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生之道

合集下载

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人同处于一世,然寿有长短,有寿逾天年,也有半百而殂,何者?排除天灾人祸,先后天不同也。

一、先天因素:人之先天,源于遗传,受之父母,根于宗族,无法改变。

宗族昌隆,父母敏健,孕育得当,足月分娩,则身体康健,反之则羸弱多病,寿难久长。

二、后天养生:若想益寿延年,先天无法改变,我们就要通过后天调摄,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调理生机,条畅气血,平衡阴阳,和调脏腑,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以下我们从心境、环境、时节、呼吸、气功、饮食、起居、医药及理疗九个方面概述后天之养生,谓之“后天养生九篇”。

1、后天养生之心境养生篇益寿延年,良好的心态是首要的。

心态不平和,会致气机不调,阴阳失衡,气血紊乱,怒使气上,喜使气缓,忧使气郁,思使气结,悲使气消,恐使气下,惊使气乱。

气机不调则易伤损五脏,过怒会伤肝,过喜会伤心,过思会伤脾,过悲会伤肺,过恐会伤肾。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能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思想去看待,以超然的胸怀去面对,这是养生的第一要求。

为人处事要怀有慈善之心,豁达包容,待人以宽,仁孝感恩,敬老爱幼,行善积德,回馈社会。

举凡长寿之人,多有一颗平和仁爱的心,能笑口常开,对所有的事情都能不急不躁,泰然处之。

宽宏大度是养生之本,心底无私是长寿之道,自古斤斤计较、心胸狭窄者无有长寿。

有容乃大,无愧自安,心底无私天地宽。

心境高远者,淡泊宁静,心胸开阔,去留从容,宠辱不惊,不争名在朝,不争利在市。

知足常乐,胸怀宽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平气和,情志无过,以此养生则益寿延年。

2、后天养生之环境养生篇古语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清水秀则地灵人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人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则人多长寿。

据世卫组织统计,长寿区域多符合上述的条件,如中国江苏的如皋,中国广西的巴马、中国新疆的和田、海南三亚的南山、巴基斯坦的罕萨、外高加索地区、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这些地区水土良好,空气清新,适合生活居住。

养生秘籍大揭秘:健康之道由我开启!

养生秘籍大揭秘:健康之道由我开启!

养生秘籍大揭秘:健康之道由我开启!引言大家好!今天我要揭开养生秘籍的面纱,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和建议,帮助每个人开启健康之道。

在我们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养生已经成为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

但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和观点,我们常常陷入困惑。

不用担心,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养生的奥秘吧!第一章:饮食篇H2: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石。

我们应该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均衡饮食可以提供我们所需的营养,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每天摄取适量的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和豆类是非常重要的。

H2:多喝水的好处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每天喝足够的水有助于保持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并增强免疫力。

此外,水还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毒素,维持皮肤的健康和美丽。

记住,我们应该每天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健康。

H2:控制盐分摄入量我们经常听说“少盐多健康”,这是有道理的。

咸食品中的高盐含量对健康有害,容易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要尽量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选择新鲜食材并少加盐烹饪。

另外,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调味料来替代盐,如醋、酱油和香料,以增加饭菜的味道。

第二章:运动篇H2:适度运动的重要性运动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追求健康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保持身材。

每天坚持30分钟的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对于促进健康非常有益。

H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根据个人的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例如,如果你喜欢户外活动,可以选择骑自行车、徒步旅行等运动方式。

如果你喜欢团队活动,可以选择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以让你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H2:避免长时间久坐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往往是久坐不动的。

长时间久坐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害,还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和脂肪堆积。

我的养生之道征文:管住嘴 迈开腿

我的养生之道征文:管住嘴 迈开腿

我的养生之道征文管住嘴迈开腿石朋庆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是我的养生体会,也是我的健康格言。

其实,这也是被众多中老年人证实了的最实惠最实用的健康养生之道。

在此文,我谈点亲身体会。

俗话说:病从口入。

古人云:“纵口欲而百病生。

”这些话一点不假,前些年吃喝风盛行,只要有宴请、聚餐就会暴饮暴食,我先后在三个单位上班,从开始的体重55公斤,到65公斤,再到75公斤。

最后体检时,居然有13项指标严重超标,医生要我住院治疗,否则身体将不堪设想。

我是学中医中药专业的,我知道,身体的这种变化就是吃出来的病,而且吃出很多病来了。

奇怪的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病是吃出来的,但只要有饭局仍然不会拒绝,只要有荤菜,素菜也不会多吃。

