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它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体现,即此处活用彼处未必活用。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

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之归。“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不能使(之)鸣。“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斵(zhuó)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匠人斫削,把它弄小

..,国王恼火。“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贷。(蒲松龄《促织》)

——“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左传·宣公十二年》)

——“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

..斯民。(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

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

例如: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带宾语

例如:籍.吏民,封府库。(司马迁《鸿门宴》)——“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沛公欲王.关中。(司马迁《(鸿门宴》)

——“王”前带能愿动词“欲”。“王”译为称王。读wàng。

3.名词带补语

例如:沛公军.霸上。(司马迁《(鸿门宴》)

——“军”带补语“霸上”,用作动词,驻军。

4.“所”+名词

例如: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

——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货”粘附在“所”的后面,用作动词,作“购买”讲。

5.副词作状语+名词

例如:恐托付不效.。(诸葛亮《出师表》)

——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作“奏效,有效果”讲。

6.名诃作句中的谓语

例如: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作“从师”讲。

7.名词+ “者”

例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名”粘附在“者”的前面,作“指名,识其本名,说明白”的意思讲。

8.名词+ “之”

例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命名”讲。

9.名词+ 名词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两个名词“事”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事(第一个)作“做,从事”讲。

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权”,在此句中作动词“称量”讲。

1.表示比喻

例如:又闻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司马迁《陈涉世家》)

——“狐鸣”,像狐狸那样叫,“狐”名词作状语。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

——“兄事之”,像兄长一样对待他。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例如:孔雀东南

..飞(《孔雀东南飞》)

——“东南”,向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

4.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例如:手巾

..掩口啼。(《(孔雀东南飞》)——“手巾”,用手巾,作“掩”的状语。

5.表明时间、动作的连续性

例如: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

——“日”,一天天地,充当“胜贵”的状语。

6.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

例如:

臣本布衣,躬耕

..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躬”,亲身,作“耕”的状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当面,是“刺”的方式,作“刺“的状语。

7.表示处所

例如: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草行露宿”,在草地上行,在露天里宿。名词“草”“露”分别作“行”“宿”的状语。

8.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例如:从流石蛇.行而上。(《游黄山记》)——“蛇”,像蛇一样。名词“蛇”作“行”的状语。

五、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主语或宾语

特征: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作了主语或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贾谊《过秦论》)

——“贤”本是形容词“德才优秀”的意思,这里指“贤士、贤人”,用作名词。

(2)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司马迁《陈涉世家》)

——“坚、锐”本是形容词“坚硬、锐利”的意思,这里指“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用作名词。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良实”本是形容词“善良诚实”的意思,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用作名词。

六、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带宾语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司马迁《鸿门宴》)

——“善”原本是形容词“好”的意思,在这里是“亲善,交好”的意思。

(2)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司马迁《屈原列待》)

——“短”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说别人的短处、坏话”的意思。

词类活用练习(一)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辨明活用的类型。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2.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____________

3.尘泥渗漉,雨泽下.注__________ 4.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______________

5.其下平旷,有泉侧.出__________ 6.内.立法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而相如廷.叱之________________ 8.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________

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 10.事不目.见耳.闻而___________________

1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人皆得以隶.使之_____________ 14.吾得兄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道芷阳间.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稍稍宾客

..其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襟.三江而带五湖B.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C.天下云.集响.应D.吾从而师.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项伯杀人,臣活.之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词类活用练习(二)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注明活用的类型。

1.舍.相如广成传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曰褒禅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无罪.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樵

..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 6.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 7.左右欲刃.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籍.吏民,封府库________________ 9.族.秦者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面欲以力臣.天下之主___________

二、

1、与“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用法不同的是( )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妪,先大母婢,乳.二世

三、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闻以妾与马。”

——节选自《国语·鲁语上》(1)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乃非相人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类活用练习(三)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辨明活用的类型。

1.徐孺下.陈蕃之榻_____________ 2.屈.贾谊于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

3.窜.粱鸿于海曲_______________ 4.臣具表以闻.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项伯杀人,臣活.之___________ 6.从.百余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_________ 8.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

9.泣.孤舟之嫠妇_______________ 10.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_______

11.外连横而斗.诸侯____________ 12.宁许以负.秦曲___________________

13.毕礼而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燕赵之收藏

..,齐楚之精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魏之经营

1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类活用练习(四)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辨明活用的类型。

1.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足以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游者亦不能穷.也_______________ 4.素善.留侯张良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弱.天下之民___________________ 6.拔剑撞而破.之____________________ 7.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___________ 8.何久自苦.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

