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旅游地理》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旅游地理》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的学科知识。

2. 掌握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旅游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旅游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旅游地理的分区与分类- 根据旅游资源地理特征的分类- 根据旅游地理环境的分类- 根据旅游地理层次的分类3. 旅游地理的资源因素- 自然资源在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 人文资源在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 经济资源在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 社会资源在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4. 旅游地理的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人文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经济环境对旅游的影响5. 旅游地理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与模式-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重要性-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旅游地理学的认识与理解。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旅游地理的资源与环境因素。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旅游地理学概念和相关问题的理解与思考。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与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来检测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在实地考察后撰写一份考察报告,评估其对旅游地理资源与环境因素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 课堂讨论与小组研究:通过课堂讨论与小组研究来评估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地理学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用于呈现教学内容。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旅游地理学概述-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课时:旅游地理的分区与分类- 旅游地理的主要分类方法- 具体案例解析与讨论第三课时:旅游地理的资源因素- 自然资源在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 人文资源在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第四课时:旅游地理的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人文环境对旅游的影响第五课时:旅游地理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与模式-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能深入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资源环境因素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教案一:旅游地理的介绍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地理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学习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重点:1.旅游地理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难点: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世界地图和图片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概念解释(10分钟)1.旅游地理的概念: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以及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科。

2.旅游地理研究内容:旅游地理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旅游地理的重要性(15分钟)1.旅游地理的经济作用:旅游业是新增长点和发展动力,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很大的贡献。

2.旅游地理的社会作用:旅游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人们的认识和理解。

3.旅游地理的环境作用:旅游活动对自然和人文环境都产生着影响,需要进行科学与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四、课堂练习(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有哪些?2.请列举旅游地理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

五、拓展延伸(10分钟)请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情况,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旅游地理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旅游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旅游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实例和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加深对旅游地理的理解。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2)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3)了解旅游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旅游市场的基本构成;(4)学会运用地理视角分析旅游现象和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2)运用实地考察、调查等方法,了解旅游活动的实际情况;(3)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旅游现象和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旅游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保护旅游资源、维护旅游环境的责任感;(3)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基本概念:(1)旅游地理的定义;(2)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旅游地理与地理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2. 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分类;(2)旅游资源的特点;(3)旅游资源的评价和保护。

3. 旅游活动:(1)旅游活动的定义和分类;(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3)旅游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2)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3)旅游活动的基本形式和旅游市场的基本构成。

2. 教学难点:(1)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实地考察;(2)旅游资源的评价和保护;(3)旅游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等;2. 直观教学法:展示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观察和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旅游实地考察,了解旅游活动的实际情况;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共计4 课时;2. 教学过程:(1)第1 课时:讲解旅游地理基本概念,展示相关地图和图片;(2)第2 课时:讲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实地考察;(3)第3 课时:讲解旅游活动的基本形式和旅游市场的基本构成;六、教学内容4. 旅游市场:(1)旅游市场的定义和构成;(2)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分析;(3)旅游市场的开发与营销。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孩子们将能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主要旅游地点,同时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等。

3. 熟悉并能够描述中国的主要旅游地点。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特点和主要旅游地点。

教学准备:1. 中国地图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中国的不同地貌和旅游地点。

3. 文字材料,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景点。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位置和边界,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接壤关系。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中国的地理位置。

第二步:地理特点(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和气候。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山脉、平原、河流等地貌特点,并交流讨论这些地貌特点对中国人民和发展的影响。

第三步:主要旅游地点(30分钟)教师给学生介绍中国的主要旅游地点,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知名度高的景点进行介绍,比如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西湖等。

教师可以讲解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特色风景,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第四步: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旅游地点,在小组内合作,收集有关该地点的更多信息,并准备一个短暂的口头报告。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包括地理特点、历史背景、人文景观等。

第五步: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选择的旅游地点,并分享他们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在听取其他小组的报告后进行总结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中国地理和旅游的认识和感受。

扩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写一篇关于中国一个旅游地点的短文的作业,要求他们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该地点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和个人体验。

