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管理规范
5、机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自治区水利厅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范机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本规范的目标是保证机房基础设施稳定运行。
通过落实制度要求,强化机房基础设施基础管理工作,促进机房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运行维护对象是指部署在水利厅各类机房的基础设施系统及设备。
第三条机房基础设施指机房内为生产系统提供运行保障和运行环境的场地设施。
包括容纳生产系统的机房、支持生产系统运行的供电系统(含UPS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配套设施。
运行维护管理指对机房基础设施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安全稳定地运行。
运维管理包括日常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运行巡检、故障管理、应急处置、档案管理等内容。
第二章机房运行环境日常管理第四条为保证机房生产设备及基础设施稳定运行,机房应持续保证以下环境要求:一、机房各区域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条件应符合要求,确保机房各区域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机房各区域内应清洁、少尘,无悬浮颗粒物,无积水,无异味。
三、定期完成机房环境清洁工作,保持地面干爽、整洁、卫生,门、窗、玻璃保持明亮干净,门牌和标签标识清楚,墙面干净无污迹,贴挂整齐,没有杂物。
四、机房内不得有食物存放,采取措施严防鼠害、蚁害等。
五、物品如清洁用具、安全用具、记录资料、仪表工具、门禁卡、设备钥匙等应摆放在指定位置,标识清楚,整洁有序。
六、温湿度、烟雾、红外、门磁、摄像机等监测探头保持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七、配电柜、箱内外要保持干净整洁、无蜘蛛网和杂物。
闸刀必须使用额定保险丝、禁止使用铜、铁、铝丝等代替。
八、任何人不得擅自变动机房各区域现有环境及设备设施。
第五条机房禁止带入易燃、易爆和危险物品,不得在机房内、走廊、通道和窗口附近堆放杂物,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应确保畅通,对机房各区域的电缆井、管道井、孔洞的防火封堵进行检查,确保封堵严密。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

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一)安全管理1、一般规定(1)施工企业应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施工企业应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工程项目部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1.5 施工现场应建立安全管理台账。
(5)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的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2、安全生产责任制(1)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类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装订成册,其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消防安全制度、应急救援预案制度等应上墙。
(2)施工企业和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施工企业和项目部、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项目部和班组之间应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应明确安全生产指标、安全保证措施、双方责任及奖惩办法。
(3)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应根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分工,对责任目标和责任人实行考核和奖惩。
企业对项目部考核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项目部对班组考核每月不少于一次。
考核应有书面记录。
(4)施工现场应配置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资料。
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齐全。
主要工种的施工操作岗位,应张挂相应的安全技术规程。
(5)施工企业对列入工程施工预算的安全施工、临时设施、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等措施的费用,应当用于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及文明施工,建立费用使用台账,不得挪作他用。
(二)危险源管理1、危险源的辨识(1)工程项目部应成立由现场安全、技术及其他管理人员组成的危险源管理小组。
基础设施管理规范

5.2設施的提供和驗收
5.2.1各部門應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及本部門的需求,填寫設施申購《請購單》,注明設施名稱、用途、型號規格、價格、數量及其對實現產品符合要求所需的技術要求等,報主管領導批
核准
審核
製作
5.2.3驗收合格後的新設備技術資料,設備式樣書移交採購資料室存檔,設備的隨機備件移交採購管理。
5.2.4對於大型設施或投入較大的基礎設施(建築物等)需經總經理批准,採用招投標形式,由採購負責具體實施。
5.3設施的管理和使用
5.3.1公司建築物、工作場所、支援性服務等基礎設施由財管部負責統一管理。
5.3.2工程單位負責編寫各類基礎設施安全操作規程,由部門主管審批後執行。對於大型、精密、特殊、關鍵設施的相關操作人員必須進行教育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確保設備運行狀況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日期
基礎設施管理規範
文件編號
版本/次
A0
頁數
第2頁共4頁
准後,交採購負責按照《採購控制程序》對符合要求的基礎設施實施採購。屬支援性服務(水/電/氣)的供應及軟體和通訊設施,由財管部門負責組織安排並實施採購的有關事宜。
5.2.2採購完成的設施,由生產廠家根據試樣書內容,編制設備自驗收報告,在經申請單位與設備單位進行完工驗收後,向採購提交設備驗收申請,採購開始對設備進行驗收。
5.8應急計畫
在緊急情況下,如:公用設施中斷、勞動力短缺、關鍵設備故障、原材料短缺以及顧客退貨等,應執行相關的應急計畫管理方案,以滿足顧客要求。
核准
審核
製作
日期
基礎設施管理規範
文件編號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范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范概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
为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可控,制定适当的管理规范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项目策划、设计管理、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一、项目策划阶段1. 风险评估及土地征收管理在项目策划阶段,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项目团队应对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同时,对于土地征收也需要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合法、公正、公开的土地征收过程。
