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二区域地理训练 专题2.7 中亚

专题2.7 中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中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纬度位置和地形

B.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和地形

D.海陆位置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 B 2. C

【解析】

1. 中亚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亚东南部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形成了高山高原气候。因此,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2. 据上题分析可知,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海陆位置和地形。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3~4题。

3. 以甲地优势农产品作为原料,适合发展

A.麻纺工业

B.棉纺工业

C.制糖工业

D.食品工业

4. 甲地发展优势农产品种植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土壤

B.水源

C.光照

D.地形

【答案】3. B 4. B

【解析】

3. 甲地位于阿姆河沿岸,是中亚主要棉花产区之一,以棉花为原料,适合发展棉纺工业。

4. 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灌溉水源是棉花种植的主要制约因素。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5~6题。

5. 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6. 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

A.大于300 mm;大西洋B.大于300 mm;印度洋

C.小于300 mm;印度洋D.小于300 mm;北冰洋

【答案】5. B 6. A

【解析】

5. 森林分布区年降水量一般大于400毫米。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从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植被带年降水量大于或接近300毫米,乙、丙植被带的年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故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6. 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结合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年降水量应在300毫米以上。

在帕米尔高原的那一边,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 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A. 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

B. 离海洋较近

C. 纬度较低

D. 有很多大河流经

8. 中亚地区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7. A 8. D

【解析】

7. 塔吉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远,降水稀少,地表径流较少;因境内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所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较多,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故A正确,B、D错误。读图可知哈萨克斯坦位于中纬度,故C错误。

8. 中亚位于内陆地区,其东部和南部距海洋远且有地形阻挡,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难以到达该地;位于中纬度,且西部和北部地形较为平坦,西风带和偏北风将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带到此处,形成降水。故D正确,A、B、C错误。

二、综合题。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吉尔吉斯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境内河湖广布。该国的伊塞克湖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湖泊东岸积雪时间长。

(2)简述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⑶简析伊塞克湖东岸积雪量大的自然原因。(4分)

【答案】

(1)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与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处在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上。(任答两点4分)

(2)南北两侧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中部为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的河谷;东北高、西南低;地势起伏较大。(任答两点4分)

(3)湖水蒸发形成的水汽较充沛;湖泊位于盛行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增温增湿;水汽在湖泊东岸受山地抬升,形成降雪;湖泊东岸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任答两点4分)

【解析】

(1)描述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要强调热量带、中高低纬度带)、海陆位置及相关位置。吉尔吉斯坦位于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与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冲。

(2)地形特征是看其地形类型和地形走向;地势特征是描述其起伏状况。南北两侧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中部为东北—西南延伸的河谷,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东北高、西南部低;地势起伏较大。

(3)伊塞克湖是世界上第二大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湖水温度较高,蒸发形成的水汽充沛;湖泊位于盛行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增温增湿;在湖泊东岸受山地抬升,凝结降雪,湖泊东岸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导致湖泊东岸积雪时间长。

1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的金融、科技和教育文化等中心,中亚第一大城市。上世纪末,哈萨克斯坦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往阿斯塔纳。阿斯塔纳接近哈萨克斯坦国家版图的中部,从1950年起逐渐发展起来,成为重要的公路和铁路枢纽。读哈萨克斯坦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2)指出哈萨克斯坦气候最突出特征,并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据材料推测哈萨克斯坦迁都的原因。

【答案】

(1)位于北温带;深居亚欧大陆中部、远离海洋;跨亚欧两大洲;地处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2)特征:干旱。影响: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少,河流短小,水量小;植被稀疏,多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布广泛。

(3)分散阿拉木图的城市职能,缓解阿拉木图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地紧张、环境恶化等);阿拉木图地处东南部边界,迁都阿斯塔纳,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管理,促进均衡发展。

【解析】

第(1)题,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阐述。

第(2)题,哈萨克斯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受其影响,河流稀少,径流量小;植被稀疏,多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布广泛。

第(3)题,阿拉木图是中亚第一大城市,迁都有利于缓解阿拉木图城市化问题;读图可知,阿拉木图偏居一角,阿斯塔纳接近哈萨克斯坦国家版图的中部,交通便利,迁都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管理,促进均衡发展。

11.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答案】

(1)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2)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从位置分析,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从地形分析,图中图例表明,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从气候分析,因深居内陆,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从河流、湖泊分析,因降水少,所以其河流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从植被分析,因气候干燥,所以植被为草原、荒漠。

