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三(乙二胺)合钴光学异构体的制备与拆分
三乙二胺合钴(III)配离子的合成拆分及表征——介绍一个化学综合性实验

三乙二胺合钴(III)配离子的合成拆分及表征——介绍一个化学综合性实验作者:孟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孟莉(赤峰学院化学系,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是第一个制备和分离出的金属配合物,因其配体乙二胺的螯合作用而引起的不对称取向,使其成为具有手性的金属配合物.本实验涉及到手性物质的制备拆分及表征,融合了无机实验和有机实验的实验技术,实验方法简便易行,教学效果好,是一个值得介绍的化学综合性实验.关键词:手性配合物;拆分;表征;综合实验中图分类号:O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1)04-0027-02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很多生命现象都依赖于手性的存在和手性的识别.物质具有手性的原因是源于其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手性物质因其具有的特殊性质,在医药、农药、香料、食品添加剂和昆虫信息素等领域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手性金属配合物在许多前沿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1].例如,将具有独特光学、磁学性质的手性金属配合物探针引入现代分析技术,可以探测生物大分子的一些性质;特异识别和切割DNA的手性金属配合物可用于基因工程;某些手性金属配合物是用于不对称反应的高选择性催化剂;有些手性金属络合物还是性能优良的功能材料.获得非天然存在的手性配合物的方法通常分为三种:外消旋体的拆分、手性物质的化学修饰和直接应用不对称合成.外消旋体拆分又分为结晶拆分法;生物拆分法;化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膜拆分和电泳技术.外消旋体拆分是一种经典的分离方法.1 实验目的(1)掌握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的合成方法(.2)掌握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的拆分方法和表征方法(3)掌握旋光仪和数字熔点仪的使用方法.2 实验原理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Co(en)3]3+(这里en=NH2CH2CH2NH2) 属于六配位螯合物,是A.Werner1912年制备和离析(拆分)的第一个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乙二胺的不对称螯合使分子与其镜像不相重合,它们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旋转的方向不同而成为一对光学异构体.两种异构体中,一种异构体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右旋转,而另一种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左旋转,通常以(+)表示右旋,而以(-)表示左旋.本实验[2]是硫酸钴溶液在有乙二胺(en)和活性碳的条件下被空气氧化.活性碳对迅速生成的配合物[Co(en)3]2+氧化成[Co(en)3]3+起催化作用.由此得到的[Co(en)3]SO4Cl与旋光性的右旋酒石酸根[(+)tart]形成非对映体因溶解性不同而分别析出.[(+)Co(en)3][(+)tart]Cl是可溶性最小的非对映体,优先从溶液中结晶成五水化合物,[(+)Co(en)3][(+)tart]Cl与KI反应转化成[(+)Co(en)3]I3.H2O,生成物的比旋光度[α]D20为+89.然后向溶液中加入KI,有[(+)Co(en)3]I3.H2O的混合物析出,因[(-)Co(en)3]I3.H2O在温水中的溶解度比其对映体大得多,重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Co(en)3]I3.H2O,其[α]D20为-89.通过测定各旋光异构体的比旋光度[α]D20,与理论值相比,可求得样品中异构体的纯度.这一过程的反应式如下:CoSO4+3en=[Co(en)3]SO44[Co(en)3]SO4+O2+4HCL=4[Co(en)3]SO4Cl+2H2O[(+)Co(en)3]3++(+)tart+Cl-+5H2O=[(+)Co(en)3][(+)tart]Cl.5H2O↓[(-)Co(en)3]3++(+)tart+Cl-=[(-)Co(en)3][(+)tart]Cl[(+)Co(en)3][(+)tart]Cl+3I-=[(+)Co(en)3]I3.H2O+(+)tart+Cl-[(-)Co(en)3]3++(+)tart+I-=[(—)Co(en)3]I3.H2O+Cl-3 实验仪器与药品3.1 仪器WXG-4目视旋光仪(仪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WRS-1A数字熔点仪(上海物理光学仪器厂);DGF30/14-ⅡA电热鼓风干燥箱(南京实验仪器厂);仪器系统有限TP-214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电热套;10ml量筒;250ml量筒;烧杯;50ml容量瓶3.2 药品(药品均为分析纯)碘化钾,碳酸钡,(+)酒石酸),硫酸钴,丙酮,无水乙醇,乙二胺,活性炭4 实验步骤将10g(+)酒石酸溶于50ml水中,加入13g碳酸钡,微沸半小时使反应完全,沉淀水洗,干燥.