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第三次科技革命

合集下载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知识。

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观点。

【重点难点】1、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自主先学】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兴起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2、主要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3、核心技术:计算机技术前途:网络技术4、开始国家:美国二.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①二战后,军用技术转为民用。

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取得突破。

③科学技术社会化,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社会保证。

④国家是科学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③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②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③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④改变社会生活结构,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五、思考:三次技术革命对人类产生什么共同影响?★★★①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②推动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③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六、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三百年里,中国曾丧失了三次发展的重大机遇。

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

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

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请思考,并回答:⑴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社会处于什么状态?(6分)①第一次,中国正处于清朝统治前期②第二次,中国正处于鸦片战争时期(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③第三次,中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⑵每一次之所以丧失发展机遇的原因各是什么?(6分)①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文字狱盛行,闭关锁国,无从受益;②第二次时,虽有洋务运动,但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更加反动和腐朽,半殖民地化的现实,使中国无力受益。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原子能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的广 电子计算机 泛使用,是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核心,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 而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计算机(ENIAC)在 的发展是计算机产 美国问世。 业最有前途的发展 方向。
互联网
为人类创造了崭新 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人类进入信 息化的社会
航天技术 1957年10月,苏联第 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 射,标志着空间技术的 诞生。
克隆技术的产生有何重要意义? 是否应该克隆人?
它们最早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D B
C
F
G
E
H
第一次的是(CD ),第二次的是( ABEF ),第三次的是(GH )
一、选择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C ) A 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我国有些地区在中考和高考中开始采用方便快捷的 网上阅卷形式,这种变化直接归功于( D ) A 经济全球化 B 国际经济新秩序 C 世界贸易组织 D第三次科技革命 3、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出现一些新名词。下列与第三次 科技革命相关的是( D ) A蒸汽 B电力 C石油 D互联网
爱因斯坦相对论
计算机
信息时代
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 不断增多,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 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 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 算机、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新 技术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各领域的相互交叉、渗透;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材料一中1950——1972年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 猛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三次科技革命 (2)材料二中所示的科技成就是在哪一次科技革命 哪两个领域中的突破?除此之外,任举这次科技革命 中的两个标志性领域。 第三次科技革命 航天技术、原子能 计算机、生物工程 (3)与以前的科技革命相比,材料一反映了这次科 技革命的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一个什么深刻的道理?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的速度大大加快 (4)结合中国历史,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在这次科 技革命中受益不大的原因是什么?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战后初期,在50年代中期到70初期达到高潮并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也给人类和世界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一)技术革命群体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以前的两次技术革命大有不同,它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

它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批新技术汇入其中而形成的一个宏大的技术群。

(二)科技经济一体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与生产及经济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基础理论的突破带动了各门技术科学的发展。

(三)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电子计算机在30年内就经历了5代,每6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这速度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

新技术从发明到运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科技到生产的周期在缩短。

(四)科技发展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极快的速度波及世界各国,不仅使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课题规模日益大型化,经费和人员需要量加大,而且科技也成为社会事业,现在科学技术已不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一、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波及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的源泉和社会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不仅使生产力体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社会生产力。

(一)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发生了突破性变化。

首先是数字程序控制机床、带仪器的生产流水线的出现;接着是自动化工厂的应用,在这些工厂中一切生产过程实行电脑控制;最后是机器人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形成自动化的机器体系,以前由人操纵与控制的机器现在则由机器人操作。

(二)劳动对象的革命性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劳动对象在种类、性能与用途上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间及其标志

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间及其标志

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间及其标志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2、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引起了世 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材料四:美国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 计划,西欧各国则推出以电子计算机、生物技术和新材料 为研究开发内容的“尤里卡”计划,日本也在80年代提出 “科技立国”战略,1986年,中国提出了著名的“863计 划”,…… 材料五:世界银行公布的2003年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统计数字:美国 10.9万亿美元; 日本 4.3万亿美元;欧 盟8.2万亿美元,中国 1.4万亿美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 响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 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 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 2: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 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 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特 点
1、同时在几个先进 重要的发明都在英国, 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以英国为中心,其他 新技术和发明都超出 国家都受到英国的影 一国范围,规模广泛, 响。 2、科学和技术尚 发展迅速; 2、科学成为推动生产 未真正结合,许多技 术上的发明都是一些 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 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工 素,它与技术的结合 匠依据实际经验取得 使第二次科技革命取 的成果。 得了更大的成果。 3、大机器生产代替 3、有许多国家与第一 工场手工业 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如日本、俄国。
3、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 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 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比较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子能成为一种新能源。
原子能技术
质能关系式
恩利克·费米 美国物理学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裔美国 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质能关系式, 从理论上揭示核能成为新能源的可能性。
拍摄于1945年7月16日 下午5点30分
采用枪式法的“小男孩”(投向广岛)
罗伯特·奥本海默
Robert Oppenheimer
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②并 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格局的 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 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
比 尔 盖 茨
微软(Microsoft)公司初创时期成员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开始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标志着核电时代到来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 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 算机在美国问世,70年代以来 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计算机 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产 生了重大影响。
电子计算机技术
电 子 计 算 机
英国教授与第一只克隆哺乳动物“多利”
5、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①这次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 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 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总复习资料之第三次科技革命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总复习资料之第三次科技革命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总复习资料之第三次科技革命【—总之第三次科技革命】下面是老师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复习资料的学习,同学们好好学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1、定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是由计算机和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信息传输网络。

3、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它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工艺、新产品,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这场新的科技革命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它缩短了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导致多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已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2)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3)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我希望以上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复习材料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巩固上述知识,我相信学生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公考常识“三次科技革命” 考点

