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二区域地理《中亚》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中亚地区 导学案

中亚地区 导学案

中亚学习目标1.根据中亚的气候特点,说明主要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2.结合中亚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说明中亚的经济结构3.根据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4.通过“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来分析中亚位置的重要性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结合课本33页和地图册110页1.在图中标出经纬线的度数,描述中亚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在图中写地理事物名称国家名称: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河流湖泊名称: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乌拉尔河、伏尔加河、伊犁河地形区:天山、图兰平原、帕米尔高原二课堂讨论1.读右图,并结合地图册110页“中亚地形”和“中亚气候”图,分析中亚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以丘陵平原为主北部:哈萨克丘陵地形:东部:天山山脉东南部:帕米尔高原西部: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类型:多是内流(河/湖)河湖: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内流河:伊犁河、阿姆河、锡尔河植被: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合作探究1:为什么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西部虽出内陆,但有大量淡水注入,起稀释作用;东西联接处水域狭长,两侧湖水交换不畅2.读右图,分析中亚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矿产:丰富的石油、煤、铁矿工业石油主要分布:里海沿岸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木材缺乏,许多机械制品,轻工产品需要进口小麦:哈萨克斯坦北部水稻:阿姆河和锡尔河下游种植业棉花:中亚是世界第三大产棉基地农业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发展有利条件:牧场广阔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细毛羊、羔皮羊合作探究2中亚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灌溉水源,灌溉便利,沙质土壤,土壤肥沃三思维导图四感受高考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

回答:(1)丙河的汛期在夏季。

《中亚》导学案

《中亚》导学案

《中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中亚的主要国家和重要地理事物。

2、掌握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

3、分析中亚的人文地理环境,如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

4、探讨中亚地区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中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中亚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产业。

2、难点(1)分析中亚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理解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

三、知识梳理(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中亚地处中纬度地区,大致位于 35°N 55°N 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50°E 85°E 之间,主要位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之一。

3、相对位置西邻里海,东与中国接壤,北接俄罗斯,南与伊朗、阿富汗等国相邻。

(二)范围中亚包括五个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三)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1)总体特征: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主要地形区:东南部为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中部为图兰平原;北部为哈萨克丘陵。

2、气候(1)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特点: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周围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深入。

3、河流(1)主要河流:阿姆河、锡尔河。

(2)河流特点:多为内流河,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4、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四)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人口较少,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河流沿岸和绿洲地区。

2、城市主要城市有阿拉木图、塔什干等,城市多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

3、经济(1)农业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绿洲地区,种植小麦、棉花等作物;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区,养殖羊、牛等牲畜。

中亚导学案

中亚导学案

中亚导学案
编制人:刘园园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描述中亚的地理位置;
2.描述中亚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析气候特征与气候成因;
3.结合中亚地形、气候分布图及其海陆位置分析该地区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自主预习]
完成填充图册中亚的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填图。

[自学梳理]
一、地理位置(读中亚政区图,总结中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1、经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交通位置
1、读中亚地形图,说出A-E所表示的
国家
二、自然地理特征(读中亚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总结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2、气候
微思考:结合中亚地形、气候分布图及其海陆位置分析该地区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原因?3
读中亚地形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漠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泊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泊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
【典型例题3】
(1)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描述A国地形的主要特
点。

(2)B国最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什么?为什么?
(3)与乙河比较甲河流突出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课堂展示)
1、古代丝绸之路
2、亚欧大陆桥
3、一带一路。

高二文科地理《中亚》复习导学案

高二文科地理《中亚》复习导学案

中亚专题复习导学案(学生版)编号:DILI006 课时:2 主备人:张宇玲协编人:梁成伟审核:秦秀芳【复习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并逐步记住中亚的主要地形区、河流和湖泊的位置。

2.根据中亚气候的特点,分析说明主要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

3.结合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说明中亚的经济结构。

4.以灌溉区的土地盐渍化为例,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结合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6.能够通过“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来分析中亚位置的重要性。

