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及流程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金属表面处理方法(一)金属表面处理方法金属表面在各种热处理、机械加工、运输及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氧化,产生一层厚薄不均的氧化层。
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油类污染和吸附一些其他的杂质。
油污及某些吸附物,较薄的氧化层可先后用溶剂清洗、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或直接用化学处理。
对于严重氧化的金属表面,氧化层较厚,就不能直接用溶剂清洗和化学处理,而最好先进行机械处理。
通常经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具有高度活性,更容易再度受到灰尘、湿气等的污染。
为此,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尽可能快地进行胶接。
经不同处理后的金属保管期如下:(1)湿法喷砂处理的铝合金,72h ;(2)铬酸—硫酸处理的铝合金,6h ;(3)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30天;(4)硫酸处理的不锈钢,20天;(5)喷砂处理的钢,4h ;(6)湿法喷砂处理的黄铜,8h 。
一、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方法1]脱脂处理。
用脱脂棉沾湿溶剂进行擦拭,除去油污后,再以清洁的棉布擦拭几次即可。
常用溶剂为:三氯乙烯、醋酸乙酯、丙酮、丁酮和汽油等。
[方法2]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化学处理:浓硫酸 27.3 重铬酸钾 7.5 水65。
2在60—65°C 浸渍10-30min 后取出用水冲洗,晾干或在80°C 以下烘干;或者在下述溶液中洗后再晾干:磷酸 10 正丁醇 3 水20此方法适用于酚醛-尼龙胶等,效果良好.[方法3]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化学处理:氟化氢铵 3—3。
5 氧化铬20—26 磷酸钠 2—2.5 浓硫酸 50—60硼酸 0.4—0.6 水 1000在25-40°C 浸渍4.5-6min ,即进行水洗、干燥。
本方法胶接强度较高,处理后4h 内胶接,适用于环氧胶和环氧-丁腈胶胶接。
[方法4]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化学处理:磷酸7。
5 氧化铬 7。
5 酒精 5.0 甲醛(36—38%) 80在15-30°C 浸渍10—15min ,然后在60-80°C 下水洗、干燥。
铸铁油漆前处理工艺流程

铸铁油漆前处理工艺流程
铸铁油漆前的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预脱脂:先进行预脱脂,除去大部分的油脂,以保证在下一步脱脂除锈二合处理后,得到完全洁净的金属表面。
脱脂:用清洁剂或水将铸件表面彻底清洗干净,确保表面干燥。
洗涤:除油和除锈后的水洗,虽然属于涂装前的辅助工序,但同样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吹水:用压缩空气吹干,以去除残留的水分。
干燥:对磷化膜进行干燥处理,可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下道工序涂漆作准备,以除去磷化膜表面的水分,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涂装后膜的耐蚀性。
屏蔽(非油漆部分):对不需要涂漆的部分进行屏蔽处理。
底面自动喷涂:在铸件表面喷涂底漆,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防腐性。
手动油漆修复:对喷涂不均或有瑕疵的地方进行手动修复。
找平:对涂层进行找平处理,以保证涂层的平整度。
涂装前处理说明及作用介绍

涂装前处理说明及作用介绍涂装前处理是指在进行涂装工艺之前,对待涂物表面进行清洁、除锈、打磨等一系列处理工作的过程。
涂装前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涂装质量和涂层附着力,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涂装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涂装前处理的各个环节及其作用。
一、表面清洁表面清洁是涂装前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污垢、油脂和其它附着物,保证涂层与基材之间的良好附着。
常用的表面清洗方法包括溶剂清洗、水洗、喷砂清洗等。
溶剂清洗适用于金属表面,可采用酸洗、碱洗、除油剂清洗等方法。
水洗适用于非金属表面,可采用清水冲洗、高压水洗等方法。
喷砂清洗适用于表面有较重锈蚀的金属表面,可将表面的锈蚀物、附着物彻底去除。
二、除锈处理除锈处理是针对金属表面的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蚀物,保证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牢固结合。
