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54328

合集下载

一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一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一年级科学实验报告一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引言: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通过实践和观察,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物质的知识。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这次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将观察和记录水的变化过程,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1. 一小块冰块2. 一杯温水3. 一个锅4. 一个烧杯5. 一个塑料袋6. 一个温度计实验过程:1. 首先,我们将冰块放入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

记录下冰块的温度为0℃。

2. 接下来,我们将锅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状态。

同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记录下水的温度为100℃。

3. 将烧杯中的冰块放入温水中,观察冰块的变化。

我们发现冰块逐渐融化成水,水的温度也逐渐上升。

4. 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我们将水继续加热。

观察到水开始冒泡,并逐渐变为水蒸气。

5. 将一个塑料袋覆盖在烧杯上,等待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烧杯内壁出现了水滴,这是由于水蒸气冷却后变为液态水。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水在低温下呈固态,如冰块。

它的分子排列紧密,无法流动。

2. 当水温升高时,冰块开始融化成液态水。

液态水的分子能够自由流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当水温达到100℃时,液态水开始沸腾,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是气态水,分子间空隙较大,能够自由扩散。

4. 当水蒸气冷却后,会再次转化为液态水。

这是因为水蒸气失去热量,分子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液滴。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关系。

我们学到了物质的性质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验证的,并且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这对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变化和探索科学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的意义: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亲自参与科学实践,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小学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引言: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探索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科学下册中,我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实验进行报告。

实验一:水的凝固与融化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凝固与融化现象,了解水的物态变化。

实验材料:冰块、温水、冷水、温度计、容器。

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入容器中;2. 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3. 将温水倒入容器中,继续测量温度;4. 将冷水倒入容器中,再次测量温度;5. 观察冰块的变化。

实验结果:冰块在温水中逐渐融化,温度升高;在冷水中逐渐凝固,温度降低。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凝固和融化的现象。

这是因为水的凝固点和融化点分别是0℃和100℃,当温度低于0℃时,水会凝固成冰块;当温度高于0℃时,冰块会融化成水。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了解了水的物态变化规律。

实验二: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如水培的绿豆苗)、水、太阳光、透明塑料袋。

实验步骤:1. 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2. 用透明塑料袋将绿色植物完全包裹起来;3. 观察植物的变化。

实验结果:在阳光下,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透明塑料袋内的空气变得湿润。

实验分析: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叶绿素的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透明塑料袋内的空气变得湿润,是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到了空气中。

实验三:物体的浮力实验目的: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了解浮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水槽、水、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方块、长条形)。

实验步骤:1. 在水槽中注满水;2. 将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3. 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球形物体浮在水面上,方块形物体部分浮在水面上,长条形物体下沉。

一年级下册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一年级下册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1
班级
组别
姓名
日期
实 验
内 容
谁轻谁重
实验目的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被测量。
实验仪器药品
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
实 验
步 骤
1、预测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2、掂一掂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3、称一称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3、在三杯水里分别放入盐、红糖、小石子;
4、观察变化;
5、记录;
实 验
记 录
盐、红糖溶解在水中,小石子没有溶解在水中。
实验分析结果
盐、红糖溶解在水中,小石子没有溶解在水中。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3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实 验
名称
观察一瓶水
实验目的
掌握水的特征
实验仪器药品
光滑斜面、水、油、洗发液
实 验
步 骤
1、准备一个光滑斜面;
2、将水、油、洗发液分别在斜面上滴一滴;
3、记录;
实 验
记 录
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实验分析结果
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4、记录;
实 验
现象
物体质量重,天平的那一边会沉下去。
实验结论
物体质量重,天平的那一边会沉下去。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2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3月日
实 验
内 容
它们去哪里了
实验目的
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实验仪器药品

一年级(下册)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一年级(下册)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实 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 容
观察一瓶水
实验仪器药品
光滑斜面、水、油、洗发液
实 验
步 骤
1、准备一个光滑斜面;
2、将水、油、洗发液分别在斜面上滴一滴;
3、记录;
实 验
记 录
实验分析结果
评 语
记分
(表十六)2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3月17日
实 验
内 容
它们去哪里了
实验仪器药品
水、盐、红糖、小石子、杯子
实 验
步 骤
1、准备三杯水;
2、预测在三杯水里分别放入盐、红糖、小石子会发什么什么变化;
3、在三杯水里分别放入盐、红糖、小石子;
4、观察变化;
5、记录;
实 验
记 录
实验分析结果
评 语
记分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3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1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实 验
内 容
谁轻谁重
实验仪器药品
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
实 验
步 骤
1、预测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2、掂一掂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3、称一称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4、记录;
实 验
记 录
实验分析结果
评 语
记分
学生实验报告

一年级实验报告单

一年级实验报告单

一年级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生长。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和土壤。

2. 学会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

1. 两株相同种类且生长状况相近的植物幼苗(如绿豆苗)。

2. 两个花盆,里面装有适量的土壤。

3. 水。

4. 可以遮挡阳光的纸盒。

四、实验步骤。

1. 将两株植物幼苗分别种在两个花盆中,并标记为A组和B组。

2. 给A组植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按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把B组植物放在纸盒内,纸盒上开一个小口通风,同样每天按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使其处于阴暗环境。

4.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观察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它们的高度、叶片颜色和数量等变化。

