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原理图1

合集下载

300MW机组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调整及故障处理

300MW机组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调整及故障处理

有操作 方便 、 节性 能好等优点 , 调 但其核心机构均为动调执行机构 , 其结构精 密, 对装调 、 维护均有较 高要 求, 文试 本 图分析 改型风机在 实际运用 中的常见异 常并提 出处理建议 。
关 键词 : 送风机 ; 动叶 ; 异常分析 ; 故障处理
T ea j s n n ls f h v beba ev r bes at lwe h du t t ay i o emo a l ld a i l h f bo r me a s t a
第 4期
朱建宏 : 0 W 机组动叶可调轴 流送风机调整及故障处理 3 M 0
1 7
柄上 , 叶柄 由叶柄轴 承支撑 。叶柄末 端装有 调节杆 , 调节杆 末端 的滑块 装 在 调节 盘 上 , 节盘 与油 缸用 调 螺栓连 接 ( 液控 部分 照片如 图 1 。 )
锅 炉送风 机 的常 规选 型 方 案被 广 泛采 用 , 以贵 州 黔
西 中水发 电有 限公 司 30 0 MW 机 组 为 例 , 厂 的锅 该
表 动 叶可 调 轴 流 风 机 性 能 参 数
1 动叶可调轴流送部分 , 一部分为控
制 头 ( 油 阀) 它不 随轴 转 动 。另一 部分 为 油缸 及 错 , 活塞 , 它们 与 叶轮一 起 转 动 , 活塞 没 有 轴 向位 移 , 叶 片装 在 叶柄 的外 端 , 个 叶片 用 六个 螺 栓 固定在 叶 每
21 00年 4月 第 l 3卷 第 4期
21 0 0,V l 3,No 4 o ,1 .
贵州电力技术
GUI ZHOU EC UC OⅥ R EL TI P TECHNOLOGY
发 电研 究
P w rGe e ain o e n rt o

AST系列动叶可调轴流风机通用说明书

AST系列动叶可调轴流风机通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AST系列一次风机通用部分沈鼓集团沈阳鼓风机通风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目 录1用途2风机结构简介2.1 转子总装2.2 轴承组2.3 定子部件2.4 自控调节系统2.5 挠性联接3风机的安装3.1 基础3.2 安装和检修时的起吊设备3.3 平台和扶梯3.4 定子部件的安装3.5 轴承组的安装3.6 轮毂部的安装3.7 叶片的安装3.8 叶顶间隙的限值与调整3.9 液压调节部分的安装3.10 伺服马达的安装3.11 叶片角度的调整3.12 挠性联接的安装3.13 联轴器的安装3.14 仪表的安装3.15 管网调节对风门的要求4风机的试运转4.1 试运转前的检查项目4.2 启动4.3 试运转期间的测量项目4.4 停机5风机的运行5.1 风机的启动及停机程序5.2 运行中的报警5.3 风机并联运行注意事项5.4 风机的润滑5.5 液压系统的液压油5.6 液压调节机构的运行6常见故障与分析7风机的检修7.1 液压调节部分7.2 轮毂及叶片7.3 调节驱动装置7.4 主轴承及油管路8说明书附图1用途本产品系沈阳鼓风机厂,按丹麦NOVENCO公司V ARIAX大型轴流风机专有技术制造的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系列产品之一。