将14g七水合硫酸钴溶于26ml水中,加入40ml24﹪的乙二胺、10ml浓盐酸和2g 活性碳,充分搅拌并使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静置氧化约3天.稀盐酸和稀乙二胺调节pH为7.0~7.5.溶液在蒸汽浴上加热15min,过滤除去活性碳.将14g(+)酒石酸钡加入上面的滤液中,蒸汽浴上加热半小时.滤出BaSO4沉淀,沉淀水洗,滤液浓缩到约30ml,冷却,过滤(+)[Co(en)3]Cl[(+)C4H4O6]的橙红色晶体(保留滤液供以后离析左旋异构体用).晶体热水溶解,冷却重新析出晶体,过滤,无水乙醇洗涤晶体,干燥.干燥后的晶体溶于20ml热水中,加入浓氨水1ml及KI溶液,搅拌.冷却,过滤得到橙红色的(+)[Co(en)3]I3··H2O针状晶体,30%KI,乙醇和丙酮洗涤晶体,凉干,称量.在上面保留的滤液中加入1ml浓氨水,6gKI,冷却,过滤得到不纯的(-)[Co(en)3]I3··H2O.用30%KI洗涤沉淀.热水溶解,滤出未溶解的消旋酒石酸盐,加2g KI于50℃的滤液中.冷却.此时有橙黄色的(-)[Co(en)3]I3··H2O晶体析出,过滤,乙醇和丙酮洗涤,干燥,称量.表征.5 实验结果及讨论5.1 实验结果实验条件:室温为20℃.拆分得到的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左旋体及右旋体晶体显微镜视图见图1图2所示;实验分别称取右旋体0.2568g左旋体0.2514g,分别配成溶液25ml.数字熔点仪和旋光测定仪测得的实验数据见表1表2.5.2 讨论5.2.1 实验结果表明,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熔点量程均为0~1℃,两种异构体光学纯度也较高,尤其右旋体纯度高于左旋体,达到约98%纯度.达到拆分效果,符合实验要求.5.2.2 对金属配合物进行充分的氧化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根据实验条件,可以采取直接通入2小时氧气的方法进行氧化.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本实验采用在空气中静置3-4天进行氧化.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验每周一次的特点,空气中静置7天则氧化效果更好.5.2.3 学生实验每周一次半天,试验总用时为三周.6 教学实践效果本实验涉及到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及结构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操作方法,使用多种仪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后期的毕业论文工作奠定了基础;本实验涉及到手性物质的合成——化学中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在大四学生中开设此课程的实践证明,实验方法简便易行,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参考文献:〔1〕王大伟,曹会兰.手性分子研究与手性技术发展.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7(2):30-32.〔2〕张寒琦,徐家宁.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的旋光异构体的制备、拆分和旋光度测定.综合和设计化学实验,2006(5):20-25.。
第五实验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光学异构体的制备 (2)

山西大学综合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光学异构体的制备、离析和旋光度的测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姓名林文斌;常淑贤专业化学学号 2008296016;2008296002年级 2008指导教师任建国二 0 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光学异构体的制备离析和旋光度测定林文斌常淑贤(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实验通过制备具有光学异构性的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并进行拆分,以及旋光度的测定来了解配合物的光学异构现象。
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光学异构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光学异构体拆分旋光度光学异构体是配合物中的一类重要的异构体。