除锈方法有机械除锈、化学除锈、电化学除锈等。
机械除锈是利用机械设备如喷砂机、打磨机等将金属表面的氧化层、锈蚀物等物理地去除。
化学除锈是利用化学药剂将金属表面的氧化层、锈蚀物等化学地溶解除去。
电化学除锈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将金属表面的氧化层、锈蚀物等通过电解溶解除去。
三、打磨处理打磨处理是为了提供一个光滑平整的表面,以便于涂装时涂层的均匀附着。
常用的打磨方法有手工打磨、机械打磨等。
手工打磨适用于小面积的表面处理,可以通过砂纸、砂轮等工具进行打磨。
机械打磨适用于大面积的表面处理,可以通过砂带机、砂轮机等设备进行打磨。
四、除尘处理除尘处理是为了保证涂装时的脏物不附着在涂层表面,影响涂层的外观和质量。
除尘方法包括吹风除尘、物理拍打除尘、吸尘除尘等。
吹风除尘是通过高压气流将表面的灰尘、杂质吹掉。
物理拍打除尘是通过物理手段将表面的灰尘、杂质拍掉。
吸尘除尘是通过吸尘器将表面的灰尘、杂质吸走。
五、底漆处理底漆处理是为了提高涂装层的附着力,防止涂层与基材之间的化学反应。
底漆可以起到填平基材表面微小凹凸的作用,提高涂装层的平整度。
金属表面喷涂处理工艺【详解】

金属表面涂装一般分为两部份:一是涂装前金属的表面处理,也叫前处理技术;二是涂装的施工工艺。
表面处理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进行除油、除锈、清洁的过程,表面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涂装的质量,金属工件的防锈能力和寿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涂装施工是把油漆喷涂、刷涂、滚涂等方式附着在金属表面的过程,对金属进行保护和装饰。
金属表面涂装工艺如下1.准备工作,准备好要涂装的金属工件,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毛刺,如有应进行打磨毛刺。
2. 脱脂处理,又称除油,指把润滑油、防锈油、泥土等杂物从金属表面除掉的过程。
一般采用隔油池和除油池。
脱脂的方法有: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
3. 热水洗,把金属表面的碱性溶液用热水清洗干净。
4. 冷水洗5. 酸洗,又称除锈,利用酸溶液去除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
氧化皮、铁锈等铁的氧化物(Fe3o4,Fe2o3,Feo等)与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盐类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
酸洗常用的酸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氟酸。
在酸洗时务必加入酸洗缓蚀剂,防止酸对金属的腐蚀。
6. 冷水洗7. 中和,如果偏碱性,就用强酸调节pH=7,如果偏酸性就用强碱调节PH=7。
8. 冷水洗9. 磷化处理,磷化工艺过程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
10. 冷水洗11. 热水洗12. 干燥13. 喷涂前检查,喷涂前应检查金属工件表面是否有凹凼、批挂,如有应进行补腻子和打磨。
14. 底漆的调配,准备好调缸,底漆先充分搅拌均匀,加入一定数量的底漆到调缸,再按比例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最后进入稀释剂调整粘度,用180目过滤布过滤,静止10min后即可喷涂。
15. 面漆喷涂前检查,查看底漆是否平整光滑,如果表面粗糙,应用600目的砂纸打磨平整。
16. 面漆的调配,准备好干净的调缸,充分搅拌面漆,加入一定数量的底漆到调缸,再按比例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最后进入稀释剂调整粘度,用200目过滤布过滤,静止15min后即可喷涂。
金属面油漆的施工工艺

金属面油漆的施工工艺金属面油漆是指涂装在金属表面的一种具有装饰、保护、防腐等综合性能的涂层。
关于金属面油漆的施工工艺,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前期准备1.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做好相关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准备工作。
铁皮、立方体、瓶盖等金属制品需要平整、不变形、干净无油质污染。
施工工具需要准备滚筒、喷枪、扫帚、腻刀等。
人员的准备指的是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金属表面前处理:金属表面的处理是决定金属面油漆质量的关键工序。
在施工前,需要将金属表面刷去锈迹、麻粒、污垢等,确保金属表面干净、光滑,并且进行防锈处理。
3.涂料的准备:涂料需要提前调好,并且需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稀释和搅拌。
同时需要注意不要过稀,否则涂料不易附着在金属表面上。