适用于大型电站锅炉一次风系统。

该产品技术先进,具有运转中可调节叶轮叶片角度和风机效率高的特点。

同时由于高效率区域宽广,变工况下运行经济、节能显著。

另外,结构设计合理,运行时噪音低,安全可靠。

2风机结构简介风机主要由转子总装、轴承组、进气箱、主体风筒、中导风筒、扩散器、液压调节管路、自控调节系统、联轴器、挠性联接和底座等组成。

另外,为了进行噪声控制,我公司可以为风机成套供应消声器。

2.1 转子总装转子总装部分包括轮毂部、叶片、液压调节机构、调节拉叉和调节驱动装置。

轮毂部和叶片组成叶轮(本风机有双级叶轮)。

轮毂部内叶片调节机构与液压调节机构相连。

调节叶片角度时,由风机外部的伺服马达带动调节驱动装置,经调节拉叉使液压机构动作,推动轮毂部的调节机构转动叶片。

第五章 轴流泵与风机

第五章 轴流泵与风机
一、基本特点:流量大,扬程(全压)低。 动叶可调式:动叶片调节 静叶可调式:导叶调节 固定叶片式:不可调节
二、分类
三、主要特点: (1)与相同容量离心泵与风机比较,结 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 (2)动叶可调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变工况 经济性能好; (3)结构复杂,维护工作量大; (4)轴流风机噪声大。
2、气流角度沿叶高方向上的变化 叶轮进口速度三角形可得
tg1 v1m v 1m rc v1u v1uc r r tg1 tg1c rc
所以叶根处的α1最小, 气流的扭速最大。 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可得
tg 2 v2m v 2m v2u rc v 2uc r r tg 2 tg 2c rc
v1u v2u 1 2u 三、单个叶轮前设置导叶 特点:在设计工况下叶轮出口绝对速度没有旋转 运动分量,叶栅反作用度Ω 大于1。 (1)前置导叶产生负预旋,提高了压力系数, 产生较高的能量; (2)导叶做成可转动的,进行工况调节。 注:轴流泵一般不能有前置导叶。
反作用度大于1,说明了风机叶轮产生的静压大于 风机所产生的全压。这是由于气流经过前置导叶被 加速,在叶轮前产生负压的缘故。
1 v2u u2
结论:单个叶轮的轴流风机的理论效率等于反作用度Ω,要 提高它的效率,必须提高它的反作度。 效率η为70%~80%;适用低压小型轴流泵与风机,结构简 单,制造方便。
二、单个叶轮后设置导叶 特点:后导叶改变流动方向,将液体旋转运 动的动能转换为压力能,最后以v3轴向流出。 η为80%~88%,最高效率可达到90%,在 轴流泵和风机中得到普遍应用。
说明: (1)当β1=β2时,HT=0,为使HT增加,必须β2>β1; (2)u1=u2=u,所以扬程(全压)较低; (3)要提高流体的压力能,要求w1>w2。且β2g ?β1g; (4)考虑流动损失情况下: u H H T h vm (ctg1 ctg 2 ) h

动叶可调轴流引风机的工作原理

动叶可调轴流引风机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引风机一引风机的结构特点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一般包括:进口消音器、进口膨胀节、进口风箱、机壳、转子、扩压器、联轴器及其保护罩、调节装置及执行机构、液压及润滑供油装置和测量仪表、风机出口膨胀节、进、出口配对法兰。

电动机通过中间轴传动风机主轴。

1 进气箱、扩压器进气箱和进气管道,扩压器和排气管道分别通过挠性进气膨胀节和排气膨胀节连接;进气箱和机壳、机壳与扩压器间用挠性围带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可防止振动的传递和补偿安装误差和热胀冷缩引起的偏差。

进气箱中心线以下为成弧形结构,减小进气箱进气损失,并相对减小了气流的脉动,有利于提高风机转子的做功效率。

进气箱、扩压器、机壳保证相对轴向尺寸,形成较长的轴向直管流道,使风机气流流动平稳,减少了流动损失,提高了抗不稳定性能,保证了风机装置效率。

进气箱和扩压器均设有人孔门,便于检修。

进气箱有疏水管。

2 机壳机壳具有的水平中分面以及机壳前后的挠性围带连接,很容易拆卸机壳上半,便于安装和检修转子部。

3 转子转子由叶轮、轴承箱、中间轴、液压调节装置等组成。

轴承箱为整体结构,借助两个与主轴同心的由圆柱面内置于机壳内筒中的下半法兰上,轴承箱两个法兰的下半部分与机壳内圆筒的相应法兰用螺栓固定。

机壳上半内筒的法兰紧压轴承箱相应法兰。

在主轴的两端各装一个滚柱轴承用以承受径向力,为了承受轴向力,在近联轴器端装有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承担逆气流方向的轴向力。