凡是两种构造相同,但彼此互为镜象而又不能重叠的化合物称为光学异构体(或称对映异构体)。
在光学异构体的分子中,相应的键角和键长都相同,只是由于分子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旋转方向不同,这是光学异构体在性质上的最特征的差别。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不具有对称中心、对称面和反轴(但可以有对称轴)的分子才可能有光学异构体。
因为三个原子本身可以组成一个对称平面,所以有光学活性的分子至少必须包括四个原子。
光学异构体在有机化学中是常见的。
在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常常依据是否有非对称碳原子来判别光学异构体。
但必须指出,含有非对称碳原子的分子中,不一定都具有光学活性,因为有的分子内部的另一部分含有排列方向相反的不对称碳原子,存在对称面的内消旋物,而使右旋构型和左旋构型的旋光性两者自行抵消;另外还有不易分离的相同数量的右旋和左旋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其旋光能力也相互抵消,被称为外消旋物。
化学中,常用摩尔光度[αM ]λ来表示物质的旋光能力。
光学活性物质的旋光度随着波长的不同而变化,一种光学异构体可以在某一波长下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右旋,而在另一波长时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左旋。
习惯上通常规定[α]λ为正值时是右旋异构体,[α]λ为负值时是左旋异构体。
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光学异构体的制备、离析和旋光度的测定

山西大学综合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光学异构体的制备、离析和旋光度的测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姓名马娜莫彬彬学号 ********** **********年级 2011级指导教师任建国教务处制表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光学异构体的制备、离析和旋光度的测定实验学生:马娜莫彬彬指导老师:任建国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要:本实验通过氧化法使用二价钴制备[Co(en)3]3。
并以制备的[Co(en)3]3为原料,采用化学离析法制备和离析光学异构体[Co(en)3]3,,得到[l-Co(en)3]I3·H2O和[d-Co(en)3]I3·H2O两种光学异构体关键词:化学离析法光学异构体[Co(en)3]3+ 分子旋光度Abstract:The experiment by bivalent cobalt as raw material used oxidation method to prepare [Co(en)3]3. And the preparation,[Co(en)3]3 , as raw materials, adopt the chemical method and optical isomer to adopt and segregate [Co(en)3]3+, got [l-Co(en)3]I3·H2O and [d-Co(en)3]I3·H2O , two kinds of optical isomers.Keywords: The chemical method of segregation Optical isomer[Co(en)3]3+ Molecular rotation power引言:光学异构体是配合物中一类重要的异构体,光学异构体的测定对于确定配合物的结构有重要的作用。
凡是两种构造相同但彼此互为镜像而不能重叠的化合物称为光学异构体(或称对应异构体)。
甘氨酸高钴配合物异构体的制备和鉴别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①了解配合物异构体的制备和性质。
②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鉴别异构体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氨基酸作为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氮配位、以氧配位,或以氮和氧同一配位,形成不同的键合几何异构体。
例如Co(Ⅲ)离子与甘氨酸可以形成多种异构体,本实验制备一下两种键合和几何异构体。
紫外光谱可以用来鉴别配合物所具有的不同几何构型。
在CoA4B2型配合物中1T1g态被分裂,trans-CoA4B2分裂后在300-700nm范围出现三个d-d跃迁吸收峰,cis-CoA4B2分裂后则只有两个吸收峰。
本实验所制备的两个配合物中,Ⅲ有三个吸收峰,而I只有两个。
三、仪器与实验试剂(1)仪器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蒸发皿、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泵、50mL容量瓶、烧杯、紫外可见光谱仪。