(2)因该地气候干燥,大面积开垦棉花,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面积种植棉花,会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又因灌溉方式不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易导致土壤盐渍化。

12. 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该地区为了发展农业,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3)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4)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

(2)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3)(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4)“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解析】

以中亚为背景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意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具体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1)结合图示经纬网和湖泊轮廓判断,该地为中亚地区,湖泊为咸海,因此该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东部有高大山脉冰川融水较多,因此河水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其次是降水,影响冰雪融水的因素是气温。

(2)由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形成的是土壤盐碱化现象,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3)该地降水少,L湖湖水的来源主要是R1、R2河,因此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导致湖水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再加上湖区蒸发量大,含盐量增加。

(4)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且湖泊为内流湖,湖泊含盐量高,出露的湖底盐分暴露出来,是盐尘的来源,此外还来自土地盐碱化中土壤表层积累的盐分。

13. 读中亚油气资源分布图和哈萨克斯坦原油出口量(含预测)及出口方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两种中亚储量丰富的新能源。

(2)指出哈萨克斯坦原油输出的主要运输方式,并简述该方式的主要优点。

(3)简述中亚和我国合作开发油气资源的条件、意义。

【答案】

(1)太阳能、风能。

(2)方式:管道运输。优点:运输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等。

(3)条件:中亚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资金充足、技术力量强、油气市场广阔。意义:对中亚,合作开发,可以拓展中亚油气出口渠道,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可以拓宽石油进口渠道,提高能源供应稳定度,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1)中亚亚欧大陆内部,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因此太阳能丰富;由于地处中纬度,受西风带影响,加上地形起伏较小,风能资源丰富。

(2)读图可知,哈萨克斯坦原油输出的主要运输方式是管道。管道运输具有运输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等优点。

(3)中亚和我国合作开发油气资源,中亚具有的优势是资源优势,中国具有的优势是资金、技术和市场。意义应从中亚和我国两方面进行分析。

高二区域地理—亚洲复习提纲加强化练习

亚洲地理复习 [考纲要求]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日本、印度。 [知识讲解] 一、东亚 1.概述 (1)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3)气候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佰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2.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 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国四、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森林水能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2)发达的经济 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工业: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二、东南亚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范围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老挝是惟一内陆国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 (2)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3)地形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2020年高二区域地理训练 专题2.7 中亚

专题2.7 中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中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纬度位置和地形 B.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和地形 D.海陆位置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 B 2. C 【解析】 1. 中亚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亚东南部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形成了高山高原气候。因此,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2. 据上题分析可知,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海陆位置和地形。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3~4题。 3. 以甲地优势农产品作为原料,适合发展 A.麻纺工业 B.棉纺工业 C.制糖工业 D.食品工业

4. 甲地发展优势农产品种植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土壤 B.水源 C.光照 D.地形 【答案】3. B 4. B 【解析】 3. 甲地位于阿姆河沿岸,是中亚主要棉花产区之一,以棉花为原料,适合发展棉纺工业。 4. 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灌溉水源是棉花种植的主要制约因素。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5~6题。 5. 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6. 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 A.大于300 mm;大西洋B.大于300 mm;印度洋 C.小于300 mm;印度洋D.小于300 mm;北冰洋 【答案】5. B 6. A 【解析】 5. 森林分布区年降水量一般大于400毫米。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从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植被带年降水量大于或接近300毫米,乙、丙植被带的年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故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6. 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结合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年降水量应在300毫米以上。 在帕米尔高原的那一边,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结合下图,回答7~8题。

2020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区域地理综合测试含解析

区域地理综合测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西南,再向南 C.先向北,再向东北D.先向西北,再向西 解析:河流在山谷中流,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故选C。 答案:C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A.甲村B.乙村 C.丙村D.丁村 解析:该地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该地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该地东南部有山地阻挡。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有山地遮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故选C。 答案:C 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北水南调 B.沿线需逐级抽水 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 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 解析:北方水资源短缺,南方水资源充足,南水北调,A错;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B错;对调出区产业结构影响较小,C错;调入区水资源总量增加,人口容量可能增加,D对。 答案:D 4.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碛的上游 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C.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 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 解析:从图中海拔高度可以判断,黄河古渡位于碛的上游,A对;位于干支流交汇处,B对;碛阻挡河水,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C对;碛阻挡河水,水位抬高,使上游河水流速减慢,D错。选择D。 答案:D 5.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 A.农业景观B.地质成因 C.汛期长短D.径流量季节变化 解析: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可以看出两地同属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一致,径流量季节变化相同,D对;两地热量带不同,农业景观不同,A错;两处地壳运动不一样,一上升一下降,B错;南方汛期长,北方汛期短,C错。 答案:D 下图为中亚地区及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完成6~8题。 6.阿姆河() A.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二区域地理 东南亚学案及习题,带答案