2. 学生可以在课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旅游地点,通过网上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了解该地点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并制作一份简单的展示材料。

地理旅游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地理旅游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我国著名旅游胜地——黄山》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 让学生掌握黄山的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旅游资料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我国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 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黄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 黄山的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 教学难点:- 黄山云海、奇松、怪石等自然景观的成因。

- 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黄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旅游资料。

4. 观察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黄山美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我国的著名旅游胜地——黄山。

(二)新课讲解1. 黄山地理位置: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展示黄山地理位置图。

2. 黄山自然景观:讲解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自然景观,展示相关图片、视频。

3. 黄山历史文化:介绍黄山的历史文化,如黄山四绝、黄山的神话传说等。

4. 黄山气候特点:讲解黄山的气候特点,如四季分明、温差大等。

5. 黄山动植物资源:介绍黄山的动植物资源,如黄山松、黄山云豹等。

6. 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分析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收集、整理黄山旅游资料。

2.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黄山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黄山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2. 强调保护黄山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2)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旅游活动的主要类型;(3)学会分析旅游景观的开发与保护。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我国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查并总结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及开发措施;(3)运用所学知识,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旅游地理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3)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旅游观。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基本概念:旅游、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业等。

2. 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等。

3. 旅游景观的欣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景观等。

4. 旅游活动的类型: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5. 旅游地理案例分析: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开发措施及保护措施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及旅游景观的欣赏。

2.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活动的规划与组织、旅游景观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及旅游活动的类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开发措施及保护措施。

3. 小组讨论法:调查并总结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及开发措施。

4. 实践活动法: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旅游资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兴趣。

2. 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及旅游活动的类型。

3. 分析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开发措施及保护措施。

4. 小组讨论:调查并总结某一旅游胜地的特点及开发措施。

5. 实践活动: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旅游地理》优秀教案

《旅游地理》优秀教案

《旅游地理》优秀教案《旅游地理》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旅游地理》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地理》优秀教案1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辩证地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和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

教具准备:自制图表、图片等教学方法:导思——点拨、启发式教学一、拉动经济发展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说明:①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活动。

发展国际旅游可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通过旅游服务而获取外汇。

②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西班牙、瑞士、奥地利、泰国等,都将旅游创汇作为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后,我国入境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的发展给国家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

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内旅游作为一项消费活动,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部分消费资金(货币)回笼到国家手中,既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又能刺激旅游者新的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

旅游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奢侈品,而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说明: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之上。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能直接或间接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的发展。

因此,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

思考举例说明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关系。

点拨: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没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就不能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带动了交通运输业、餐饮等服务业、商业的发展,宾馆饭店的修建等。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

旅游地理教案学科:地理年级:高中课时:1节课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地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旅游地理的分类方法;3. 了解旅游地理对于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 旅游地理的概念和分类方法;2. 旅游地理对经济和旅游业的重要影响。

教学难点:1. 旅游地理对经济和旅游业的重要影响;2. 如何分类旅游地理。

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学内容:1. 旅游地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旅游地理的分类方法;3. 旅游地理对经济和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著名的旅游景点,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的重要性,并引出旅游地理的概念。

Step 2:讲解旅游地理的概念和分类方法(15分钟)教师讲解旅游地理的概念,即旅游与地理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地理的角度来研究旅游现象。

然后介绍旅游地理的分类方法,如按地域划分、按资源划分等。

Step 3:探讨旅游地理对经济和旅游业的影响(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旅游地理对经济和旅游业的影响。

每组选择一个分类方法,列举该分类下的旅游地理对经济的影响,并向全班汇报。

Step 4:展示案例和总结(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旅游地理案例,如马尔代夫、巴黎等,引导学生思考旅游地理对经济和旅游业的重要性,并总结学习到的知识。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旅游地理的角度来分析其旅游资源和对经济的影响,并撰写一篇报告。

