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
马克斯·韦伯权力合法化思想浅析论文

马克斯·韦伯权力合法化思想浅析论文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及哲学家,在权力、社会阶级、实证主义、理性化、历史发展等领域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性的思想。
韦伯关于权力合法化的思想是他思考政治哲学立场的产物,该思想施加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西方的政治哲学和政策制定上产生了影响,也对整个世界上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斯·韦伯的权力合理性观点出发,对其权力合法化思想进行浅析,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马克斯·韦伯的权力合理性观点权力是指一个人或者团体能够影响另外一个人或者团体行为的能力,并实现这种影响的能力。
当权力行使者采取的手段合乎规范、法律和价值观念,且被受到影响的对象承认并接受这种行为,这种权力行使就具有了合理性。
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的合理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权力来源的合理性,二是权力行使的合理性。
马克斯·韦伯认为,合理的权力来源应基于三种类型的合法性基础:传统性、合法性或者是“魅力性”的领导力。
传统型权力是从祖先或者传统中继承下来的权力,合法权力是指基于合法程序赋予权力者的权力,而“魅力性”的领导力则是指基于权力行使者的个人魅力、特性和感召力,而被信任、被认可、被赞许的情况下,从而获得了权力。
这三种类型中,合法权力是最理想的一种,因为它不仅规范了权力来源和承认权力的方式,还能促进法治的发展和深入。
另一方面,行使权力时的合理性包括目标的合理性以及使用手段的合理性。
目标的合理性意味着权力行使者必须与社会共同利益一致,且这些目标必须符合规范、法律及价值观念的要求。
而使用手段的合理性则需要权力行使者在行使权力时,遵守正义、公正、道德等标准,确保权力行使不会给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并能够实现正向效应。
二、权力合法化思想的内涵马克斯·韦伯的权力合理性思想,可以视为权力合法化思想,即权力行使者必须在符合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才能够主导和影响社会发展和变革过程。
论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

论文关键词:目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现代性论文摘要:马克斯·韦伯主要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
他将合理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的合理性,另一种是价值合理性。
马克斯·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价值合理性逐渐衰落,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探讨现代性的重要资源之一。
马克斯·韦伯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是古典社会学家中第一个以合理性概念为工具分析资本主义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本质的理论家。
他的合理性理论影响了卢卡奇、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等几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哈贝马斯曾坦言:“从理论的发展史来说,马克斯·韦伯是我理论的出发点。
”…韦伯的合理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学术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等著作中。
在这些著作中,韦伯描述了合理性的种种表现,阐明了合理性的概念,以合理性概念为解剖刀,对现代社会做出了精神文化特征上的诊断。
一、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韦伯是一位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思想家,他一生兴趣广泛,在宗教、社会学、哲学、文化等领域的研究都颇有建树。
回顾韦伯一生的学术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穷其心力思考的是这样一个中心问题:为什么在欧洲之外,“科学、艺术、国家以及经济都没有走上西方所特有的发展道路”。
韦伯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特有一种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在东方是没有的。
韦伯列举了现代自然科学、面向市场的文学作品、科学的法律学说、现代国家机关、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等大量现象,来说明西方的理性主义。
他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概括为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
关于社会的理性化,哈贝马斯曾指出,韦伯从理性化的角度所描述的不仅是西方文化世俗化的过程,而且更主要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结构的标志是,围绕着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僚国家机器这样的组织核心形成的、功能上互相结合的两大系统走向了分化。
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的挑战及思考

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的挑战及思考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是 20 世纪最杰出的德国社会学家,他的学术研究视野非常宽阔,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
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具有丰厚的思想内蕴,在公共行政学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理性官僚制: 行政组织的权威理论现代国家的行政组织,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都可追溯到韦伯的理性官僚制。