第2讲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东南亚、中亚 东南亚 【学习目标】 1.阅读东南亚图,识记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 3.了解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及成因。 4.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及地势特征,理解它们对该区域河流、人口、城市的影响。【基础知识】 1.位置与范围 (1)十字路口的位置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范围 ①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②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跨两大洲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2.地质灾害与地形 3.主要河流: 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4.气候: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5.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为主。主要国家农作物分布如下: 国家主要农作物 泰国、越南、 缅甸 世界重要稻米出口国 泰国世界最大橡胶生产国 菲律宾世界最大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马来西亚世界最大棕油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6. 7.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印度尼西亚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爪哇岛。 补充:因为日本矿产资源缺乏,消费市场狭小,所需石油大部分从中东运入,马六甲海峡是必经之路,日本从国外运入原料、燃料,向国外出口工业品,也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故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填图训练】 读“东南亚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岛屿、半岛、群岛名称。 A____________岛,B____________岛,C____________岛,D____________岛, E____________半岛,F____________半岛,G____________群岛,H____________群岛。2).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海湾、海洋、海峡名称。 I________海,K________湾,L________湾,M________湾,N________洋,O______洋,P________海峡。 3)填写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河流名称,在中国境内的名称写在后面括号内。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答案:1)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爪哇新几内亚中南马来菲律宾马来2)南泰国北部孟加拉印度太平马六甲 3)红河(元江)湄公河(澜沧江)湄南河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底江 例2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 物名称: A____岛、C____半岛、 D____岛、E____岛。 (2)A岛的气候类型属于___ _气候,这里经常受____气 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3)B地是____(国家), 有____海峡沿岸最大的港口,其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造船、____和____。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含答案

中亚练习1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 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 ④中亚有4国同我国相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下图中表示中亚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是() 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等六国聚集上海,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回答3~5题。 3、.中亚五国中,不与我国接壤但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 A.塔吉克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土库曼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4、“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或宗旨是() A.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国际性军事组织 C.政治一体化组织 D.反对恐怖主义、打击犯罪和分裂主义 【 5、符合哈萨克斯坦等国所在的中亚地区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湿润 B.近年阿姆河与锡尔河水量增多,咸海面积增大 C.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小麦和畜产品 D.主要矿产有白金、金刚石等 读“沿40°N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6~8题。 6、有关E、F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地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B. E地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C. F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D. F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地湿地面积广大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 G地为帕米尔高原 D. I河上游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 8、J半岛地势特点是()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甲水域与乙水域相比,有哪些主要特征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大洲基本的地形特征是 A.以平原为主,海拔低,地势低平 B.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自西向东,山地、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40°N经过该大洲,且该大洲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可判断是亚洲。南极洲被厚达2000米的大陆冰川所覆盖,平均海拔居各大洲 之首。故B正确。 【2】关于Q海域及其沿岸地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西海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东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冬季东海岸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C.海域内降水丰富,但蒸发量更大,盐度较高 D.流入该海域的河流多源远流长 【答案】B 【解析】Q海域为日本海,东西沿岸均为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冬季西北风越过日本海携带大 量的水汽,又受山地阻挡抬升,会形成丰富的降水,所以冬季东海岸降水较西海岸丰富,B正确;该海域纬度较高,且气候海洋性强,故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有河流淡水汇入,盐度较低,C错误;流入该海域的河流多短小流急,D错误。 【考点】亚洲地形特征,东亚自然地理特征 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二: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较耕地面积减少越快,农业劳动力效益增幅就越高,反之则低。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收益变化图。 材料三:农业优势指数是指某省域的农业产值占该省GDP比重。农业优势指数>1反映该省域的 农业在沿海具有比较优势,农业优势指数<1反映该省域农业在沿海不具比较优势,其值越高反映 了本省农业实力及其在地区经济中的贡献能力越强。 (1)试描述1978-2005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3分) (2)我国沿海地区农业贡献能力最强的省域是,请分析其原因。(5分) (3)从1978-1984年,按照农业优势指数,大致可以将沿海省域分为三类:(3分)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

