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有趣的行程问题
好玩的数学-行程问题

0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是 3 米每秒。
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 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
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这可以说是最经典的行程问题了。
不用分析小狗具体跑过哪些路程,只需要注意到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20 秒,在这20 秒的时间里小狗一直在跑,因此它跑过的路程就是120 米。
说到这个经典问题,故事可就多了。
下面引用某个经典的数学家八卦帖子: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曾被问起一个中国小学生都很熟的问题:两个人相向而行,中间一只狗跑来跑去,问两个人相遇后狗走了多少路。
诀窍无非是先求出相遇的时间再乘以狗的速度。
Neumann 当然瞬间给出了答案。
提问的人失望地说你以前一定听说过这个诀窍吧。
Neumann 惊讶道:“什么诀窍?我就是把狗每次跑的都算出来,然后计算无穷级数”02)某人上午八点从山脚出发,沿山路步行上山,晚上八点到达山顶。
不过,他并不是匀速前进的,有时慢,有时快,有时甚至会停下来。
第二天,他早晨八点从山顶出发,沿着原路下山,途中也是有时快有时慢,最终在晚上八点到达山脚。
试着说明:此人一定在这两天的某个相同的时刻经过了山路上的同一个点。
这个题目也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把这个人两天的行程重叠到一天去,换句话说想像有一个人从山脚走到了山顶,同一天还有另一个人从山顶走到了山脚。
这两个人一定会在途中的某个地点相遇。
这就说明了,这个人在两天的同一时刻都经过了这里。
03)甲从A 地前往B 地,乙从B 地前往A 地,两人同时出发,各自匀速地前进,每个人到达目的地后都立即以原速度返回。
两人首次在距离 A 地700 米处相遇,后来又在距离 B 地400 米处相遇。
求 A 、 B 两地间的距离。
答案:1700 米。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行程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行程问题1.小学五年级奥数题行程问题张工程师每天早上8点准时被司机从家接到厂里。
一天,张工程师早上7点就出了门,开始步行去厂里,在路上遇到了接他的汽车,于是,他就上车行完了剩下的路程,到厂时提前20分钟。
这天,张工程师还是早上7点出门,但15分钟后他发现有东西没有带,于是回家去取,再出门后在路上遇到了接他的汽车,那么这次他比平常要提前_________分钟。
答案解析:第一次提前20分钟是因为张工程师自己走了一段路,从而导致汽车不需要走那段路的来回,所以汽车开那段路的来回应该是20分钟,走一个单程是10分钟,而汽车每天8点到张工程师家里,所以那天早上汽车是7点50接到工程师的,张工程师走了50分钟,这段路如果是汽车开需要10分钟,所以汽车速度和张工程师步行速度比为5:1,第二次,实际上相当于张工程师提前半小时出发,时间按5:1的比例分配,则张工程师走了25分钟时遇到司机,此时提前(30-25)x2=10(分钟)。
这道题重要是要求出汽车速度与工程师的速度之比。
2.小学五年级奥数题行程问题1、汽车往返于A,B两地,去时速度为40千米/时,要想来回的平均速度为48千米/时,回来时的速度应为多少?2、赵伯伯为锻炼身体,每天步行3小时,他先走平路,然后上山,最后又沿原路返回.假设赵伯伯在平路上每小时行4千米,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在每天锻炼中,他共行走多少米?答案1、解答:假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480÷2=240(千米),那么总时间=480÷48=10(小时),回来时的速度为240÷(10-240÷4)=60(千米/时)。
2、解答:设赵伯伯每天上山的路程为12千米,那么下山走的路程也是12千米,上山时间为12÷3=4小时,下山时间为12÷6=2小时,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为:12×2÷(4+2)=4(千米/时),由于赵伯伯在平路上的速度也是4千米/时,所以,在每天锻炼中,赵伯伯的平均速度为4千米/时,每天锻炼3小时,共行走了4×3=12(千米)=12000(米)。
有趣的行程问题的小学数学日记