【知识梳理】位置位于中部;古今东西方交通要道(现在的经过)范围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5国地形以、为主,沙漠广布气候属气候、冬夏,降水稀少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多、储量大;资源贫乏2.中亚位置对气候及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位置地处中部,距离远对气候的影响受影响小,较少,气候干旱自然景观以和为主,河流不多,且以为主农业灌溉农业种植有小麦、棉花等耐旱作物,且分布在南部有灌溉的河流沿岸。

乌兹别克斯坦生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畜牧业牧场辽阔,畜牧业发达,主要饲养细毛羊和羔皮羊工业工业,工业,畜产品加工工业都比较发达,成为中亚重要的出口物资【合作探究】探究1:中亚的主要地理特征例1: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2001年6月15日在欧亚大陆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地区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该组织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

材料2 中亚地区图(右图)(1)“上海合作组织”的六个成员国中,因盛产棉花而被称为“白金之国”的是_______(填字母),其棉花产量仅次于_______(国家)和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三大产棉基地;与我国相邻的有_______(填字母)。

(2)图中①为世界最大的内流湖,其名称是_______;湖泊②的面积、水量、水位高度均在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一轮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文档资料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一轮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文档资料
5.联系该区的气候特点,说明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6.在中亚地形图中找出该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分布。
7.结合该区气候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亚盛产棉花的区位优势。
8.联系已学知识,思考该区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9.中哈石油管道修建的意义。
二、对学
1.对子间相互检查,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3.中亚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知识链接】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又是联结亚欧大陆桥的新纽带,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也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有好往来。
第3、4题图
(1)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体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自威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2.对子间找出并总结都有疑惑的问题。
三、群学
针对独学、对学中存在的疑问,小组长组织组内讨论。
四、展示
1.小组长统计组内存在的问题,按照老师要求组织组内准备展示。
2.每一位同学都要积极补充或者质疑哦。
五、学习反馈
1.课堂小结
用知识框架图或知识树形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当堂检测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1)、(2)题。

中亚导学案

中亚导学案

非洲 导学案庄河市高级中学 刘雪瑞【学习目标】1. 熟记中亚的范围、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2. 根据中亚的海陆位置特点,分析中亚气候和自然带特点。

【学法指导】1. 依据预习案,利用地图册进行自主学习,时间15分钟。

2. 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先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写到我的疑惑中,师生共同解决。

【预习案】1.在东亚地图上指出主要地形区、河流和湖泊的位置。

2.分析中亚的气候成因。

3.中亚的灌溉农业分布区。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并与同学研究尝试解决。

【课中案】读中亚地形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典案一】 中亚-自然地理特征1.据图分析中亚的地形特点。

2.根据中亚的气候特点,分析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水文特征。

【知识迁移一】 读《地图册》127页—非洲,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非洲地形特点。

2.参照非洲气候类型图,分析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典案二】中亚-社会经济地理特征 读中亚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锡尔河流域种植水稻,会给咸海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知识迁移二】分析里海沿岸荒漠化严重的原因。

【我的收获】【课后案】读里海地区略图,判断5~6题。

1.图中A 山脉是亚欧两大洲的重要分界线,其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A .板块张裂,岩浆喷发而成B .板块挤压,地壳隆起而成C .地壳运动,岩层断裂错开而成D .亚欧板块和欧洲板块相撞而成2.下列关于里海两侧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B .降水量丰富,适于水稻生长C .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适于棉花生产D .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读图,回答7~8题 3.①→②→③→④四地植被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A .亚寒带山地针叶林一温带草甸草原一温带典型草原一温带荒漠化草原B .温带草甸草原一温带荒漠化草原一温带典型草原一亚寒带山地针叶林C .温带草甸草原一温带典型草原一温带荒漠化草原一亚寒带山地针叶林D .温带典型草原一温带荒漠化草原一亚寒带山地针叶林一温带草甸草原 4.有关②③所在的国家,叙述错误的是( )A .国民经济中畜牧业占重要地位B .河流水量小,结冰期长C .地形以高原为主D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亚洲某地(27°N,86°E ),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回答5—7题 5.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6.该地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 B.德干高原的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7.该地属于地理分区中的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8.读下图,分析回答: (1)据报道,l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