中亚练习题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回答1~2题。 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C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9.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D 1.【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不同时间气温的分布特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第一季度为冬春季节(1、2、3月),亚洲的南北温差最大,北部气温为四季中最低,故③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为春末夏初,北方气温回升,气温在0℃以上,但相对于夏季气温仍然较低,故④为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正值北半球的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故②为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为秋末冬初,气温低,南北温差较大,北部气温在0℃以下,故①为第四季度。 2.【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考查学生区域定位和知识的调动及运用能力。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由区域定位可知,图中K城市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且降水变率大,突变性大。A图反映的是热带雨林气候,B图反映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图反映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图反映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故D项正确。

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C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D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D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量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3.【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考查考生的渎图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城市人口分布受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经纬度定位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丙地区地形平坦,且降水丰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故人口数量应最多。故C项正确。 4.【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难度较小。【解题思路】结合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国为蒙古国,地处内陆,气候干早,主要植被为森林与草原,其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该地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沙大,因此针对此环境问题应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大力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故D项正确。 5.【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判断,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与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该国为蒙古国,属于内陆国,但河流稀少、内流河少与内陆国不构成因果关系,A项错误;中、东部城市分布多,但地形不一定为平原,B项错误;该国位于北半球温带范围内,但是并非所有位于温带地区的城市1月份气温都低于O℃,如位于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城市,冬季温度大于O℃,C项错误;该国等降水量线基本上与纬线平行,呈带状分布,在此影响下其植被景观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故D项正确。 【易错点】注意各选项前后语句的因果关系,这是地理高考试题中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考查,需要引起注意。 解析】此组题考查区域是中国的邻国蒙古,考查了城市的发展条件,生态环境,植被带的更替。需要从图中获取做题依据,体现了对获取图表信息能力,空间定位,知识迁移等能力的考查。 3题人数最多的是降水量相对较多,河流交汇处,蒙古的首都丙,所以选C 4题该国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容易出现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所以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选D 5题图中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植被呈现荒漠带向草原带过渡,所以选D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

第十一章中亚(教案) 第1课时 一、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 (1)纬度:35°N—50°N。40°N,45°N。 (2)经度:50°E—80°E。 利用3个湖泊定位中亚: 里海(50°E);咸海(60°E);巴尔喀什湖(75°E) 2、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交通位置: 古代的丝绸之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找出亚欧大陆桥的起点、经过的国家和终点及沿途穿过的自然带,并简要介绍大陆桥的重要意义。

(1)东起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到荷兰鹿特丹。 (2)从东往西经过的自然带:途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自然带。 (3)意义: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联系了东亚与西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4.范围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识记以下内容] ①40oN、50oN、50oE、60oE、70oE、80oE穿过本区的区域。 ②重要的河流:阿姆河、锡尔河,湖泊:里海、咸海及里海沿岸五国的分布。 ③天山、帕米尔高原 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 1、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哈萨克丘陵;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东南部是帕米尔高原,东部是天山山脉;北部是哈萨克丘陵,中西部是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二、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特征:冬冷夏热,全年干燥少雨,气温年较差大。 3、植被(自然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东部高原、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有利于山地畜牧业的发展。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亚洲专题训练题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3 一、单选题 读东亚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有关于A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国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全年降水小于M国 B. 该 国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 C. 当地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业 D. 该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木材出口是国民经济支 柱 2.下列有关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B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韩国,首都是首尔 B. C国家所在半岛为朝鲜半岛,地势西高东低 C. 甲海域为着名的海域日本海 D. D国常规能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 3.冬季M国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D国,而D国的酸雨危害却比M国严重,下列有关原因是 ①冬季M国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②D国的企业生产过程中酸性气体在排放量很大 ③M国推广了先进的技术治理了大量酸雨 ④D国气候海洋性显着,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下左图是飞机航拍的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下右图是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4.关于该地气候和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气候????蔬菜 B.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 C. 温带大陆性气候??棉花 D. 热带草原气候??小麦 5.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 A. 地形 B. 土壤肥力 C. 农业技术 D. 灌溉设施 6.图中圆形种植区这种景观在下列哪个国家最典型 A. 乌兹别克斯坦 B. 日本 C. 巴西 D. 加拿大 下图是“沿20°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 地形起伏大,油棕、茶叶均种植广泛 C. 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 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8.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域 B. 古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 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孟加拉湾 D. 水稻种植业、种植园是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下左图是日本地形示意图,右图为日本某传统民居。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右图中的传统民居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又可防灾,该民居可能分布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 水热条件优越 B. 矿产资源丰富 C. 海运交通便利 D. 科学技术发达 读中亚最大的河流——阿姆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该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 A.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 植被覆盖率高

