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合集下载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有什么作用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有什么作用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有什么作用对于血管瘤相信很多的人并不是很陌生,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肿瘤。

让患者很是痛苦,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身体。

对于现在的医疗设备和药物治疗方面都是发展的比较好的。

很多的患者就有这样的疑惑想了解下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有什么作用?那么就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萘洛尔只对血管瘤有控制作用。

普萘洛尔,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如房性及室性早搏(效果较好)、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但室性心动过速宜慎用。

锑剂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当其他药物无效时,可试用本品。

此外,也可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准备)等。

治心绞痛时,常与硝酸酯类合用。

可提高疗效,并互相抵消其不良反应。

对高血压有一定疗效,不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为其特点。

适应症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如房性及室性早搏(效果较好)、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但室性心动过速宜慎用。

锑剂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当其他药物无效时,可试用本品。

此外,也可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准备)等。

治心绞痛时,常与硝酸酯类合用。

可提高疗效,并互相抵消其不良反应。

对高血压有一定疗效,不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为其特点。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可见乏力、嗜睡、头晕、失眠、恶心、腹泻、皮疹、晕厥、低血压、心动过缓等,须注意。

禁忌症(1)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及鼻黏膜微细血管收缩,故禁用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

(2)禁用于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低血压症患者。

(3)本品有增加洋地黄毒性的作用,对已洋地黄化而心脏高度扩大、心率又较不平稳的患者禁用。

关于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有什么作用,通过上文已经给大家很详细的介绍到了。

同时也给大家很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普萘洛尔这个药的详细说明,这样的话在用的话就不会说不是很明白,而造成很多的问题出现,所以好好的看下。

普萘洛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影响机制初步研究

普萘洛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影响机制初步研究

普萘洛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影响机制初步研究鲁建云;李锁;秦桂芝;赵婧;仇克清;向亚平;康健;陈静;黄进华【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年(卷),期】2011(024)007【摘要】目的:研究普萘洛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殖影响及p-ERK 表达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机制提供基础参数.方法:以离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为模型,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普萘洛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殖影响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变化.结果:普萘洛尔浓度为1-16ug/ml时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当普纳洛尔浓度为4ug/ml时最为明显,其增殖率为19.21%(P<0.001),未见细胞毒现象及p-ERK比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细胞试验证实普萘洛尔浓度在1-16ug/ml的范围内,对正常人血管内皮细胞安全、无细胞毒作用.【总页数】2页(P3214-3215)【作者】鲁建云;李锁;秦桂芝;赵婧;仇克清;向亚平;康健;陈静;黄进华【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湖南,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血糖影响的初步研究 [J], 陶超;刘海金;彭威;黄海金;许露;阎金龙;黄皓瀚;刘潜;何晓东2.普萘洛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影响机制初步研究 [J], 鲁建云; 李锁; 秦桂芝; 赵婧; 仇克清; 向亚平; 康健; 陈静; 黄进华3.抗生素清肠对丁酸梭菌保护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研究 [J], 徐婧;聂玉强;徐豪明;周有连;彭瑶;赵冲;何杰;黄红丽;赵海兰;黄文琪4.长链非编码RNA NEAT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PRRSV复制机制的初步研究 [J], 王京煜;陈万里;龚浪;潘昊鸣;曾宇晨;梁杏玲;马俊;张桂红;王衡5.普萘洛尔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邹海啸;杨海丽;赵怡芳;宋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d s (1 / o 1 0 gm1 fpo rn l1h uv a a d poi rti o h a c lr n oh l l el o e n ima o e 0 gml  ̄ / ) rp a oo. e s ri l n rl aon fte v s ua d tei l fh ma go a t 2 o t v f e e ac s weee au td b h - 45 dmeh l iz l2 y) 25 dp e y tt - oo m ( T sa n rsa v lt s a . r v l e yte 3 (,一 i tyt a o一 - 1 ,- ih n ler z lu MT )a s ya d cy tl ie s y a h - a o a
if n i . M e h ds n t i s u y we te t d t e v s ua n o h i I e l O e a g o na te l t o I h s t d . r a e h a c lre d t el l fh m n i ma i 6 a c s 9 一we 1pa e t f r t n l lt s wi di e en h
f w c tmer. R s l i e a g naino tec n e t t no rpa oo (p / , p / , 0 gml6 t / , l yo t o y e ut W t t u me tt f h o c nr i f o rn ll O gml 0 gml4 t / , 0 gml s hh o ao p 2  ̄  ̄
(r pa oo )对血管瘤 内皮 细胞增 殖影 响。结果:伴 随普诺洛 尔浓度增 大 ( ̄ / l 21 / l 4  ̄ / t6  ̄ / l8 1 / l porn l1 0 g m , 0 g m , 0 gm , 0 gm , 0 g m , x  ̄