官僚制又称科层制,是以授权———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为特征,以专业化和世俗化的职业官僚为管理主体,以行政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为目标,高度重视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按照职位和职能对权威资源进行配置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同市场经济、理性的法律以及民主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组织管理复杂化的需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合法权力: 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由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韦伯认为正是统治者及其行政管理人员行使权力、被统治者服从、权力转化为权威时,组织秩序才得以维护。
历史上能被社会接受的合法统治大致有三种纯粹的类型,即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合法型统治。
传统型统治建立在相信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的; 而魅力型统治是建立在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或者英雄气概之上; 合法型统治则服从于非人格化的制度和由它所确定的上级领导,相信统治者是合法受命而为。
在官僚制理论体系中,“合法性”和“合理性”是权威基础和组织理论的核心,一切关于韦伯官僚制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真谛。
所谓合法性就是促使人们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韦伯是现代合法性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权威或统治都必须以某种合法性为基础。
马克斯·韦伯的统治合法性问题论析

A src: r ・ b r a r tsc lg tad te i u fdm nn e t ayocpe h m o ats t si i b t tMax We s ag a oi o s n h s eo o iatlgi c uid t ip r t u n h a e w e o i s im c e t n ae s togt sam t r c.w a i cu d“e t c i a i fcni o t nl ” H r a repr o n tye : h uh A a e f t hts a e l i y”s n o“ ov t no r i at ee r t e u d m a p s t o a f i g ma k d c f ao i i y eh e i n t
的类型就是市场 中的垄断统治 ; 对后 者而言 , 最典 型 的则是 家长 的、 官员的或君主的权力 。在 韦伯的 “ 统治社会 学” , 中
主要考虑 的是最 后一 种类 型 , 它是与 “ 命令 的权威 性权 力”
有 关 的统 治 。
性” 现象的。在 现实生 活 中, 了“ 除 合法 的” 治系 统外 , 统 不 可能有 “ 合法 ” 不 的统 治系统 的存 在 。也 就是 说 , 一个 现 存 的统治系统必然是 由它所统治 的人们 的支持方 能运 转 , 因而
一
韦伯 同样 把 “ 法 性 ” 1g iay 界 定 为一 种 “ 能 合 (e t c ) im 可
性”: 是促使一些人服从某 种命令 的一种动 机 , 即“ 而不论 这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引言:马克斯·韦伯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说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韦伯提出了许多社会学概念和理论,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阐述和理解,并探讨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工具理性的概念及特征工具理性,又被称为目的理性,指的是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实现这个目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工具理性逐渐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
它包含了以下几个特征:1. 目标导向: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计划和行动。
这些目标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但无论如何,都是基于合理性和效率的考虑。
2. 理性计划: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根据事前的计划和分析来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他们会审慎地评估各种可能的手段,以确定哪些是最能达到目标的。
3. 清晰分工:工具理性要求社会组织和行为分工明确。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领域的专业化发展迅速,每个人都以自己的专长和技能来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
二、价值理性的概念及特征价值理性是韦伯对人类行为的另一种解释,它指的是人们根据信仰、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来决策和行动的一种模式。
与工具理性相比,价值理性更强调人的主观选择和感性的决策过程。
价值理性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 主观选择:与工具理性依循客观事实和合理性不同,价值理性更加关注个体主观意愿和个人情感。
它认为人们的行为决策受到内心真实的诉求和情感需要的驱使。
2. 信仰与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导的基础,价值理性建立在人们对宗教信仰、道德准则或个人价值观念的坚守上。
这些信仰和价值观不同于经济利益和功利考虑,更多地关注人性中的正直、善良和真诚。
3. 情感与情感表达:价值理性所强调的是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行动和决策过程中,人们会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感受和直觉,而不只是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论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

作品 、 科学的法律 学说 、 现代 国家机 关 、 资本主 义的经济伦 理 等大量 现象 , 来说 明西 方的理性主义 。他 将西方 理性 主义 的