9.且庸人尚羞.之___________________ 10.今太子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单于壮.其节____________________ 12.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少长

..咸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___________ 15.宾主尽东南之美.________________ 1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_____

17.问其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常在于险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猥以微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三、翻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管子》)1、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词类活用练习(一)

一、1-16名词作状语,17-19名词的意动用法

1.日:每天;2.日:一天天地;3.向下;4.从上面;5.从旁边;6.在内;7.在朝廷;8.东、北:在东边、在北边;9.亲手;10.亲眼,亲耳;11.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12.像翅膀一样;13.像对奴隶一样;14.像对待兄长一样;15.用船;16.从小道;17.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18.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铁锅\石头\土块\石子;19.名词的意动用法,宾客;把……当作宾客。

二、1、C(ABD名词作状语)2、C名词作状语,其他名词的意动用法

3、B意动用法,A.C.D.使动

词类活用练习(二)

一、1-9题名词用作动词,10题名词使动用法

1.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2.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3.罪:名词作动词,怪罪;4.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5.水:名词作动词,游泳;6.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色暗示,看;7.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8.籍:名词作动词,登记;9.族:名词作动词,灭族;10.臣:使……臣服;

二、C.名词作状语,ABD名词作动词。

三、译文:季文子在宣公、成公时期做国相,家中没有穿丝绸的妾妇,马也不喂好的粮食。(得分点:相、衣。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仲孙它进谏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你的妻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粮食,人们大概会认为您吝啬,而且使国家也显得不光彩。(得分点:爱、华。爱:吝惜,吝啬;华:名词活用使动词,使……光彩)”季文子说:“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见我们国人,父老乡亲们吃粗粮、穿破衣服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这样做。父老乡亲吃粗粮、穿破衣服,而我却把我的妾和马打扮得美丽的,这恐怕不是做国相的人应该做的吧!(得分点:无乃……乎、相。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况且我只听说以高尚的德行及光荣作为国家的光彩,没有听说过以妻和马的华丽来为国增光的。”

词类活用练习(三)

一、1-13使动用法,14-15动词用作名词

1.下:使……放下来;2.屈:使……屈居;3.窜:使……出走;4.闻:使……听到(知道);5.活:使……活,救活;6.从:使……跟从,带领;7.内:通“纳”,使……进入,

接纳;8.舞:使……起舞;9.泣:使……哭泣;10.却:使……退却;11.斗:使……争斗;12.负:使……承担;13.归:使……回去;14.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之物;15.传:动词作名词,流传下来的文字;

词类活用练习(四)

一、1.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到尽头;4.形容词用作动词,对……友善、与……交好;5.弱,使动用法,使……变弱;6.使动用法,使……破,撞破;7.意动用法,以……为先后;8.使动用法,使……受苦;9.意动用法,以……为羞耻;10.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1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12.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13.形容词用作名词,年少的人,年长的人;14.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15.形容词用作名词,才俊;16.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17.形容词作名词,深度;18.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艰险偏远之地;19.卑微低贱的身份,形容词用作名词;

二、A.形容词作动词,照明,BCD.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三、译文: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难以统治。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百姓富裕就能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己的产业,这样就能服从上司,害怕犯法,如果百姓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不安心生活在家乡,并且轻视自家的产业,就敢于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如果百姓敢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就难以统治了。所以太平无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富裕,动乱多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贫穷。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高三文言文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类四 词类活用