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临床疗效

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临床疗效

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血管瘤患儿进行分类,其中草莓型20例,海绵型20例,然后分别给予每组普萘洛尔2mg/(kg/d)治疗,每月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

结果;草莓型组20例,有效者16例,有效率80%;海绵型组20例,有效10例,有效率50%。

草莓型组与海绵型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5%;好(ⅲ级)为瘤体及皮损颜色消退≥51%;中(ⅱ级)为瘤体及皮损颜色消退≥26%;差(ⅰ级)为瘤体缩小<25%;,瘤体消失及病损皮肤接近正常肤色。

有效率以优加好计。

1.4 用药安全性评价用药后密切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期间每天服药后测量血压、心率,复查空腹血糖,出院后每2周随访,复查血、尿常规,肝功、空腹血糖,心电图,血压等。

出现不良反应者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以卡方检验分析血管瘤类型与疗效的关系。

2 结果两组服药24h后,患儿血管瘤颜色开始变淡,瘤体体积开始缩小,张力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原有溃疡及渗出、出血者在服药24h后渗出及出血明显减少,第3天出院时基本无渗出及出血,用药后7天变化显著;以后血管瘤逐渐缩小,颜色继续变浅。

疗效判定为草莓型组20例中优13例,好3例,中3例,差1例,有效率为80%。

海绵型组20例中优6例,好4例,中7例,差3例,有效率为50%。

患儿停药均无反跳现象。

针对药物疗效的卡方分析显示(表1),草莓型组与海绵型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5,p<0.05)。

3 讨论血管瘤是小儿期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女婴及早产儿,血管瘤具有特殊的自然病程:大多数于患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快速增生,增生期达6个月,随后进入消退期,消退期可长达数年, 80%患者在2岁左右就基本或完全消退。

婴幼儿血管瘤虽具有自限性的特点,但少数发展迅速,可并发溃疡、感染、坏死、出血,功能障碍等。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两种常见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血管疾病。

血管瘤主要表现为皮肤颜色改变、血管扩张和皮肤隆起等症状,而脉管畸形可表现为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功能障碍等。

两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创伤及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血管瘤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颜色改变、血管扩张和皮肤隆起等。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视诊、触诊、血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

常见的诊断误区包括将其误诊为痣、瘀斑等。

对于血管瘤的诊断,病理检测方法尤为重要。

常见的病理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扫描和多普勒超声等。

超声波扫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管瘤的大小、深度和范围,多普勒超声则可以显示血管瘤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性质。

脉管畸形的症状因其类型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功能障碍等。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视诊、触诊、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

脉管畸形的病理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扫描、血管造影等。

超声波扫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形态、大小和范围,血管造影则可以显示脉管畸形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确定诊断。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和程度,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瘤和部分脉管畸形的主要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可能完整地切除病变组织,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对于较大的血管瘤,手术切除后可能需要进行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插入病变血管内,注射硬化剂、弹簧圈或栓塞剂等,以阻塞异常血管,达到治疗目的。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治疗脉管畸形,尤其是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等。

药物治疗是辅助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

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减小病变体积,但不能完全治愈疾病。

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普萘洛尔凝胶与聚桂醇联合应用在血管瘤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对80例血管瘤患者采用普萘洛尔凝胶与聚桂醇联合治疗,随访6-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80例患者中显效57例,占71.3%,有效21例,占26.2%,无效2例,占2.5%,总有效率97.5%。