表现形式 主要概括为社会 、 文化 以及个人三方 面。 关 于社会 的理性 化 , 贝马斯 曾指 出 , 哈 韦伯从 理性 化 的 角度所描述 的不仅是西方文化世俗 化的过 程 , 而且更 主要 的 是 现代 社 会 的发 展 过 程 。 在 这 个 发 展 过 程 中 , 新 的社 会 结 “
伯认为 , 这是 因为西方 特有 一种 理性 主义 , 种理 性主义 在 这 东方是没有 的。韦伯列举 了现代 自然科学 、 面向市场 的文学
对自然时的工具立场和经验方法等。韦伯认为 , 经验的科学 技术知识使世界 彻底 祛魅 。驱 除巫魅 只有 在现代 科学技术
充分发展 的前提 下才 有 可能 。 自主 的艺术 也是现 代文化 的 组成部分 。现代 艺术 从传统 的伦理 和宗教关 系 中解脱 出来 ,
头脑 中价值合理性 占据着主 导地位 , 资本主 义社 会产 生之后 , 价值 合理性 逐渐 衰 落, 目的合理 性逐 渐 占据 了主导地 位。马克思 ・ 韦伯 的合 理性理论是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探 讨现代性的重要 资源之 一。
关键词 : 目的合 理 性 ; 值 合 理 性 ; 代 性 价 现
韦伯是一位著作等 身 、 学识 渊博 的思 想家 , 一生兴 趣 他 广泛 , 宗教 、 会学、 在 社 哲学 、 文化等领 域的研究 都颇有建 树。
回顾韦伯一生的学术研 究 , 我们 可 以发现 , 穷其 心力思 考 他 的是这样一个中心问题 : 为什么在欧 洲之外 , 科学 、 “ 艺术 、 国 家 以及经济都没有走 上西方所 特有 的发展 道路 ” J 5 韦 。 ( 3 1)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一、本文概述1、介绍马克斯·韦伯及其在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性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在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其学说对后世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韦伯的学术生涯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他对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对权威、官僚制、理性化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的深入研究。
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两部主要作品《经济与社会》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
他提出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和“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两个概念,不仅在社会学领域,而且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工具理性强调行动的效率与手段,而价值理性则关注行动本身所承载的价值。
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工具理性的过度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异化和社会的失范。
韦伯对于权威类型的划分也极具启发性。
他区分了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这一分类框架至今仍是理解和分析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工具。
韦伯对官僚制的研究也颇具洞见,他认为官僚制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但同时也指出了其固有的弊端,如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
在宗教与社会关系方面,韦伯提出了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命题,认为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观点对理解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思想深刻而广泛,他的理论框架和观点为后世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韦伯的贡献都是不可忽视的。
2、阐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及其在韦伯社会学思想中的地位韦伯,作为德国社会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社会学思想深受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影响。
【韦伯】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

【韦伯】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古典社会学理论2010-12-23 10:56:43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评析杨文革[摘要]合法性问题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把合法性作为一种社会学现象来加以研究首推马克斯·韦伯。
韦伯将历史上出现过的政治秩序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所谓的“传统型”、“个人魅力型”和“法理型”。
从长远发展和政权持久延续的角度看,制度合理而受到民众认可的“法理型”显然更加切实、合理。
[关键词]认同;合法性;传统型;法理型;个人魅力型[中图分类号] D523. 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3541 (2006)01-0156-03C合法性问题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现代政治学把“为什么人们要服从某一特定国家或者某一特定的统治体系”,这种一般性的讨论应用在具体国家的研究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政治合法性理论。
