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肾上腺素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百草枯中毒的后遗症有什么

百草枯中毒的后遗症有什么百草枯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解毒药。
百枯草的毒性极大,那么百草枯中毒有什么后遗症?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百草枯中毒的后遗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百草枯中毒的后遗症病情分析:百草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全身中毒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尤以肺损害较严重,可引起肺充血、出血、水肿、纤维化等改变,此外尚可致肝、肾损害并累及循环、神经、血液、胃肠道和膀胱等系统和器官。
指导意见:百草枯最危险的后果是肺纤维化,未发现有大腿发麻的后遗症,至于您大腿麻痹的症状,建议您到医院及时就医。
百草枯中毒诊断1.主要根据接触史和以肺损害为主并伴有多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做出诊断。
凡有明显肺损害者均预后不良。
临床检验及肺功能、胸片等异常不具诊断特异性,必要时作毒物鉴定(洗胃抽出液、血、尿及残余毒物等),剩余毒物可用分光镜在600nm处测定消光率,残留分析则须先经离子交换柱萃取并还原,然后在396nm处测定。
中毒程度分级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参考分级指标为:l.轻度中毒百草枯摄入量<20mg/kg,除胃肠道刺激症状外,无其他明显器官损害,肺功能可有暂时性减退。
2.中、重度中毒百草枯摄入量在20~40mg/kg,除胃肠道症状外,伴有多系统损害的表现,数天至数周后出现肺纤维化,多数于2~3周内死亡。
3.暴发中毒百草枯摄入量>40mg/kg,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口咽部腐蚀溃烂,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数小时至数日内死亡。
百草枯中毒急救处理清洗排毒1、皮表污染应脱除污染衣物后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后再用清水洗净。
眼部污染用2%~4%碳酸氢钠液冲洗15min后再用生理盐水洗净。
2、经口误服在现场应立即服肥皂水,既可引吐,又可促进百草枯失活。
白陶土(30%)或皂土可吸收百草枯,但必须在1h内服用疗效才较好,若无白陶土(又称漂白土)或皂土亦可用普通粘土用纱布过滤后,服用泥浆水,或用活性炭吸附(每100g白陶土或皂土可吸附百草枯约6g)。
百草枯中毒为防止肺纤维化应早期使用

百草枯中毒为防止肺纤维化应早期使用引言: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部组织的纤维化和疤痕化,导致肺功能逐渐丧失。
治疗肺纤维化的方法繁多,其中早期使用百草枯中毒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百草枯中毒在防止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其早期使用的重要性。
一、百草枯中毒的概述百草枯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主要成分是百草枯盐。
百草枯盐能够干扰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和氨基酸合成,从而达到杀死杂草的作用。
在医学领域,百草枯中毒被用于治疗某些肺部疾病,包括肺癌和肺纤维化等。
二、百草枯中毒的作用机制百草枯中毒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首先,百草枯能够抑制肺纤维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降低纤维化程度。
其次,百草枯能够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阻止纤维组织的形成。
此外,百草枯还可以刺激肺泡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三、百草枯中毒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早期使用百草枯中毒对于肺纤维化的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早期使用百草枯中毒可以阻止肺纤维化的进展,减缓疾病的恶化。
其次,早期使用百草枯中毒可以降低治疗的难度和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早期使用百草枯中毒还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
四、百草枯中毒的副作用和安全性使用百草枯中毒治疗肺纤维化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副作用和安全性。
百草枯中毒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的反应,以及皮肤过敏等过敏反应。
此外,百草枯中毒在高剂量或长期使用下可能对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百草枯中毒治疗肺纤维化时,医务人员需要仔细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反应,以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安全性评估。
结论:在肺纤维化的治疗中,早期使用百草枯中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纤维化程度、刺激肺泡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等机制,百草枯中毒可以有效地防止肺纤维化的进展。
然而,在使用百草枯中毒治疗肺纤维化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CRAE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机制

