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学习初中地理时我们知道地图很难懂,读图方法需要良好的指导。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任何学科都需要有技巧的学习。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可问题是在课堂上,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挺浓,但成绩却提高不了,这是为什么呢?一、当今学生读图能力弱的原因1.对地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通过与很多学生的交谈以及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重要性的了解,总以为考试来临之前,拿本书,临时抱佛脚,就会万事大吉,不大注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读图能力不足也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了读图的重要性,在地理学习中也注意认真仔细读图,但是对读图的步骤缺乏一定的了解,不会读图,更别说理解地图的整体含义。
二、针对读图问题采取的措施1.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在每节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举实例来分析论证。
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找一些地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读图热情。
2.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的重要保证,学习地理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比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时不时有意无意地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地理地图的图片,用直观、形象、易于接受、便于记忆的图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做一些地理游戏,用地理地图做道具,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很快地培养读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教室中等合适的位置悬挂地理展示图片,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地理图片的存在,潜移默化中,联想到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等地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民风民俗。
3.图文并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文字与图片紧密结合,对于重点图片要逐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从而一步一步地画图。
地质构造和地貌的读图技巧

地质构造和地貌的读图技巧
1. 确认图片的方向和比例尺。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形和地貌的特征。
2. 观察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包括山脉、丘陵、平原和河流等,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地形的高低差异和地形的形态特征。
3. 找到显著的地貌特征。
这些特征可能包括断层、峡谷、火山、陨石坑等,这些特征经常揭示着地质构造和地球历史的信息。
4. 寻找地层的变化和层理特征。
通过观察不同颜色和纹理的岩石,可以了解地层的变化情况,层理特征揭示了岩石的形成和沉积的方式。
5. 关注构造和断层的方向。
通过观察地层和构造的方向,可以推断出地球的构造特征,如板块运动和地震等。
6. 注意地貌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
地貌常常是地质构造的结果,通过观察地貌可以推断地质构造特征,相反通过了解构造特征也可以推断出地貌的形成。
水工图识读及绘制技巧分析

水工图识读及绘制技巧分析一、读图方法与步骤阅读水工图的顺序一般是由枢纽布置图一建筑结构图一细部构造图,然后再由细部回到总体,这样经过几次反复,直到全部看懂。
读水工图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一)概括了解先看有关专业介绍,设计说明书;按图纸目录,依次或有选择地对图纸进行粗略阅读,分析水工建筑物总体和各部分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找出有关视图和剖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明确各视图所表达的内容。
(二)深入阅读概括了解之后,还要进一步仔细阅读,其顺序一般是由总体到部分,由主要结构到次要结构,逐步深入。
读水工图时,除了要运用形体分析法外,还需要知道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常识,运用对照的方法读图,即平面图、剖视图、立面图对照着读,图形、尺寸、文字说明对照着读等。
(三)归纳总结通过归纳总结,对建筑物(或建筑物群)的大小、形状、位置、功能、结构特点、材料等有一个完整和清晰的了解。
二、水工图的绘制(一)画图步骤1.根据设计资料及不同设计、施工阶段对图样的不同要求,分析、确定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2.考虑不同的表达方法,并选择其中最佳的视图表达方案;3.选择绘图所需的比例,注意在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小的绘图比例;4.布置视图,使各视图在图纸上位置适中。
(1)估算各视图所占的图纸幅面;(2)各视图应尽量按投影关系配置。
5.画底稿(1)画各视图的作图基准线,如轴线、中心线、主要轮廓线等;(2)注意绘图顺序,应先画主要部分,再画次要部分,最后画细部结构;先画特征明显的视图,再画其他视图,注意投影规律的应用。
(3)标注尺寸;(4)画建筑材料图例;(5)注写文字说明,填写标题栏;6.检查校对,确定无误或改错后描深图线。
(二)抄绘水工图的方法在制图作业中,常采用抄绘水工图的方法进行基本训练,提高学生读图和绘图的能力。
1.基本要求:在不改变建筑物结构及原图表达方案的前提下,另选比例将原图抄绘在指定图纸上并补绘少量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
2.抄绘现读图的关系。
阅读二次回路图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二次回路图的方法和技巧1、看二次回路图的基本方法二次回路图的逻辑性较强,在绘制时遵循了一定的规律,看图时若能抓住此规律就很容易看懂。
阅图前首先应弄懂该张图纸所绘制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及其功能,以及图纸上所标符号代表的设备名称,然后再看图纸。
看图时抓住以下要领。
1.1、先交流,后直流;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所谓“先交流,后直流”,是指先看二次接线图的交流回路,把交流回路看完弄懂后,根据交流回路的电气量以及在系统中发生故障时这些电气量的变化特点,向直流逻辑回路推断,再看直流回路。
一般说来,交流回路比较简单,容易看懂。
“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是指交流回路要从电源入手,直流回路要先从线圈看图。
交流回路由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两部分组成,先找出它们是从哪些电流互感器或哪一组电压互感器来的,在两种互感器中转变的电流量或电压量起什么作用,与直流回路有什么关系。
这些电气量是由哪些继电器反映出来的,它们的符号是什么,然后再找与其相应的触点回路。
这样把每组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中所接的继电器逐个分析完,看它们都用在什么回路,跟哪些回路有关,再往后就容易看了。
1.2、抓住触点不放松,一个一个全查清“抓住触点不放松,一个一个全查清”,就是说找到继电器的线圈后,再找出与之相应的触点。
根据触点的闭合或在开断后引起回路变化的情况,再进一步分析,直至查清整个逻辑回路间的联系、控制关系及动作过程。
1.3、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屏外设备一个不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屏外设备一个不漏”这个要领主要是针对端子排图和屏后安装图而言。
看端子排图一定要配合展开图来看。
展开图有如下规律。
(1)、直流母线或交流电压母线用粗线条表示,以区别于其他回路的联络线。
(2)、继电器和每一个小的逻辑回路的作用,都在展开图的右侧注明。
(3)、继电器和各种电气元件的文字符号,与相应原理接线图中的文字符号一致。
(4)、继电器的触点和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线段,都有数字编号(称回路标号)。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区域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区域图区域图是高考命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图像,主要有宏观区域图和微观区域图,都侧重考查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自然灾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图1 某国位置示意图图2 “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图3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1.读图名,明确图示内容一幅图的图名往往反映出该图的内容,能体现出图示的主要地理事象。