其中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公认为现代合法性理论的奠基者,所以认真研究马克斯·韦伯政治合法性理论对于深刻理解合法性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一合法性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主要是指“符合法律的”、“与既定规章、原则、标准相一致的”、“符合逻辑的”、“正当的”等,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古希腊时期对政治合法性的研究主要是把它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例如,柏拉图在《政治家》中按“政治活动是否符合法律”重新将政体划分为“依法治理的政体”和“不依法治理的政体”两大类;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法律的统治应该是一切良好政体的基本条件,并提出“适应于一切政体的公理(是):一邦之内,愿意维持其政体的部分必须强于反对这一政体的部分”[1](p·210)。
在古罗马和中世纪时,合法性理论开始转而成为解释政治统治是否有效、如何持久的工具。
在古罗马,当合法性这一概念初次出现时,行使权力只有与永恒的过去相一致时才被认为是合理的,而过去的神圣法律程序则是从创建时的决议条款中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目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现代性论文摘要:马克斯·韦伯主要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
他将合理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的合理性,另一种是价值合理性。
马克斯·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价值合理性逐渐衰落,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探讨现代性的重要资源之一。
马克斯·韦伯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是古典社会学家中第一个以合理性概念为工具分析资本主义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本质的理论家。
他的合理性理论影响了卢卡奇、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等几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哈贝马斯曾坦言:“从理论的发展史来说,马克斯·韦伯是我理论的出发点。
”…韦伯的合理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学术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等著作中。
在这些著作中,韦伯描述了合理性的种种表现,阐明了合理性的概念,以合理性概念为解剖刀,对现代社会做出了精神文化特征上的诊断。
一、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韦伯是一位著作等身、学识渊博的思想家,他一生兴趣广泛,在宗教、社会学、哲学、文化等领域的研究都颇有建树。
回顾韦伯一生的学术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穷其心力思考的是这样一个中心问题:为什么在欧洲之外,“科学、艺术、国家以及经济都没有走上西方所特有的发展道路”。
韦伯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特有一种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在东方是没有的。
韦伯列举了现代自然科学、面向市场的文学作品、科学的法律学说、现代国家机关、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等大量现象,来说明西方的理性主义。
他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概括为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
关于社会的理性化,哈贝马斯曾指出,韦伯从理性化的角度所描述的不仅是西方文化世俗化的过程,而且更主要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结构的标志是,围绕着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僚国家机器这样的组织核心形成的、功能上互相结合的两大系统走向了分化。
韦伯把这个分化过程理解为目的理性的经济行为和行政行为的制度化。
”这就是说,社会的理性化体现在新的社会结构的两大系统即经济和行政中。
资本主义经济的组织核心是资本主义企业。
资本主义企业的营运,突出地体现了以理性为根本,这就是经济的合理性。
资本主义企业是一种合理的组织。
其特点表现为:经营活动与家庭相分离;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精于计算;形式上有效安排自由劳动力;技术上利用科学知识,这些都离不开理性的作用,都是理性化的表现。
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与现代国家既相分离,在职能上又相互补充。
国家的组织核心是合理的国家机关,其特征在于:依据一种集中的和稳定的税赋体系;控制一种集中领导的军事权力;垄断立法和法律权力;通过一种专职官员的形式组织行政管理。
在国家机器的构成部分中,官僚体制最集中地表现出理性化的特点。
行政理性化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官僚统治完全依照纯粹形式的法律制度而运行。
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把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现代国家机制被限定为合理的管理行动。
在韦伯那里,所谓文化的理性化,是指世界的祛魅,也即是宗教世界观图景的消除和世俗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领域。
现代西方文化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西方出现的现代科学技术、自主的艺术以及以规范和普适性原则为核心的伦理学等。
现代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对待自然的客观化方法、数学的理论形态以及面对自然时的工具立场和经验方法等。
韦伯认为,经验的科学技术知识使世界彻底祛魅。
驱除巫魅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自主的艺术也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现代艺术从传统的伦理和宗教关系中解脱出来,不再承担宗教、政治和道德教化功能,演变成为表达个人主观性的文化形式。
西欧音乐中的调式体系、乐队建制和绘画中应用透视的技法等的创立与成熟,都与这种变化紧密相关。
有了艺术的自主,艺术才有可能合理化。
韦伯认为,现代艺术不同于古典艺术的地方在于它正逐渐蜕变成一种操作和调控材料的专门技术。
现代艺术只涉及实现价值的技术而不涉及价值本身。
韦伯认为,所谓合理化,同样也意味着法律和道德的独立,亦即,道德实践观点、道德文本和法律经典以及基本原理和决定规则等摆脱了它们最初所依赖的世界观。