轴承外侧装有氟橡胶制的径向轴密封,防止漏油。

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借助于轴承箱体内的油池和外置的液压润滑联合油站。

为防止烟气温度的影响,对主轴承箱外表面及油管进行附加冷却,在风机一侧装有冷却(密封风机)。

置于整体式轴承箱中的主轴承为油池强制循环润滑。

当轴承箱油位超过最高油位时,润滑油将通过回油管流回油站。

润滑油和液压油均由25 l/min的公用油站供油。

叶轮叶轮轮壳采用低碳合金钢(后盘及承载环为锻件)通过多次焊接后成型,强度、刚度高,叶轮悬臂装在轴承箱的轴端。

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

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

轴流式风机叶片的工作方式与飞机的机翼类似。

但是,后者是将升力向上作用于机翼上并支撑飞机的重量,而轴流式风机则固定位置并使空气移动。

气流由集流器进入轴流风机,经前导叶获得预旋后,在叶轮动叶中获得能量,再经后导叶,将一部分偏转的气流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气体流经扩散筒,将一部分轴向气流的动能转变为静压能后输入到管路中。

1.叶轮叶轮与轴一起组成了通风机的回转部件,通常称为转子。

叶轮是轴流式通风机对气体做功的唯一部件,叶轮旋转时叶片冲击气体,使空气获得一定的速度和风压。

轴流风机的叶轮由轮毂和叶片组成,轮毂和叶片的连接一般为焊接结构。

叶片有机翼型、圆弧板形等多种,叶片从根部到叶顶常是扭曲的,有的叶片与轮毂的连接为可调试,可以改变通风机的风量和风压。

一般叶片数为4~8个,其极限范围则在2~50个之间。

2.集风器和流线罩集风器(吸风口)和流线罩两者组成光滑的渐缩形流道,其左右是将气体均匀的导入叶轮,减少入口风流的阻力损失。

3.前后置导流器前导流器的作用是使气流在入口出产生负旋转,以提高风机的全压;此外,前置导流器常做成可转动的,通过改变叶片的安装的角度可以改变风机的工况。

后导流器的作用是扭转从叶轮流出的旋转气流,使一部分偏转气流动能转变为静压能,同时可减少因气流旋转而引起的摩擦和漩涡损失动能。

4.扩压器在轴流风机的级的出口,气流轴向速度很大。

扩散筒的作用是将一部分轴向气流动能转变为静压能,使风机流出的气体的静压能进一步提高,同时减少出口突然扩散损失。

轴流式风机的横截面一般为翼剖面。

叶片可以固定位置,也可以围绕其纵轴旋转。

叶片与气流的角度或者叶片间距可以不可调或可调。

改变叶片角度或间距是轴流式风机的主要优势之一。

小叶片间距角度产生较低的流量,而增加间距则可产生较高的流量。

先进的轴流式风机能够在风机运转时改变叶片间距(这与直升机旋翼颇为相似),从而相应地改变流量。

这称为动叶可调(VP)轴流式风机。

轴流风机又叫局部通风机,是工矿企业常用的一种风机,安不同于一般的风机它的电机和风叶都在一个圆筒里,外形就是一个筒形,用于局部通风,安装方便,通风换气效果明显,安全,可以接风筒把风送到指定的区域.。

[精华版]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及工作原理

[精华版]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及工作原理

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及工作原理我公司#5、6炉引、送风机均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7、8炉送风机也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为了充分掌握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的动叶调节机构和工作原理,首先我们要了解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的有关特性。

一.引、送风机的结构:引、送风机由吸入烟风道、进气室、扩压器、叶轮、主轴、动叶调节机构、传动组、自动控制机构等部分组成。

二.引送风机的工作原理:引送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机翼型理论:当气体以一个攻角α进入叶轮,在翼背上产生一个升力,同时必定在翼腹上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气体排出叶轮呈螺旋形沿轴向向前运动。

与此同时,风机进口处由于差压的作用,使气体不断地被吸入。

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攻角越大,翼背的周界越大,则升力越大,风机的压差越大,风量则小。

当攻角达到临界值时,气体将离开翼背的型线而发生涡流,此时风机压力大,幅度下降,产生失速现象。

三.引送风机相关参数:2、引风机及电动机:四.引、送风机液压油系统图:五.引、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工作原理:从液压调节机构来看,液压调节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控制头,它不随轴转动。

