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血型

合集下载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浆和血细胞的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血型的分类,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基本知识,学会进行血型鉴定。
3.掌握输血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标准:
a.内容完整、准确,符合题目要求。
b.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c.设计新颖,具有创意。
d.按时提交,字数符合要求。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方法。
3.输血原则和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血液知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血液,关爱生命,尊重他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题目:
1.血液的组成包括哪两部分?它们各自有哪些功能?
2. ABO血型和Rh血型各有哪些分类?请举例说明。
3.输血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血液分层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组成。
2.血型的分类及遗传规律:讲解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型知识。

《血液和血型》参考教案

《血液和血型》参考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通过实验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

3、说出三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4、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并依据各项数据说出它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教学难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教学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血液标本、吸管、模拟配制的“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教学过程:一、引入人体的循环系统通过遍布全身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运送氧气的养料,并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它们主要是依靠什么来运送的呢?它们主要是依靠血液来运送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二、新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取一定量的人的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试管里。

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就会发生分层现象。

分成三层,最上面是血浆,它的密度最小,中间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层是红细胞。

人的血液是由血细胞(blood cell)和血浆(plasma)组成的。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ed blood cell)、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

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实验:人血涂片日的: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的含量。

器材: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显微镜。

指导:1.对照书上图10—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玻片标本。

2.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对数量。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5)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5)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二、教学过程尝试画图。

五、血量1、展示问题: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2、展示问题:正常成年人血量: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头晕心跳眼发黑出冷汗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及时评价,充分发挥鼓励性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1、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句献血宣传语,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

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结合我自身的献血实例,借助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图片来帮助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点和突破难点。

血的观念。

学生思考、回答。

将课堂推向又一个高潮。

课堂练习题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三、板书设计传染病单元、章、节第25章第1节教学内容传染病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

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

全球10大铝企业2010~2014年原铝产量
王祝堂
【期刊名称】《轻金属》
【年(卷),期】2015(0)11
【摘要】2013年全世界有10家公司的原铝产量分别超过1000kt,其中中国有5家,但是除中国及海湾地区(Gulf)的原铝产量仍在节节上升外,其他地区的产量都在下降。

2014年虽然中国有些铝企业如中国铝业公司由于价格下跌铝产量有所减少,但由于一些新项目与一些企业新大型电解槽的投产,同比原铝产量仍跃升14%,达到创记录的28.3Mt。

【总页数】1页(P11-11)
【关键词】铝企业;产量;原铝;中国铝业公司;海湾地区;电解槽
【作者】王祝堂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46
【相关文献】
1.俄铝公司2011年原铝产量412.3万吨 [J],
2.日本铝业协会预测全球2020年原铝需求量7400万吨 [J], 龙礼贤
3.阿联酋铝业公司可于2014年成为全球最大原铝企业 [J], 王祝堂
4.2010~2014年国际铝业协会(IAI)全球原铝产量统计 [J], 王祝堂
5.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2011年原铝产量4124kt,全球第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本节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的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中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消化系统后,学生知道了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血液,而血液又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此之外,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人血涂片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形态结构及功能有更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的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的分层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的组成。

(2)观察人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能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健康。

(2)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而本节知识血液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许多学生可能经历过流血和血液化验的检查,但是对检查的结果——化验单和血液的成分,学生一般不清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

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论层次。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五、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1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七、教学反思:亮点:1.本节课是血液循环的基础部分,又贴合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相对活跃;2.课堂结构相对完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3.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师引导,生主体;4.在教学中能够强调考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讲义-2.2血液和血型-冀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讲义-2.2血液和血型-冀少版

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考点梳理血液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为血浆(约占55%);下层红色的为红细胞,中间交界面还有很薄的白色物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

一、血浆成分:含有大量的水,还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二、血细胞项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特点较大,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结构特点没有细胞核有细胞核没有细胞核正常值男:5.0×1012个/升女:4.2×1012个/升4~10×109个/升100~300×109个/升功能运输氧气防御疾病止血、加速凝血病症过少:贫血过多:发炎过少:血友病图示【要点诠释】1.血红蛋白①特点: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含血红蛋白。

②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一般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3. 发炎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伤口周围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

血型与输血一、血型最基本的血型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

二、血量与输血1. 血量: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2. 输血: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少量失血时,所丧失的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但如果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三、安全输血1. 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血液和血型学习要点

血液和血型学习要点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学习目标:1.说出血液要紧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要紧功能2.观看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份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要紧数据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进程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阻碍,明白得血型和输血的关系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的要紧数据3.了解输血的意义及失血对人体的阻碍。