CRAE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机制郭启芬;谢来柱;张泓【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赤芍黄芪提取物(CRAE)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百草枯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CRAE 0.6g/kg组、CRAE 1.2 g/kg组、CRAE2.4 g/kg组.观察CARE对模型大鼠肺脏重量、肺脏脏器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蛋白(PC-Ⅲ)、层粘连蛋白(LN)含量,肺组织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Ⅰ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PAI-1)含量.Western blot分析P-Smad2、Smad2、P-Smad3、Smad3、Smad7和PAI-1蛋白的含量.Q-PCR法检测PAI-1 mRNA的含量.结果 CRAE 1.2 g/kg组和CRAE 2.4 g/kg组能显著减少模型大鼠肺脏重量、肺脏脏器指数、血清HA、PC-Ⅲ、LN含量及肺组织中TIMP-1、Hyp、MDA、TNF-α、IL-17、IL-6、TGF-β1、PAI-1的表达水平,增加肺组织中SOD、GSH-Px和MMP-9的含量;下调P-Smad2、P-Smad3、PAI-1水平,上调Smad7蛋白的表达.结论 CRAE对百草枯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53)005【总页数】5页(P722-726)【关键词】复方赤芍黄芪提取物;肺纤维化;百草枯;TGF-β1/Smad信号通路;PAI-1【作者】郭启芬;谢来柱;张泓【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合肥230022;太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太和236600;太和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太和236600;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随着百草枯(paraquat)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百草枯中毒事件越来越多,而百草枯中毒的患者往往会继发性肺纤维化从而引起限制性肺通气障碍。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第38卷第2期2020年2月CHINESE HEALTH CARE中华养生保健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百草枯(PQ)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除草剂,PQ 不仅对绿色植物有很强的作用,对人类和家畜也有很强的毒性。
其代谢途径有三种,即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急性百草枯中毒(APP )是我国急诊科常见的一种农药中毒类型,主要病因是误服或自杀性口服导致。
APP 起病急骤并且凶险,在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中无特效解毒药,致死率可达90%以上。
当PQ 进入人体后,对肝、脑、肾和肺部等脏器均可造成损伤,PQ 的氧化能力较强,因此在器官的损伤中,肺部的损伤是最严重的。
其特征性表现为早期的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变性凋亡和肺泡的水肿、出血以及肺不张等急性肺损伤。
肺损伤晚期可以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继而进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在存活的APP 患者群中,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并且预后效果不佳。
APP 患者的死亡主要是因为呼吸衰竭或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为降低APP 患者的病死率和提高预后效果,研究PQ 中毒导致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目前临床中急迫解决的问题。
1理化性质PQ 的常用剂型是20%水溶液,它对普通金属可造成极强的腐蚀作用,对紫外线照射敏感度高,不溶于酸性或中性的溶液,可水解于碱性溶液中。
PQ 与土壤接触后能够迅速分化,残留量小,对环境的危害少,PQ 在我国农业范围使用比较广泛。
2方法PQ 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三种方式吸收,被吸收的PQ 能够随着血液流入到各个组织器官以至全身,在肺组织的浓度最高并且可长时间停留,而血液中的PQ 浓度不足肺组织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PQ 对肝脏、肾脏、肌肉和甲状腺也能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病情严重时对脑脊液也可造成损伤。
PQ 一般不在体内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是在粪便和尿液中以原形排出体外,部分患者可以通过乳汁排出,APP 患者大约90%的人群最终通过肾脏将体内的PQ 在一天左右完成排出。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6]《药物毒理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6]《药物毒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dac2e44a6c30c2259019ef0.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6]《药物毒理学》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 E. 广泛性坏死.灶状坏死.炎症.带状坏死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毒素.有毒.毒物.毒性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肺栓塞.肺癌.肺炎.肺纤维化4、氟烷可导致.类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溶血.免疫性肝炎.荨麻疹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氧化性溶血.白血病6、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肝癌.肝硬化.脂肪变性.肝炎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肝细胞.库普弗细胞.内皮细胞.星行细胞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区带2.区带1.区带3.中央静脉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豚鼠.小鼠.家兔.大鼠10、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免疫性肝炎.