2020届高二区域地理亚洲概述训练试题

2020届高二区域地理亚洲概述训练题 读左图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 A.西部高中部低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低,四周高D.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峰是指 A.天山B.珠穆朗玛峰C.青藏高原D.阿尔卑斯山 4.“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C.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不属于亚洲与A大洲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B.大高加索山C.死海D.里海

6.亚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 A.直布罗陀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海峡D.苏伊士运河 7.关于上图中亚洲与B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亚洲地势四周高、中部低②B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③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④B大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⑤两大洲都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⑥两大洲都濒临印度洋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⑥ 读“亚洲东部大气环流形势图”回答下面小题。 8.B处气压的名称是 A.亚洲高压B.亚洲低压C.蒙古高压D.阿留申低压 9.图示所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关于F处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主要成因B.风向为东南风 C.在F风的影响下会出现寒冷干燥的特征D.来自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边界线。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

高中地理_高二区域地理《中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武夷山区为例 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中亚是学生在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介绍了中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即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本区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 二、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目标 1、能利用局部区域图对中亚进行空间定位 2、能利用整体性原理,结合图表资料分析中亚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综合思维目标 1、以农业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探究中亚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三)人地协调目标 1、通过问题探究,探寻中亚发展的方向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整合:长期一来,我们的教学都是以教材为蓝本来组织教学,自由度较小,限制了老师教与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空间较小,现在我从区域地理的整体性出发,整合区域地理和必修自然地理的课程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进学生实际的内容,组织学生探究中亚地区,为学生学习此类地区提供了普遍适应的模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效果。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综合性比较强,但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应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能通过一些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和比较,本节课突出学生的分析讨论过程,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问题 2、难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意义 3、重难点突破:区域的发展与自然地理条件密切联系,还受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节注重学生获取、分析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本节的教学重难点,除了由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外,关键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充分调用原有地理知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六、教学设计: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中亚》教案设计

第四节中亚 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地理组李世杰【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中亚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 (2)中亚季风气候形成原因以丘陵、平原为主的地形特点。 (3)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 (4)里海沿岸丰富的油气资源。 (5)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产生的深刻影响——灌溉农业。 2.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中亚的主要地形区、河流和湖泊的位置。 (2)能够根据中亚的气候特点,说明主要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 (3)能够结合中亚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说明中亚的经济结构。 (4)能够以灌溉区土地盐渍化为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能够根据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为例,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6)能够通过“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来分析中亚位置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中亚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 【教学方法、手段】问题引导教学法;小组探究学习法;读图训练,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前面学习了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相信同学们积累了一些区域分析的地理思维和方法。本节内容采用分小组活动以问题引导法进行探究,依据是否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以及课堂参与度,课后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第一小组)(学生互动环节)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

学生互动环节:引导设问,激励探究。 主讲学生:如何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 学生A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主讲学生:看图说明中亚地区的经纬度位置? 学生B :最主要部分东经50ºE –80ºE , 40 ºN-50 ºN 。 主讲学生:看图描述中亚的海陆位置? 学生C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 主讲学生:中亚的交通位置如何呢? (1)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我国长安(今西安),经中亚,西抵黑海、地中海沿岸(图)。 (2)“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经过的地区:现在中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北疆线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通,在中国太平洋沿岸的连云港,经中亚,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之间架起了“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图)。 主讲学生:“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部分? 学生:陇海——兰新铁路。 主讲学生:“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经过哪里?有何地理意义? 距太平洋约3750千米 距阿拉伯海约1100千米距北冰洋约1600千米距黑海约1100千米 中亚 丝绸之路”是从我国汉朝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和昆仑山脉,通过西域到达地中海沿岸。古丝路中的 “西域”是指甘肃敦煌以西到中亚、伊朗和小亚细亚等地的广阔地域,故中亚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专题8中亚专题训练(解析版)2020