如图2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由此可知本图内容是“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穿过的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典型地理事物及轮廓、重要标记和图例等信息,可以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
如图3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分布可知,该图为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地区。
3.区域特征分析(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可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可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分析。
(3)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内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措施。
4.区域差异比较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出两区域的差异。
【典型例题】(2016•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思维过程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根据材料“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甲地有森林,便于隐蔽。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培养读图析图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养

培养读图析图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图例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学科知识独有的一种语言。
它以图象、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事物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读图析图教学中能力的培养1.掌握读图程序,培养读图技能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
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2.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
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3.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像,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用来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符号解读地形图上使用了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地形特征,例如等高线、河流、湖泊等。
在阅读地形图时,首先要学会解读这些符号的含义。
比如,等高线表示地形的高度,等高线间的距离表示高度的变化,密集的等高线表示陡峭的地形,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平缓的地形。
河流和湖泊的符号也有各自的含义,需要仔细辨认。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应用地形图上通常会标注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通过比例尺,可以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帮助我们了解地图上各地形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在使用地形图时,要根据比例尺进行距离的测量和计算,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三、地形图的方位标识理解地形图上通常会标注方位标识,包括正北方向、东南西北等。
通过方位标识,可以确定地图的朝向和方位,帮助我们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注意方位标识的位置和方向,以便正确理解地图上的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
四、地形图的图例应用地形图上通常会附带图例,用来解释地图上使用的符号和颜色的含义。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仔细阅读图例,了解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对应关系,以便准确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图例是解读地形图的重要工具,应该充分利用和理解。
五、地形图的高程解读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以反映地形的高程变化,通过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和间距,可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和高低起伏。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分布和走势,结合地形特征进行高程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地形和地貌。
六、地形图的地貌特征分析地形图上展示了丰富的地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
通过分析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结合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和推断,深入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读图题的答题技巧

读图题的答题技巧一、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公式略(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例题1、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例题2、按照1:50000000的比例尺,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图纸的长度不得小于______ 厘米,图纸的宽度不得小于_______厘米。
(10.4厘米 11厘米)例题3、在1:30000000比例尺的中国地形图上。
用尺子量某条河流的长度为21厘米,这条河流是我国的_________。
(长江)例题4、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 图 的 方 法 与 技 巧
一、知识要点
二、读图的一般方法
1、看清题目,从图上直接获取信息,问什么,就在图上找什么。读图次序是:先看图题,再看图例,要善于运用图上最基本的三要素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来获取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应避免将图放在一边,凭自己的印象和想象答题。
例如,2001年高考文综卷第37题:
★风向随季节变化的海区,冬夏情况相反
例如从亚丁经科伦坡到新加坡,夏季海水向东流,为顺水;冬季海水向西流,则逆水
★航行中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不同,所以航行中越过赤道,则有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例如,冬至时,从惠灵顿经巴拿马运河至新奥尔良,季节和昼夜长短有什么变化?
等降水量线
稀
地区差异小
高→低值弯曲
降水较同纬多
中低周高
少雨区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山腰较山麓、山顶多
密
地区差异大
低→高值弯曲
降水较同纬少
中高周低
多雨区
等压线
稀
气压梯度力小
高→低值弯曲
高压脊
中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
低压中心区
气温—气压—气流—气旋、反气旋
密
气压梯度力大
低→高值弯曲
低压槽
中高周低
高压中心区
等震线
稀
烈度相差小
7. 确定日出日落:
日出时刻就是某点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8. 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 90°减去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地点的纬度差.