五、实验记录。

观察日期A组(阳光充足)B组(阴暗环境)第1天幼苗高度约5厘米,叶片嫩绿,有2片叶子幼苗高度约5厘米,叶片嫩绿,有2片叶子。

第3天高度约7厘米,叶片颜色变深绿,有3片叶子高度约6厘米,叶片颜色较浅绿,有2片叶子。

第5天高度约9厘米,叶片宽大,有4片叶子高度约7厘米,叶片较小,有3片叶子。

第7天高度约12厘米,茎粗壮,叶片翠绿且茂密,有5片叶子高度约8厘米,茎较细,叶片有点发黄,有3片叶子。

六、实验结论。

1.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植物生长得更快、更健康,叶片颜色更绿,数量更多,茎也更粗壮。

2. 水和土壤也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因为两组植物都有浇水且种在土壤中,如果缺少水或者土壤,植物可能无法正常生长。

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个模板进行修改完善,如果您能告诉我更详细的关于这个实验报告单的要求,例如是哪个学科的实验、有没有特殊的实验条件等,我会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内容。

一年级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一年级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表十六)2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3月17日
实 验
内 容
它们去哪里了
实验仪器药品
水、盐、红糖、小石子、杯子
实 验
步 骤
1、准备三杯水;
2、预测在三杯水里分别放入盐、红糖、小石子会发什么什么变化;
3、在三杯水里分别放入盐、红糖、小石子;
4、观察变化;
5、记录;
实 验
记 录
实验分析结果
评 语
记分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3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实 验
内 容
观察一瓶水
实验仪器药品
光滑斜面、水、油、洗发液
实 验
步 骤
1、准备一个光滑斜面;
2、将水、油、洗发液分别在斜面上滴一滴;
3、记录;
实 验记 录ຫໍສະໝຸດ 实验分析结果评 语
记分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1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实 验
内 容
谁轻谁重
实验仪器药品
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
实 验
步 骤
1、预测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2、掂一掂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3、称一称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4、记录;
实 验
记 录
实验分析结果
评 语
记分
学生实验报告

一年级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一年级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魔力磁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磁铁的特性和作用。

实验材料:磁铁、小物品(如纸夹、签字笔等)、面纸、铁钉、水、纸张。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将实验所需材料准备齐全。

-准备一个平整的桌面,并确保周围没有其他磁性物品。

2.实验一:磁铁的吸引力:-将一个磁铁平放在桌面上,放上一些小物品,如纸夹、签字笔等。

-观察小物品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将不同大小、形状的小物品放到磁铁附近,观察它们与磁铁的吸引力有何不同。

3.实验二:磁铁的反应:-将一个磁铁和一个铁钉放在桌面上,用面纸轻轻盖住它们。

-缓慢移动面纸,观察铁钉的变化。

-反复移动面纸,观察铁钉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4.实验三:磁铁的吸力范围:-将一个磁铁放在桌面上,将一张纸张覆盖在它上面。

-在纸张上洒些水。

-慢慢移动纸张,观察水滴的运动。

-进一步移动纸张,记录磁铁的吸力范围(水滴停止运动的位置)。

实验结果:1.实验一的观察结果:-很多小物品被磁铁吸住了。

-不同大小、形状的小物品受磁铁吸引的程度不同。

2.实验二的观察结果:-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会紧贴在磁铁上。

-移动面纸会改变铁钉与磁铁的相对位置。

3.实验三的观察结果:-在磁铁吸力范围内,水滴停止运动,被磁铁吸住。

-当纸张移动到磁铁吸力范围外,水滴恢复自由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磁铁具有吸引物体的特性。

小物体受到磁铁的吸引力而被吸住。

不同大小、形状的物品受到磁铁吸引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在实验二中,我们发现磁铁可以改变铁钉的位置,使其紧贴在磁铁上。

实验三中,我们观察到磁铁的吸力范围,通过移动纸张和观察水滴的运动来确定。

实验思考:为什么物体能被磁铁吸引?为什么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受磁铁吸引的程度不同?磁铁的吸力范围受哪些因素影响?实验延伸:1.用磁铁试验不同材料的磁性,观察不同物体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2.利用磁铁在实验室做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吸铁钉、吸磁铁屑等。

3.设计一个实验,观察磁铁与其他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磁铁的磁性特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1
班级
组别
姓名
日期
实验
内 容
谁轻谁重
实验目的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被测量。
实验仪器药品
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
实 验
步 骤
1、预测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2、掂一掂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3、称一称乒乓球、小橡皮、塑料块、木块谁轻谁重;
4、记录;
实 验
现象
物体质量重,天平的那一边会沉下去。
实验结论
物体质量重,天平的那一边会沉下去。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2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3月17日
实 验
内 容
它们去哪里了
实验目的
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实验仪器药品
水、盐、红糖、小石子、杯子
实 验
步 骤
1、准备三杯水;
2、预测在三杯水里分别放入盐、红糖、小石子会发什么什么变化;
1、准备一个光滑斜面;
2、将水、油、洗发液分别在斜面上滴一滴;
3、记录;
实 验
记 录
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实验分析结果
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3、在三杯水里分别放入盐、红糖、小石子;
4、观察变化;
5、记录;
实 验
记 录
盐、红糖溶解在水中,小石子没有溶解在水中。
实验分析结果
盐、红糖溶解在水中,小石子没有溶解在水中。
学生实验报告
(表十六)3
班级
组别
组员
日期
实 验
名称
观察一瓶水
实验目的
掌握水的特征
实验仪器药品
光滑斜面、水、油、洗发液
实 验
步 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