结论: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疗效好,创伤小,毒副作用轻,可望成为血管瘤的一线治疗新方法。

【关键词】普萘洛尔凝胶聚桂醇血管瘤治疗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血管肿瘤,占所有婴幼儿肿瘤的5%-10%,甚至在早产儿中多达30%[1],有60%-70%的血管瘤可能在8岁以前消退,其余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

目前针对血管瘤的治疗较为棘手,手术、冷冻、微波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集采用普萘洛尔凝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血管瘤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1个月-36个月,平均20.5个月;部位:头颈部32例,躯干21例,四肢27例.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B超,或CT,或MRI检查确定诊断。

血管瘤面积最大5*4.5cm2,最小1.5*1.5cm2,平均4*2.5cm2大小。

治疗前均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无异常,均未用其他方法治疗。

1.2治疗方法普萘洛尔凝胶局部外用,敷于血管瘤表面,3次/天;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采用注射器自瘤周正常组织穿刺入瘤体,回抽有血液后注射药物,沿瘤体多点注射使药物均匀分布于瘤体内,注射到瘤体变苍白和肿胀为止,注射后针孔用消毒棉球按压3-5分钟。

用药量根据瘤体大小、部位、年龄、类型而定,通常选用剂量以平均每立方厘米注射瘤体直径(cm)的1/2-1,每点注射总量不超过6ml,每周1次,一般2-3次,较大者4-5次。

联合治疗周期1-5周,随访>3个月。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研究进展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研究进展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研究进展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肿瘤[1]。

目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冷冻治疗、激光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传统上首选全身性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干扰素、长春新碱等都曾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但这些药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限制了其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上的临床推广使用[2-3]。

2008年,普萘洛尔被发现对婴幼儿血管瘤有效[4],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治疗血管瘤的一线药物。

但β受体阻滞剂诱导婴幼儿血管瘤消退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总结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发展及消退的特点,并对β受体阻滞剂诱导血管瘤消退的机制综述如下。

1 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特点婴幼儿血管瘤好发于早产儿、女婴,在我国新生儿的发病率为l%~2% [5],出生后1年,发病率增加到12%[6]。

IH 大多于出生后1周发病,男女比例约为1:3。

低出生体重是血管瘤发病的危险因素,体重低于1 000g 的早产儿,IH 发病率是正常婴儿的2倍,上升到22.9%[6],婴儿体重每减少500g,患血管瘤的风险可增加40%[2]。

婴幼儿血管瘤其自然病程可包括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7]。

其区别于脉管畸形等其他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可总结为:出生时没有或很小,出生后2~4周被患儿家长发现,4周~1年内快速生长,1年后开始消退,80%的患者在7~12岁就基本或完全消退[8]。

婴幼儿血管瘤有两个典型的快速增殖期,第一个在出生后4~6周,第二个在4~5个月[9]。

快速增殖期瘤体常表现为鲜红色,出现触痛、溃疡、出血等临床症状,该期血管瘤镜下常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密集呈团状,细胞圆而大,细胞团内见微血管增生,管腔内无血细胞[10]。

电镜下见内皮细胞有丝分裂活跃。

消退期常于出生1年后出现,该期瘤体色泽渐转为灰暗,体积逐渐缩小,镜下可见大量肥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呈扁平状,逐渐失去增殖能力,大部分微血管闭塞消失,以纤维脂肪组织增多。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

不良反应:其中有 1 例患儿因对普萘洛尔过敏改用其他方式治疗,1 例浅表瘢痕,1 例色素沉着。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9.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03.121
编号
常 见 的 良 性 肿 瘤,新 生 儿 发 病 率 为 10%~12%,男 女 比 例 为
1
11:15 。 [1-3] 经过几个月到一年的发展,会进入了一个缓慢的 消退期 [4]。大多数血管瘤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可以自行消
2
退,但 在 什 么 时 候 和 多 大 程 度 上 消 退,仍 然 无 法 预 测。 目 前
11
F
8