专题8 中亚专题训练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降水类型 A.大于300 mm;锋面雨 B.大于300 mm;地形雨 C.小于300 mm;对流雨 D.小于300 mm;气旋雨 答案:1.D 2.B 解析:1.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再从图上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降水处在300毫米以上。 中亚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内流河、内流湖。读中亚图,回答3~4题。

3.巴尔喀什湖西部是淡水、东部是咸水,其原因是( ) A.巴尔喀什湖东部蒸发量大 B.巴尔喀什湖东部离太平洋近,降水量大 C.巴尔喀什湖西部离大西洋近,降水量大 D.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河水注入 4.假如图示地区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的是( ) A.地热能B.太阳能 C.潮汐能D.天然气 答案:3.D 4.B 解析:3.读图可知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河水注入,而东部没有河流注入。有河流注入的地方会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导致湖水盐度较低。4.图中所示地区为中亚,由于深居内陆,常年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故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太阳能。 读世界某区域图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5~6题。

2020-2021学年高二世界地理:中亚学案

中亚各国政区图 中亚 【知识讲解】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分析 1、深居亚欧大陆中部 地处 的中部,距 较远,沟通亚欧的“桥梁”,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重要: 古代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东起中国 和渭水流域,向西经 、新疆、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上游,直到 东岸。“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 洲、 洲和 洲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现代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中亚-----欧洲西部;中、哈、俄、白俄、波、德、荷。 中亚五国: 斯坦、 斯坦、 斯坦、 斯坦和 斯坦。并在中亚空白图中注记。(找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2、气候干旱——以 气候为主: 气候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冬季 ,夏季 ,气温日较差和年 较差 ,年降水量稀 ,且集中于夏季。

中亚某地各月气温 与降水量的分配 多河、湖:锡尔河、阿姆河-----注入;伊犁河-----巴尔喀什湖(咸水和淡水共存);乌拉尔河-----里海(世界最大内陆咸水湖泊);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外流河)-----注入洋;卡拉库姆运河-----引阿姆河河水向西流。为发展灌溉业提供了水源。(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植被以为主。有沙漠 农业为农业和业: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 产区(条件分析:平原地形且面积广阔,耕地资源比较丰富且多沙质土;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秋季降水少;有河流和卡拉库姆运河提供灌溉水源),有“白金之国”之称;畜牧业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3、地形——以、为主的地形 中亚地形图

高考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地理——中亚

高考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地理——中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下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国1997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读下图,完成1~3题。 1.哈萨克斯坦 A. 终年严寒 B. 降水稀少 C. 森林广布 D. 多高原山地 2.哈萨克斯坦的河流 A. 多源远流长,水量丰富 B. 多发源于我国,向西注入海洋 C. 多为外流河,水量丰富 D. 多为内流河,水量季节变化大 3.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处边境,安全受到邻国威胁②周围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 ③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大④距离其他城市远,联系不便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1.B 2.D 3.A 【解析】1.哈萨克斯坦纬度高,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地表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故选B。 2.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该国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选D。 3.读图可知,甲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距离其他城市较远,周边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有河流流经,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大,不适宜作为首都,故选A。 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如图示。回答4~5题。

4..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A.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 B.离海洋较近 C.纬度较低 D.有很多大河流经 5.中亚地区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4.A 5.D 【解析】 4.根据材料得知,塔吉克斯坦境内山地高原占比很大,高山冰雪融水多;从纬度位置看,位于中纬度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所以区域内水资源较多,A正确。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达到,B正确。从纬度位置看,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纬度相差不大,所以纬度因素不是导致水资源差异的主因,C错误。中亚境内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河流欠发育,D错误。 5.中亚地区远离太平洋,位于西风带,由西往东,太平洋水汽难以进入;主要是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①错误②正确。中亚地区临近西伯利亚冬季风风源,偏北风带来北冰洋水汽,④正确。印度洋水汽受中亚南部高山阻挡,极少进入中亚地区,③错误,故选D。 凯拉库姆水库周边是棉花种植业和葡萄种植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图为凯拉库姆水库所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世界区域地理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世界区域地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冬季封冻面积大。刻赤海峡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通道,二战时建有铁路大桥,后因自然原因损毁,2018年俄罗斯新建的刻赤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通车。下图为亚速海及周边区域略图。据此完成1~3题。 1. 下列对亚速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B. 受西风影响,冬季降水多 C. 大量淡水河流水的注入 D. 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慢 2. 图中甲处海流的方向为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3. 二战期间,刻赤海峡大桥自然损坏的原因最可能为 A. 地震损毁 B. 火山摧毁 C. 浮冰撞毁 D. 泥沙淤积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 本题考查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发与降水、结冰与融冰、河水的流入、海水的封闭程度等。 A、从图中可看出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A正确; B、亚速海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盛行强大的偏北风而不是西风,故B错; C、从图中可看出当地有大量淡水河流水的注入,稀释了海水的盐度,故C正确; D、从图中该地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外界相连,海域较封闭,由于海水本身盐度较低,海水交换慢,故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

