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急救的评分标准(包括换药和开处方)
换药术操作及考核评分标准

外科换药(一)目的: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伤口的愈合。
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引流条放置、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延误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因此正确的换药是提高外科治疗的关键。
换药的适应症:1.拆线2.制止伤口出血3.解除压迫4.处理引流5.敷料污染严重6.敷料移位7.再次手术前8.观察和检查伤口。
换药的大致过程:1.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2.换药者个人准备:衣帽、口罩、洗手3.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4.洗手、准备物品5.换药操作,注意人文关怀6.处理污物7.洗手,记录病程(二)换药的基本操作方法1.换药前准备(1)病人的准备精神准备:体位:安全、舒适、便于操作,文明、暴露、保暖.(2)工作人员准备了解伤口的情况:时间安排:清晨,避开进食及家陪,前半小时勿清扫无菌准备:衣、帽、口罩、洗手、剪指甲等决定换药地点决定换药顺序:避免交叉感染。
原则:先无菌,后感染;先缝合,后开放;先感染轻,后感染重;先一般,后特异。
★换药操作中无菌原则的基本要求——“不接触”原则2.换药的基本方法(1)揭开创面敷料;揭胶布由外向里,要轻柔;手取外层敷料,钳取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有粘连时,应湿敷后再揭;观察伤口。
(2)清洁伤口: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遍(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分泌物或脓液冲洗时用弯盘接水,后吸干创面;放引流时,应探明情况后放置。
(3)固定敷料: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一般覆盖面积超出伤口四周3-5cm;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与肢体或躯体的长轴垂直;绷带或胸腹带的应用:胶布过敏的处理。
3.换药的注意事项(1)态度和蔼、动作轻巧、迅速敏捷(2)严格无菌操作(3)勿让家属围观(4)高度污染的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必须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急救物品、药品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0
管 急救物品清洁,无尘、无血迹 理 35分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物品消毒、灭菌日期清楚 毒麻、精神类药品规范管理, 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有签名 急救车清洁,无灰尘、无污迹 手电筒处于备用状态 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符合要 求 简易呼吸器处于备用状态
5 5 5 5 3 3 3 5 6 4 6 5 5
五、急救物品、药品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项目 日期: 考核内容
物品、药品交接清楚并有登 记,登记本规范 抢救物品做到:定人保管、定 期核对、定点放置、定期供 应,定期消毒保养
标准分:100分 标准分
5
考核得分: 扣分理由 实得分
评分标准
查看登记本,一项一次不 合格扣1分 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 1分 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 0.5分 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 1分 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 1分 查看登记本,一项一次不 合格扣1分 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 1分 现场查看,不合格扣2分 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 1分 现场查看,缺一样扣1分 现场查看,缺一样扣1分 现场查看,缺一样扣1分 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 2分 现场查看,缺一样扣1分 查看登记本,一项一次不 符合扣1分 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 1分 现场查看,一样不合格扣 3分 现场查看,一项一次不合 格扣1分
5
15
5
抢 救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 器、吸痰管、吸氧管等符合要 车 求 40分
治疗盘及用物放置符合要求 物品齐全、登记清楚、标签清 晰、无混放、无过期及变质 各种液体齐备并符合要求 急救物品、药品登记本规范
急 救 仪 器 设 备 2 5 分 Nhomakorabea氧气装置符合要求、有使用注 意事项,有空、满标志,湿化 瓶清洁、消毒后干燥保存 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 性能良好,规范、清洁、消毒 抢救仪器运行登记本规范
换药法及评分标准

年月科室:姓名;得分:-、换药目的:清除伤口分泌异物,异物、坏死组织,控制局部感染,保持引流通畅,使肉芽组织健康生长,以利伤口愈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缝合伤口和开放伤口(擦伤、摔伤、刺伤、切割伤、裂伤、撕脱伤、烫伤等等)三、换要的方法如下:1. 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 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 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
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4. 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5. 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 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
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
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
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伤口处理考核评分标准