等值线图的判读
例题:下面是一幅等值线图,且a>b>c,读图回答:
1.该图若是等高线分布图,
.判断地形A,B,C,D.
高→低值弯曲
太阳辐射强
中低周高
弱太阳辐射区
A.纬度—太阳高度角
B.日照时间长短(云量、海拔高度、阴坡阳坡)
密
太阳辐射差值大
低→高值弯曲
太阳辐射弱
中高周低
强太阳辐射区
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面积,读图回答: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单位有。
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该题主要考查运用图例,阅读地图能力和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2、看清图像的标志特征,寻找读图题的切入点。
了解航线与洋流、风带之间的关系。
★例如,南北纬 40°~60°之间的海域,航行方向若是从海洋西侧到海洋东侧,可顺风顺水;反之,则逆风逆水
★盛行密度流的海域,航向与密度流表层流向一致为顺水;反之则逆水
例如,大西洋盐度低于地中海,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因此从大西洋开往地中海的船为顺水;反之从红海到地中海为逆水
.A、B、C、D四处中有可能发育成一条小河的是.
.可以发展水产养殖的是.
.何处适宜建卫星电视转播站?
2.该图若是等压线分布图,
.判断:高压脊低压槽低压中心高压中心
.C、D何处气温日较差小?
3.该图若是等温线图,
.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C处可能是地形区,D处可能是湖,这里资源丰富
.假如A是陆地,B是海洋,该图反映夏季还是冬季?为什么?
中
学地理图像系统
重
要性
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
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和重要内容
分
类
分
布图
政区综合图
自然地理各要素分布图
人文地理各要素分布图
示
意图
原理、概念示意图
运行模式图
结构示意图
其它示意图
统
计图
坐标图(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
扇状、饼状图
相对百分比曲线分布图
景
观图
自然景观
经度相差 1°,时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同一经线上各点,地方时相同.
5. 确定日期:
当 0°经线上为0:00时, 180°经线上则为12:00,全球正好两个日期各半;
当 0°经线上为12:00时,180°经线为24:00或0:00,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6. 确定昼夜长短:
看昼弧和夜弧的相应长度,弧长15°为1小时,日照图上相邻经线经度差一般为 30°或45°,即每经度段时间相差2~3小时.
三看降水季节分配或年降水量定降水类型。
四看热量带和降水类型定气候类型。
例题,读图分析甲地适宜发展哪种农业生产?
A.地中海型农业 B.畜牧业
C.种植水稻和黄麻 D.发展亚热带作物
3、学会借图想图,一图多思,相互联系,综合分析
例如世界航海线分布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复习:
熟悉主要航线经过的海域、交通要道(如运河、海峡),沿岸国家及重要港口。
★航行中经过港口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则有干湿季变化。
例如,夏至时,从亚力山大到开普敦,干湿状况有什么变化?
三、不同类型图的读图技巧
日照图:(主要有侧视图和俯视图)
1. 确定晨线和昏线: 按自转方向,从昼过渡到夜为昏线;从夜过渡到昼为晨线
2. 确定南北极: 上北下南(侧视) 北逆南顺(俯视)
例如,气候类型的判读分析,主要根据气温、降水的数值特征。
首先,根据最冷或最热月均温,确定热量带。
热带: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
亚热带: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温带: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最热月<20℃)
寒带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以上。
寒带冰原气候:全年气温在0℃以下。
疏密程度及含义
弯曲状况及含义
闭合状况及含义
影响该等值线的因素
疏密
含义
弯曲方向
含义
中周
含义
等高线
稀
坡度缓
高→低值弯曲
山脊
中低周高
盆地、洼地
地形、地势
密
坡度陡
低→高值弯曲
山谷
中高周低
山峰、山岭
等温线
稀
温差小
高→低值弯曲
气温高
中低周高
低温区
纬度
地形(山高一尺,水冷三分)
密
温差大
低→高值弯曲
气温低
中高周低
高温区
然后,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变化,可分为: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型气候,极地气候)
根据月均温和降水量月分配图表、数据判断气候类型的读图思路是:
一看气温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定南北半球。
二看最冷月或最热月气温定热量带。
高→低值弯曲
破坏较两侧大
中低周高
破坏较小区
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
密
烈度相差大
低→高值弯曲
破坏较两侧小
中高周低
破坏较严重区
等盐线
稀
盐度差值小
高→低值弯曲
盐度高
中低周高
低盐度区
A.气候—蒸发与降水
B.径流—稀释
C.洋流—寒低暖高
密
盐度差值大
低→高值弯曲
盐度低
中高周低
高盐度区
等太阳辐射线
稀
太阳辐射差值小
3. 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
侧视图上,直射点经度是昼半球球面边线所在经线的经度,纬度按极昼,极夜,平分来确定.
俯视图上,直射点经度是平分昼夜半球那条经线的度数,纬度按极昼、极夜、平分来确定.
4. 确定地方时:
赤道在任何时刻晨线上是6:00时,昏线上是18:00时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00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经线为0:0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