访,结果报道如下。
12
F
4
色素沉着
1 资பைடு நூலகம்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共 31 例,月龄 1~10 个月。排除标准:
有普萘洛尔禁忌症的排除,有过其他方式治疗的排除。给予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失访 4 例。 1.2 治疗方法
记 录 患 儿 的 信 息,在 治 疗 前 签 署 知 情 同 意 书,告 知 患 儿 父母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在口服药物治疗半小 时后检测血糖。住院第 1 天,给予口服剂量按 0.25 mg/kg,早 7 点、晚 7 点各给一次;第 2 天口服剂量按 0.5 mg/kg,早晚各 一 次;第 3 天 口 服 剂 量 按 1 mg/kg,早 晚 各 一 次。 出 院 后 按 照 1 mg/kg 服药,每月复查血常规、彩超等检查,当体重超过 10 kg 时,维持 10 mg 剂量,停止增加剂量。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在不同时间段内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新鲜婴幼儿血管瘤标本,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内皮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普萘洛尔(propranolol) 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影响。

结果:伴随普诺洛尔浓度增大(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120μg/ml)及作用时间的增加(24h,48h,72h)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普萘洛尔作用不同时段后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明显。

结论:普萘洛尔能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抑制血管瘤的生长。

[关键词]普萘洛尔;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effects of propranolol on proliferation of 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s from infantileyang yong-qin,sun mo-yi,li jian-hu,liang liang,shenzhi-yuan(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school of stomatology,the fourth militi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shanx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opranolol on proliferation of 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s from infantile. methods in this study,we treated the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of hemangioma in 96-well plates with different dose(0μg/ml to 120μg/ml)of propranolol.the survival and proliferatoin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of hemangioma were evaluated by the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oum(mtt) assay and crystal violet assay. the effects of propranolol on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of hemangioma were observed by cell growth curves and flow cytometry. results with the augment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pranolol (0μg/ml,20μg/ml, 40μg/ml, 60μg/ml, 80μg/ml, 100μg/ml, 120μg/ml)and the lengthening of action time(24h,48h,72h),proliferation of 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s are inhibiting apparently.annexinv-pi assay were aslo performed.propranolol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of hemangioma and advancing apoptosis. conclusion propranolol is able to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s , and to advance apoptosi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esulting in inhibition of hemangioma.key words:propranolol; hemangioma endothelial cells;apoptosis针对血管瘤,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干扰素α、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然而,这些药物均有其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自2008年,法国bordeaux儿童医院léauté-labrèze等医生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他们应用普萘洛尔(propranolol)治疗婴儿血管瘤的重大发现。

报道用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propranolol)成功治疗小儿血管瘤患者后,因普萘洛尔耐受性良好,相比类固醇有较少的副作用,或将成为药物治疗血管瘤的新选择。

本实验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出血管瘤内皮细胞,并将不同浓度普萘洛尔添加到传代后的血管瘤内皮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探讨普萘洛尔是否对血管瘤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进而证明其对血管瘤是否有治疗作用。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手术切除的血管瘤标本。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dmem/f-12培养基培养基(hyclone)、胰蛋白酶(amresco)、青霉素+链霉素、胎牛血清(胎牛血清),d’hanks (武汉谷歌生物),鼠抗人ⅷ因子、mtt (北京索莱宝)、dmso(北京索莱宝)、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凯基生物),96孔培养板(corning)、co2恒温培养箱(sanyo)、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公司)、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bd公司cellquest软件)。