免疫性溶血.荨麻疹.类系统性红斑狼疮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13、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14、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过敏性肺炎.肺纤维化.红斑狼疮样肺炎.间质性肺炎15、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内质网肿胀.线粒体形态改变.质膜起泡.溶酶体增多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增加.不变.减少.增加或不变17、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减少.不变.增加.减少或不变18、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肺脏.肾脏.乳腺.肝脏19、乙醇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 C. 大泡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髓鞘.神经元B.CD..神经递质.轴索21、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增加.减少.不变.增加或不变22、链脲佐菌素可导致.糖尿病.睾丸萎缩.甲状腺增生.肾上腺萎缩2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能量需求障碍.返死式神经病.神经元损害.神经递质释放减少24、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区带2.中央静脉.区带1.区带32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镇痛剂肾病.肾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26、气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吸收部位是.皮下.肺泡.皮肤.胃肠道27、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萎缩.增生.坏死28、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通过.γ-氨基丁酸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碱性磷酸酶29、青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 F. Ⅳ型变态反应.Ⅱ型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30、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 B. 坏死.嗜铬细胞瘤.萎缩.增生3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返死式神经病.髓鞘水肿.神经元损害.能量需求障碍32、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肝性脑病.核黄疸.脑炎.癫痫33、胺碘酮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神经元损害.髓鞘水肿.轴索变性和脱髓鞘.返死式神经病34、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和体积常会.增加.不变.减少.可能增加可能减少35、肾脏毒性最小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 D. 庆大霉素.奈替米星.新霉素.链霉素36、甲巯咪唑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不变.增加.减少.增加或不变37、苯巴比妥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肺炎.肺癌.肺栓塞.肺纤维化38、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 A. 描述性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应用毒理学.临床毒理学39、产生氧化溶血毒性药物的共性是产生.热休克蛋白.硫血红素珠蛋白.球蛋白.白蛋白40、使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睾丸.坏死.增生.癌变.萎缩主观题41、治疗指数参考答案: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百草枯中毒的护理

丁玲
了解百草枯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一扫光、克 无踪,化学名称1 ,1 - 二甲基- 4 ,4’联吡啶 阳离子,在酸性及中性溶液稳定,遇碱水 解。是一种高效能的非选择性接触型除草 剂,喷洒后起效迅速,进入土壤后迅速钝 化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 百草枯已成为继有机磷农药中毒之后第二 位、死亡绝对数第一位的农药中毒类型。 死亡率高达50%-70%。
急性百草枯中毒
毒代动力学、中毒机制和病理改变 PQ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分型 PQ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PQ的护理要点
毒代动力学
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大部分经粪便排泄。 具有吸收快,排泄慢的特点。 吸收后0.5-4h内血浆浓度达峰值,几乎可分布到 各个器官。 与血浆蛋白结合很少,在肾小管中不被重吸收, 24h内以原形从肾脏排出。 肾脏是中毒开始浓度最高的器官。当肾功能受损 时,百草枯清除率可以下降10-20倍。
临床表现(二)
肺损 伤是最突出和最 严重的改变,主 要表现为进行性 呼吸困难和紫绀, 最终导致呼吸衰 竭而死亡。百草 肺水肿、肺 出血、常在数 天内因ARD S死亡。
2.非大量口服 者呈亚急性经过, 多于1周左右出 现胸闷憋气,2 -3周呼吸困难 达高峰,多死于 呼吸衰竭。
了解百草枯
6、全世界最富争议的除草剂?对人畜均有较强毒 性,中毒致死剂量小,病程进展快且无特效解毒 药物,临床上病死率很高,达75~80%,而口服 20%原液者达95%。百草枯的致死量为1~3g(相 当于20%的溶液5~15ml)。 7、不但对人体具有诱变、影响生育、致畸和影响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引起帕金森氏综合症等 潜在危害,还对自然环境、动物、微生物产生严 重的负面影响。 8、目前国内众多医院对百草枯中毒者均有束手无 措之感,无有效治疗方案,眼睁睁看见中毒者在 百般痛苦中离开!!!