(2)试剂甘氨酸(A.R.),氢氧化钠(A.R.),浓盐酸(A.R.),乙二胺(A.R.)高氯酸钠(C.P.),乙醇(95%,A.R.),乙醚(A.R.),冰,H2O2溶液。
四、实验步骤(1)Trans-[Co(en)2Cl2]Cl(Ⅳ)的制备①取10.0gCoCl2·6H2O溶于25mL水中,于70℃热水浴条件下加入20mL20%的乙二胺溶液,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②向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16mL10%的H2O2溶液,搅拌15min使之充分反应后,降低搅拌速度,加入30mL浓HCl至混合均匀,停止搅拌;③将混合溶液在水蒸气浴上加热浓缩(约60min)至有暗绿色晶体结晶析出,产物用冰浴充分冷却后,过滤,用无水乙醇溶液洗涤至滤液无色;④在空气中干燥晶体,称重;(2)[Co(en)2(NH2CH2COO-κ2N,O)]Cl2·2H2O(Ⅰ)的制备①称取0.3g甘氨酸,溶于5mL1mol/LNaOH中,加入盛有1g配合物Ⅳ的蒸发皿中,搅拌得紫红色溶液;②沸水浴上加热10min,并不时搅拌,溶液由酒红色变成橙红色;③溶液置于冰浴中冷却,边搅拌滴加2.5mL浓盐酸,然后移去冰浴,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慢慢滴加40mL95%乙醇(半小时以上);④将产生的混浊物在室温下搅拌15min,抽滤,分别用无水乙醇、乙醚洗涤,空气中干燥,称重;(3)Trans-[Co(en)2(NH3+CH2COO-κO)Cl](ClO4)2(Ⅲ)的制备①取1.5gⅣ和0.8g甘氨酸于5mL水中,边搅拌边滴加1mL1mol/LNaOH,溶液呈淡紫色;②将溶液加入1gNaClO4溶于2mL水形成的溶液中,搅拌15min;③抽滤,无水乙醇、乙醚洗涤,空气中干燥,称重。
钴亚氨基二乙酸配合物制备

钴Ⅲ亚氨基二乙酸配合物的制备、分离、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一、 实验目的1.掌握双(亚氨基二乙酸根)合钴(III)酸钾的两种几何异构体的合成; 2.掌握配合物的一般表征方法;3.掌握ICP-AES 全谱直读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 4.了解配合物的电化学测量方法和电化学性能;5.学习运用离子交换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配合物几何异构体; 6.根据化学原理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讨论与解释。
二、 基本原理钴(III)和亚氨基二乙酸形成ML 6型的配合物:[Co(OOCCH 2HNCH 2COO)2]-(用IDA 代表亚氨基二乙酸根)。
[Co(IDA)2]-为八面体构型,有三种可能的几何异构体,由于张力的关系,构型III 处于较高的能量态,因而是不稳定的。
因此,合成时所得到的反式异构体将是面角式的,而不是子午线式的,这已被NMR 谱所证实。
( I ) 顺式[不对称-面式(u -fac -)] ( II ) 反式[对称-面式(s -fac -)] ( III ) 反式(子午线)[经式(mer -)] 本实验将制备Co(III)和亚氨基二乙酸配合物的两种异构体:顺势异构体和反式(面角)异构体。
这两种异构体都有较深的颜色,一为棕色,另一为紫色,究竟哪种异构体呈棕色,哪种异构体为紫色,可通过对离子交换色层的观察以及对可见光谱的分析,再根据异构体分子模型进行推理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带有可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由树脂骨架和交换基团两部分组成,离子交换树脂按其所带交换基团的性质,通常又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都带有季胺基|~N +X -,X -可以游离并和其它阴离子进行交换,当X -是Cl -时,就称为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本实验用的就是这种树脂。
当K[Co(IDA)2]溶液通过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时,树脂(固相)上的Cl -离子即和溶液(液相)中的阴离子[Co(IDA)2]-进行交换,并在一定温度下达成交换平衡:|~N +Cl -+ [Co(IDA)2]-|~N +[Co(IDA)2]-+ Cl -虽然顺势和反式异构体所带的电荷都一样,但由于极性不同,因而它们对树脂具有不同的亲和力,极性大的异构体对树脂的亲和力大,易被树脂吸附,极性小的异构体对树脂亲和力小,不易被树脂吸附。
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的旋光异构体的制备

通常规定[α ] λ 为正值时是右旋异构体,[α ] λ 为负值时是左旋异构体。在ORD曲线中 较短波长[α m ] λ 为负值(对应于CD曲线 Δε 为正值)时是右旋异构体,而在较短波长[α m ] λ 为正值(对应于CD曲线 Δε 为负值)时是左旋异构体。但右旋和左旋只是反映物质对偏振
五、实验步骤
酒石酸钡的制备
[Co(en)3] 3+ 的制备
将三(乙二胺)合 钴 (ш) 配 合 物 拆 分为光学异构体
(+) [Co(en)3]I3·H2O 的制备
(-) [Co(en)3]I3·H2O 的制备