教学资源:1. PPT或投影仪2. 图片或视频素材3. 分组讨论活动的相关资料教学评估:1. 分组讨论活动中的小组讨论表现和汇报的质量;2. 作业报告的写作质量和分析深度。

教学延伸: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旅游地理研究,或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旅游地理的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学生讲解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点
教学用具
与器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模拟导游
2.讨论法、归纳法
课 时
1课时
教学陀山旅游特色主要表现在哪里?
导入新课
二、新授
第十一章华东旅游区
第六节江西省
学生自主学习:部分同学简介江西省景点
教师归纳:一、概况
出示江西省地图,展示各类图片,突出表格中主要知识点,学生读图归纳总结,掌握江西省概况。
(2)滕王阁。滕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历代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都督洪州时(公元653年)建造。其封号为滕王,故名滕王阁,以王勃作《滕王阁序》而名扬四海。
2、庐山风景名胜区
“匡庐奇秀几天下山”,庐山虽不属于五岳之列,但它以奇特秀丽而著称于世,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地方。
围绕庐山的特色,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配合图片进行讲解。
(1)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北依长江,濒临鄱阳湖西岸,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 474 m,在千里平原上拔地而起,异常雄伟。相传殷周间,有匡氏七兄弟到这里结庐隐居,故称“庐山”,也叫“匡山”或“匡庐”。
(2)避暑疗养胜地
庐山夏天平均气温22。6℃,成为夏季炎热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凉岛”,是我国东南方少有的“清凉世界”。同时由于这里幽静清雅的环境,又成为著名的天然疗养区。在庐山已修建的别墅共有887栋,其中外国建筑形式的别墅518栋。
二奇,更奇在到处飞泉泻瀑。著名的三叠泉号称“庐山第一奇观”。还有马尾瀑、乌龙潭瀑布、黄龙潭瀑布等。这些瀑布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条白练悬挂在山崖上,正如李白诗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奇,还奇在云雾缥缈,瞬息万变。庐山年平均雾日达190多天。
四奇,还在园林。庐山的花径公园和庐山植物园,常使游客流连忘返。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如今已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学生简介景点
四、小结
学生归纳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作业
做旅游小报,简介江西旅游经典景点,旅游小常识
学科
中国旅游地理
授课教师
付安琪
执教班级
2015级11A班
授课时间
2016.1017
执教课题
第十一章华东旅游区




知识
1.了解江西省的基本概况
2.掌握江西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能力
能够配合游览线路讲解主要游览胜地的特色
情感
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和读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江西省主要旅游城市和著名景点
旅游交通
赣北以铁路、水运为动脉,赣南以公路为骨干
旅游特产
南丰蜜橘、广昌白莲、景德镇瓷器、李渡毛笔、庐山云雾茶、婺源“婺绿”,还有四特酒、竹器等手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
旅游发展
富山水之胜,称人杰地灵之地,旅游资源丰富。
二、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1、南昌市
播放PPT,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归纳总结
(a)南昌名字的由来
(b)南昌因什么而闻名?
(c)青云谱与朱耷有何关系
(d)滕王阁的修建历史,名称由来,与王勃的关系?
(1)青云谱。青云谱位于南昌城南郊定山桥附近,是南昌历史悠久的道院。道院始建于东晋大兴四年(321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曾隐居于此。至清改名“青云圃”,康熙年间改“圃”为“谱”。
(3)佛教名山
三大名寺(西林、东林、大林)和五大丛林,寺院最多时曾达380余处
(4)历史文化名山
有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范仲淹等赋诗填词的碑刻,有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有传说唐代吕洞宾修仙之地的仙人洞,还有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故里、陶渊明墓等。
(5)旅游名山
一奇在层峦叠嶂,多奇峰峻岭。大汉阳峰、香炉峰、五老峰、龙首崖
江西省
地理位置
位于长江中下游南侧。
城市范围
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4 140万,省会南昌市。
地形特点
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东、南、西周边环山,中部丘陵和盆地相间,北部为鄱阳湖平原。
气候特色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皆可旅游。
历史由来
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