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策划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决定项目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模型,详细考虑各种成本和风险因素。
同时,必须确保项目所需资金的充足,并建立健全的资金筹措机制。
3. 环境评估与审批管理在项目策划阶段,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确保项目的建设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同时,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审批程序,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设计管理阶段1. 设计要求与标准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制定设计要求和标准。
设计单位应确保设计文件的规范、科学、合理,并与业主充分沟通,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2. 设计方案审查与优化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方案后,需经过专业评审团队的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如有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和质量要求。
3. 设计变更管理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设计变更,需要建立明确的变更管理机制。
任何设计变更都必须经过合理的审批程序,并记录相关信息,防止设计变更对项目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风险。
三、施工管理阶段1. 施工组织与协调在施工管理中,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协调机制。
包括明确施工任务及目标,优化施工流程,协调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确保施工工期和质量的控制。
2. 施工监管与验收建立专业的施工监管团队,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机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机房根基设备运转保护管理标准为保障××××××××机房根基设备的安全、靠谱、连续、稳固运转,提高机房根基设备运转保护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依据?××××××××管理方法?以及机房运维管理有关制度,拟订本标准。
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拟订本标准的目标是保证机房根基设备稳固运转。
经过落实制度要求,加强机房根基设备根基管理工作,促使机房运转管理标准化、标准化。
第二条本标准所指的运转保护对象是指部署在总行机房的根基设备系统及设备。
第三条机房根基设备指机房内为生产系统供给运转保障和运转环境的场所设备。
包含容纳生产系统的机房、支持生产系统运转的供电系统〔含UPS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配套设备及保护IT系统的协助设备。
运转保护管理指对机房根基设备进行平时运转和保护,保证各项根基设备平平稳固地运转。
运维管理包含平时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运转巡检、故障管理、应急处理、档案管理等内容。
1/17第二章机房运转环境平时管理第四条为保证机房生产设备及根基设备稳固运转,机房应连续保证以下环境要求:一、机房各地区内的温度、湿度、空气干净度等环境条件应切合要求,保证机房各地区优秀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并采纳相应的节能举措。
主机房、网络机房、UPS室温湿度标准:温度:23±2℃,湿度:40%-70%,机房设备不得结露。
二、机房各地区内应洁净、少尘,无悬浮颗粒物,无积水,无异味。
三、按期达成机房环境洁净工作,保持地面干爽、整齐、卫生,门、窗、玻璃保持光亮干净,门牌和标签表记清楚,墙面干净无污迹,贴挂齐整,没有杂物。
四、机房内不得有食品寄存,采纳举措严防鼠害、蚁害等。
五、物件如洁净器具、安全器具、记录资料、仪表工具、门禁卡、设备钥匙等应摆放在指定地点,表记清楚,整齐有序。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范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范1. 概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2. 项目立项规范2.1 项目可行性研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全面、准确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行性水平,包括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2.2 项目招标项目招标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最优的承包商。
同时,招标文件应具备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评标标准,确保承包商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和信誉。
3. 施工管理规范3.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应根据项目特点、技术难度和安全要求,合理确定施工组织方案。
同时,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期间的环保和安全措施。
3.2 人员管理施工现场应配备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
应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确保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遵守纪律。
3.3 质量管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和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
3.4 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4. 环境保护规范4.1 环境评估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必须进行环境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4.2 水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采取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4.3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5. 运营与维护规范5.1 设备维护基础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建设单位应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和维护记录,及时检修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规范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规范1.引言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企业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和有效性。