2. 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沙嘴与海流的关系。沙嘴的走向与海流流向、河流流向基本垂直,沙嘴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海流带来的泥沙共同顶托堆积形成的。图中河流在图中的东北角,沙嘴向南延伸,海流呈逆时针流动,因此海流向南流,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 3. 该处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灾害少,AB错误。冬季大幅封冻,冬季盛行偏北风,大风挟浮冰撞毁桥墩,导致大桥损毁,C正确。泥沙淤积不会导致大桥损毁,D错误。故选C。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4~6题。 4. 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 海风 B. 陆风 C. 山风 D. 谷风 5. 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 长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6.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答案】4. C 5. D 6. B 【解析】 4. 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其成因和山风相似,所以C正确。

2021年高考世界区域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中亚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中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剧克斯坦。地处亚欧大陆中邮(地理范围:35°N~55°N,50°E~85°E),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下图示意中亚五国1992~2015年水体、耕地、草地、城镇的覆盖面积变化。读图,完成1~3题。 1. 图中代表城镇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 2. 据统计,图示时间内中亚五国的裸地减少了约4万平方千米面积下降态势。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其主要转变为 A.草地、耕地 B.城镇、耕地 C.水体、耕地 D.林地、草地 8.当地土地覆盖而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蒸腾量增加 B.蒸腾量减少 C. 沙生天气减少 D.水资源增加 位于中亚的咸海原为世界第四大湖,湖水主要来自两大内流河——锡尔河和阿姆河。下图示意咸海不同时期的湖岸线。据此完成4~6题。 4. 下列各地,湖岸坡度最大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5. 咸海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B.季节性积雪和地下水 C.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D.湖泊水和跨区域调水 6. 随着咸海面积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是 A.水产捕捞业B.船舶制造业C.棉花种植业D.石油开采业 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7~8题。 7. 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阿姆河上游流域东南部为高海拔山区,海拔约800~6100m,平均约3600m。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11mm。其中雨、雪、冰产流比例为18:67:15。上图为阿姆河上游流域,下图为阿姆河产流区降雨和降雪量,融雪、融冰产水量年内分变化过程图,(径流深度:径流总量/流域面积)。据此完成9~11题。

2019-2020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总复习之区域世界地理专题复习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总复习之区域世界地理专题复习★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下面经纬线图中,X地位于大陆的东海岸,Y地在大陆的西海岸,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X Y 一| ----------------- 1 ------------------------- 1-朴中 120a E 180" 120 中 X——Y位于()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一著名岛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5°E 2.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河流汛期为6-9月 B.气候炎热潮湿 C植物叶细根茂D.河流含沙量大 3.关于该岛屿的地理环境,推测不正确的是() A.多火山地震 B.位于亚欧板块 C.处于板块生长边界 D.南部可能为海沟 4.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5.下列关于流经该地河流及其流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河流清澈,含沙量较小 B .全年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C.沿岸多种植棉花 D.一年中有凌汛现象发生 6.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为六大板块,由于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界相对活跃,多火山和地震。读下图,分析以正确表明图示国家所在板块交界处的是() 下图中岛屿上鸟类众多;岛农长期种植甘蔗,蔗糖生产是该岛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该岛蔗糖单产下降,总产量也下降,蔗农收入减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旧户E 7.与该岛屿最接近的大陆为() A.欧亚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南极大陆 D.美洲大陆 8.众多鸟类栖息在该岛东南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洋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