二、喷涂工艺1.打底:在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底漆的喷涂。
底漆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涂料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通常喷涂底漆需要施工二次(第一次施工后需要晾干再进行第二次的施工)。
2.中涂:在底漆干燥后,进行中涂的喷涂。
中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2-3次的施工,每次施工要充分晾干再进行下一次喷涂。
3.面涂:在中涂干燥后,进行面涂的喷涂。
面涂的施工需要遵循相同的准则,通常需要施工2-3次,以便达到要求的厚度和颜色效果。
三、滚涂工艺1.打底:滚涂的第一步是进行底漆的涂刷,这需要先将涂料进行稀释和搅拌。
在底漆干燥后,需要进行打磨,以便金属表面更加平滑。
2.中涂:中涂需要进行2-3次的涂刷,每次涂刷后需要晾干再进行下一次的涂刷。
中涂涂刷厚度应根据涂料说明书要求确定,并且每层涂刷后都要进行打磨。
3.面涂:在中涂干燥并打磨之后,需要进行面涂的涂刷。
和前面的工序相同,面涂需要进行2-3次的涂刷,并且每次涂刷后需要晾干并进行打磨。
四、喷涂和滚涂工艺之间的区别在喷涂和滚涂工艺中,两者之间主要的区别就是喷涂更加高效,但是滚涂更加适合在小面积的金属表面进行施工。
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危险性分析

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危险性分析涂装前处理工艺是指在涂装过程之前对涂装产品进行各种处理操作,以确保产品表面光洁度、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涂装前处理工艺包括除油、去锈、喷砂、酸洗等。
然而,这些处理工艺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1.除油:除油是清除涂装产品表面的油脂、污垢和灰尘等杂质。
在除油过程中,常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
然而,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性和挥发性,存在引发火灾和中毒的风险。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设备,在通风条件下进行操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有机溶剂蒸气。
2.去锈:去锈是清除金属表面上的锈蚀物,以确保涂层附着力。
常用的去锈方法包括机械去锈、化学去锈和电解去锈等。
机械去锈可能产生金属碎屑和飞溅物,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设备,并设置隔离措施以避免伤害。
化学去锈常用酸洗剂,如盐酸、硫酸等,存在腐蚀性和气体释放的风险,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喷砂:喷砂是使用高速风力将磨料颗粒喷射到涂装产品表面,以去除杂质和增加表面粗糙度。
喷砂操作会产生大量粉尘,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等,避免吸入和接触磨料粉尘。
同时,操作区域应设置通风设备以减少粉尘的扩散,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4.酸洗:酸洗是使用酸性溶液去除涂装产品表面的锈蚀物和氧化物,以提高附着力和防腐蚀性。
常用的酸洗剂包括盐酸、硫酸和磷酸等,它们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
酸洗操作应在良好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以减少酸蒸气的浓度。
综上所述,涂装前处理工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进行详细的危险性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科技的进步也为涂装前处理工艺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替代方案,如无溶剂除油、机器人喷砂等,可进一步减少潜在的危险性。
铝件涂装前处理工艺流程

铝件涂装前处理工艺流程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铝件涂装前处理工艺流程:
①预脱脂:使用化学溶剂或碱性溶液去除工件表面油脂和杂质。
②脱脂:深化清洁步骤,彻底清除工件上的油污和残留物。
③水洗:通过清水冲洗,去除脱脂后残留的化学物质。
④酸洗(或碱蚀):使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去除氧化皮及轻微腐蚀,对于铝合金可能直接进行铝皮膜处理。
⑤中和:用弱碱或弱酸中和工件表面,防止后续处理的不良反应。
⑥表调(出光):调整金属表面状态,促进涂层附着力,常用磷酸盐或硅烷处理。
⑦磷化/无铬钝化:形成转化膜,提高基材防腐能力,现代工艺趋向于无铬钝化以符合环保要求。
⑧水洗:多次水洗,确保去除所有处理残留物。
