贷保障。增强民营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等担保机构的投资能力,为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提供担保贷款。 (二)加大对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或企业研发中心的支持力度。一是政府鼓励扶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于面向行业性的检测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等机构的建设,市县应加大补贴力度。二是鼓励国内外高校、院所在本市建立研发机构。上级有经费支持的,市县按要求给予足额配套。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院所组建研发机构,取得一定科研成效的,应给予一定补助。三是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凡建省级博士后、国家级博士工作站,均应给予一次性建站补助。博士后进站研究期间给予一定的补助。(三)研究促进企业取得科技成果及成果转化机制。对企业自主研发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以安顺金星啤酒厂为例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调查对象:安顺金星啤酒厂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法 调查人: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严峻,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就是企业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总之,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永葆长青的根本秘诀。本文正是立足于企业自主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影响,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调查,走访了贵州金鑫啤酒厂,了解了目前啤酒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及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使企业在困境中谋生,通过走访,我深深体会到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2 主体 本人通过假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走访了安顺金星啤酒厂,对近年来金星啤酒厂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啤酒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走出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调查。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对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为何进行自主创新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以我的调查,走访结果结合安顺金星啤酒厂浅谈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以及目前啤酒行业面临的困难及金星啤酒厂如何摆脱困境,快速发展等。 2.1 企业为何要自主创新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创新就是企业为了与时俱进,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对市场的占有范围,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当今社会企业发展的竞争角逐从根本上说就说创新能力的角逐。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更应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 纵观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2.2企业自主创新的好处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发表时间:2009-12-08T16:47:03.967Z 来源:《价值工程》2009年第11期供稿作者:陈晓霞谢茂水 [导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加入WTO的影响 陈晓霞谢茂水(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郑州450001;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加入WTO的影响,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概要介绍了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分析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并探讨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基本原则和测评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s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WTO accession,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ore severe challenge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paper presents Relations among Private enterpris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analyses current status and features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ropose that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science the appraisal system, and has discussed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appraisal method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ppraisal system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关键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s;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6·5;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 0 引言 民营企业,在中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民营企业又是中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生存能力,改变其市场被动地位,将有助于稳固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也是中国经济现在和将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自主创新,作为民营企业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掌握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所处产业链位置,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向世界大舞台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而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评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与国民经济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中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兴衰是决定当今中国能否繁荣富强的基础之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关键是要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2009版民营经济蓝皮书显示,2008年民营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657.42万户,较2007年底增加54.37万户,增长9%;注册资金达到11.74万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2.35万亿元,增长25%;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虽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但与2007年相比则出现6.3个百分点的回落,而2008年1月至11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增幅较2007年增幅则回落21.8个百分点。说明在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之下,尽管民营经济抗风险、抗冲击能力较强,但自身也受到较大冲击。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面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更好地拓展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 2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企“走出去”积累了条件。首先,上规模民营企业不断增多,出现了大量行业排头兵。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133.63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24.24%。其次,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的70%、国内发明专利的65%和新产品的80%来自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在广东、浙江等一些沿海省市,民营企业已成为境外投资的重要力量。目前,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已走出国门,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生力量。同时,民营企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虽然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表现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大部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以模仿引进为主,产学研合作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国外研究机构合作研发尚未深入展开,民营企业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创新层次较低。大部分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中通过研发活动掌握核心或关键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能力较弱,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不强。 3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 3.1 区域创新差距明显、省市之间发展不均衡 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北京、重庆、辽宁、浙江、广东、云南、河北、吉林、江苏、湖北等10个省市的通讯化工、医药、造纸、金属制品、设备制造、化工等20多个行业的822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自主创新能力调查,建立了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数据库。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呈现东强西弱特征。 3.2 技术创新的方式逐渐倾向以国内自主开发为主发展 上述调查的结果还显示,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以“自主开发”的方式实现的比重为48.9%,名列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各种方式的首位;企业采用的其他技术创新方式依次为:“与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与国内其他企业合作开发”和“国内引进”;相比之下,与国外合作开发或引进的比重则较小。由此可见,企业当前实现技术创新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国内新技术资源。 3.3 不同行业创新形式的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在不同的行业,因竞争激烈程度和技术发展速度的不同,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从调查的结果看,在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业设备制造业中,原始创新倾向的主导地位最为明显,选择原始创新的样本企业数是选择引进模仿创新样

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把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作为 中心任务,要求在经济和科技战略中集中体现自主创新;在科技任务 中切实落实自主创新;在体制机制上有效保障自主创新;在政策措施 上引导和激励自主创新。而其中关键的环节是,应当建立一个 功能完备的、高效的金融支持系统,以利于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 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范文先生网文章-找范文,到范文先生网] 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不仅对我国的科 技事业,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演进过程看,科技政策重点逐渐由促进 科技的发展转向促进自主创新,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趋向于更 积极地推动和指导技术创新,并努力将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金融政 策整合为一体。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和金融机构的交易效 率逐步得以提高,使得金融业可以更好地为高科技发展和企业的自主 创新服务。另一方面,金融业一直都在持续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企业自主创新从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赖外部 资金的支持。外源性资金的渠道主要是政府或其他社会团体资助、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金 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创新逐步促进现代高科技的发展。金融的 运行具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它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有偿使用的资本。这个特点决定了借款人,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科技企业, 必须保证把贷款使用在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够产生还贷资金的项目

上。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核心是制度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具体说来,应该从几个方面进行着手构建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一、鼓励探索各种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一个可行的运行模式是,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技担保公司合作,形成风险准备基金。由创新基金统一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资金给科技型中小企业、863攻关计划、重大专项等的承担单位,通过集成科技资源,利用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平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通过科技贷款贴息,解决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适当提高银行对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的比例,企业承付基本利息,政府资金负担上浮利息。例如,厦门市科技局为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先后于2003年4月28日、8月8日,与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签订了共同扶持科技型企业协议,共同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2002年底,南京市科技局与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共同开展银政合作试点,交通银行在两年内向南京市科技局推荐的科技项目给予8亿元的授信额度,南京市科技局负责筛选重点项目向银行推荐,对部分重点项目采用贴息引导科技贷款。二、探索建立科技产业发展银行或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型企业设立专业化的科技发展银行是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科技银行或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有效运作关键是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如果银行具备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就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对科技项目进行贷款支持。相反,银行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可能选择放弃这个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