另一部分为油缸及活塞,它们与叶轮一起旋转,但活塞没有轴向位移,叶片装在叶柄的外端。

每个叶片用6个螺栓固定在叶柄上,叶柄由叶柄轴承支撑,平衡块与叶片成一定角装设,两者位移量不同,平衡块用于平衡离心力,使叶片在运转中成为可调。

液压调节机构的调节原理大致如下:1.当讯号从控制轴输入要求“+”向位移时分配器左移、压力油从进油管A经过通路2送到活塞左边的油缸,由于活塞无轴向位移,油缸左侧的油压就上升,使油缸向左移动,带动调节连杆偏移,使动叶片向“+”向位移。

与此同时,调节杆(反馈杆)也随着油缸左移,而齿条将带动控制轴的扇齿轮反时针转动,但分配器带动的齿条却要求控制轴的扇齿做顺时针转动因而调节杆就起到“弹簧”的限位作用。

当调节力大时,“弹簧”限不住位置,所以叶片仍向“+”向位移,即为叶片调节正终端位置,但由于“弹簧”的牵制作用,在一定时间后油缸的位移自动停止,由此可以避免叶片调节过大,防止小流量时风机进入失速区。

动叶调节轴流风机动调机构详解

动叶调节轴流风机动调机构详解

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动叶调节轴流风机厂商有:豪顿华工程公司、沈阳鼓风机厂、上海鼓风机厂、成都电力设备总厂;豪顿华工程公司和沈阳鼓风机厂是使用同一种调节技术,其技术主要是来自丹麦,且目前的专利是属于英国豪顿公司,上海鼓风机厂的技术主要是来自德国TLT公司,成都电力设备总厂的技术主要是来自德国KKK公司,三种形式的调节机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下面详细介绍三种调节形式的油路走向以及调节原理。

豪顿华、沈鼓液压调节机构(一次风机、送风机液压缸):1-拉叉2-旋转油封3-拉叉接头4-限位螺栓5-调节阀阀芯6-调节臂部7-错油孔8-错油孔9-弹簧10-活塞11-液压缸缸体12-诅油孔13-液压缸连接盘14-调节盘15-滑动衬套16-旋转油封连接螺栓17-端盖18-连接螺栓19-调节阀阀体20-风机机壳21-连接螺栓(增压风机、引风机液压缸):此液压缸分为三部分:旋转油封、调节阀芯、主缸体,其功能主要如下:旋转油封:其作用是将高压油(P)、回油(O)、润滑油(T)引出或引入高速旋转的缸体,由一高速旋转的轴心和固定不动的壳体在滚动轴承的支撑下组成的,其精度很高,内泄不能太大,长期运行温度不能超过滚动轴承的承受温度。

国产的旋转油封使用寿命大概在2~3年左右,豪顿进口的旋转油封,其内部有W形弹簧垫片,可以保证旋转油封的轴向串动,此弹簧垫为豪顿专利,目前国内无法生产,只有豪顿公司可以生产,而且弹簧垫可以提高旋转油封的寿命,故进口的旋转油封价格高于国产旋转油封的10倍以上。

调节阀芯:它是一负遮盖换向阀。

在正常状态下(动叶不动),进油路(P)常开而回油路(O)常闭,润滑油路(T)常开;负遮盖方式使回油路有一很小的开口量,因而有一定的回油量来循环冷却缸体,此开口量的大小决定了在平衡状态下,液压油的油压;目前国产液压缸,由于加工精度的原因,无法在加工上实现,所以基本是在加工好液压缸后,通过使用来决定开口的大小,以保证工作油压;而豪顿生产的液压缸,其加工精度可以实现在机械加工上直接开口,此即为国产缸与进口缸直接的区别,在国产缸的调阀第二道槽的上边缘有一个小开口,为后期磨出来的,如果大家看到了,不要以为是加工缺陷或者磨损掉的,那个开口是故意留出来的,进口缸就不存在。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毂螺栓脱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毂螺栓脱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毂螺栓脱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工业生产力以及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业用电以及居民生活用电量的激增,发电厂工作量逐渐加大,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机器设备都在超负荷运行,对于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来讲,其超负荷准转下经常发生故障问题,其中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的转子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停机,整个发电厂相关发电计划就会出现停滞,严重拉低整个机组发电效率。