⑨纯水冲洗:最后使用纯水清洗,减少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影响涂装质量。
⑩干燥:对工件进行烘干,保证表面无水分,有利于涂装效果。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的应用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的应用涂装前处理剂的系列产品,包括各类型脱脂剂、磷化液、表调剂、防锈剂、钝化剂、皮膜液等,其共同特点是使用成本低、管理简单、环保效益好、针对性强、应用范围广,钢铁件(铸铁件)、铝件及其合金件、钢铝混合件、铜件等均适用。
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家用电器、钢(门)窗、仪器仪表、拉丝拉管、钢制家具、变压器、电控柜、电力设备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一、涂装前处理的三大作用①提供清洁表面;②能显著提高涂膜附着力;③能成倍提高涂膜的耐蚀力。
二、涂装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新型涂装前处理技术向着低温、低能耗、低污染、低毒性、低浓度、低成本、适应新型涂装方式,无需经常清理的方向发展。
三、涂装前处理的完善典型工艺流程:1、完善工艺流程:①灰膜磷化工艺流程:工件预擦拭→工件装挂→预脱脂→脱脂→流动水洗→酸洗→流动水洗→中和→流动水洗→表调→磷化→流动水洗→钝化(或热水烫干)→干燥→涂装②彩膜磷化工艺流程:工件预擦拭→工件装挂→预脱脂→脱脂→流动水洗→酸洗→流动水洗→中和→流动水洗→磷化→流动水洗→钝化(或热水烫干)→干燥→涂装了解各工序在什么场合采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因为每个客户的具体条件不一样,多数情况下无法做到完善的工艺设计,这就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对工艺流程进行合理设计。
2、典型磷化工艺流程1)表面有油无锈工件脱脂→水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钝化) →干燥2)表面有油有锈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中和→水洗→表调→磷化→水洗(→钝化)→干燥3)有油有锈工件进行彩膜磷化处理:脱脂→水洗→酸洗→水洗→中和→水洗→磷化→水洗(→钝化)→干燥4)使用“二合一”处理液工艺除油除锈“二合一”→水洗→中和→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钝化) →干燥四、脱脂1、脱脂方式的分类脱脂方式可分为喷淋脱脂、浸渍脱脂、喷浸结合脱脂1) 喷淋脱脂的特点、适用范围喷淋脱脂:将脱脂剂直接喷射到工件表面进行脱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1.0% 适量
0.4%~1.0% 适量
0.4%~1.0% 适量
使用温度
常量~45℃
50~80℃
常温~80℃
处理时间
适当
5 ~ 10min
适当
盐酸、硫酸酸基的清洗剂应用最为广泛,成本低,效率较高。 但酸洗 残留的 Cl-、SO42-对工件的后 腐蚀 危害 很大。 而磷酸 酸基
没有腐蚀物残留的隐患,但磷酸成本较高,清洗效率低些。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现在喷淋一般使用聚氧乙烯(EO)型非离子型活性剂,特定温度下自消泡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处理
1.除油脱脂--酸性清洗剂清洗
工艺
低温型
中温型
磷酸酸基型
工业盐酸(31%)
20%~50%
0
0
工业硫酸(98%)
0%~15%
15%~30%
0
工业磷酸(85%)
0
0
10%~40%
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类,磺酸类) 缓蚀剂
乳化清洗一般总有一些残留薄油膜,如果作为 涂装,还需用碱性清洗剂再洗一次,如果用于防锈目 的时,可直接存放。
涂装前的预擦洗。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1.除油脱脂--溶剂清洗
溶剂法除油脂,一般是用有机溶剂清洗或是非易燃的卤代烃 蒸气法。最常见的是采用溶剂汽油、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全 氯乙烯蒸汽除油脂。蒸汽脱脂速度快,效率高,脱脂干净彻底 ,对各类油及脂的去除效果都非常好。在氯代烃中,不管是浸 泡还是蒸气法效果都很好。由于溶剂的危险性以及氯代卤都有 一定的毒性,汽化温度也较高,再者由于新型水基低碱性清洗 剂的出现,溶剂法以及溶剂蒸汽方法现在在涂装过程中已经很 少使用了。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处理
1.除油脱脂—电化学除油
阳 极 电 解 除 油 (U = 5 V ,d = 2 -3 A /d m 2) 阴极电解除油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1.除油脱脂--除油质量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钢铁件涂装前除油程度检验方法(验油