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非常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肠道,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通便不畅,导致痔疮,我患者痔疮是1994年5月,那时,我总认为是喝酒引发的,其实,我虽然暴吃,但我从不暴饮,我不论是在外还在家都不饮酒。

但仍然患了痔疮,而且从未见好转。

现在回过头来看,原来和暴吃是大有关系的。

近些年,由于在管住自己的嘴上下了点功夫,困扰我二十多年的痔疮基本消失了。

管好自己的嘴,是要有毅力的,而且要经得住美食的诱惑。

这一点如果不注意,富贵病又会死灰复燃,又会重新缠绕着自己。

在这方面,我也经过一些反复。

有时,抵御不了美食的诱惑,有时,怕美食浪费了,吃不了,又强迫自己硬塞到肚子里去。

这两种情况,我们都要注意,尤其后一种情况,在中老年人当中比较常见。

为了管住嘴,大家一定要把剩余的食物倒掉,也不能吃掉。

否则,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富贵病会粘上身,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上百种病总会有一种接踵而至,防不胜防。

前面我说的那十三项不合格的指标就是这样产生的。

另外,不管好自己的嘴,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

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养生之道作文

养生之道作文

养生之道作文养生之道作文(通用2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养生之道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养生之道作文篇1“养生之道”可谓是大家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什么叫养生?怎样养生?大家都知道保持健康,放松身心便叫养生;均衡营养,多多运动便是养生的两大“门派”。

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了现在飞速崛起的“低头族”与“手机族”了呢?在马路上,在车上,在中国都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发现低着头玩手机的人,而我,也曾经做过这两大“反养生门派”的一份子。

记得妈妈买来第一部智能触屏手机时,我便兴奋得不得了,抱着手机就是撒手,好像那是自己的一样,从那开始,我便迈入了“手机族”的大门。

我下载了好多游戏,每天一放学便开始尽情地玩,我陶醉在手机的世界里,不过,好景不长,我便尝到了苦头。

渐渐地,我的眼睛开始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连看电视都要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开始害怕起来,父母多次要带我去医院检查,都被我拒绝。

终于,在一次寒假中,妈妈领着我来到那充斥的药水味儿的医院,经过好一番折腾,我才被确诊为“假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其实就是近视不到一百度的统称。

医生说,不到一百度,不配眼镜。

只要少接触电子产品,多远眺,还是有机会恢复视力的。

听完这番话,妈妈又庆幸又担忧,庆幸的是,我的眼睛还有回复的机会;担忧的是,会不会回复不过来。

从那以后,我对接触电子产品的次数有了克制,不再像以前玩的那么频繁,时间也有了克制。

我的近视度数控制在一百度左右,不再上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见证四季的交替;可以探索未知的领域。

养生第一步,便是保护好这双眼睛。

让我们打败“低头族”和“手机族”,重新让生活充满阳光吧!养生之道作文篇2处暑以后,北方的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就会形成秋雨。

秋雨过后,气温明显下降,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身心的平衡发展。

下面,我们就从饮食调养、顺应四时、动静结合、情志调摄、推拿按摩、草药养生、针灸调理以及养生保健操等八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中医养生的精髓。

一、饮食调养中医饮食调养强调“食补不如食养”,提倡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来选择食物。

春季养肝,应多食绿色蔬菜;夏季养心,应以清淡、消暑为主;秋季养肺,可多食白色食物;冬季养肾,应适当摄入温热食材。

此外,中医还强调“五味调和”,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要适量摄入,以保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二、顺应四时中医养生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应顺应四时的变化来调整生活方式。

春季养生要“养肝”,多做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夏季养生要“养心”,注意防暑降温,避免过度劳累;秋季养生要“养肺”,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冬季养生要“养肾”,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寒邪侵袭。

三、动静结合中医养生注重动静结合,即适度运动与静养相结合。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静养则有助于调节呼吸、放松身心,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实现。

四、情志调摄中医养生非常重视情志的调摄。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

因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平和、愉悦。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五、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身体各部位的按摩和推拿,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疲劳,增强体质。

常见的推拿按摩方法有穴位按摩、拍打、揉捏等,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六、草药养生草药养生是中医养生的又一重要内容。

中药具有调节身体机能、治疗疾病等多种功效,可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来选择适合的草药进行养生。

常用的草药有枸杞、红枣、当归等,可以煲汤、泡茶等方式食用。

七、针灸调理针灸调理是中医的独特疗法之一。

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施针或艾灸等刺激方式,可以调整气血流通、缓解疼痛、增强体质。