异构体旋光度 的测定
数据处理
1、(+)酒石酸钡的制备
在 250mL 的烧杯中把 10g(+)酒石酸钡溶于 50mL 水中,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 13g 碳
20 D
为-89
。。
α
通过测定个异构体的比旋光度[α] D ,与理论值相比,可求得样品中异构体的纯度。
四、仪器与试剂
1、仪器
自动指示旋光仪、吸滤瓶(250mL)、布氏漏斗、烧杯、量筒、容量瓶(50mL)、电磁搅拌 器。
2、试剂
乙二胺(H2NCH2CH2NH2,70%,AR)、右旋酒石酸(H2C4H4O6,CP)、无水乙醇(C2H5OH, AR)、丙酮(C3H6O,AR)、硫酸钴(CoSO4,CP)、碳酸钡(BaCO3,AR)、碘化钾(KI, AR)、浓盐酸(HCL,AR)、活性炭(CP)、浓氨水(AR)。
在无机化学中,已不能重叠的镜像存在的结构范围是非常大的。近几十年来,对过渡金
属配合物光学活性的研究十分活跃。1912 年,A.Werner制备和离析(拆分)了第一个过渡
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合成拆分及表征——介绍一个化学综合性实验

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合成拆分及表征——介绍一个化学
综合性实验
孟莉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7)004
【摘要】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是第一个制备和分离出的金属配合物,因其配体乙二胺的螯合作用而引起的不对称取向,使其成为具有手性的金属配合物.本实验涉及到手性物质的制备拆分及袁征,融合了无机实验和有机实验的实验技术,实验方法简便易行,教学效果好,是一个值得介绍的化学综合性实验.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孟莉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化学系,内蒙古,赤峰,6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34
【相关文献】
1.光化学还原三乙烯四胺合钴(Ⅲ)离子的实验研究 [J], 辛志玲;王升华;马从华;王屹律;刘国标;马怡然;周志元;吕林
2.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制备拆分研究 [J], 孟莉;厍伟
3.壳聚糖膜固定化双水杨叉乙二胺合钴的合成与表征 [J], 胡道道;史启祯;唐宗薰;房喻
4.溴化顺式-溴·氨·二(乙二胺)合钴(Ⅲ)绝对不对称合成与拆分机理 [J], 章慧;王宪营;陈雷奇;方雪明;高景星;徐志固
5.双苯甲酰丙酮缩乙二胺合钴(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丁二烯聚合 [J], 王保林;龚狄荣;吴广峰;张学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制备拆分研究

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制备拆分研究首先,关于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制备方法,一般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 首先,将二乙胺溶解在适量的无水乙醇中,制备成2 mol/L 的二乙胺溶液。
2.然后,在常温条件下将二乙胺溶液滴加到少量的钴氯化物溶液中,并搅拌反应30分钟。
3.继续加入少量的非水醚溶剂和无水乙醇进行溶剂处理,以分离出形成的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
4.最后,采用真空吸滤技术将配离子固体进行收集,并在真空中干燥。
上述制备方法基于有机溶剂,是一种相对简单和常用的方法。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溶液浓度、反应时间等,可以得到更高纯度和产率的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
接着,我们来讨论一下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结构特点。
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呈现出八面体结构,在中心的钴离子周围存在六个配体分子,即六配位。
钴离子与配体分子之间通过配位键进行结合,形成钴配合物结构。
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中的钴离子通常具有+3的氧化态,是高稳定性的配位结构。
这种结构既保持了钴离子的高稳定性,又通过与氨基基团的共有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稳定结构。
此外,通过调节配体的性质,还可以改变配离子的电荷和空间构型。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的应用领域。
