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知识点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其生命活动的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的规律的学科,并试图揭示其机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生理学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能选择性地允许物质进入和离开细胞。
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起到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细胞呼吸作用: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过细胞信号传导网络来接受和传递信息。
包括细胞表面受体和内在信号转导途径。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电信号和传导信息。
2.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其它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包括化学传导和电传导两种方式。
3. 突触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在突触间隙中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传递信号。
4. 大脑:大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控制着思维、感觉、运动等功能。
三、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心脏是泵血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2.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循环的过程。
方向有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
3. 血压调节:血压通过血管阻力和心脏泵血量的调节来维持稳定。
4.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机体停止出血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四、消化生理学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负责食物消化和吸收。
2. 食物消化:食物在消化道中通过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来分解和降解成更小的分子,便于吸收。
3. 肠道菌群: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如帮助消化和合成维生素等。
五、呼吸生理学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肺等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2.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通过扩散来完成。
生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4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被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思考题: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答: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
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
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
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兴奋性:机体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称为兴奋性2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刚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膜外为正,膜内为负,该电位称为静息电位4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膜产生一次快速可逆转、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动作电位,5易化扩散:溶液中的带电离子借助膜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6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电兴奋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称。
生理学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植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骨干理论课程。
2、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分为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
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②兴奋性(a、兴奋: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的反应。
b、兴奋性: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4、刺激:能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感受的生存环境的变化,称之为刺激。
(刺激三要素:a足够的刺激强度、b足够的刺激持续时间和一定的强度c时间变化率)反应: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或刺激产生的对应变化5、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6、神经调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7、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8、阈值: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绝对阈值: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
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值(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9、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一致,可以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下,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体内常见的正反馈现象:排便,排尿,分娩,凝血,射精等。
】10、负反馈:将一个系统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一定方式和路径送回到系统的输入端作为输入信号的一部分的过程。
【负反馈在生物当中尤其是在酶的作用机制当中是指:一种代谢反应被其反应产物所抑制的现象,称为负反馈,是调节细胞代谢最主要的机制。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名解:生理学、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负反馈、正反馈生理学研究方法,生理学研究的3个水平,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特点,负反馈,正反馈举例。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第二节不考)名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域强度、阈电位钠钾泵的功能,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动作电位传播方式是局部电流,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骨骼肌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肌丝滑动的过程,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第三章血液名解: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血浆渗透压组成及意义,血浆的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及对应缺乏会导致什么样的贫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凝血的过程,血液凝固的负性调节,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够判断某人是ABO血型中的哪一种(不考虑亚型),Rh血型系统,血量改变产生的影响,输血原则。
第四章血液循环概念:心动周期、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心力储备(搏出量储备+心率储备)、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房室延搁、微循环舒张期和心率相关,性脏泵血的过程与调节机制及相关特点,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自律细胞的基础,兴奋传导速度在心脏中最快和最慢的部位,心脏的起搏,心肌收缩的特点;血管的功能性分类,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方式,血流阻力,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的概念及其高低与什么有关,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各起什么作用,微循环的物质交换方式,有效滤过压(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区别),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3条神经+1个反射活动(5个成分,2个过程)+2个激素(肾上腺素和N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正性变时、变传导、变力、变兴奋的机制,冠脉循环的特点、调节。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1、单纯扩散这是一种简单的物质转运方式,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扩散。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具有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3、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的代表是钠钾泵,它通过分解 ATP 来实现钠离子和钾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依赖于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差。
4、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的方式。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静息电位是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主要由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形成。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快速、可逆的电位变化,具有“全或无”特性、不衰减传播和脉冲式发放等特点。
二、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溶质,溶质包括血浆蛋白、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血浆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功能等。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血液的携氧能力有重要影响。
白细胞具有免疫防御功能,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血型和输血也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ABO 血型系统是最常见的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来划分血型。