高三文言文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类(四) 词类活用 高三文言文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类(四) 词类活用指出加点词属何种 词类活用并解释之。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2.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 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形作动) 4.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动) 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使……破损;用婉言(名作状) 6.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作动) 7.(相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归璧于赵。穿衣(名作动);藏在怀里(名作动);使……归还 8.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在朝廷上(名作状);让……回去(使动)9.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名作动) 10.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名作动) 1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以……为羞 1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后) 13.号千有余邸。号称(名作动) 14.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以……为小(形意动) 16.微风鼓浪,水石相搏。振动(名作动) 17.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鸣(发出声音) 1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1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凭眼,凭耳(名作状) 20.?⒅瓜焯凇G么颍?名作动) 21.矢交坠兮士争先。当先锋(形作动) 22.霾两轮兮絷四马。用绳子系住(名作动) 23.三岁贯女,莫我肯德。施恩德(名作动) 24.且贰于楚也。有贰心(名作动) 25.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2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亏损 2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形作动) 28.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取直(形作动);使……弯曲 2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走得快;游水 30.木受绳则直。用木绳量过(名作动) 3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名作动) 32.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形作动) 33.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34.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 35.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接近,据为己有(形作动);登记,造名册(名作动) 36.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名作动) 37.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作状) 38.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让……进去 39.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徒步(名作状);取道(名作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登记)(《鸿门宴》) (2)副词做状语+名词 江水又东。(向东流)(《水经注江水》) (3)能愿动词+名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渡水)(《劝学》) (4)名词+补语 沛公军霸上。(驻扎)(《鸿门宴》) (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恭敬对待)(《赤壁之战》) (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开花)(《采草药》) (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做)(《答司马谏议书》) (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权,然后知轻重。(权衡)(《孟子·梁惠王上》)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说……短处)(《屈原列传》) ②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出师表》) ③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鸿门宴》) ④峨大冠、拖长绅者。(高戴)(《卖柑者言》) 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看重。轻视)(《论贵粟疏》) 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 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 ③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 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 (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话用的词在句中不是表示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且以这个形容词做定语。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陈涉世家》)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少数人。多数人)(《公输》)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老人)(《齐桓晋文之事》) ④乘坚策肥,履丝曳缟。(坚固的车。肥硕的马)(《论贵粟疏》) 四、名词做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直接修饰谓活动词的,而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直接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每天” 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 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 【总结】 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用对待……的方式” 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译为“用……”“借助……” 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 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 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 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 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狐:像狐狸一样。)(《陈涉世家》) 4.表状态:译为“……地” 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 (二)名词作动词 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 [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劝学》) 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下)(《六国论》)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 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 1.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规律五]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或“既”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 1.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罾: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陈涉世家》) 2.左右既前, ,斩荆轲。(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语文)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它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体现,即此处活用彼处未必活用。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 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之归。“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不能使(之)鸣。“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斵(zhuó)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匠人斫削,把它弄小 ..,国王恼火。“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贷。(蒲松龄《促织》) ——“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左传·宣公十二年》) ——“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 ..斯民。(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 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 例如: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

高中语文文言文 词类活用总汇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 《烛之武退秦师》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荆轲刺秦王》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③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④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⑤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2.名词作动词 ①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②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③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⑤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3.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鸿门宴》 1、名词用作动词 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高三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一、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二、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词用作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皆指目陈胜 范增数目项王 1、云霏霏兮欲雨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四、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驴不胜怒,蹄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今王鼓乐于此 五、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1、朝歌夜弦 2、晋军函岭,秦军氾南。 3、朝服衣冠 4、籍吏民,封府库。 练习 杖汉节牧羊。寻向所志。 二月草已芽。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规律总结:能愿动词后的名词代词前的名词名词后的名词 副词后的名词 翻译方法: 名词作状语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 2、日侍坐备顾问。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像??似的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常以身翼蔽沛公。 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用(以、靠)??????”等。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惠等哭,舆归营。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译为“向(朝、往)?”、“从(在、当)?” 1、童子隅坐而执烛。 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面署第一 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孔子东游。 七、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吾得兄事之 练习:指出下面句子中活用为状语的名词,并解释。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常以身翼蔽沛公。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名词,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于主语、宾语位置。(一)从形容词在句子的位置判断,看它是否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 1.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2.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文言文 常见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 “沛公军霸上”“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一觞一咏”。觞,喝酒。 “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月草已芽”。芽,发芽。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蹄,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面对着。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风,吹拂。雨,滋润。 5.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目:用眼睛看。 6.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前为谢曰”“樊於期乃前曰”。前,走上前。 二、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人,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为“用对待……的方式”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译为“用……” “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 “予分当引决”。分,按照道理。 “其势必不敢留君”。势,按照那情势。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向、往……”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东西:向东、向西。 “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译为“在、当、每……” “时公兵不满百万”。时,当时。//“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日,“天天”、“每天”的意思。