去甲肾上腺素经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 或NE

体内有三类细胞能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它们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 元以及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前二者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者释 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则作为激素发挥作用。
Neurobiology Class
Noradrenaline
Guo Jingchun
氨酸羟化酶的 mRNA 表达增多,从而增加了胞浆内该酶蛋白的含量,最终促进了去甲肾上 腺素的合成。慢性环境刺激以及咖啡因、尼古丁和吗啡等药物,可使该酶基因表达上调;而
某些抗抑郁药物则使其表达下调。
二、囊泡储存
与其他经典神经递质类似,去甲肾上腺素在囊泡中合成后储存于囊泡(vesicle)中, 以较稳定的形式存在,不易弥散出神经元,可避免被胞浆内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 MAO)所代谢或者被某些毒物作用而失活。
囊泡内的去甲肾上腺素与 ATP 和嗜铬颗粒蛋白等处于结合状态,这种结合很疏松,容 易分离,难以维持去甲肾上腺素在囊泡内的储存。囊泡内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为 0.1-02 M, 是胞浆内的 104-106 倍,这种浓度梯度的维持主要依靠囊泡膜上特殊的跨膜蛋白——囊泡单 胺转运体(va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s, VMATs)。这些转运体一方面可阻止单胺类递质 从囊泡内的溢出,另一方面可以主动摄取(uptake)胞浆内游离的去甲肾上腺素,避免其被 线粒体膜上的单胺氧化酶降解。
囊泡单胺转运体不仅可以摄取去甲肾上腺素,亦可转运多巴胺、5-羟色胺等其他单胺类 递质。目前已鉴定出两类囊泡单胺转运体,分别为 VMAT1 和 VMAT2,二者结构相似,氨 基端和羧基端均在胞浆内,具有 12 次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spanning domains, TMDs)。
IL-17A调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 PF)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疾病的最终病理改变,以巨噬细胞活化、炎性介质释放、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成纤维细胞增殖、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为主要病理改变,导致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引起肺泡结构破坏,最终导致肺功能异常。
PF 发生机制复杂,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肺移植费用高昂、风险高,因此研究PF 发生机制与防治,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课题[1]。
最近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和感染的重要免疫应答调节因子,也是驱动PF 进展的重要效应因子[2]。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IL-17A 与PF 发生、发展的研究进行综述,为PF 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靶向干预策略。
1 IL-17家族概述已知IL-17细胞因子家族目前有6个成员,分别为IL-17A ~F,其同源性16%~50%,均在C 端含有5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并组装成二聚体,通过其5个受体IL-17RA ~RE 发挥信号转导作用,其中IL-17A 是被最早发现、研究最为彻底的IL-17成员。
多种免疫细胞,包括Th17淋巴细胞、CD4+T 细胞、CD8+T 细胞、γδT 细胞、自然杀伤T 细胞、固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能够分泌IL-17A 和IL-17F,而IL-17B、IL-17C 和IL-17D 主要由上皮细胞分泌。
虽然IL-17A 被认为是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关键炎症介质之一,但是其本身的炎症效应并不剧烈,而【摘要】 肺纤维化以巨噬细胞活化、炎性介质释放、上皮-间质转化、成纤维细胞增殖、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为主要病理改变,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疾病的最终病理改变。
近来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可能是驱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体内外研究均显示阻断IL-17A 相关信号能够显著改善肺纤维化病变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甲肾上腺素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作者:汤涛陈铜兵王辉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22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在百草枯中毒导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和6只实验小鼠的血浆,實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各3只,实验组用百草枯处理,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血浆中 NE 浓度。
采用微渗透泵构建小鼠模型,实验组9只,对照组小鼠3只,实验组用百草枯加 NE 处理,对照组仅用百草枯处理。
模拟 NE 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对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肺纤维化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各18只,实验组用百草枯加 NE 加普萘洛尔处理,对照组中普萘洛尔换成等量的乙醇。
结果研究显示百草枯中毒患者的 NE 水平显著提高,而中毒实验小鼠 NE 并没有提高。
体外细胞实验显示, NE 在体外可诱导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协同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小鼠实验发现实验组用 NE 处理的小鼠肺纤维化程度高于对照组。
普萘洛尔实验显示,实验组加了普萘洛尔后百草枯中毒小鼠的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NE 可能是导致临床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普萘洛尔在临床上对百草枯中毒所致的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百草枯;肺纤维化;去甲肾上腺素;间质转化;普萘洛尔[中图分类号] R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2)08-0027-05The study on effect of norepinephrine in mouse models of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paraquat poisoningTANG Tao CHEN Tongbing WANG HuiDepartment of Path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Jiangsu, Changzhou 21300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orepinephrine in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paraquat poisoning. Methods