1.3 血管瘤内皮细胞分离和培养:①标本, 4℃无菌d~hank液试管中保存;②用d-hank液及pbs液冲洗标本至肉眼观察冲洗液颜色清亮,无浑浊及脱落组织;③去除多余的皮肤及脂肪,选择瘤体组织,适当修剪成1~2cm3的组织块, 0.25%胰蛋白酶中37℃振荡消化10~20 min,加入含1o%胎牛血清(fetalbovine serum,fbs)培养液中止消化;④将消化后的组织微粒,接种于事备好的培养皿内,静置10 min;然后加入约0.5ml完全内皮细胞培养基(成分dmem/f-12培养基培养基、20% 胎牛血清、1o iu l青霉素、100 mg /i 链霉素),仅使培养液刚刚湿润组织块,勿使组织块浮起,置于培养箱内孵育;⑤24 h后补充培养基,使培养液缓慢浸润组织块,置培养箱继续培养;5 天后更换培养液;⑥接种后1周去除组织块,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确认内皮细胞岛,用细胞刮去除非内皮细胞,更换培养液后继续培养,每3天更换培养液1次;⑦细胞汇合成片铺满培养皿时按1∶3比例传代培养。

1.4 血管瘤内皮细胞形态学观察、鉴定1.4.1 形态学观察: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瘤内皮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学特征,并用数码照相机记录观察的结果(图1)。

1.4.2 免疫荧光法鉴定:将血管瘤内皮细胞进行细胞爬片, pbs 冲洗2遍,4%多聚甲醛室温下固定30 min,pbs冲洗,0.3%的过氧化氢室温下封闭10 min,然后用正常血清室温下封闭10 min,分别加入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鼠抗人抗体(工作浓度l∶200) 4℃过夜,pbs冲洗后在暗室条件下加入鼠抗兔二抗荧光显色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图2)。

1.5 mtt对血管瘤内皮细胞毒性的测定1.5.1 mtt检测细胞抑制率:①将对数生长期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后配制成浓度为1~10×104个/ml的细胞悬液,经过细胞技术按10000细胞/孔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200μl;②将平板置37℃、5%co2湿度培养箱中24h后,于24h、48h、72h分别加入各个细胞样品对应的含有一定浓度药物(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 120μg/ml)的培养基,每个样本浓度设平行的三个孔,对照组加不含样本的培养液200μl,再放入培养箱中孵育;③于倒置显微镜下拍照,拍摄200×的细胞状态;④每孔加入用按5mg/ml新鲜配制的mtt溶液50μl,温育4h,使mtt还原为甲瓒,当在倒置显微镜下看到孔板内的细胞周围出现丝状紫色结晶体时倒掉上清液,每孔加dmso(二甲基亚砜)200μl,用平板摇床摇匀后,使用酶标仪测定光密度值(od)(检测波长570nm),以溶剂对照处理细胞为对照组,按公式计算普萘洛尔对细胞的抑制率。

1.5.2 改良寇式法计算ic50:改良寇式法:lgic50=xm-i(p-(3-pm-pn)/4)xm:lg 最大剂量,i:lg(最大剂量/相临剂量),p:阳性反应率之和,pm:最大阳性反应率,pn:最小阳性反应率1.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①接种细胞至六孔板,吸除培养液,用pbs或其它适当溶液洗涤细胞一次,加入1ml胰酶消化细胞,待细胞变圆,部分细胞悬浮,即加入pbs终止消化;②用移液枪轻轻吹打细胞,使细胞悬浮.离心1 500转5min,弃上清;③加入3ml pbs,用漩涡震荡仪是细胞充分悬浮于pbs中,离心1 500转5min,弃上清;④加入300μl的裂解缓冲液(binding buffer)悬浮细胞;⑤annexin v-fitc,propidium iodide (pi)使用前瞬时离心集液;⑥加入5μl annexin v-fitc混匀后,加入5μl propidium iodide,混匀;⑦室温、避光、反应5~15min.8.在1 hour 内,进行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激发波长ex=488 nm;发射波长em=530 nm。

annexin v-fitc的绿色荧光通过fitc通道(fl1)检测;pi红色荧光通过pi通道(fl2)检测。

1.7 统计结果χ2检验:不同浓度(0μg/ml,20μg/ml, 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120μg/ml)作用后血管内皮细胞作用不同时间(24h,48h,72h)后抑制率。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细胞增殖抑制率进行分析。

采用总体方差分法,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随普萘洛尔浓度的增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