杨云亭 养生“之道”长寿“秘诀”

 杨云亭      养生“之道”长寿“秘诀”

养生“之道”长寿“秘诀”
我虽然已经85岁,但还觉得“行动敏捷,思路清析,四肢灵活,精力充沛”。

这些都得益于坚持了“三个几十年如一日”而积攒下三大笔用金钱买不到的“财富”。

一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晨练打太极,积攒下一笔“健康财富”;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练写毛笔字,积攒下一笔“精神财富”;三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发挥着余热,积攒下一笔“政治财富”。

这三大笔财富的拥有,就是我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

我之所以能够得‘道’获‘诀’,全赖于坚持了一个持之以恒的‘恒’字。

没有恒,就不可能有三个几十年如一日,更不可能获得三大笔财富。

特别是健康财富,能使人延年益寿,更是“无价之宝“。

市·县2011年评选表彰了一批“五好“老干部(我荣幸的被评为市级五好老干部)受到了表彰.五好地第一好就是身体好,因为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其它四好也就无从谈起.这就充分说明了养生的必要性和健康的.重要性
以上所说就是我这个退休老干部杨运亭的切身体会.
现在我运用左手把一些铭记词汇,以及部分有关篇幅章节于此文稿一并以毛笔隶书体撰写成条幅,以备我予定到90岁时创办一次老干部个人发挥余热事迹展览会。

如若能够呈现之时.即将它作为展品之一参加展出.
壬辰年重阳节。

我的静心养生之道

我的静心养生之道
看相 声 ,烦 恼 了 就 在 电视 上 、 电脑
我的静心养生之道
上看 ,常常令我 开怀大笑 ,
已事情 、
也就不 翼而飞 。第四 ,学 会倾 诉 。找
知 心 朋 友 、战 友 聊 聊 天 ,到 网 上 用 假
名倾诉 、 发泄一下 。第五 ,静心养心 。 每 隔一 段时 间 ,把 自 己关在 房 间 里 , 也许 泡上一杯 茶 ,也许轻 轻放一 首 自
要 学 会 遗 忘 ,转 移 思 路 。 对 于 一 些
活习惯 ,坚持每 天早晨 跑步 ,中午 睡

会午觉 ,晚 上开水 烫唧。再加上 年 违 了的 不操心 的生活 。土地清理整 顿 决 不了 的 只好 由时 间来 解 决 。第二 ,
直 到 二 十 七 八 岁 ,我 回到 地 方 工
共产主 义的 日 , 切生活不 用操 心 , 子 一
我的生 活也一直很 悠闲 。因为平 曰没
我 开始觉察 到 ,操劳 过度对 人的 身心 影 响是 很大的 。 从 19 92年开 始 ,我 先 是 被 抽 调 参 加市政府 组织 的国土清理 整顿 ,这 项 工作 尚未 结束 ,领导又 决定让我 去 结束 。在这 两年 多的时 间里 ,是我 久 四个 月 ,基本上 就是开 会 、调查 ,相
全是一个概 念 。然而 ,脸色的确能 反 映一个人 的健康水平 ,反映一个 人的 精神状态 。 年轻 的时 候在部队基层单 位从事

食买菜 做饭 。总之 ,繁忙的生 活常常 你 的脸色真好看 !返老还童 了? 亲戚们 见了 我无不感 到惊讶 : 你的脸 除 了六淫 ( 风寒暑 湿燥火 ) 外 ,就 之 是t情 : 怒忧思 悲恐惊 。人的身心 喜
让 我找 不 到方 向 。年底 回 老家 过 年 ,

养生之道:调阴阳,顺自然,畅情志,调饮食,慎起居

养生之道:调阴阳,顺自然,畅情志,调饮食,慎起居

养生之道:调阴阳,顺自然,畅情志,调饮食,慎起居养生之道:调阴阳,顺自然,畅情志,调饮食,慎起居智慧启引:『“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 上古天真论》。

养生之道,在神,在形,在生生之和,顺自然,畅情志,调饮食,慎起居,避邪气,言精神则心性务求超脱,言物质则衣食期于调适,言起居则动静常有节度,“更能明于事理,善知机趣,必能明哲保身,臻于上寿也”。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之道,乃长生之诀。