有趣的行程问题的小学数学日记1、有趣的行程问题的小学数学日记今天,坐着无聊,我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去做奥数题吧!好的!爸爸满口答应了。
因为我行程问题没巩固,所以我先复习行程问题。
爸爸说: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行程问题。
好的。
我高兴的'拍了拍手。
爸爸便开始意味深长地介绍起来: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步行、乘车,物体也无时不刻在运动,这即是所谓的行。
有行即产生距离,需要时间,这就构成了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重要关系量:路程、速度、时间,研究这三个量关系的应用题称之为行程问题。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最新的小学生数学日记有趣的行程问题:听完了爸爸的介绍,我们开始做例1.例1是这样的:小华和李成家相距40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小华每分钟走60米,李成每分钟走70米,,问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这题太简单了。
只要用小华和李成的速度和乘时间就可以求出两人行走的路程。
然后用400米减去两人行走的路程就可以求出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了。
我骄傲地说。
爸爸笑了笑说:我认为你考虑问题还不周全。
题目中没有说到底是相向前行,还是相背而行,还是同向而行。
喔,知道了。
这题的解答如下:(1)相向:400-(60+70)*3=10(米)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10米。
(2)相背:400+(60+70)*3=790(米)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790米。
(3)同向:小华在前400-70*3+60*3=370米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370米。
__aoxue123(4)同向:李成在前400-60*3+70*3=430米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430米。
啊!行程问题真有趣!2、有趣的行程问题的数学日记今天,坐着无聊,我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去做奥数题吧!""好的!"爸爸满口答应了。
因为我行程问题没巩固,所以我先复习行程问题。
爸爸说:"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行程问题。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1.某商场一二层有一个自动扶梯。
1)一共有60级台阶,电梯的速度是2级/秒.若小明在扶梯上匀速的每秒走1级,那么多久能到达地面?2)一共60级台阶,电梯每秒向上走2级,若小明逆着扶梯走,走了1分钟才走下扶梯,求小明的速度是多少?3)在乘电动扶梯的同时小明继续向上走需12秒到达楼上,如果小明站着不动乘电动扶梯向上走需15秒到达楼上,那么电动扶梯不动时,小明徒步沿扶梯上楼等多少秒?2.在地铁车站中,从站台到地面架设有向上的自动扶梯,小强从下到上,如果每秒向上迈两级台阶,那么50秒后到达站台:如果每秒向上迈三级台阶,那么走过40秒到达站台。
自动扶梯有多少级台阶?3.从A地到B地的公交站,每10分钟发一趟公交车,每辆公交车的速度是600米/分。
1)小明在某车站5点10分看见一辆公交经过,那么他看到下一辆公交经过会是几点?2)在A地B地之间,相同方向行驶的两车之间的距离是客少?3) 小明在途中跑步,速度是200米/分,那么,他每隔客久会迎面通到- -辆公交车?4.某人以匀速行走在一条公路上,公路的前后两端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公共汽车,他发现每隔15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追上他,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迎面驶来擦身而过,问公共汽车每隔多少分钟发车一辆?小刚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离家上学,走了2分钟后,他发现这样走下去就要迟到8分钟;于是改为每分钟60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提早5分钟到校.问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米.答案:如果在准时到达的时间内,用每分钟50米的速度将会少行50×8=400米;如果前2分钟也按每小时60米的速度行走,将会多行(60-50)×2+60×5=320米,两次相差320+400=720米;速度差为:60-50=10米;那么原来准时到达的时间为:720÷10=72(分钟);小刚从家到学校要走:50×(72+8)=4000(米);据此解答.解:(60-50)×2+60×5=320(米),(50×8+320)÷(60-50),=720÷10,=72(分钟);50×(72+8)=4000(米);答:小刚家到学校的路程4000米.故答案为:4000.相遇问题(1)艾迪和薇儿两人分别以每小时6千米和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走,若他们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则A. 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车和乙车分别以每小时70千米,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相距480干米的两地向对方的出发地前进,多久后他们会相遇?(3)八戒和悟空两家相距255干米,两人同时骑车,从家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
行程问题(五年级)

行程问题(一)姓名例1.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问:二人几小时后相遇?例2.一列货车早晨6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一列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平均每小时比货车快15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迟发2小时,中午12时两车同时经过途中某站,然后仍继续前进,问:当客车到达甲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例3.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两车错车时,甲车上一乘客发现:从乙车车头经过他的车窗时开始到乙车车尾经过他的车窗共用了14秒,求乙车的车长。
例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离B地64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车在距A地48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两次相遇点相距多少千米?例5.甲、乙二人从相距1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骑车,乙步行,在行走过程中,甲的车发生故障,修车用了1小时.在出发4小时后,甲、乙二人相遇,又已知甲的速度为乙的2倍,且相遇时甲的车已修好,那么,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例6.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例7.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60千米和48千米,有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分别在它们出发后的5小时.6小时,8小时先后与甲、乙、丙三辆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
练习1.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4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问:两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2.东、西镇相距45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5小时后两人相遇,问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3.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4.甲、乙二人从相距1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1小时.他们二人在乙出后的4小时相遇,又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快2千米,求甲、乙二人的速度.5.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为385米,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6.前进钢铁厂用两辆汽车从距工厂90千米的矿山运矿石,现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自矿山,乙车自钢铁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50千米,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如此反复运行多次,如果不计装卸时间,且两车不作任何停留,则两车在第三次相遇时,距矿山多少千米?7. A,B两村相距 2800米,小明从 A村步行出发 5分后,小军骑车从B村出发,又经过10分两人相遇。
小学五年级数学 行程问题 带详细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带答案)例题1、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32×2=64(千米)。
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64千米呢?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56-48=8(千米)。
64里包含8个8,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8小时,东、西两地的路程只要用(56+48)×8就能得出。
32×2÷(56-48)=8(小时)(56+48)×8=832(千米)练习一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
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解答:两人的路程差:120+120=240(米)时间:240÷(100-80)=12(分钟)总路程:(100+80)x12=2160(米)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答:两车的路程差:75(米)时间:750÷(65-40)=3(小时)总路程:(40+65)x3+75=390(米)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
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解答:如果甲继续行5分钟:5x120=600(米)乙的时间:600÷(120-100)=30(分钟)总路程:30x100=3000(米)例题二、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答:快车3小时行驶40×3=120(千米),这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说明甲、乙两地间路程的一半是120-25=95(千米)。
关于旅游的数学日记