4.把握ABO血型的类型。

5.说明血液鉴定进程并完成实验。

学习难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3.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进程学习要点梳理血液和血型A B ABO AB O O ⎧⎧⎪⎪⎧⎪⎪⎪⎪⎪⎨⎪⎪⎨⎪⎪⎪⎪⎪⎪⎪⎨⎩⎩⎪⎧⎪⎪⎪⎪⎪⎨⎪⎪⎪⎪⎩⎩⎧⎪⎪⎨⎪⎪⎩血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含有血红蛋白,组成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血细胞白细胞:较大,含细胞核血小板:较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运输作用红细胞:运输氧气功能白细胞:防御疾病血小板:止血和凝血型型血型型型同型血相输输血和血型输血原则AB ⎧⎪⎪⎪⎪⎪⎪⎪⎪⎪⎪⎪⎪⎪⎪⎪⎧⎪⎨⎪⎪⎪⎪⎪⎪⎪⎪⎪⎪⎪⎧⎪⎪⎪⎪⎪⎫⎨⎨⎪⎬⎪⎪⎪⎭⎩⎪⎪⎪⎪⎪⎪⎪⎪⎪⎪⎪⎪⎪⎪⎩⎩型血人是万能输血者少量输血型血人是万能受血者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易误易混警示1.血浆和血清的区别血浆是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它是血液的组成成份;血清是血液凝固后,在血凝块周围显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2.误以为人体内血细胞越多越好人体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维持相对稳固关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人体血液中血细胞过量有时是人体疾病的表现,有时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如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太高,是人体内有炎症的表现;血液中血小板含量太高,会致使人体内易形成血栓等。

《血液和血型》PPT课件

《血液和血型》PPT课件
红细胞凝集成团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
我们可以利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来鉴定人的ABO血型。
输血前必须 要做的是什么事?
验血
因为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抗原会发生凝集反应。
模拟“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结果
输血
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到失血者体内的治疗方式。
血型是如何发现的?
17世纪时,医生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的血管中来抢救大出血的病人,但是不成功。
血型的发现和类型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和他的学生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确立了ABO血型系统。
知识链接
正常状态的红细胞
AB型
O型
输血
输同型血原则
1.某人是O型血,当他失血时输血者的血型必定是( )A.A型 B.B型 C.O 型 D.AB型
C
2.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发生( )A.贫血 B.血液凝固 C.红细胞凝集 D.发炎
C
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健康人献出的血液可以帮助失血者恢复健康!
万能献血者
万能受血者
输同型血
(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不容易引起凝集反应的异型血。
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我国何时颁布实施了无偿献血制度?什么样的人可参加献血?
国家提倡18—55岁符合体检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 .
古代讲的“滴血认亲”,就是孩子的血跟大人的血如果能够溶在一块,就是父母亲生的,否则就不是。滴血认亲科学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血
静脉血
根据血液中 含氧量多少
1. 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 2. 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3. 红细胞减少可能出现什么疾病?. 4. 白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5. 如果某人白细胞增多,可能是什么原因? 6. 血小板的功能是什么? 7. 血清与血浆有什么区别?
1. 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 2. 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3. 红细胞减少可能出现什么疾病?. 4. 白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5. 如果某人白细胞增多,可能是什么原因? 6. 血小板的功能是什么? 7. 血清与血浆有什么区别?
血浆 血细胞
血清
血凝块
患者 检查项目 患者 红细胞 (RBC) A 患者 白细胞 (WBC) B 患者.0×1012 个/L
参考值 3.5~5.0×1012 个 /L 5~10.0×109 个/L
15×109 个/L
0.5×1011 个/L
1.5~3.5×1011 个 /L 110~160g /L
不凝集 不凝集
B AB O
A
不凝集
凝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数量
大小
较大 最大 最小
有无细胞核
无核(成熟) 有核 无核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最多 最少 较多
1. 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 2. 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3. 红细胞减少可能出现什么疾病?. 4. 白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5. 如果某人白细胞增多,可能是什么原因? 6. 血小板的功能是什么? 7. 血清与血浆有什么区别?
营 养 物 质 被 吸 收 , 进 入 哪 里 ?
颜色?状态?
血液会一直 保持流动吗?
血 液 的 分 层 现 象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静置” /“离心”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少量)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胞比 较 血 细
患者 血红蛋白 (Hb) D
90g /L
教材P49,
阅读《输血技术的探索》
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
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 对健康没有影响 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 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血型的种类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 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 O型四种,也就是
ABO血型。
Rh血型系统等。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
它的血型系统,比如
正常情况下的红细胞
凝集成团的红细胞
A型血人的红细胞+B型血人的血清→凝集
B型血人的红细胞+A型血人的血清→凝集
血型鉴定
请你来鉴定
病人 患者赵 患者钱
A型标准 B型标准 血清 血清
血型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凝集
患者孙
患者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