由于其结构稳定性以及较好的溶解性,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在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它可以作为光催化剂用于光解水产氢反应,可有效促进反应速率和增加产氢量。
此外,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也可以用作荧光材料的发光中心。
由于它的特殊稳定结构,可以实现荧光材料的高效率发光和长寿命。
总之,通过制备、结构分析和应用探索,三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在催化和材料科学领域展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
随着对该配离子的深入研究,相信将有更多的应用领域被发掘出来,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三(乙二胺)合钴(III)盐光学异构体的制备与拆分姓名:吴丽萍学号:2120121554 同组人:席亚茹日期:2012.12.8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八面体配合物光学异构体的拆分和旋光度的测定。
2.掌握WZZ型自动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两种构造相同,但彼此互为镜象而不能重叠的化合物称为光学异构体(或对映异构体)。
虽然光学异构体分子内部的键角和键长都相同,它们与非光学活性试剂所发生的反应也相同,但由于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它们使偏振光振动平面旋转的方向不同,这是光学异构体在性质上最特征的差别。
光学活性化合物的构型用符号Δ和Δ′表示;而化合物的旋光方向是用旋光仪测出来的,(+)表示右旋,(-)表示左旋。
左旋和右旋异构体的等量混合物不显光学活性,即不能使偏振光平面旋转,称为外消旋混合物。
用普通合成法不能直接制得光学异构体,而总是它们的外消旋混合物。
必须经过一定的手续把它们分开成右旋体和左旋体的过程叫做外消旋体拆分。
通常使此混合物的外消旋离子与另一种带相反电荷的光学活性化合物作用得到右旋-左旋式与右旋-右旋式两种盐类,这些盐类是非对映异构体,它们的溶解度不一样,选择适当的溶剂可以用分步结晶的方法把它们分开。
得到某一种纯粹的非对映异构体后,再用光学不活泼性物质处理,可以使一对光学活性盐恢复原来的组成。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吸滤瓶(125 mL)2只,布氏漏斗1个,水泵1个,蒸发皿(100 mL)3个,蒸气浴锅,量筒(10 mL,50 mL)各一个,烧杯(10 mL,50 mL)各2个,容量瓶(50 mL)2个,玻璃棒,滴管,电光天平,WZZ型自动指示旋光仪。
试剂:硫酸钴(CoSO4·7H2O)(C.P.),乙二胺(w=24%),(+)-酒石酸[(+)–H2C4H4O6](A.R.),碳酸钡(C.P.),浓盐酸(C.P.),NaI(固)(A.R.),活性炭,浓氨水(相对密度为0.88)(C.P.),双氧水(w=30%),无水乙醇(A.R.),丙酮(A.R.),冰块,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酒石酸钡的制备
将5.008 g (+)-酒石酸溶于25 mL水中,一边搅拌一边缓慢加入7.0 g BaCO3,加入过程中有大量气泡放出;加热并不断搅拌所得悬浊液0.5 h,使反应完全,滤出白色沉淀,以冷水冲洗多次,将滤出的沉淀放在蒸发皿中,在383 K下干燥。
2.三(乙二胺)合钴(III)络盐的制备
该络盐是用CoSO4·7H2O和乙二胺,盐酸在过氧化氢的氧化条件下制得的。
4CoSO4 + 12en + 4HCl + O2 → 4[Co(en)3]ClSO4 + 2H2O 向一只125 mL的锥形瓶内加入18.5 mL ω=24%的乙二胺溶液,再依次加入浓盐酸2.5 mL和CoSO4水溶液(用7 g CoSO4·7H2O溶于12.5 mL水制得),活性炭1 g(作催化作用),滴管慢慢滴加ω=30%的H2O2 2.5 mL,溶液酒红色变为橙红色,由于颜色相近现象不是很明显,这时可知钴(II)全部氧化为钴(III),氧化完成后pH为7.0~7.5,正是实验所需pH范围,应次无需调节pH(可能是由于盐酸放置时间过长浓度变小了),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微加热15 min(温度能太高,不然会碳化,失去活性,混入杂质)。
使反应完全,冷却,吸滤。
3.将三(乙二胺)合钴(III)络盐拆分为异构体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7 g (+)-酒石酸钡,并要不断的搅拌,在水浴上加热0.5 h,趁热过滤,以少量热水洗涤所滤出的BaSO4沉淀。
[Co(en)2]ClSO4 + Ba(+)-C4H4O6 → (+)-[Co(en)3]Cl[(+)-C4H4O6] +
(-)-[Co(en)3]Cl[(+)-C4H4O6] + BaSO4 ↓滤液浓缩至体积12.5 mL,冷却静置,可用玻璃棒摩擦烧杯壁加速结晶得(+)-[Co(en)3]Cl [(+)-C4H4O6]的橙色晶体,滤液亦保留备用。
晶体用7.5 mL热水溶解后重结晶,产品用无水酒精洗涤并风干。
Note:将蒸发所得之滤液浓缩至体积12.5 mL时,一定要控制好,多、少都不行。
方法:用小烧杯放12.5 mL的水,在液面处用胶带做个记号.