公考常识“三次科技革命” 考点

【常识】“三次科技革命”考点科技革命是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根本性变革。

近代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共同社会根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使人们的劳动形式发生改变,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了改变。

1.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又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开始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理论基础:牛顿建立起经典物理体系。

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历史意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2)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3)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主要发明:(1)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2)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发明了抽水马桶。

(3)1781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改进了钮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4)1796年,塞尼菲尔德发明了平版印刷术。

(5)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对中国影响:(1)欧美国家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3)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伴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

这次革命将数百个分散的手工作坊聚集到有几百人的供方里,工厂制诞生。

20世纪早期,亨利福特主导的大型流水线生产线开启了大规模生产的时代。

前两次工业革命让人们变得更加富裕以及城市化。

现在,第三次技术革命正在来临。

制造业变得更加智能。

本周特别报告显示:这可不仅仅是对商业的根本改变,它还有更多其它方面的变化。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began in Britain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with the mechanisation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Tasks previously done laboriously by hand in hundreds of weavers’ cottages we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single cotton mill, and the factory was born.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me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hen Henry Ford mastered the moving assembly line and ushered in the age of mass production. The first two industrial revolutions made people richer and more urban. Now a third revolution is under way. Manufacturing is going digital. As this week’s special report argues, this could change not just business, but much else besides.第一次工业革命伴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

这次革命将数百个分散的手工作坊聚集到有几百人的供方里,工厂制诞生。

20世纪早期,亨利福特主导的大型流水线生产线开启了大规模生产的时代。

前两次工业革命让人们变得更加富裕以及城市化。

现在,第三次技术革命正在来临。

制造业变得更加智能。

本周特别报告显示:这可不仅仅是对商业的根本改变,它还有更多其它方面的变化。

1A number of remarkable technologies are converging: clever software, novel materials, more dexterous robots, new processes (notably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and a whole range of web-based services. The factory of the past was based on cranking out zillions of identical products: Ford famously said that car-buyers could have any colour they liked, as long as it was black. But the cost of producing much smaller batches of a wider variety, with each product tailored precisely to eac h customer’s whims, is falling. The factory of the future will focus on mass customisation—and may look more like those weavers’ cottages than Ford’s assembly line.技术融合愈发明显:智能软件、新型材料、智能机器人、新型的工艺(比如三维印刷技术)全方位的网络服务。

过去的工厂化生产基于的是相同磨具,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化的:福特著名的名言就是:也许你喜欢颜色各异的T—型车,但是我们只生产黑色T型车。

但是成本高昂的大规模生产正趋于衰落。

跟灵巧的客户定制模式多元化生产正在兴起。

与福特的大规模流水线相比,未来的工厂将更像以往的手工作坊——更加注重客户需求。

Towards a third dimension立体发展:The old way of making things involved taking lots of parts and screwing or welding them together. Now a product can be designed on a computer and “printed” on a 3D printer, which creates a solid object by building up successive layers of material. The digital design can be tweaked with a few mouseclicks. The 3D printer can run unattended, and can make many things which are too complex for a traditional factory to handle. In time, these amazing machines may be able to make almost anything, anywhere—from your garage to an African village.旧有的生产方式是将大量的零配件用螺丝焊接在一起。

现在的由电脑设计的产品直接连接3D打印机,这将创建固有产品对象和材料提供层面紧密相联。

数字设计可以通过轻敲鼠标调整涉及,3D打印机能够自动运行,而且处理更多跟复杂的事情。

这些对于传统的工厂类型都是难以胜任的。

时间层面,这些不可思议的机器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出任何你想要的产品——无论你是在车库还是非洲村庄。

The applications of 3D printing are especially mind-boggling. Already, hearing aids and high-tech parts of military jets are being printed in customised shapes. The geography of supply chains will change. An engineer working in the middle of a desert who finds he lacks a certain tool no longer has to have it delivered from the nearest city. He can simply download the design and print it. The days when projects ground to a halt for want of a piece of kit, or when customers complained that they could no longer find spare parts for things they had bought, will one day seem quaint.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尤其令人惊喜。

现在,助听器以及军用飞机的高科技零件已经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生产了。

传统的地域供应链将会改变。

在沙漠工作的工程师发现缺少某种工具的话,也不必在从附近的城市邮寄了。

他可以简单的下载设计图把他打印出来就可以了。

某天当一个项目由于某个部分停工,或者客户抱怨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汽车零配件的时候,这样的日子或许看起来有点奇怪了。

Other changes are nearly as momentous. New materials are lighter, stronger and more durable than the old ones. Carbon fibre is replacing steel and aluminium in products ranging from aeroplanes to mountain bikes. New techniques let engineers shape objects at a tiny scale. Nanotechnology is giving products enhanced features, such as bandages that help heal cuts, engines that run more efficiently and crockery that cleans more easily. Genetically engineered viruses are being developed to make items such as batteries. And with the internet allowing ever more designers to collaborate on new products, the barriers to entry are falling. Ford needed heaps of capital to build his colossal River Rouge factory; his modern equivalent can start with little besides a laptop and a hunger to invent.其他方便的变化也很重要。

新型材料比旧有的材料更轻、硬度强更耐用。

碳纤维已经取代铁和铝被引用到从飞机制造到山地车的各个领域内。

新的技术能让工程师们在及其微笑的尺度内任意塑造物品。

纳米技术能让产品功能更强,比如能哦股帮助愈合伤口的绷带,陶瓷制造的引擎效率更高,更容易清理。

基因工程正在对病毒的结构进行研究,用以生产电池。

互联网的应用让新产品设计师们能够相互协调,打破进入壁垒。

福特公司帮助建立了大型的聚酯国内工厂,福特公司最新的汽车会装配灵巧的智能电脑和新奇的发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