输血时要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三、血液循环心脏的泵血功能是血液循环的核心。
心动周期是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完整版)生理学知识点

生理学1.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激活,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步骤。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壁的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搏出量增多时,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随着心率增快,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差减小。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外周阻力增加时,舒张压增大,脉压差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故脉压增大。
3.窦弓反射的基本过程及生理意义。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被牵张而兴奋→传人冲动沿传人神经→心血管中枢→心迷走紧张增强,而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
因而,又称降压反射或减压反射。
反之,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减弱→心迷走紧张减弱,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心率加快,血管阻力加大,血压回升。
可见,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生理意义:缓冲血压的急剧变化,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4.呼吸的基本过程。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
一是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以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称为外呼吸;二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中的运行,一方面把肺部摄取的氧及时运送到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又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毛细血管以便排出体外;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5.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肺换气效率与面积呈正比,与厚度呈反比。
(2)气体分子的分子量肺换气与分子量的平方根呈反比。
(3)溶解度肺换气与气体分子的溶解度呈正比。
(4)气体的分压差肺换气与气体的分压差呈正比。
生理学知识点

生理学习题第—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 2.稳态 3.神经调节4.反射 5.反射弧 6.体液调节7.自身调节 8.负反响 9.正反响10.前馈二、思考题:1.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有何生理意义?2.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法及其特点。
3.何谓负反响、正反响和前馈?在机体功能活动中有何作用?第二章细胞的根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 4.继发性主动转运5.钠泵 6.刺激 7.高兴 8.抑制9.高兴性 10.阈值〔阈强度〕 11.静息电位 12.动作电位13.阈电位 14.极化状态 15.去极化 16.超极化17.终板电位 18.高兴-收缩耦联 19.等长收缩 20.等张收缩21.前负荷 22.后负荷二、思考题:1.试述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及机制。
2.试述钠泵及其生理意义。
3.试述静息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4.试述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5.简述局部电位及其特点。
6.试述阈刺激、阈电位、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关系。
7.试述组织细胞在高兴过程中高兴性的变化。
8.高兴在神经纤维上是如何传导的?9.简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高兴传递过程。
10.细胞间高兴传递的方法有几种?它们是怎样传递高兴的?11.试以滑行学说解释肌肉收缩的过程。
12.试述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因素。
13.在生理实验中,人工地轻度增加细胞外液K+浓度时,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何改变?为什么?第三章血液一、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 2.等渗溶液 3.红细胞渗透脆性4.红细胞沉降率 5.生理性止血 6.血液凝固7.血清 8.纤维蛋白溶化 9.血型 10.血量二、问答题1.简述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中的重要性。
2.试述血浆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
3.试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4.何谓生理性止血?简述生理性止血机制。
5.简述血液凝固的根本过程,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各有何特点?6.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为何不凝?7.临床输血的原则是什么?为何同型输血前还要进行交叉配血?8.红细胞在等渗的尿素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第四章血液循环一、名词解释:1.心动周期 2.搏出量 3.心输出量4.心指数 5.射血分数 6.心力储藏7.异长调节 8.等长调节 9.心室功能曲线10.有效不应期 11.期前收缩 12.代偿间歇13.自律性 14.窦性心率 15.潜在起搏点16.房室延搁 17.心电图 18.血流量19.血压 20.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21.收缩压22.舒张压 23.中心静脉压 24.微循环25.肌肉泵 26.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27.血压调节的肾-体液操纵机制二、思考题:1.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容积、心瓣膜及血流的变化如何?2. 试分析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3. 在正常情况下,调节血压相对稳定的最重要反射是什么?简述该反射的主要过程。
生理学知识点

绪论1、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2、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法:在体实验法和离体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3、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细胞、组织、器官的自身调节。
4、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原理。
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
5、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离子泵,协同转运。
胞纳和胞吐。
6、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的概念,刺激引起反应的形式,兴奋和抑制的概念;可兴奋细胞。
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和特点;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值和阈电位、局部反应和总和;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血液生理1、血液与内环境。
体液。
内环境及其稳态。
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比容。
血浆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血液的理化特性:比重;粘滞性;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浆酸碱度。
红细胞的形态与数量。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生成必需的物质。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2、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计数。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单核- 巨噬细胞的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
淋巴细胞的功能。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3、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血液凝固的过程和原理: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抗凝血物质。
4、ABC血型系统。
ABC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循环生理1、心肌生物电现象。
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心肌细胞的类型: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2、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
心肌细胞的机械特性-收缩性。
K、Ca2+、Na+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3、心脏泵血功能- 射血与充盈。
心动周期和心率。
心脏泵血- 射血与充盈过程。
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心室舒张与充盈过程。
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考试题型:单选题,填空题,英译中,名词解释,问答题生理学学习要点第一章绪论: 何谓内环境、稳态?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特点。
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其各自生理意义是什么?Internalenvironment homeostasis positive feedback negative feedback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哪些属于被动转运?2.何谓主动转运?钠泵的主动转运有何作用和生理意义? 3.何谓静息电位?试述静息电位产生机理。
4.何谓动作电位、阈值(阈强度)、阈电位?试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和特点。
5.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有哪几种?6.试述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7.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其基本过程如何?骨骼肌收缩的总和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carrier 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ion channel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restingpotential action potential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第三章血液 1.何谓血细胞比容?请述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组成成分和作用。
2.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有哪些功能?请述红细胞生成的部位、原料、重要辅酶(成熟因子)、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产生贫血的原因。