4.(+)-[Co(en)3]I3 ·H2O的制备
将3中所得晶体产品溶于7.5 mL热水中,加入5滴浓氨水及NaI溶液(9 g NaI溶解于4 mL热水中)并充分搅拌,在冰水中冷却此溶液,放置时间可以长一些得(+)-[Co(en)3]I3·H2O红橙色晶体,过滤、抽干,以冰冷的ω=30%的NaI 10 mL、无水酒精及丙酮洗涤、风干。
5.(-)-[Co(en)3I3] ·H2O制备
在3所保留的滤液中加入5滴浓氨水,并用水浴的方法加热至353 K,在搅不断拌下加固体NaI 9.068 g,在冷水中冷却,滤出不纯的(-)-异构体,以冰冷的ω=30%的NaI溶液(8.596 g的NaI溶解在20 mL水中)5 mL及酒精冲洗,并风干,产物中有一些外消旋酒石酸盐,将它溶解在15 mL 323 K的水中,并不断搅拌,趁热滤出不溶解的外消旋酒石酸盐。
用水浴的方法使滤液的温度保持在323K并加入2.503 g NaI,在冰水中冷却得(-)-[Co(en)3I3] ·H2O晶体,由于左旋的产量低,所以我们放置很长时间,以酒精和丙酮洗涤并风干。
6.测定两种异构体的比旋光度和计算产品纯度
准确称量0.500 g左旋和右旋异构体物,分别在50 mL容量瓶中配成溶液,在旋光仪上用1 dm长的样品试管测定旋光度α(盛液管里不要有气泡;需擦干盛液管表面的液体)。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
1.按下式计算比旋光度[α]λt:
[α]λt=α/(c·l)×100
式中:α——温度t时用波长λ的光源测得的旋光度(º),c——溶液的浓度(100 mL溶液中溶质的克数),l——盛液管的长度(dm)。
○1(+)-[Co(en)3I3]·H2O:
[α]λt=+[0.777/(1×1)]×100=+77.7º
附实验中测得的该组数据:0.776 0.778 0.776 平均值:0.777
○2(-)-[Co(en)3I3]·H2O:
[α]λt=-[0.765/(1×1)]×100=-76.5º
附实验中测得的该组数据:-0.766 -0.764 -0.765 平均值: -0.765
2.由测得的比旋光度按下式求样品的纯度:
纯度=(实际比旋光度/理论比旋光度)×100%
理论比旋光度参考值碘化物:右旋体+90 º;左旋体-89º
○1(+)-[Co(en)3I3]·H2O:纯度= +77.7º/+90º= 86.33%
○2(-)-[Co(en)3I3]·H2O:纯度= -76.5º/-89º = 85.96%
六、思考题
1.如何判断配合物的光学异构现象?
答:主要依据配合物的空间构型,看配合物是否有对称面或对称中心,如果
有对称面或对称中心就不存在光学异构。
2.什么是外消旋拆分?如何拆分?
答:外消旋拆分就是把左旋异构体和右旋异构体分开。
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机械分离法,生物拆分法,柱层析分离法,化学分离法。
由于右旋与左旋异构物的溶解度相同,不能用分步结晶法分开,而必须经过一定的手续才能把它分开成右旋体和左旋体。
这种手续叫外消旋体拆分。
原理:把外消旋体的一对对映体用一个纯的手性试剂转变为性质不同的一对非对映体,利用常规的分离方法分离非对映体,然后再将非对映体分别处理,可以得纯的对映体。
通常使此混合物的外消旋离子与另一种带相反电荷的光学活性化合物作用
得到右旋-左旋式与右旋-右旋两种盐类,这些盐是非对映异构体,它们的溶解度不一样,选择适当的溶剂可以用分步结晶法把它们分开。
3.什么是旋光度?测定旋光度时要注意哪些因素?
答:旋光度是指手性化合物使偏振光偏离原来振动方向的程度。
测定旋光度时应注意以下因素:测定温度;被测溶液的浓度;测量中溶液的液层厚度;测量中旋光管所放置的位置和方向;所用光的波长。
七、误差分析
1.在第三步浓缩至体积12.5 mL时,由于上一步中洗涤次数多使得滤液量很多,导致浓缩时间长,不好加热时温度控制不好。
2.试验中涉及到多次结晶,过滤,洗涤,使得产物晶体混入的杂质机会增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