伤口处理考核评分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为伤口处理考核提供评分标准,以确保伤口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评分标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伤口清洁度、伤口包扎技术、药物应用、患者安全和记录完整性。
评分标准伤口清洁度 (20分)- 10分:伤口清洁度良好,没有血液、分泌物或污物残留。
- 7分:伤口基本清洁,有少量血液、分泌物或污物残留。
- 5分:伤口不够清洁,有较多血液、分泌物或污物残留。
- 3分:伤口明显不清洁,有大量血液、分泌物或污物残留。
- 0分:伤口极不清洁,有严重感染迹象。
伤口包扎技术 (20分)- 10分:包扎牢固、整齐,不松脱或限制血液流动。
- 7分:包扎基本牢固,轻微松脱或对血液流动有轻微限制。
- 5分:包扎不够牢固,易松脱或对血液流动有适度限制。
- 3分:包扎松脱,不能保持固定的状态或对血液流动有明显限制。
- 0分:包扎未能起到固定伤口和控制血液流动的作用。
药物应用 (20分)- 10分:正确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应用。
- 7分:选择正确的药物,但剂量或频率有轻微偏差。
- 5分:药物选择不恰当,剂量或频率有适度偏差。
- 3分:药物选择明显不当,剂量或频率有明显偏差。
- 0分:药物选择错误或未应用药物。
患者安全 (20分)- 10分: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 7分:基本采取感染控制措施,但有轻微疏漏。
- 5分:感染控制措施有一定不足,但没有明显的安全风险。
- 3分:感染控制措施明显不足,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 0分:严重违反感染控制原则,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记录完整性 (20分)- 10分:完整记录伤口处理过程,包括伤口情况、药物应用和患者反应等。
- 7分:记录基本完整,但有轻微遗漏或不准确。
- 5分:记录不够完整,有一定遗漏或不准确。
- 3分:记录明显不完整,存在较大遗漏或不准确。
- 0分:未能做出任何记录或记录内容极不准确。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伤口处理考核评分标准,旨在评估伤口处理质量和效果。
重症医学科破伤风抢救流程及规范

重症医学科破伤风抢救流程及规范
1.伤口处理。
尽早进行伤口处理,应用3%双氧水溶液冲洗,对于污染严重的伤口,应彻底清除所有坏死及无活力的组织,敞开死腔,充分引流,术后继续应用3%双氧水溶液冲洗。
2.应用抗毒血清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1~6万U/d,分别由肌肉注射与静脉滴入。
用药前作皮内过敏试验。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应用有效,剂量为3000~6000U,一般只应用1次。
3. 解痉。
地西泮注射液10-2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次/d;10%水化氯醛,保留灌肠每次20~40ml;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每次0.1~0.2g/次。
病情较重者,可用冬眠合剂(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100mg及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缓慢滴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较重者及早进行气管切开。
5.抗生素的应用。
首选青霉素80~100万U,肌内注射,1次/4~6h,或大剂量静脉滴注。
也可给予甲硝唑2.5g/d.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持续7~10d。
6.全身支持疗法。
7.中医治疗。
(1)中成药:止痉散3g,每日3次,口服。
若神志昏迷者,予以安宫牛黄丸1丸,每日3次,鼻饲。
(2)中药注射剂:天麻注射液,6ml人液体中静脉点滴:或醒脑静注射液,20ml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点。
(3)外治法:创口清洁后,予以玉真散外敷,纱布包裹,每日1次。
(4)针刺:针刺曲池、合谷、三阴交穴位,留针30min,每日1次。
急救技能流程和评分标准