曹庭栋说过:有生之物,莫不自爱其生。

微虫且然,况于人类?夫人生一世,死者不可复活,逝者不可复留,故天下宁有更贵于吾生者?然情欲之纵肆,物质之丰欠,起居之失调,灾祸之迫害,百事杂陈,故而知人之长寿,难矣!“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增补遵生八笺》)一言以蔽之,不外精神、物质、起居三端。

精神之要,首贵法一。

《吕氏春秋? 情欲》说:“人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

”法天地就是法道,又称为法一、抱一、守一,老庄认为这是养生最关键的问题。

《庄子》论养生,也说:“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又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

”这种思想,后来就成为了道家养生的最高指导原则,故《抱朴子? 地真》说:“人能知一,万物毕。

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

不知一者,无一之能知也。

道起于一,其贵无偶。

”《庄子? 在宥》云:“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

”毗意损伤,大喜伤阳气,大怒伤阴气。

怒喜悲思忧恐惊,五志七情过极均有害于养生,故要持清净心,方能“无视无听,抱神以静”。

王先谦《庄子集解》里说:“道家所重在养生,而养生之要,则在养此生生之和……夫足以滑此和者(滑,扰乱),莫过于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养生之道
我今年85岁,身体还不错。

但在离休前,我的身体确实另一番模样。

以前工作繁忙,生活方式不合理,也不懂得养生,经常感冒。

在56岁的时候,手背上竟然出现了老年斑,未老先衰,这让我心惊不已。

自从离休后,我开始注意身心健康,订阅了许多养生保健书刊,通过2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找到了一条“老当益壮“的道路。

每天精神豁达,心情愉快,好多不知道我实际年龄的人,都认为我才70岁左右,现将我的养生保健之法介绍如下:
一、“精神空虚催人老,生活多彩寿缘高。

”我的爱好广泛,参加了太极拳、剑队、交谊舞队、老年门球队,还上了老年大学,生活过得非常充实,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有人说自己这不会那也不会,其实你只要有勇气加入进去,你就“会”了。

不仅如此,我还热爱花鸟鱼虫,闲暇时细心照料这些小生物,看着它们一点点变化,我的心里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每到春秋两季,我还会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山山水水,使我精神开朗,乐而忘忧。

二、“到老更惭知识浅,余年更是读书时。

”自从杭州离休返乡后,我每天上午都要阅读养生保健书籍,并抄写健康方法、铭言一类养生笔记。

老年人经常读书或写作,不但能起到健脑抗衰的作用,而且还能使人聪明、坦荡,同时还能达到驻颜美容的效果,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亦可去其中的道理。

同时经常读书能调节人的心理平衡,帮助人们解开心结,走出苦海。

所以老年人要想长寿,先养脑;要健康,先健脑。

只要大脑不衰,则生命不衰。

三、“膳食者养生,不膳食者伤身。

”康寿寓于饮食。

健康是吃出来的;疾病、早衰、短寿也是吃出来的。

25年来,我一直“管”住嘴,每日三餐都以少荤多素、少盐多醋、少糖多水果的原则,并做到多吃杂粮和豆制品,每天一个鸡蛋,和一袋酸奶,做到饮食有节,七八分饱,营养适中。

所以我的体重一直保持在120斤左右,不胖不瘦。

四、“生命在于运动,身康神健耳聪明.”我每天早晨打四套太极拳,然后再练”鹤翔桩“气功半小时,上午进行读书健脑,下午午休后到老干部活动中心打门球3个小时。

20年如一日的坚持,让我身体健康,手脚利索,思维敏捷耳目聪明。

至于运动方式,每一项都无所谓合适不合适,至于自己力所能及,哪项运动都是适合的。

运动不是灵丹妙药,但每天同一时间,同一质量的重复运动,确实对养生保健起到神奇的功效,关键要持之以恒。

五、“养生保健办法多,生活规律是秘诀。

“一年有春夏秋冬,一月有月亏月盈,一日有日出日落,宇宙万物都随大自然的变化规律而运转。

那么,我们人体”生物钟“也要象日月星辰一样按时走点。

所以我的起居、三餐、学习、运动都按部就班,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改变。

找到自己的生活规律,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六、“主动融入社会,扩大交际圈子。

“人是社会人,不能离群索居,孤陋寡闻。

退休后,老年人的社交圈骤然变窄了很多,许多人都会对此感到不适应,觉得生活一下子失去了色彩,
变得单调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主动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完善自我,体现自我价值。

很多人认为自己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就跟哪个年龄段的人交朋友,我认为应当扩大交际圈子,多交一些老朋友,或”忘年交“,这样会使生活过得更加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刊登于《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