中亚导学案

中亚导学案

中亚导学案课前准备:(相应内容在地图册P127,填充图册P47,)参考地图册P127中亚地形图,识记中亚的主要高原、平原、山地、丘陵、河流、国家等。

一.概述(一)位置经纬度位置:1.海陆位置:亚欧大陆______,深居_______、距海______。

西起_______,北接________,东接________,南接_______和_______。

(将名称填写到图中相应的位置)2.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中亚处于______大陆的心脏地带,是______之间交通的必经之地,自古是各民族迁徙、征战和融合之地;(2)古代________________经过;(3)现代_________________经过。

3.国家(5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名称填写到图中相应的位置)4.居民:以_______人种为主,主要信奉________教。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一)地形1.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2.地势____________;3.主要地形分布:东部是________山脉,东南部是_________高原,北部是_________丘陵,中部和西部分别是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平原。

(将名称填写到图中相应的位置)(二)气候1.绝大部分地区为_________________气候;2.特征:冬_____夏_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日较差____,降水_____且集中在_______。

3.成因:(三)水文知识补充:外流河:指河水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又称内陆河,指河水不能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中的河流。

外流湖:指湖水与外流河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

内流湖:指湖水不外泄入海的湖泊。

区域地理-中亚导学案 (1)

区域地理-中亚导学案 (1)

第一篇 世界地理----中亚【学习目标】1、读图识记中亚的主要地形区、河流和湖泊的位置。

2、能够根据中亚的气候特点,说明主要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3、能够根据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4、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中亚主要产矿产资源一、课前自主学习1.描述中亚的范围和地理位置2.总结中亚的主要地形特征3.列出中亚主要的海峡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作用?4.在课本125页找出中亚的气候类型。

5. 概括中亚的水文特征6. 叙述中亚主工农业的主要特征二、课前自主练习在上边的空白图上填画出以下地理事物: (1)国家名称(2)河流: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伊犁河;阿姆河;锡尔河;乌拉尔河;伏尔加河;额尔齐斯河;(3)用红色笔画出该区重要的经纬线并标出度数(4)地形:天山;哈萨克丘陵;图兰平原;帕米尔高原;里海沿岸平原;1.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 ④中亚有4国同我国相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下图中表示中亚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是( )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等六国聚集上海,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回答3~5题。

3、.中亚五国中,不与我国接壤但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 )A.塔吉克斯坦B.哈萨克斯坦C.土库曼斯坦D.乌兹别克斯坦 4、“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或宗旨是( )A.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国际性军事组织C.政治一体化组织D.反对恐怖主义、打击犯罪和分裂主义 5、符合哈萨克斯坦等国所在的中亚地区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湿润 B.近年阿姆河与锡尔河水量增多,咸海面积增大 C.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小麦和畜产品 D.主要矿产有白金、金刚石等 读“沿40°N 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6~8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中亚的工业与农业。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自主查找地图册完成预习案内容.限时15分钟,
2。

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一.查中亚地图册,完成下列问题。

1.试着描绘50°E、80°E经线,40°N、50°N纬线.
2.在图中找出与中国接壤的三个中亚国家。

3.找到濒临里海的中亚国家.
4.找出阿姆河、锡尔河、乌拉尔河、额尔齐斯河、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
5.找到天山、帕米尔高原、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二.探究案: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分析中亚位置的重要性。

2。

描述中亚的地形特征。

3。

中亚的气候类型、特点、形成原因。

4。

分析中亚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
5。

不断缩小的的湖-咸海,分析原因.
6。

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解释原因。

(二)社会经济活动
读地图册回答:
1。

评价中亚农业生产的条件
2。

本区灌溉农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容易产生哪些生态问题?
3。

本区为世界三大产棉区之一,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棉质好,试分析其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

4.中亚地区的主导工业有哪些?
5。

说出中哈输油管道对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有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