本文通过对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的具体工作原理性能,研讨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安全运行的具体条件,并有针对性地对造成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毂螺栓脱落的原因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关键词: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毂;螺栓脱落;预防措施引言:风机部分作为传统火力发电中的核心性辅助机器,其重要作用可想而知。

动叶可调式流风机自身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低的耗能两大特点,被众多发电厂普遍使用,发电厂工作量逐渐加大,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机器设备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诸如广东的珠江电厂4X300MW、秦岭发电厂660MW等都发生过类似于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毂螺栓脱、风机断叶、螺栓松动等事故,所以相关部门需要仔细查询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毂螺栓脱落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1.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轮的相关概念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作为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对我国火力发电厂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主要是通过动叶安装角改变来实现相应的工作需求,由于火力发电厂进行日常运行过程中,其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流量都存在较大不同,因此风机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作需求对自身运行状态进行调整,而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则可以根据风机工况变化对其运行效率进行改善,从而保证风机能够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轴流风机调节的质量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原理图
改变动叶安装角是通过动叶调节机构来执行的,它包括液压调节装置和传动机构。

液压缸内的活塞由轴套及活塞轴的凸肩被轴向定位的,液压缸可以在活塞上左右移动,但活塞不能产生轴向移动。

为了防止液压缸在左、右移动时通过活塞与液压缸间隙的泄漏,活塞上还装置有两列带槽密封圈。

当叶轮旋转时,液压缸与叶轮同步旋转,而活塞由于护罩与活塞轴的旋转亦作旋转运动。

所以风机稳定在某工况下工作时,活塞与液压缸无相对运动。

活塞轴的另一端装有控制轴,叶轮旋转时控制轴静止不动,但当液压缸左右移动时会带动控制轴一起移动。

控制头等零件是静止并不作旋转运动的。

叶片装在叶柄的外端,每个叶片用6个螺栓固定在叶柄上,叶柄由叶柄轴承支撑,平衡块与叶片成一规定的角度装设,二者位移量不同,平衡块用于平衡离心力,使叶片在运转中成为可调。

动叶调节机构被叶轮及护罩所包围,这样工作安全,避免脏物落入调节机构,使之动作灵活或不卡涩。

当轴流送风机在某工况下稳定工作时,动叶片
也在相应某一安装角下运转,那么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活塞左右两侧的工作油压不变,动叶安装角自然固定不变。

当锅炉工况变化需要减小调节风量时,电信号传至伺服马达使控制轴发生旋转,控制轴的旋转带动拉杆向右移动。

此时由于液压缸只随叶轮作旋转运动,而调节杆(定位轴)及与之相连的齿条是静止不动的。

于是齿套是以B点为支点,带动与伺服阀相连的齿条往右移动,使压力油口与油道②接通,回油口与油道①接通。

压力油从油道②不断进入活塞右侧的液压缸容积内,使液压缸不断向右移动。

与此同时活塞左侧的液压缸容积内的工作油从油道①通过回油孔返回油箱。

由于液压缸与叶轮上每个动叶片的调节杆相连,当液压缸向右移动时,动叶的安装角减小,轴流送风机输送风量和压头也随之降低。

当液压缸向右移动时,调节杆(定位轴)亦一起往右移动,但由于控制轴拉杆不动,所以齿套以A为支点,使伺服阀上齿条往左移动,从而使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则液压缸处在新工作位置下(即调节后动叶角度)不再移动,动叶片处在关小的新状态下工作。

这就是反馈过程。

在反馈过程中,定位轴带动指示轴旋转,使它将动叶关小的角度显示出来。

若锅炉的负荷增大,需要增大动叶角度,伺服马达使控制轴发生旋转,于是控制轴上拉杆以定位轴上齿条为支点,将齿套向左移动,与之啮合齿条(伺服阀上齿条)也向左移动,使压力油口与油道①接通,回油口与油道②接通。

压力油从油道①进入活塞的左侧的液压缸容积内,使液压缸不断向左移动,而与此同时活塞右侧的液压缸容积内的工作油从油道②通过回油孔返回油箱。

此时动叶片安装角增大、锅炉通风量和压头也随之增大。

当液压缸向左移动时,定位轴也一起往左移动。

以齿套中A为支点,使伺服阀的齿条往右移动,直至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为止,动叶在新的安装角下稳定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