现代道德和法律脱离了传统亚里士多德式德性伦理学背景,脱离了传统形而上学真善美精神母体,成为专门处理规范和价值的特殊领域,特别是在法律领域,产生出形式主义的法学理论,通过制定严格的立法与司法程序,使得职业法律工作者成为法律制度的体现者。
法律和道德的独立,带来了形式法以及世俗的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
两者大致和现代自然科学同时获得系统化——即发展成为理性自然法和形式伦理。
伦理和法律的自主化也意味着二者作为约束性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实体性的东西。
人民服从法律而不是服从贯彻法律的官员。
所谓个人的理性化,哈贝马斯指出,个人的理性化是与文化的合理性相适应的,文化的合理性是个人理性化的基础。
文化合理性渗透到个人生活中去,它是资本主义得以形成的因素之一。
韦伯研究了路德的“天职”观,研究了新教禁欲派别的实用伦理,包括加尔文教、虔信派、卫理公会以及从浸礼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那些教派的观点,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即世俗的生活指导有其宗教基础。
最终,这种天职观念和为职业劳动献身的精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系统地渗透在一切生活领域。
二、合理性概念韦伯是在社会行为层面把握理性概念的。
他区分了四类社会行为,即目的一工具合理性行为、价值合理性行为、传统行为以及情感行为。
他说:“如同任何行为一样,社会行为也可以由下列情况来决定:①目的合理性的,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②价值合乎理性的,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一一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③情绪的,尤其是感情的,即由现时的情绪或感情状况;④传统的,由约定俗成的习惯。
”在这其中,前两种社会行为是合理性的,后两者是非理性的。
由此可见,韦伯实际上将合理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的合理性,另一种是价值合理性。
根据目的、手段和附带后果来作他的行为的取向,而且同时既把手段与目的,也把目的与附带后果,以及最后把各种可能的目的相比较,作出合乎理性的权衡,这就是目的合乎理性的行为。
目的合理性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合理地权衡确立行为的目的即选择合理性;二是合理地选择实现目的的手段、工具,即工具合理性。
韦伯认为,行为的工具合理性是根据运用手段达到既定目的过程中的有效性来加以衡量的,是针对既定目的有效地使用手段和工具中体现出的合理性。
行为的选择合理性是根据准确构想的价值、可利用的手段和限制条件等选择目的的合理性。
韦伯认为,“谁的行为如果不考虑预见到的后果,而只坚持其关于义务、尊严、审美、宗教律令、虔诚或‘事实’的正确性的信念,并且不管对他提出的是何种要求,那么,他的行为就纯属价值理性行为。
价值理性行为……永远都是一种行为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行为’或符合‘要求’的行为。
”_2](价值合理性关注的是道德责任的履行、道德良心的召唤。
受价值合理性支配的行为,不计成败得失和功用效益,以道德命令、政治信念、人生理想为取舍标准。
工具合理性和选择合理性又被韦伯统称为形式合理性,以区别于对决定偏好的基本价值系统的实质评价。
实质合理性即价值理性。
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前,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价值合理性逐渐衰落,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韦伯对现代社会的诊断韦伯认为,现代化是世界解神秘化即祛魅的过程。
现代性的命运体现在两个重要方面: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
所谓意义丧失指的是由于理性化,而无法对世界作整体的把握,无法提供对世界、对人生的终极意义的解释。
韦伯认为,在现代,科学的兴盛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所谓意义的丧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自然科学是非宗教的,对于“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这样的问题,科学没有给我们答案。
“因为这样的假设不能用科学方法来证实。
它只能诉诸终极意义进行解释,而对于终极意义,每个人必须根据自己对生命所持的终极态度,或是接受,或是拒绝。
” (同样的情形在艺术科学、法理学、历史和文化科学中也都存在着。
“这些学科教给我们如何从其源头上理解政治、艺术、文学和社会现象。
它们既不告诉我们,这些文化现象过去和现在有无存在的价值,更不会回答一个更深入的问题:是否值得花费功夫去了解这些现象。
”与意义的丧失紧密相联的是价值的多元。
韦伯认为,在现代,由于理性化,由于科学无法回答世界的意义的问题,从而价值呈现多样性,世界上不同的价值体系有着相互冲突的立场。
现代社会丧失了用具有涵盖性、统摄性的规范原则去协调各种价值之间冲突,维系社会共识的价值资源。
在各种独立的价值领域之间出现了竞争,而且无法再用一种高高在上的神圣世界秩序来消除这种竞争。
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诸如真理、财富、权力、法律、信仰、德性等价值因素中选择出自己遵循的价值原则,价值领域似乎成为个人自治领域。
所谓“自由丧失”,指的是现代社会的人失去了独立的价值。
因为在现代社会当中,为了进行管理,官僚体制是必须的。
而官僚体制使社会成为一架大机器。
在这个体制当中工作的每一个人成为这个体制中的一个要素。
为了服从体制的功能,个人必定要压抑自己的个性和自由。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目的合理性占据主导地位,价值合理性不断衰落,人们将追逐物质利益作为行动的目标,逐渐异化为金钱和实利的奴隶,由此丧失了精神独立和自由。
对此,韦伯有一段名言:“巴克斯特认为,对圣徒来说,身外之物只应是‘披在他们肩上的一件随时可以甩掉的轻飘飘的斗蓬’。
然而命运却注定这斗蓬将变成一座铜墙铁壁。
自从禁欲主义着手重新塑造尘世并树立起它在尘世的理想时,物质产品对人类的生存就开始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控制力量。
这力量不断增长,且不屈不挠……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的,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弘韦伯的这段名言描述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以追逐利益作为奋斗目标,为赢利而赢利,失去了灵魂、良心等崇高的东西,这样的人犹如被囚禁在铁牢里的囚徒,听命于金钱、利益的驱使,毫无主体性和自由可言。
面对丧失意义和丧失自由的现代社会,韦伯对文明的前途感到悲观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