关于旅游的数学日记
关于旅游的数学日记如下:
旅游数学日记:探寻旅行中的数学奥秘
旅行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例如预算、行程规划、速度和距离等。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旅行中的数学奥秘。
1. 预算规划
假设你计划去一个城市旅游,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交通、住宿、餐饮、景点门票等。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总预算:总预算= (交通费用+ 住宿费用+ 餐饮费用+ 景点门票费用)×人数
2. 行程规划
在规划行程时,我们需要考虑景点的位置、距离和交通方式。
可以使用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等)来计算最优行程路线。
3. 速度与距离
如果你在旅行中选择自驾游,你需要了解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即:
速度= 距离÷时间
4. 旅行时间规划
为了合理安排旅行时间,你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 了解目的地的季节和气候,选择最佳旅游时间;
- 查询景点的开放时间,确保行程安排合适;
- 计算行程所需时间,以确保不浪费时间。
5. 人数统计
在旅行过程中,有时需要统计人数,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 实时统计:通过计数器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 提前统计:通过预订门票、酒店等方式,了解游客人数。
通过以上数学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旅行,让旅程更加愉快。
【五年级】论行程 有趣的数学题作文450字

【五年级】论行程有趣的数学题作文450字我最近参加了一次有趣的行程,这次行程不仅让我开心,还让我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题。
我们的行程是去参观一个大型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里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比如过山车、旋转木马、碰碰车等等。
当我们到达游乐场的时候,我急忙跑去玩过山车,这是我最喜欢的游乐设施之一。
过山车的轨道上有很多个高低起伏的坡道,我忍不住想知道每个坡道的高度和速度是多少。
于是,我找到了过山车的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下过山车的高度。
工作人员告诉我,过山车的高度是25米,我觉得很有趣,于是我又问了一下过山车的速度。
工作人员告诉我,过山车的速度是每秒20米。
我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问题:过山车从高处滑下来的时候,速度会不会变化?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所以我立刻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我知道速度是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而高度是物体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所以,我把问题转化成了:过山车从25米高的地方滑下来,经过1秒钟的时间,速度会是多少?通过计算,我得出了结论:过山车从25米高的地方滑下来后,速度是每秒20米。
也就是说,过山车从高处滑下来的时候,速度是恒定的,并不会发生变化。
这个问题的解答让我又惊又喜。
我觉得数学真的很神奇,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让我们对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
在这次行程中,我还碰到了其他有趣的数学题。
游乐场里的旋转木马上有很多个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个数字,而且这些数字都是连续的。
我好奇地询问了一个旋转木马的员工,他告诉我,旋转木马上的数字是从1开始逐渐增加的。
我立刻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旋转木马上有100个座位,那么最后一个座位上的数字会是多少呢?通过思考和计算,我得出了结论:最后一个座位上的数字是100。
这是因为,旋转木马上的数字是从1开始逐渐增加的,而旋转木马上座位的个数是100,所以最后一个座位上的数字就是100。
这个问题的解答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我发现,数学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学科,它可以让我们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有趣的行程问题的文章,希
望大家能够喜欢!
今天,坐着无聊,我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去做奥数题吧!""好的!"爸爸满口答应了。
因为我行程问题没巩固,所以我先复习行程问题。
爸爸说:"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行程问题。
""好的。
"我高兴的拍了拍手。
爸爸便开始意味深长地介绍起来:"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步行、乘车,物体也无时不刻在运动,这即是所谓的’行’。
有’行’即产生距离,需要时间,这就构成了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重要关系量:路程、速度、时间,研究这三个量关系的应用题称之为行程问题。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听完了爸爸的介绍,我们开始做例1.例1是这样的:小华和李成家相距40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小华每分钟走60米,李成每分钟走70米,,问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这题太简单了。
只要用小华和李成的速度和乘时间就可以求出两人行走的路程。
然后用400米减去两人行走的路程就可以求出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了。
"我骄傲地说。
爸爸笑了笑说:"我认为你考虑问题还不周全。
题目中没有说到底是相向前行,还是相背而行,还是同向而行。
""喔,知道了。
"这题的解答如下:
(1)相向:400-(60+70)*3=1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10米。
(2)相背:400+(60+70)*3=79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790米。
(3)同向:小华在前400-70*3+60*3=37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370米。
xiaoxue123
(4)同向:李成在前400-60*3+70*3=43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430米。
啊!行程问题真有趣!。