3.白细胞的数量和计数分类百分值正常各是多少?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血小板有哪些生理特性?简述生理性止血的三个基本过程 4.凝血的外源性途径、凝血的内源性途径及其异同点?请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5.何谓血型?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什么?输血原则是什么?Hematocrit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Hemostasis Blood coagulation Blood group第四章血液循环 1.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2期特点。
2、试比较心室肌细胞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异点。
3、心肌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变化特点及其与心肌收缩的关系如何?何谓有效不应期、期前收缩、代偿间隙?代偿间隙是如何形成的? 4、心肌细胞自律性的高低规律如何?影响自律性的因素有哪些? 5.正常情况下,兴奋在心脏内传播有何特点和意义? 6.何谓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容积、血流方向及瓣膜启闭情况如何? 第一、第二心音特点,生理意义 7、何谓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 8、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特点 9、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因素影响动脉血压?如何影响动脉血压? 10、何谓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 11、何谓中心静脉压?有何生理意义? 12、何谓微循环?有哪几条通路?各有何生理意义?组织液是如何生成的?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13、简述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简述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何谓交感缩血管紧张?交感缩血管神经对血管的作用。
14、试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过程,特点和生理意义。
1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调节血压中的作用是什么? 16.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有何异同? 17、简述冠脉血循环的特点和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premature systole compensatory pauseAtrioventricular delay Cardiac cycle Stroke volume Ejection fraction Cardiac output Cardiac index systolic pressurediastolic pressure pulse pressure central venouspressureMicrocirculation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第五章呼吸 1、呼吸过程由哪几个环节组成? 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原动力是什么?3、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和胸内压如何变化? 4、何谓胸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5、何谓顺应性?顺应性与弹性阻力的关系如何?试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成分、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6、何谓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量?肺泡通气量? 7、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8、何谓通气/血流比值?通气/血流比值正常、增大或减小有何意义? 9、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哪些? 10、血液中Pco2升高、Po2下降、PH下降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其各自的作用途径如何? 11、何谓肺牵张反射?肺扩张反射的反射弧和生理意义如何?Respiration vital capacity forced vital capacity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lveolarVentilation Pulmonary stretch reflex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1、何谓消化、吸收?消化的方式有哪几种?何谓慢波?何谓胃肠激素?何谓蠕动? 2、胃液有哪些主要成分?各由什么细胞分泌?各成分有哪些主要作用? 3、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有哪些? 4、消化期胃液分泌分哪几期?各期分泌有何特点? 5、试述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6、何谓容受性舒张?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7、何谓胃的排空?在三种主要食物中胃排空快慢速度如何?胃排空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8、试述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9、迷走神经、促胃液素、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什么? 10、何谓胆盐的肠肝循环? 11、胆汁有哪些主要作用? 12、何谓小肠的分节运动?其主要作用有哪些? 13、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Digestion absorption P e r i s t a l s i s Receptiverelaxation Gastric emptying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1.何谓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 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3.何谓基础代谢率?测定基础代谢率需满足哪些条件? 4.何谓体温? 5.机体安静时和运动时的产热器官各是什么?寒冷时机体的产热形式有哪些?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方式是什么?外界温度如何影响散热方式?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thermal equivalent ofoxygen respiratory quotient basal metabolic rate body temperature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1. 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
2. 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
何谓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3.何谓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4.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滤过的物质转运有何规律?近端小管重吸收Na+,H2O(等渗、定比)HCO3-有何特点?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有何特点(Na+,H2O调节重吸收) 5、何谓肾糖阈?葡萄糖是如何重吸收的? 6.何谓渗透性利尿、球管平衡?其意义各是什么? 7.试述尿生成的体液(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调节。
8.试述清除率的概念 autoregulation of renal blood flow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filtrationfraction renal threshold for glucose osmoticdiuresis glomerulotubular balance waterdiuresis clearance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1. 请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点。
2. 视近物时眼如何进行调节? 3.请述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各有何不同(分布、组成、联系和功能特点)。
4.何谓视敏度、暗适应和明适应、视野? 5.试述内耳对声波频率分析的机理一一行波学说的内容。
6.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眼震颤的概念 visual acuity visual accommodation darkadaptation light adaptation visual field nystagmus 第十章神经系统 1.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功能特点是什么? 2.何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如何通过突触传递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兴奋在中枢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与机理)? 3.何谓胆碱能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哪些外周神经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哪些外用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胆碱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各分为哪些类型、亚型?各自的外周功能及拮抗剂是什么? 4. 请述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递的特征。
5.中枢抑制分类, 突触后抑制分类, 何谓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各有何生理意义? 6.请述感觉的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7.内脏痛的特点是什么?何谓牵涉痛? 8.何谓脊休克?何谓牵张反射?牵张反射的特点是什么?牵张反射的分类及各自特点、意义是什么?何谓去大脑僵直? 9.基底神经节损害有关的疾病其递质系统紊乱的特点. 小脑各部分的功能。
10.请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11.低位脑干有哪些重要的内脏活动的调节中枢?下丘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12.睡眠两个时相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synaptic transmission excitatory postsynapticpotential neurotransmitter inhibitory postsynapticpotential receptor agonist antagonist ligand choli nergic fiber adrenergic fiber afferent collateralinhibition recurrent inhibition specific projectionsystem 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referred pain spinal shock stretch reflex decerebrate rigidity第十一章内分泌 1.何谓激素的允许作用?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如何? 2.下丘脑与腺垂体、下丘脑与神经垂体是如何发生机能联系的? 何谓下丘脑调节肽? 3.腺垂体激素有哪些种类?三条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是如何组成的? 4.请述生长素的主要作用。
5.请述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主要调节机制。
6.请述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