The plasma of 41 paraquat poisoning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and plasma of 6 experimental mice were selected, with 3 mice eac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raquat, and th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norepinephrine in plasma.A micro-osmotic pump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mouse model, with 9 mi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 mic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raquat plus norepinephr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raquat only. A model of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paraquat poisoning with propranolol, a norepinephrine receptor blocker, was established. There were 18 mice in each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raquat plus norepinephrine plus propranolol, and propranolol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placed with the same amount of ethanol. Resul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norepinephrine in paraquat poisoned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it did not increase in poisoned experimental mice. In vitro cel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norepinephrine 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human alveolar type Ⅱ epithelial cells in vitro, thereby cooperating with paraquat poisoning to induce pulmonary fibrosis. Experiments in mice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pulmonary fibrosis in mice treated with norepinephrin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pranolol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pulmonary fibrosis in the paraquat poisoned mi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addition of propranolo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Norepinephrine may be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poor efficacy of clinical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paraquat poisoning. Propranolol has a certain clinical preventive effect on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paraquat poisoning.[Key words] Paraquat; Pulmonary fibrosis; Norepinephrine; Mesenchymal transition; Propranolol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是较常见的农药中毒之一,毒性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主要以肺为靶器官,早期临床表现为急性肺损伤,后期可出现肺泡内和肺间质纤维化[1-2]。
肺纤维化是 PQ 中毒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70%[3]。
全球关于 PQ 中毒致肺纤维化的防治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中已经取得不错的疗效[4-6],然而在实际临床治疗中, PQ 中毒致肺纤维化的疗效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提高生存率方面。
不同于实验动物,人作为高级情感动物,PQ 中毒患者常处于应激状态。
人应激状态下,机体分泌以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为代表的压力相关激素[7-9]。
是否正是由于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实验动物没有处于应激状态才导致人的 PQ 中毒致肺纤维化的疗效远低于实验动物?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细胞实验和小鼠动物实验探讨 NE 在 PQ 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1.1 细胞及试剂1.1.1 细胞株肺癌人类肺泡基底上皮细胞 A549肺癌胞株购于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
A549细胞株可合成卵磷脂,并且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广泛用于Ⅱ型肺上皮细胞模型在药物代谢的体外模型。
1.1.2 试剂 DMEM 细胞培养液购于 Invitrogen 公司;胎牛血清购于美国Hyclone公司; E-cadherin 和 Vimentin 抗体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有限公司。
1.2 方法1.2.1 细胞培养 A549细胞用含10%灭活胎牛血清、100 U/ml 青霉素、100 U/ml 链霉素和2 mmol/L 谷氨酰胺的高糖 DMEM 完全培养液,于37℃、体积分数为5% CO2培养箱中培养,每2~3天用0.25%胰蛋白酶和0.5% EDTA 混合液传代。
1.2.2 PQ 中毒致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建立外源性 NE 微渗透泵实验鼠模型,其中小鼠许可证号:SYKX(苏)2016-0049。
将含有 NE 的微渗透泵植入实验雌性 C57BL/6小鼠背部皮下,可缓慢持续释放 NE。
为解决 NE 半衰期过短的问题,本研究在动物实验部分采用小鼠皮下植入含 NE 的微渗透泵(Alzet model 1004,Durect, Cupertino, CA),24 h 不间断(最长达4周)持续给予外源性 NE。
该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胶囊与所植入部位的组织或器官之间的渗透压的差异运作。
各组小鼠的泵内预先被注入含有56 mM 的 NE,总体积为100μl 的生理盐水(每天1μmol/100 g)。
以不含有药物的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
每只泵内还要加入0.2%的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
另外,在植入小鼠体内前所有微渗透泵要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48 h 以保证在植入体内后即刻开始释放药物。
PQ 中毒致肺纤维化模型采用大小实验鼠均有相关报道,本研究 PQ 中毒肺纤维化造模采用小鼠。
8周龄的 SPF 级 C57BL/6雌性实验鼠于应激第2天一次性腹腔注射 P Q 溶液15 mg/kg 制成 PQ 致肺纤维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