试纸法) GB/T 13312 最新版本-1991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处理
1.除油脱脂--低碱性清洗液清洗
浸泡型
喷淋型
三聚磷酸钠
4~10g/l
4~10g/l
偏硅 酸 钠
0~10g/l
0~10g/l
碳酸钠
4~10g/l
4~10g/l
表面活性剂
5~20g/l
1~3 g/l
消泡剂
0
0.5~3.0g/l
表面调整剂
0~3 g/l
0~3 g/l
游离碱度
5~20点
5~15点
处理温度
常温~80℃
40~70℃
处理时间
5~20min
1.5~3.0min
浸泡型清洗剂主要应注意的是表面活性剂的浊点问题,当处理温度高于浊点 时,表面活性剂析出上浮,使之失去脱脂能力,一般加入阴离子型活性剂即 可解决。喷淋型清洗剂应加入足够的消泡剂,在喷淋时不产生泡沫尤为重要 。
在生产中还有一些简便快速实用的评价方法:1)水 膜法:观察水膜连续与否;2)铜置换法: 15g/lCuSO4+0.9g/lH2SO4; 3)擦拭法:用白布擦拭;4) 残余脏物重量法:用乙醚清洗,干燥、称重,涂油脂
,清洗后,干燥、称重,增加重量即为残留脏物重量
。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1.除油脱脂
强碱清洗 溶剂乳化清洗 弱碱性清洗(表面活性剂) 溶剂清洗 酸性清洗剂清洗 电化学除油 除油质量检查方法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1.除油脱脂--强碱清洗
氢氧化钠
5%~10%
硅酸钠
2%~8%
磷酸钠(或碳酸钠) 1%~10%
金属表面磷化涂装前处理
2012-04-19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提纲
● 金属表面预分类 ● 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 金属磷化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 有色金属材料涂装前表面处理 ● 非金属材料涂装前表面处理 ● 典型产品涂装前处理工艺。 ● 前处理废水治理建议 ● 涂装前表面处理有关国家标准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1.除油脱脂—技术发展趋势
基于环保要求:无磷 防止粉尘污染:液体化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处理
2.除锈--化学除锈 --机械除锈
化学除锈
盐酸基 硫酸基 磷酸基
酸洗除锈、除氧化皮的方法是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 法。利用酸对氧化物溶解以及腐蚀产生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达 到除锈和除氧化皮的目的。酸洗中使用最为常见的是盐酸、硫 酸、磷酸。硝酸由于在酸洗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一般 很少应用。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2.除锈--化学除锈 化学除锈--机械除锈
“氢脆” 缓蚀剂
在酸洗除锈除氧化皮槽液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缓蚀剂。它的 作用是抑制金属腐蚀和防止“氢脆”。但酸洗“氢脆”敏感的工件 时,缓蚀剂的选择应特别小心,因为某些缓蚀剂抑制二个氢原 子变为氢分子的反应,即:2[H]→H2↑,使金属表面氢原子的浓 度提高,增强了“氢脆”倾向。因此必须查阅有关腐蚀数据手册 ,或做“氢脆”试验,避免选用危险的缓蚀剂。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2.除锈--化学除锈 化学除锈--机械除锈
“氢脆” 缓蚀剂
常用缓蚀剂:硫脲、乌洛托平、苯丙三氮唑等。
酸洗残留物:灰黑色粉状物,主要成分为FeC。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一.金属表面预处理分类
1.按处理方法分类
手工方法
除油、除锈
机械法 电动工具 火焰法 喷砂、抛丸
化学法
磷化 氧化、钝化 发黑 电镀、化学镀
2.按处理材质分类
黑色金属材料(钢铁等)
有色金属材料(铝镁钛等)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预处理
钢铁表面处理常用功能性工:
除油脱脂 除锈 中和 表面调整 磷化 钝化
表面活性剂(磺酸类)2%~5%
处理温度
>80℃
处理时间
5~20min
处理方式
浸泡、喷淋均可
强碱液除油脂需要较高温度,能耗大,对设备腐蚀性也大 ,并且材料成本并不算低,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正逐步减少。
金属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
二.钢铁材料涂装前表面处理
1.除油脱脂--溶液乳化清洗
乳化液一般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组成, 其工作液一般为乳白色乳液。它利用有机溶剂溶解油 脂,表面活性剂乳化油脂,因此,除油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