文言词类活用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文言词类活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类(名、动、形、数)活用”结构类型及语法规律; 2.运用词类活用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准确翻译文言文; 3.通过课堂知识讲解、课后练习识记并理解相关知识点的特征,掌握规律; 4.了解古今汉语的演变,掌握语言的发展趋势,合理运用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文言基础知识及古文今译的方法。 二、课型复习课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何谓词类活用? 1.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例:左右欲刃相如名词占住了谓语的位置,可断定它活用为动词。 2.特点: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二)考点分析: 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在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中虽不单独作为考点进行考查,却时常放在文言翻译中作隐性考查,且在文言翻译题中常常作为关键点(即采分点)来看待。(三)活用类型 1. 类型例句 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 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了动词。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军” 应翻译为“驻扎”。 名词+名词(代词)。两个名词(或后一个为代词)连用,句中又无作谓语的动词,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籍” 应翻译为“登记”。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名”应翻译为“命名”。 副词作状语+名词。状语带名词,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应 翻译为“称王”。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文言文阅读“必备知识”: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一。“词类活用”必备知识: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1)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 (3)形容词使动用法: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使――明显); 2. 意动用法: (1)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怎么样。) 3.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4.名词活用做状语: 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 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 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 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 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5.为动用法:为-----怎么样。如:死国,可乎?皆为死节之臣 二。关键能力:词类活用的翻译 第一组:翻译句中加点的词语,注意其活用的特点。 1.晋侯饮赵盾(人名)酒。使...饮酒 2.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察看 3.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对...感到奇异 4. 梁(人名)以此奇籍(人名)。认为...特别 5.孟尝君客我。把...当门客 6.齐将田忌(人名)善而客待之。以宾客之礼相待 7.赵襄王郊迎甘罗(人名)。在郊外 8.昂其直,居为奇货使...昂高 9.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去 10.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向前 11.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在朝廷上 12.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13.生死人而肉白骨使...活过来;使...长肉 14.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在袖子里 15.异姓并起,英俊鸟集像鸟群一样聚集

高三语文复习技巧: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复习技巧: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复习技巧:文言文词类活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词类活用 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 三是“以今律古”.比如”雨”字 最好的方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词类的活用 汉语的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名词、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 动词经常用作谓语, 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 数词经常用作定语 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常见的类型有: 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动词为动用法;动词作状语;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 数词的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用作形容词 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

用成了状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③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二)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 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③驴不胜怒,蹄之。 ①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②晋师军庐柳。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①狼不敢前。 ②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三、名词活用作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检验。 例如: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②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③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主语“主观”的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动词的特性。一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整合(共17篇)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整合(共17篇)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整合(共17篇)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整合(共17篇)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活用作动词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活用为使动词 1.名词的使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数词的使动用法。 (三)活用为意动词 1.名词的意动用法。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数词的意动用法。

二、活用为状语 1.名词作状语。 2. 动词作状语 三、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四、为动用法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刃即以刃杀,用刀杀) 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范增数目项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sh)于其址。 1、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2、能愿动词+名词/数 3、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 4、名+名/代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谨庠序之教。(谨,重视/认真从事) [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 二、活用为使动词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汇总(共12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当奴隶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④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 仇:报复 ⑤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笼:用笼子装 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日将暮,取儿稿葬 暮:落山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3.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4.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君子病无能焉 病:以……为病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5.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得: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6.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文言词类活用(高三)

文言词类活用(高三) 词类活用谭学萍 一、名词活用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1.名词带宾语,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宾语]①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②愿为市鞍马。(《木兰诗》)③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④士兵德顺昌甚。 (《五人墓碑记》)市刑德序 2、名词带状语[副词作状语+名词]A、一般副词 ①公将鼓之。②汉水又东。③二月草已芽 B、否定副词天不雨。 C、介词结构修饰名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名词带动词性状 语妇抚儿乳。(《口技》)⑧瓮牖绳枢。⑨老者衣帛食肉。(《齐桓晋文 之事》)⑩使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⑾道芷阳间行瓮绳衣手道将又 已不 3、名词带补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介宾短语][名词+补语] A、不省介词①今王鼓乐于此。②刑于寡妻。(《齐桓晋文之事》) B、省介词:①秦伯素服郊次。②沛公军霸上③使人先表澭水。(《察今》) C、非介词结构补语: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促织》)