现场医疗救援比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危重伤(心跳呼吸骤停)伤员抢救操作流程1、待令时提前完成整队,穿卫生部设计的卫生应急统一服装,携带急救设备。
精神饱满,在抢救处有序的待命。
2、检伤分类处的担架员,搬运危重伤员,平稳快速运送危重伤员放在红色抢救毯上。
由小组长指挥开展抢救。
3、组长医师口令:按急救医疗程序检查并抢救伤员开始!4、全体队员:是!5、1助平抬双手臂,用眼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观察判断周围环境安全,大声说:“周围环境安全”!。
6、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判断意识,对着病人耳朵说:你怎么啦?(病人没有反应)。
1助大声说:病人没有意识!7、组长医师大声说:按心肺复苏抢救,同时做心电监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护士快速准备药液和输液)。
8、1助说:请助手准备除颤仪,简易呼吸器、面罩。
9、将病人摆放水平仰卧位,放于抢救地毯上。
8、护士跪在病人左侧,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大声报告!静脉通道建立成功。
10、组长医师大声说:肾上腺素1亳克,静脉推注。
11、护士准备好药液(用注射用水代替肾上腺素),快速推注,大声报告:肾上腺素1亳克静脉推注完成。
12、1助靠病人右侧跪下,(双膝与双肩同宽X用右手食指、中指沿下颌、甲状软骨旁移2厘米摸右侧颈动脉。
(判断6秒),判断后大声说:无脉搏!13、胸外心脏按压:(按压5个周期,30:2)定位;1点2指3 掌根定位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双手重叠、双臂打直。
深度为5厘米。
定位后,向下压30次。
(绿灯亮),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以上。
大声说:一组,小声数1-24,大声数25-26-27-28-29-30。
14、1助观察口腔后,报告“口腔无异物”,压额抬颏开放气道。
15、组长医师与护士快速建立心电监护。
16、1助判断呼吸: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听呼吸的声音,用面部感觉呼气的气流。
(判断6秒)大声说:没有呼吸!上呼吸器!17、2助将准备好的简易呼吸器面罩罩在病人口鼻,1助立即捏气囊吹气二次。
外科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5
5
3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欠规范酌情扣分
少一样扣1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
摆放混乱不得分
缺一项扣1分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60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1.暴露换药部位,评估伤口(按10cm长污染伤口操作)
2.打开换药包外层,戴无菌手套
3.打开换药包内层,查看包内灭菌指示卡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色,夹取换药用品
4.揭去外层敷料,用无菌镊子取下内层敷料,放入弯盘内;若内层敷料与创面粘连较紧,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后再揭开
5.观察伤口情况,按污染伤口由外向内用碘伏消毒液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2遍(范围≥15cm)
6.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清洁伤口,亦可用3%双氧水清洁伤口
7.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胶布固定
8.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及床位
外科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总分
考核内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则
准备
质量
标准
20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佩戴胸卡
2、规范洗手,戴口罩
3.备齐用物:无菌换药包、敷料、棉球、持物缸、持物钳或镊子、胶布、无菌生理盐水、碘伏消毒液
4.物品摆放合理,便于操作
5.检查换药包是否合格口述:(灭菌指示胶带上的品名、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有无湿包和破损)
9.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利器等
10.操作完毕去除手套
(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
3
12
5
10
10
5
7
2
3
破伤风诊断金标准

破伤风诊断金标准
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引起
的疾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
它产生一种神经毒素称为破伤风毒素,可以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破伤风的诊断通常是基于病史、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评估。
以下是破伤风诊断的一些金标准:
1.典型的病史:破伤风的关键特征是在发生伤口时未接种或不
完全接种破伤风疫苗。
此外,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在3至21
天之间,但可长至数个月。
2.特征性的症状:破伤风常表现为全身性肌肉强直和痉挛。
早
期症状可能包括不适、肌肉疼痛或压痛,尤其是在伤口周围。
随后,病人可能会出现张口困难、妨碍呼吸的颈部和腹部痉挛,以及全身性的强直性肌肉痉挛。
3.典型的体征:破伤风的典型体征包括咬肌痉挛(罗莫-希尔
森征),即咬牙而无法释放。
此外,还会出现其它肌肉群的强直和痉挛,如面部肌肉、颈部肌肉、背部肌肉和腹肌。
4.实验室检查:破伤风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
的实验室检查。
但是,血清学检查可以检测到破伤风毒素的抗体,对确诊破伤风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怀疑破伤风,医生会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并考虑实验室检查结果。
早期的诊断对于开始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包括清创、给予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抗生素,以及提供支持性护理和对症治疗。
如果你或他人出现了可能是破伤风的症状,请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50)
保持呼吸道通畅
5Leabharlann 支持疗法5抗菌治疗(青霉素 80 万~100 万 U,肌内注射,每 4~6 小时一次)
6
防治相应并发症(主要并发症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防止发作时掉 4
下床、骨折、咬伤舌等)
加强护理
2
引起破伤风的细菌是什么?
3
问题
破伤风的潜伏期有多久?
6
(15)
破伤风的免疫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6
人文关怀 5
(5)
100 总分
88
如严重违反无菌原则(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在总分上扣除 50 分□操作前未消毒 □操作前未戴手套 □操作 前未铺巾 □操作中无菌用物或手套污染后直接使用是否扣分 □是 □否
裁判签名
破伤风急救的评分标准(包括换药和开处方)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及评分细则
满分 得分 (分) (分)
换药
穿隔离衣
20
(30)
戴隔离帽,戴口罩,戴手套
10
良好麻醉,控制痉挛
5
用双氧水彻底冲洗伤口
5
伤口敞开
5
用过敷料的正确处理
2
中和毒素:TAT 1~6 万 u 肌注或静脉注射
6
破伤风的处理 控制和解除痉挛(一种方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