因此,制定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规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2.范围本标准规范适用于所有企业设备与基础设施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信息技术设备、通信设备、建筑物、设施设备等。
3.管理责任企业应当设立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管理人员应当对设备与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可靠性负责,同时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4.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流程企业应当建立设备与基础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制度,包括设备保养、维修、更新等流程,以确保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设备和基础设施损坏。
5.设备与基础设施安全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安全标识的设置、员工对设备操作的培训、设备安全隐患的排查等。
6.绩效评估与改进企业应当建立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的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要保证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7.培训与沟通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
同时,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保证员工对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及时反馈。
8.监督与检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设备与基础设施监督与检查制度,定期对设备与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要对管理制度进行监督,确保其执行的有效性。
9.文件与记录企业应当建立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相关的文件与记录,包括设备维护记录、事故记录、维修记录等,以便管理和监督的需要。
10.结论制定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规范对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应当有条不紊地贯彻执行相关标准规范,确保设备与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和有效运行。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巨大,它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运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资产的管理与保值等多个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高效、可持续,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包括制度的基本要素、管理流程以及制度执行的挑战与对策等。
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准则。
它不仅能够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保障公共利益,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对于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1. 制度目标: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2.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法律责任和规范要求。
3. 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4. 人员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管理水平。
5. 技术标准: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6.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7. 绩效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和考核。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的管理流程1. 前期调研: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研究,确定项目的规模和建设方案。
2. 项目审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和批准。
3. 设计和招标:编制项目设计方案,并进行项目招标、投标和评审工作。
4. 施工过程管理: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项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5. 竣工验收:对已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
6. 运营维护:建立健全的设施管理机制,对已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运营管理。
四、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执行的挑战与对策1. 规划不合理:加强规划编制和调整,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好学习社区基础设施管理规范责任部门:行政部
目的规范基础设施的管理,使基础设施能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相应的保障。
适用范围适用于:厂房宿舍、办公设备、运输设备等的管理
流程表责任部门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记录表格备注
无厂
房
宿
舍
行政部
1 每个季度对厂房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门窗是否完好、屋顶有无破破损
漏水、墙壁是否完好、地面有无破损,供水设施是否完好、供电设施有无完好等,将
结果记录在“基础设施检查表”。
2 根据检查结果,要进行维修维护的,做好“基础设施维护维修计划”,列明维修项目、
联络维修队,并进行报价,确定工程预算等,报总经理批准。
3 批准后的维修计划由行政部监管维修,并对维修结果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根据公
司规定做项目决算,报决算单,总经理批准后,按照合约结算。
《基础设施检查
表》
《基础设施维护维
修计划》
办
公
设
施
办公设施包括:电脑、复印机、传真机、台式电话等;
1 办公设施需要采购时,由行政部提出“采购申请单”,报总经理批准,然后报采购人
员采购,由行政部验收,并登记在“办公设施总览表”中。
2 办公设施需要维护或更换时,由行政部联络相关的维修部门维修,并记录维修信息在
“办公设施维修记录表”中。
《办公设施总览
表》
车
辆
对公用车辆,实施管理
1 车辆进出门应记录车辆去向、进出时间、起止公里数,由司机签名。
2 按时由行政部管理车辆的年检、保险购买;
3 车辆加油须在公司规定的油站加油,原则上加油采取签单的形式,不进行现金加油,
若因工作外出需要在非指定油站加油,或需现金加油,要先电话报告行政部备案。
4 由于司机的原因造成的车辆违章,由司机承担责任。
5 车辆的维护保养,由司机填写“车辆维修保养申请”。
报备维修项目,具体按照“车
辆管理规定”中的要求办理。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