4、能愿动词带名词。 [能愿动词+名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 这种词在古今汉语里也不过二十几个,常见的有:现代汉语中的:可以、能、能够、会、愿意、肯、敢、应该、当、要; 文言文中的:可、能、愿、应、宜、当、欲。①狼不敢前。(《狼》) ②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③左右欲刃 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⑤三岁贯女,莫我肯德。(《伐檀》)⑥假舟楫者,非能 水也。(《劝学》)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同上)⑧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吟留别》)⑨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⑩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而”连接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时,这个名词一般用如动词。 ①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 ②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③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④缇骑按剑 而前曰。(同上)⑤从流石蛇行而上。(《游黄山记》)⑥儿涕而去。(《促织》)⑦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⑧武夫力 而拘诸原。(《之战》)⑨[孟尝君]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⑩进城梯而下之(梯:架梯)6、“所”字后边的名词用如动词。①置人所 罾鱼腹中。(《陈涉起义》) ②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7、代词前边的名词用如动词。①一狼洞其中。(《狼》)②驴不胜怒,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大类)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2.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新高考高三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新高考高三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日:每天)(《劝学》)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鸿门宴》)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一天天月:一月月)(《六国论》)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劝学》) (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向西东:向东)(《赤壁赋》) 规律①: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项脊轩志》 (2)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黔之驴》) (3)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堂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4)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5)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鸿门宴》) (6)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狼》)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愚公移山》 规律②: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是用作动词的主语的,就应该是用作状语。 2.名词用作动词 小练: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最后总结规律。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劝学》) (2)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3)沛公欲王关中。(王:为王、称王)(《鸿门宴》) (4)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保佑)(《曹刿论战》) (7)江水又东(东:向东流)(《水经注》 规律①:助动词(能、欲、敢、肯等)或副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2)以故其后名之曰:(名:取名)(《游褒禅山记》) (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占;东:向东进军)(《赤壁赋》) (4)今王鼓乐于此(鼓乐:击鼓奏乐)(《孟子》) (5)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樵:砍柴)(《赤壁赋》) 规律②: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1)沛公军霸上。(军:驻扎)(《鸿门宴》) (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过秦论》) (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 (4)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鸿门宴》) 规律③: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且名词之间不是并列关系,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1)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本义为“网”,用为动词“捕捞”)(《陈涉世家》) 规律④:所字结构,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1)名词前加能愿动词或副词。 (2)名词前没有动词,其后带宾语。 (3)名词与名词连用。 (4)“所”字后边的名词用如动词。 3.名词使动用法 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使动用法,并解释之。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先生的恩德,有如让人死而复生,让白骨生肉; 生:使....生,使动用法;肉使....长肉,使动用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让……住宿; 把蔺相如安置在叫广成传的宾馆里 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使……为王。 规律:名词的使动用法是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 所表示的动作。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4.名词意动用法 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意动用法,并解释之。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缙绅: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君子病无能焉病:以……为病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规律: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5.名词的为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为动词后所接的宾语,一般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对象。 ①父曰:“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史记·留侯世家》) ——老人说:“给我穿鞋子。”张良给老人取来鞋子,就跪在桥上替老人把鞋穿好。 ②膏吾车兮秣吾马。(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给我的车涂上膏油,给我的马喂上草料。 ③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庐陵人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写了这篇序。 二.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作名词 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动词活用作名词,并解释之。 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 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⑵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规律①:动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2.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动词使动用法,并解释之。 ⑶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 ⑷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 ⑸烛之武退秦师(退,原为撤退的意思,使……撤退) ⑹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走,使……逃走) ⑺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起舞,哭泣) 规律②:不及物动词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3.动词为动用法 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动词为动用法,并解释之。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哀:为……哀悼; 秦国不但不为我们的国丧(估计是君王崩了,记得高中有过这个文言文)感到哀伤,反而讨伐我们的同族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哀:为……哀叹

文言文词类活用(高三复习)

文言文复习专题: 词类活用 一、明确考点 《考试大纲》“必考内容”部分: ㈡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 理解 B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明确概念: 何谓词类活用? 指某一类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的语言现象。 如:“左右欲刃.相如” 刃:名词“刀口”→动词“用刀杀”。 注意: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词的兼类: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 一词多义: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 词类活用特点: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三、点击高考 2008年广东高考题:10-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译:当时陶侃担任闲散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妻:名→动,嫁给,许配给,给……做妻子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译: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称赞,您的功劳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为什么呢? 善:形容词→名词,善行。 2009广东高考题:10-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奇.之,曰:“公辅材也。”奇妙× 分析:奇,意动用法,认为……是奇才,感到惊奇。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分析:壮,意动用法,认为/感到/觉得……很豪气。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言文阅读“词类活用”专项复习(词类活用+方法指导+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一)名词的活用 L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这在文言文中是比拟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 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口技》) 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云青青兮欲雨。(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名词用“而” “那么”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衣冠而见之。(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 ⑤文言文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 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攻下;向东进军)(《前赤壁赋》) 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某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中山狼传》) 例: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使……下)(《李想雪夜入蔡州》) 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把……当做宾客)(《伤仲永》) 例: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把……当做仇人)(《大铁锥传》) 4.名词活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很值得我们注意。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拟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例: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在路上)(《宋定伯捉鬼》) 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愚公移山》) 例:失期,法皆斩。(按法律规定)(《陈涉世家》)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狼》) 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鸿门宴》) ④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史记》)(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往往用连词“而”或“以"把它和谓语中心词相连接。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 例: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